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工程施工中地下管线综合保护措施论文_顾军

上海明裕电力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市政工程很容易影响现有工程,特别是对地下管线的破坏,给人民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因此,市政工程地下管线的保护已成为当前市政工程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首先分析了地下管线受损的原因,并结合实际案例,对地下管线的保护措施展开探讨,以供施工参考。

关键词:市政工程;地下管线;损坏原因;保护措施

1 地下管线受损的原因分析

1.1道路施工方式不科学

针对不少的老城区,考虑到其地下管线已经铺设了较长时间,这就导致地下管线的覆土层的稳定性严重下降。在对道路进行施工操作期间,各种材料、设备和人员都会给地面带来极大的压力,甚至超出了覆土层所能够承受的压力,此时就会随即发生坍塌问题,致使整个低下管线严重受损。其次,当遭遇持续大约等恶劣天气时,雨水大量聚集并渗透到土壤中,引发崩塌、滑坡等事故,导致地下管线受损。

1.2未经实地探测依据管线资料盲目施工

施工企业在对管道的相关资料进行获取之后,立马结合资料中的相关内容完成施工操作,并未针对资料所显示的管线实际埋深、位置、规格等相关参数进行核查、探索,导致实际情况与数据不相符合,使得管线施工受到影响。

1.3地下管线图与实际不一至

针对部分情况,尽管市政道路在进行实施的过程中,通常需要从天然气以及电力公司获得相应的图纸,在进行施工操作期间,仍然发生了管线受损的情况。这主要是由于所获得的管线图纸过于老旧,不少公司结合城市发展的需求,对管线进行了调整,但却并未在图纸中修改,从而造成管线图纸与实际管线分布不相符合,故导致管线受损。

2市政道路现状分析

2.1 实例一

该路为规划道路,道路下无管线。该路段综合管廊穿越的现状道路下方敷设管线较多,主要有给水、污水、雨水、路灯、通信等,需要在管廊基坑开挖前进行排迁。在该路口,截面处综合管廊与道路的位置关系及地下管线的分布情况如图1所示。

图3管线迁改断面图

2.3实例三

⑴该路为现状道路,在施工管廊之前,需对该路路段管线迁改。一条电信管线、一条移动管线与一条有线电视管线位于管廊开挖范围内,需在管廊施工前迁改至路西侧空地,管廊完成后迁回。

图4路段管线迁改断面图

⑵地下管线从西往东依次为交通信号管线(埋深0.33m),电信管线(光纤200*200,埋深1.14m),移动管线(光纤200*200,埋深0.81m),有线电视管线(光纤200*100,埋深0.91m),雨水管线(DN300,埋深1.09m),路灯管线(铜50,埋深0.55m)。

⑶ 地下管线从西往东依次为电信管线(光纤200*200,埋深1.21m),移动管线(光纤200*200,埋深1.04m),交通信号管线(铜50,埋深0.22m),有线电视管线(光纤200*200,埋深1.28m),雨水管线(DN300,埋深1.29m),路灯管线(铜50,埋深0.50m),交通信号管线(铜60*30,埋深1.05m)。

2.4实例四

⑴地下管线从北往南依次为电信管线(光纤100*100,埋深4.75m),电信管线(光纤200*100,埋深3.4m),电信管线(光纤300*200,埋深3.59m),供水管线(DN500,埋深2.67m),雨水管线(DN800,埋深3.26m)。

⑵地下管线从北往南依次为电信管线(光纤200*100,埋深0.56m),污水管线(DN600,埋深6.45m),电信管线(光纤100*100,埋深2.06m),雨水管线(DN600,埋深3.03m)。

⑶地下管线从西往东依次为电信管线(光纤200*200,埋深0.8m),电信管线(光纤200*200,埋深0.94m),有线电视管线(光纤200*200,埋深1.10m),雨水管线(DN800,埋深2.35m),路灯管线(铜50,埋深0.43m),路灯管线(铜50,埋深0.51m),供电管线(铜2000*600,埋深0.67m),交通信号管线(铜60*30,埋深3.97m),交通信号管线(铜60*30,埋深3.97m),雨水管线(DN600,埋深3.03m),雨水管线(DN600,埋深3.03m)。

3道路施工中的地下管线的保护措施

3.1 地下管线保护方案的执行

3.1.1施工前按照业主以及管线单位提供的地下管线资料,对施工范围内的地下管线进行物探确认,竭力配合甲方和管线搬迁单位并结合施工流程对上述管线分段分期进行临时搬迁,在施工结束后再将其恢复原位。对已查明的地下管线,在施工现场做好醒目的警示标志。

3.1.2定期与相关管线单位召开合作会议,了解管线情况,为施工提供服务。在施工过程中,发现管线现状与提交的内容不符或直接危及管线安全时,要马上停止施工,并通知建设单位以及管道单位负责人到现场讨论补救措施,在没有作出统一结论前不得擅自处理或继续进行施工。

3.1.3在围护结构前,详细核对管线与围护结构的距离,先人工挖孔至现状管线以下,再施工导墙,避免破坏现状管线。管沟开挖前,一定要提前采用人工开挖,将管线的具体部位暴露在管沟开挖中。施工人员在开挖时要轻挖,只有探明虚实后才能进行机械开挖。但在管道1米范围内不能采用机械开挖,以免挖掘机损坏管道。

3.1.4加强对施工影响范围内构筑物与地下管线动态变化的监测,按照监测资料的变化及时调整施工方案,保证道路和地下管线的正常运行和构筑物的稳定。当发生管线损坏事故后,应马上按程序向上级与建设单位报告,通知管线单位或有关单位,积极组织抢修工作。由于人为原因造成地下管线损坏的事故,按“四不放过”的原则来处理。

3.2做好管线勘察,制定综合施工方案

3.2.1合理规划利用地下空间

城市空间作为一种公共资源,在一些发展程度较高的老城区特别重要。所以,在城市道路建设过程中,通过合理布置地下管线,科学调控其走向、空间分布层次、经济性等,实现地下有限空间的优化利用。

3.2.2降低时间和成本经济

按照综合施工方案,首先最大限度地避免了道路施工阶段因管道损坏而可能造成的工期延误,保证在计划工期内完工;其次,还可以节省了后期修复管线损坏或工期延误的成本也具有经济优势。

3.2.3新建道路竣工后,竣工资料中还包含了地下管线布置和走向的最新信息,间接实现了地下管线图纸内容的更新。

3.3道路建设地下管线保护形式

3.3.1支撑性保护

对于地面附近的一些地下管线,为避免路面施工机械、人员、材料等大荷载引起的坍塌,应采取相应的支护措施,提高地下管线分布空间的稳定性。为了提高地下空间的承载力,可以在不同的位置选择和布置一些强有力的支撑物。按照以往对地下管线的认识,掌握交叉口、路边停车场等关键支撑部位,通过增加支护桩的密度来提高承载力。

3.3.2悬吊式保护

在某些不能采用支护方式对地下管线进行保护的情况下,因此,有必要对地下管线进行悬挂保护。这将使地下管道能够在相对稳定的固定点安全存在。地下管线悬空时,应加强悬空固定点的规范化预设和科学施工,不能盲目确定悬空位置。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土壤变形的影响,使整个管线的应力平衡,有效发挥管线保护作用。

3.4地下管线改移措施

针对地下管线进行移动和改造的过程中,施工企业必须对管线的走向和分布情况进行充分了解,并积极与管理单位进行相互沟通交流,经由管线变更注意避开道路施工区域,确保现场能够更为顺利的推行。尤其是针对不少人口密度相对较低或者郊区的区域,其地下管道的密度也相对较低,故改造的成本也相对更低,这就需要加强对地下管线的有效保护。

在针对地下管线实施变更处理之前,必须提前对管线的敷设路径做好设计,并对其可操作性进行充分考虑。在完成变更处理之后,还需要实际情况做好调试操作,例如:针对排水管道必须将其完全打开,观察排水情况是否正常,是否存在渗漏情况。

对新管道是否能够正常使用进行确认,并将新管线启动,及时将旧管道拆除。因受到成本限制和技术条件的影响,故在搬迁地下管线的保护方案,只能够用于密度相对较小、单一类型管线和地质条件较为稳定的情况。

4结语

地下管线保护对提高市政工程施工质量具有重要作用。在施工过程中只有市政施工人员充分认识到地下管线保护施工的重要性,并在合理规划施工内容的基础上,做好现有管线施工保护和现有管线事故应急处理,才能保证地下管线的安全。

参考文献

[1]GB 50289-2016《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S]

[2]DL/T5221-2016《城市电力电缆线路设计技术规定》[S]

[3]市政工程施工中地下管线的保护问题探索[J] 龙艳 住宅与房地产 2019-02-25

论文作者:顾军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2

标签:;  ;  ;  ;  ;  ;  ;  ;  

市政道路工程施工中地下管线综合保护措施论文_顾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