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降观下浅谈针刺双侧天枢穴缓解经行后腹痛论文_耿维平1,刘立安2,杜茜茜3,余雪林3

升降观下浅谈针刺双侧天枢穴缓解经行后腹痛论文_耿维平1,刘立安2,杜茜茜3,余雪林3

(青岛海慈医疗集团 山东青岛 266033 山东中医药大学 山东济南250355)

摘要:经行后腹痛为妇科常见病症,所谓痛则不通,张子和云:“《内经》一书惟以气血流通为贵”,然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机体能够有条不紊的完成各项生理功能,都有赖气机之条畅。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对气之升降观的论述,《素问·六微旨大论》说:“升降出入,无器不有”,“升已而降,降者为天;降已而升,升者为地。天气下降,气流于地,地气上升,气腾于天,故高下相召,升降相因,而变作矣”。气机之升降出入是自然界物质运动变化的规律,人之五脏六腑能各安其职,发挥正常的生理功能都离不开气之升降。脾胃为气机升降之枢纽,天枢穴又为足阳明胃经之要穴,位居脐之两侧,为人身上下之枢纽,走而不守,功专疏通,能使气机通达,腑气通畅,不失为缓解经行后腹痛之良穴。

关键词:升降观;天枢;经行后腹痛

[中图分类号]R2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 升降出入无器不有

气之升降为自然界的普遍规律,自然界一切事物的运动变化都不外乎升、降、出、入四种形式。升降观是由晚清医家倡导的一种辨证论治体系,总结张仲景、金元四大家、叶天士等历代医家的临床经验,由蒋星墀率先提出,最后由周学海详细整述而成[1]。《素问·六微旨大论》日:“升降出人,无器不有”。

1.1升降观之理论渊源

《黄帝内经》为气之升降观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升降一词始见于《内经》。《素问·本病论》曰:“上下升降,迁正退位,各有经论,……”“有升之不前,降之不下者,有降之不下,升而至天者,有升降俱不前”等等。《内经》对气之升降理论的阐释增强了我们对人体生命活动的认识,对气机升降的生理 、病理方面做出了生动的描述。生理方面,《素问·经脉别论》云:“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用升降理论对人体基本的物质代谢做出了形象的阐述。机体的气血津液能够正常代谢,生命活动能够正常进行都有赖于脏腑不断地升清降浊,推陈出新。升降失常可归纳为三类:①升降不及———当升降而不得升降;②升降反作———当升而反降,当降而反升;③升降太过[2]。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月真胀”等用升降失常具体描述了病理变化。依据升降动态平衡原理,对这些病理变化做出了不同的治法。《素问·至真要大论》指出:“高者抑之,下者举之”,“疏其气血,令其条达,而致和平”。

1.2升降之基本概念

升降是指阳升阴降,体内气机相互回旋运行;出入泛指体内与体外之气相互交接运行[3]。脏腑之气化体现了气机之升降出入过程,脾胃为升降之枢,交通上下,在诸脏升降运动中起主导作用。脾胃同居中州,五行属土,脾气主升,将水谷精微上输心肺。通过心肺的作用将营养物质布散全身,以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津液下输肾脏,肾藏于下焦,内含相火,为水火之脏,将由脾肺转输而来的精微蒸腾气化,以濡养心肝脾肺。如此营卫周流,循环往复,五脏之气充,六腑之气畅,病不从生。

1.3升降观之临床应用

一代医圣张仲景首先将升降理论应用于临床,在《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多处讲到由升降失常导致的病证。《伤寒论》第40条:“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 …。”治疗方面,依据气机升降失常的规律,顺应脏腑升降之性,追根溯源,立法处方言简意赅。如《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篇》云:“呕而肠鸣,心下痞者,半夏泻心汤主之。”临床升降失调表现往往不是很单一,仲景围绕病变本质,以整体观为指导,详察升降之机,知常达变。如《伤寒论》第32条:“太阳与阳明合病,必自下利,葛根汤主之。”又有根据升降理论以祛除病邪的因势利导之法。如因宿食未尽去而不欲食,用大承气汤导下的通因通用之法。

2 天枢穴主左升右降

2.1天枢穴简介

天枢穴脐中旁开 2 寸,枢,枢机,枢纽,为人身上下的枢纽,属足阳明胃经,为大肠之募穴,分两穴,右长溪主降下,左谷门主升精[4]。《素问·至真要大论篇》:“身半以上天之分也,天气主之;身半以下地之分也,地气主之。半,所谓天枢也。”脐上应天,脐下应地,恰为人身之中点,如天地交合之际,为升降清浊之枢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人体气机升降沉浮,上下沟通,均过于天枢穴,有翰旋上下,职司升降的作用[5]。天枢走而不守,功专疏通,能使气机通达,腑气通畅,疏导大肠一切糟粕积滞,为大肠精气汇聚腹部之募穴,是治疗腹痛、腹胀、便秘等胃肠病症以及痛经等妇科病之要穴。彭子益在《惟物论的系统医学》言: “胃是诸经降之门,脾是诸经升之关。”天枢分居人体左右两道,归于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与足阳明胃经互为表里,经脉相通,胃阴降于右道,注于右长溪;脾阳升于左道,上浮于左谷门[6]。同为中气所出,却各有升降所偏,右天枢以降为顺主胃阴,纳饮食水谷; 左天枢以升为达升脾阳,输注精微。概而言之天枢穴对中焦圆运动具有双向调节功能。

2.2 天枢升降理论临床应用

天枢有斡旋上下,泌别清浊,职司升降之功。临床上通过调节天枢穴,使全身气机之升降保持平衡,如病不降导致的反酸,恶心,头胀头晕等,纪某予少补左天枢,多泻右天枢后,少腹右部必由上而下出现响声。又有病不升之病,或少腹胀满,或遗或泻,予多补左天枢,少泻右天枢后,少腹左部必由下而上出现响声,加以艾灸左天枢可收奇效。[7]《针灸大成》:“奔、泄泻、肠病、赤白痢、水痢不止,食不下,水肿腹胀肠鸣,上气冲胸,不能久立,久积冷气,绕脐切痛,时上冲心,烦满呕吐,霍乱、冬月感寒,泄痛,症寒热言、伤寒、饮水过多,腹胀气喘,妇人女子,血结成切,下赤白,月事不时。”综合体现了不升与不降的现象。左谷门多补,右长溪多泻,补泻同施,达升降平衡,中气和则五脏皆安,全身气机调达。

3 天枢穴升降理论于经行腹痛临床新用

天枢穴乃人身之要穴,《针灸甲乙经》、《针灸大成》均有关于用天枢穴治疗妇科疾病的条文。邵老等在临床中,以天枢穴为主穴,对若干妇科疾病进行治疗,疗效显著[8]。

3.1经行腹痛的认识痛经是指妇女经期或行经前后,周期性出现小腹疼痛或痛引腰骶,甚则剧痛至昏厥,亦称经行腹痛,为妇科常见病证[9]。最早记载见于东汉张仲景《金匿要略》: “带下,经水不利,少服满痛。”对痛经病因病机的认识逐步探入,宋以前的风寒客于胞宫、金元的气滞血淤,清代的肝郁,湿热,肾虚等。辫证强调虚实,对其病机大致形成较一致的认识。以“不通则痛”或“不荣而痛”为主要病机。痛经之病位在胞宫和冲任,变化于气血。妇人以血为用,气为血帅,血为气母,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气机舒畅,血脉调和,则经行不痛;若气机不畅,血因气结,瘀阻胞宫,则经行不畅,发为腹痛。痛经主要是经行不杨所致,原因不外乎气滞血淤和气虚血滞。血淤可因寒、因热、因湿、因郁而致。血虚可因脾胃不固或肝肾不足而致。笔者认为治疗痛经应辨证求因,调理气血为重,天枢穴则为调气理血之良穴。

3.2天枢穴治疗痛经机制

天枢穴之所以能治疗痛经有其内在的机理,其为足阳明胃经要穴,是大肠腑气汇聚腹部之募穴。张子和曰:“冲任二脉一源循腹胁,夹脐旁,传流气冲,属于带脉,络于督脉。”阳明经为多气多血之经,带脉环身一周与阳明交会,天枢穴恰在此交会处。精微之气可通过带脉在此处与冲、任、督等其他经脉沟通,而痛经之发病在脏与胞宫、肝、脾、肾,在经与冲、任、督、带都有直接关系。天枢穴正是来往诸经之枢纽,能营其所虚,疏其所实,使气血冲和调达,在临床治疗痛经收效甚显。

4 总结

中医学博大精深,升降理论用于临床很有指导意义。诊治疾病不管从整体还是局部入手,升降现象都存在其中,正所谓大小周天一气周流。天枢恰为枢纽所在,位置成就其走而不守,性善疏通的特性。一阴一阳为之道,大道至简,临证时审病求因,谨辨阴阳,融汇贯通,方收奇效。

参考文献:

[1]清.唐笠山.吴医汇讲.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 40

[2]苗凌娜. 简述脏腑气机升降的生理及病理[J]. 河南中医,2003,10:3.

[3]孙广仁.中医基础理论 [M].北京: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9:73

[4][5] 石学敏. 针灸学 [M]. 北京: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5:44

[6][7]纪东升,赵红义,焦蕾. 论天枢穴左升右降[J]. 四川中医,2012,06:115-116.

[8]曹默基,邵坚. 天枢穴在妇科病治疗中的配伍应用[J]. 针灸临床杂志,2000,09:38-39.

[9]罗颂平,谈勇.中医妇科学 [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94

收稿日期:2015-09-25

论文作者:耿维平1,刘立安2,杜茜茜3,余雪林3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文摘》2015年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4/26

标签:;  ;  ;  ;  ;  ;  ;  ;  

升降观下浅谈针刺双侧天枢穴缓解经行后腹痛论文_耿维平1,刘立安2,杜茜茜3,余雪林3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