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经济革命对世界经济格局的影响,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知识经济论文,世界经济论文,格局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当21世纪即将来临之际,一场新的产业革命——知识经济革命悄然兴起。知识经济革命将造就一种新的经济即知识经济,人类将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革命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伟大革命,必将加快世界各大经济力量的消长,对世界经济格局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美国先入为主,捷足先登
美国首开知识经济革命的先河,将最早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是知识经济革命的“火车头”。而美国目前的因特网用户占全球总量的55%,全球90%的电脑网址是美国人开设的,其私人网络数量是日本和欧洲合计的12倍。15年后,其信息高速公路将连接全世界。1998年美国公司投入“因特网经济”的资金达1240亿美元,美国在全球信息技术产业投资占40%以上,美国还在27个关键技术领域里占有领先地位。昔日对美国成为超级经济大国构成严重威胁的日本和欧洲,在高新技术领域已远远落后于美国。
知识经济的一个显著标志是从事知识产业的劳动者占绝对多数。仅以1996年为例,美国有2.2%的劳动者从事农业生产,17 %的劳动者从事制造业生产,而80%的劳动者从事知识产业和服务业的工作。1997年美国新就业人数270万人中,92%进入服务业和知识产业。 一些美国学者预测,在未来的10—20年中,美国的蓝领工人占劳动力总数的比例将从1995年的20%左右下降到10%以下,非专业白领工作人员所占比例也可能从目前的40%减少到20%—30%左右,而其余60%—70%的劳动大军由各种各样的知识型人员组成。
在当今全球金融危机此起彼伏,经济增长率普遍下降的情况下,美国经济一枝独秀,在知识经济的带动下,表现出了“高增长、低通涨、低失业率”的良好发展态势。自1991年3月开始, 美国经济已经持续了100多个月的稳定增长。1997年度和1998 年度美国经济增长率都高达3.9%。1998年财政年度,联邦政府出现了700亿美元的财政盈余, 为过去30年来的第一次。克林顿总统预计1999年度的预算盈余为990 亿美元。目前,美国经济占世界经济的份额的四分之一和美国几乎在所有高科技领域取得的全球领先地位的优势,这就意味着,至少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世界经济的基本格局仍将维持以美国为主导的态势。
知识经济时代将会出现两类国家,一类是头脑国家,一类是躯干国家。谁掌握了科学技术的制高点,谁就获得了知识经济革命的主动权。即使科学技术遥遥领先的美国,也采取了“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战略,加大力度研究和开发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力图控制主导技术和主导产业的发展,不断谋求和抢占高新技术和经济链条的源头和上游,占领利润最大、价值最高的部分,而把经济链条的下游甩给其他国家。如今世界电脑业一片繁荣,但其核心技术——中央处理器(CPU)几乎都是Intel或AMD的产品,软件用的大都是Microsoft的产品。当年世界上只有美国会生产计算器,而现在,就连美国市场上出售的计算器也几乎都是从海外进口的。由此可见,头脑国家掌握着躯干国家的命运,尽管有些躯干国家国内生产总值也可以达到一定水平,但其面临的现实仍然是被人家牵着鼻子走。
知识经济革命必将导致国际规则的巨大变动,适应知识经济的新的国际规则必将陆续制定和实施。美国作为知识经济的捷足先登者,将成为知识经济时期新国际规则的主要倡导者和制定者。如电子贸易、信息技术产品贸易、国际知识产权以及一些有关新产品的技术性规则将陆续出台。美国作为这些贸易方式的发端者和技术开发国,已经或将在一些领域里制定有利于美国国家利益的规则,不仅使自己处于主动地位,而且奠定了美国经济霸权的基础。
美国是当今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也是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在尖端科技领域居世界领先地位。美国又以知识经济革命引发了新一轮军事革命。1999年春天,美国以其最先进高科技武器和信息武器,采取全天候的作战方式对南斯拉夫联盟进行了78天的狂轰乱炸。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空袭南联盟虽然受到世界上绝大多数正义人士的谴责,但其仍有恃无恐,依仗的正是其强大的综合国力和高科技优势。
二、其他发达国家将急起直追
其他发达国家在发展知识经济方面虽然明显落后于美国,但是他们已经占据了世界经济链条的中上游。发达国家凭借其在当今世界经济秩序中的优越地位,以及本身的人才优势和雄厚科技基础,已经或正在踏上知识经济革命的征途。被称为富国俱乐部的“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在其1996年年度报告中明确提出了发展“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报告估计,知识经济在OECD主要成员国中,已占其国内生产总值的50%以上。OECD国家投入的研究经费占其国内生产总值的2.3%, 教育经费占OECD国家政府支出的12%。发达国家在电子技术、生物技术、能源技术、新材料和环保技术等高新技术领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日本是工业经济的典型代表,曾创造了所谓“日本奇迹”。但是随着知识经济革命的兴起,欧美国家开始高度重视科技成果的转化,日本丧失了在应用技术领域的领先地位。日本政府很快认识到基础研究滞后是日本在高新技术产业领域落后的根本原因。1994年6月, 日本提出应该从“科技立国”转向“科技创新立国”。1995年11月又通过了《科技基本法》,1996年日本科学技术会议发表了指导今后五年科学技术方针的《科学技术基本计划》提出到2000年度使日本的科学技术预算增加到4.3万亿日元,达到1996年度的1.6倍。1997年2月,日本政府决定将科技厅和文部省合并为“教育科学技术省”,加强对科技发展的宏观协调和管理。目前,日本已经选择了9大类共100项将对21世纪日本产业和经济发展有重大影响的关键技术,其中主要有信息产业、新材料、生命科学、新能源和环保技术。虽然受泡沫经济及其后遗症的影响,困难重重,但随着经济结构调整,日本将以其强大的产业技术使它在不久的将来模仿美国技术而迎头赶上,甚至可能再次对美国发起挑战。
欧盟则因为其在信息技术方面的保守态度而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但是欧盟在基础科学领域拥有雄厚的实力,有一支庞大的高素质的科技队伍。1994年6月,欧盟在其发表的题为《欧盟的一项工业竞争力政策》的综合性文件中,提出了依靠可持续发展及生物技术、环境技术、先进能源、信息和通信技术使欧盟进入一个新时代。欧盟在实施“尤里卡计划”和“欧洲科技合作计划”的同时,又制定了《科研和技术发展框架规划》。1997年7月, 欧盟委员会提出将“知识化放在优先地位”的《2000年议程》,提出了欧盟迈向知识经济时代的基本构想。欧盟的其第五个研究与技术开发框架计划中将投资150—160亿欧元,重点从事生命与生态科学、信息社会技术以及可持续发展技术研究。“克隆”技术的成果“多莉”绵羊首先在英国繁殖成功,欧洲在受控热核聚变的研究与开发方面也已经走在前头。其他发达国家也都制定了发展知识经济的宏伟规划,希望尽早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如澳大利亚早在1994年就公布了创新声明,计划在此后4年中投资4.65 亿澳元实施声明中所列各项举措。
由于劳动力和能源在知识经济时代的地位相对下降,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差距将会越来越大。单从研究开发成果的上市就可以看出,发达国家的发明占世界发明总数的99%,专利申请数占世界总数94%,而且在发展中国家所申请的专利中,84%来自发达国家。多数发达国家将紧随美国之后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取得对发展中国家的绝对优势。
三、发展中国家走向两极分化
知识经济革命给发展中国家提供了一次绝无仅有的机遇。为此,发展中国家大都制定了21世纪高新科技发展计划,提出或已开始建立各国信息基础设施。但是,发展知识经济,绝不是一蹴而就的事,也并非像有些人说的那样,知识经济使“世界各国处于同一起跑线上”。机遇与挑战并存,风险与希望同在。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面临着实现工业化与发展知识经济的双重任务。而发展中国家的基本国情和经济发展水平却千差万别,参差不齐,因而在知识经济革命的浪潮中,发展中国家将不可避免地分化为两类国家:一类国家将在实现工业化的同时走进知识经济革命的行列,在不久的将来赶上或超过发达国家;另一类国家则由于资金和科技尤其是人才水平的极端落后,将远远落在后头。
知识经济革命的确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一次赶超发达国家的机遇。一方面,知识经济是一种后工业化时代的经济,没有高水平的工业经济,就不可能发展有效的知识经济;另一方面,知识经济又是一种向下兼容的经济,它能从根本上改变工业经济的资源基础,知识对资源的替代作用给一些具备一定科技基础和人才优势的国家提供了一次赶超的机会。具备知识经济潜力的发展中国家只要扬长避短,“有所为,有所不为”,就一定能够紧随发达国家或与部分发达国家同时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如中国、印度、巴西及东盟等国家和地区。这些国家和地区在基础科学研究方面具有一定实力,并制定了适合本国实际的科技发展战略,拥有一定数量科学技术人才,他们将较快地掌握高新技术,而且有可能在某些领域内取得相对优势,将在“学习曲线”的高点和“成本曲线”的低点上进入知识经济时代。
中国正在为知识经济的到来做积极准备。江泽民总书记提出,知识经济已见端倪。新一届政府明确提出了“科教兴国”的基本国策。目前,中国正在实施863计划、 火炬计划、 攀登计划等科技发展战略。 从2000年开始,还将实施超级863计划, 以推动下个世纪高科技产业的发展。2000年的主要工业领域的技术预计可达国际90年代末90年代初的水平,2010年主要生产技术和装备接近或达到发达国家下世纪初水平。中国颁布的2000年至2020年《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纲要》明确提出,要继续加强航天动力和推进技术、测控技术的发展和研究,要研究开发载人航天技术,力争在本世纪末下世纪初突破载人航天技术。中国“神舟”号宇宙飞船的试验成功,以事实证明中国成为继美国、俄罗斯后的第三个航天大国,也是中国发展知识经济的一个突破。
印度、巴西等国因其良好的基础科学研究和较高的软件开发水平,可能成为发展中国家中率先进行知识经济革命的国家。中国与巴西联合研制并成功发射资源卫星具有重大意义。东南亚国家联盟也提出了科技发展战略行动计划,其研究领域包括食品科学与技术、气象学与地球物理学、微电子与信息技术、材料科学、生物技术、非常规能源、海洋科学等等。东南亚国家尽管遭受金融危机的沉重打击,但是目前经济开始复苏,有的国家如新加坡,在1998年和1999年洛桑国际管理发展研究院公布的国际竞争力排行榜上都仅次于美国居第二位。
尽管发展中国家发展知识经济有种种劣势,但有一点可以使发展中国家充满信心,即知识经济有其成长周期,现代高新技术具有传播快和成本不断降低的特性,发展中国家只要有一定的信息技术基础和技术人才,就可以较快地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发展和创新,就能在高新技术领域占有一定份额。同时,采用信息技术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加快国民经济中各行业的信息化进程,带动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这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从粗放型增长向集约型增长,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的转变。
但是,对于很多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最不发达国家来说,挑战远多于机遇。首先,一些发展中国家在知识经济革命中将失去能源优势。随着新材料和生物技术的开发,人类对矿物资源的需求将相对减少。例如,50—100磅玻璃纤维电缆传递的电话信息量同1吨铜线的功能相同,而生产100磅玻璃纤维电缆消耗的能源仅相当于生产1吨铜线电缆消耗能量的5%。那些以能源出口为国民经济支柱的发展中国家将失去优势,逐渐衰落。
其次,发展中国家将失去劳动力优势。知识经济时代的产业是技术密集型的产业,需要的是高素质的人才。廉价劳动力已经不再是国际市场竞争的主要手段。像亚洲新兴国家和地区依靠廉价劳动力优势,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实现经济腾飞“先例”将成为过去。由此可以推断,那些资源奇缺、科技落后的最不发达国家将面临被淘汰出局的严峻形势。最不发达国家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地位将走向“边缘化”。
再次,最不发达国家可能被迫中断工业化进程。知识经济革命将导致高新技术产业化周期缩短,发展中国家通过学习先进技术和经验的机会逐步减少,加之,发达国家将充分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工业,使其初级产品的市场知识化和现代化,这将严重削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传统工业的势头,发展中国家作为发达国家的梯队优势大大减少。
知识经济革命为重建世界经济新秩序提供了条件。从总体看,知识经济革命不会根本改变当今世界经济格局,但世界经济格局将面临着一次新的调整。美国将以其明显的优势首开知识经济革命的先河,继续称霸世界经济舞台数十年。大多数发达国家将不甘落后,急起直追,凭借其在世界经济中的相对优势地位,可能在下个世纪中叶进入知识经济国家行列。发展中国家将会出现两极分化,其中一部分颇具潜力的发展中国家将在下个世纪下半叶进入知识经济国家行列,另一些发展中国家仍难以完成工业化任务,而苦苦挣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