天津师范大学,天津市 300380)
摘要:德勒兹以其著名的“块茎理论”、“游牧思想”等理论闻名于世,其多元流变的语言观对以索绪尔为代表的结构主义语言观提出了质疑,并由此形成了一种以多样性、差异性、生成论为主要特征的后结构主义语言观。本文旨在运用这一语言观分析其在英国著名戏剧家萨拉•凯恩剧作《渴求》中的体现。
关键词:德勒兹; 萨拉•凯恩;后结构主义语言
1.德勒兹的块茎理论及其语言观
1.1块茎理论
“块茎理论”是德勒兹的一个著名理论。在德勒兹的差异哲学意义上,块茎则意味着一种复杂的文化隐喻和游牧论的思维模式,正如现实中植物的块茎在地下匍匐衍生,既不同于树根也不同于簇根,块茎在本质上就是不规则的、无法预料的。而柏拉图以来主导西方思想形态西方传统文化和思维模式被其认为是一种分明、井然有序的“树喻”模式,具有原点论、基要论、中心论、规范化和等级制的特征。德勒兹扬弃索绪尔语言学和西方结构主义的框架,更多地从多元符号论中汲取营养,其多元性的块茎图式与树状模式的要旨就是反对树状的二元对立原则。德勒兹以多样性、非中心化为特征的“块茎模式”来反对“树喻”模式。
1.2德勒兹的语言观
德勒兹认为,思想不是内在的本质或实体,而是言语的运动。意义在其被说出的那一刻便发生了改变,每一种语言都蕴含着差异游戏的无限化,它既是这种无限化的结果,更是这种无限化的过程本身。语言总是存在着彼此之间无法化约的多个陈述主体,这些主体以各不相同的语言进行着言说。也就是说,在一种语言中存在着很多种语言,每一种语言都可以是多语性的,这种“多语性”并不是指某一个表示“多”的词项,而是对所有这些并列词项的“不规则运用”。同时,约定而明确的意义并不深刻,唯一深刻的意义总是被蕴涵于某种“外部的符号”当中,而这种符号只能在自我创造的过程中不断地获得它。世界的形式更多地表现为块茎,而构成块茎的成分是异质性的,这种异质性也反映在艺术、科学、社会等多方面。因此,德勒兹认为语言本身就处于一个内在变化的状态中,必须把它放在社会和政治的背景中加以考察,而语言则应该被视为一种表达差异的的力量。
2.《渴求》中的后结构主义语言特点
2.1 萨拉•凯恩及其语言风格
萨拉•凯恩是英国当代著名戏剧家,被誉为“英国继莎士比亚与品特之后最伟大的剧作家”。她的戏剧不仅是英国新生代戏剧家“直面戏剧”浪潮的典型代表。其语言风格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残酷戏剧代表阿尔托的语言观,阿尔托认为传统的戏剧语言“在形式上完全僵化,不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阿尔托提倡用一种“超越通常感情和文字”的活跃语言来取代功利主义的说白,以产生一种“印象、对应和比拟的潜流。” 阿尔托还反对常规对白,并拒绝那种仅仅使用语言来表达心灵的做法,而要用“一种全新的、意外的、反常的方式” 来使用语言。这些观点在凯恩的戏剧中得到了体现,尤其在《渴求》和《4.48精神崩溃》中表现的极为明显。凯恩通过破碎的情节、极简的语言、残暴而有力的视觉形象尽力创造出阿尔托梦想中的戏剧效果。
2.2 《渴求》中的后结构语言特点之碎片化叙事
《渴求》是凯恩创作中后期的一部作品,剧中对于暴力、原始性爱、母爱与虐爱的不加遮拦的呈现,表现出人类对于美与善的渴求。在内容、艺术形式的呈现上,其以碎片式的叙事和通过多重映射式的隐喻颠覆了传统叙事,在彰显不可叙述、不应叙述与不愿叙述的内容中表达了作者对于世界和人生进行了深度的探索。《渴求》主要描述的是A,B,C,M四个人物在一起聊天,但更多的时候都是在自言自语。语言简短,且似乎前言不搭后语。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
C If I was
If I
If I was
C Yes.
A No.
B Yes.
M No.
以上对话主要的叙事特征是在非线性和非板块叙事中摒弃情节的完整性,使语言呈现出碎片化的分布效果,这样的语言通常会使普通读者们在一开始读的时候会感到困惑并由此造成了叙事的模糊与晦涩。正如布斯所说:“在戏剧里,许多东西都是经由某一人物的叙说我们才得知的,因而,我们很感兴趣的常常是对叙述者内心和感情的影响”。A、B、C、M四个叙述着的在场,使叙事成为形式、语言、韵律和节奏的实验,将叙事的接受对象扩大化了。凯恩采取时空逻辑的“连续性和统一性被悬置”的形式,以彰显“支离破碎的暗示性叙述”。
2.2《渴求》中的后结构语言特点之随机性叙事
A、B、C、M 在本质上都只是符号,而并非是某个具体的人物,因此他们可以随时变化身份。但是无论如何解读这几个字母构成的剧中人,剧中人的焦虑、恐惧、矛盾、郁闷、猜疑、彼此间的纠缠和折磨似乎都透过看似毫无逻辑可言的台词传达出来。正如萨拉•凯恩所说:“A总是老年男子,M总是个老年女人,B总是个年轻男人,而C总是个年轻女子…A是个作家(Author)和虐待者(Abuser)(因为他们都一样)…M只是简单地代表母亲(Mother),B是男孩(Boy),C是孩(Child)。但是我不想写下这些事情,因为我想他们都会被永远固定,没有任何变化。”显然,《渴求》文本的张力正在于这种不固定,其所呈现出来的叙事具有随机性和任意性,表现出来是一种似听非听,似说非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感觉。如:
M 热从我体内渗出
C 热从我体内渗出
B 我没有感觉,没有。我没有感觉。
叙事的随机性模糊了人物之间叙与听的界限,也表现出了后现代语言中的语言、行为、叙事对象不断变化的特点。
2.3 《渴求》中的后结构语言特点之叙事方式的解构
《渴求》的叙事以嘲弄“爱”的崇高,颠覆叙事规则与连贯的必然性逻辑为宗旨。这也不难理解为什么《渴求》中的内容大部分都是互文性的文本拼接,读者如果关注剧中某个人物的语言而不将其与周围人的对话相连接就会很难明白他想表达的是什么。通过用这种反常的诗歌语言,凯恩将文本进行诗意的拼接,使语言意义和语言本身相分离,让观众在破碎中自己发现真实的意象。同时,凯恩通过消解戏剧中语言/意义、能指/所指的二元逻格斯中心主义,否认了语言能够完全充分的表达思维的可能性,这一点与德勒兹反对以索绪尔为代表的结构主义语言观有着不谋而合之处。《渴求》以对戏剧内容和形式本身的有意错位、质疑、解构传统戏剧叙事方式,通过对话的随机性嵌入剧中人不同的感觉和心理活动,并使之混杂、拼贴于同一事件、同一感觉之中,以达到叙事的多向性。
3.小结
凯恩打破文字表达的意义对戏剧的束缚,对文字的形式进行了探索,其语言风格与德勒兹所倡导的多元流变的语言观有许多不谋而合之处,并具有后结构主义语言的多样性、差异性、解构性等主要特征,这与传统诉诸理智的话语形成鲜明对比。
参考文献
[1]萨拉•凯恩.萨拉•凯恩戏剧集[M].胡开奇译.北京:新兴出版社,2006.
[2]李红满.块茎、流变与解辖域化的语言——德勒兹后结构主义语言观探索[J].外语学刊,2011(6):10-14.
[3]邱佳岭.凯恩戏剧:暴力背后爱的救赎[J].戏剧文学,2009(11):77-79.
[4]李倩茹.萨拉•凯恩的戏剧观及其剧作特征[D].上海:上海戏剧学院,2013.
[5]李伟民.填之以空虚,满足于无物中的救赎——萨拉•凯恩的《渴求》与后现代主义[J].当代文坛,2014(2):108-111.
论文作者:陈羽希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6中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