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建土建工程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要点论文_蒋杰

房建土建工程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要点论文_蒋杰

江苏城东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江苏常州 213000

摘要: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使建筑行业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在这种情况下,高支模技术应运而生,很好地解决了建筑行业的困境。高支模使用的工具难度系数较高,要求施工人员具有挑战精神,并且施工过程可以严格遵守施工技术标准。现在,高支模施工已经成为建筑施工工程中常见的一种施工手段,这一环节的施工对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有很大影响。文章着重对高支模施工技术进行深入的介绍和分析,并对施工中的质量控制技术标准和要求进行了详细的解读,从而为房建土建工程中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创新提供更多想法。

关键词:土建工程;高支模技术;解决措施

引言

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应用,是指工程高度较高的情况下,进行支撑性模板搭设,是一种建筑工程的高空作业方法。其适应性与承载能力愈发凸显,为充分发挥高支模技术的应有效果,在实际技术应用中,就需要不断强化其施工质量,严格遵循相应技术标准与施工要求,严格按照相应施工流程与作业规范,保证高支模技术应用的科学性与合理化,通过高支模技术更好地保证施工质量。

1房建土建工程中运用高支模施工技术的意义

就当今的实际施工概况来看,社会大众的整体生活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建筑工程领域的施工技术要求也在提升。不仅如此,针对建筑内部以及其外形结构设计也提出可比较高的要求。而在实际开展施工作业的过程中,运用高支模施工技术,能够解决诸多问题,提升施工的整体质量与效率。其一是利用高支模技术开展施工,进而使得工程的稳定性得以提升,保证建筑的整体载荷能力。其二是利用高支模施工技术开展施工,能够保证工程主体外形结构得到优化,满足大众对于建筑外观以及性能的要求。其三是利用高支模施工技术开展施工,能够迎合当前的环保趋势,解决各类资源的过度消耗问题。利用高支模施工技术开展施工,对于设备的损耗、材料的耗费等,都能够很大程度进行控制。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使用高支模技术开展施工,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因高支模施工技术具有一定的危险性,所以如果要采用该技术开展施工,在实际的项目施工过程开始之前,需要首先做好各方面要素的考量。包括建筑跨度、建筑高度、模板材料整体载荷能力、设备运行状态等等展开严格审查。在实际进入施工阶段之后,为了保证施工的质量,必须严格依据高支模施工的技术规范以及基本施工流程去开展施工,这样才能实际达成施工目标,保证结构的稳定性。

2工程高支模施工技术分析

2.1做好支护前的准备工作

在高支模施工之前,需要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这样才能够进一步的保障后期的施工能够有序的进行,在高支模前,需要对其施工范围内周边的土质情况以及具体的地形地貌有充分的了解,将影响其后续发展的主要因素综合的考虑进来,这样就可以从根本上保障整个施工阶段处于安全位置,并且通过结合这些因素来制定出合理有效的施工方案,为其工程后期的具体实践给予了一定程度上的技术指导。另外,还需要充分的保障机械设备的及时供应和正常的运行情况,需要对有关的机械设备进行定期的检查,这样就可以充分的保障其始终处于一个正常的状态,还需要在具体操作人员的认知上面加强管理,需要让施工人员对施工方案有深入的了解,在具体的施工阶段,才会有更加深入的落实到实际的环节中,对于整体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在施工之前对施工现场进行深入的调查和仔细的勘探,对存在的相关隐患及时的进行相应的处理。例如,通过科学化的管理模式建立,能够进一步使其依据实际情况来制定出适宜的解决方案,这对于整体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进一步实现长期的支护,提高其工程的稳定性和施工质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建筑高支模施工混凝土浇筑技术控制

在实施混凝土浇筑工作时,做好控制混凝土配合比是非常重要的。在计算混合比时,计算的准则主要基于其基本性质、技术要求和原料的用途,以达到控制混合比的目的。施工前,施工人员必须按照一定的要求检查质量检验报告和骨料、水泥添加剂、矿物添加剂等材料证书,并确保所有指标符合质量要求,之后这些材料才可以被允许进入施工地。工作人员在控制混合比例时,必须拥有监督机构颁发的认证材料,并结合批准的材料和文件来控制混合比例。如果混合比例未获批准,则严禁使用。如果原料的来源和种类发生变化,应结合原料试验的实际结果调整混凝土配合比,以获得真实有效的混合比参数。

2.3混凝土浇筑环节

在正式进行混凝土浇灌环节之前,相关的工程部、单位质安部门、监理部门需要对支模架予以仔细地查验核查,通过并签署浇灌许可文档之后才可以正式地进入浇灌环节。本项目的混凝土全都是运用汽车泵予以浇筑。为了更好地契合高支模架体施工的平稳程度,柱以及梁板二者需要隔离进行浇筑。在浇筑的过程中,相关的工作人员需要留意调控混凝土下灰口与浇筑面相隔距离不可以超过2000mm,不然的话,就需要继续加设一些软管、溜槽等等装置。楼层平面需要匀称地进行浇筑工作,防止浇筑的速率过大,让混凝土在浇灌面累积太多而导致聚集式地堆载。梁浇筑的过程中,通常是运用由梁中端到两侧拓宽的浇筑手段。混凝土浇灌务必要分层开展,其中,每一层的间隔不可以超过300mm,还需要保持对称均衡,防止施工负荷偏大的问题出现。

2.4高支模拆除

在高支模拆除阶段,最重要的施工要点在于以下几点。其一是要密切关注拆除的时间,在高支模支架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对于拆除的时间,应当依据实际的施工需求去进行确认,在规划拆除时间时,最主要的参考依据,是混凝土的整体强度以及施工进度概况,依据多方面信息去确定拆除时间,才能保证拆除作业的顺利完成。例如混凝土强度与工程主体与梁板之间的跨度便是决定拆除时间的重要条件。在梁板为8米且混凝土强度在75%以上时,可以开展拆除作业,而其余部分的混凝土强度应当在100%,这是重要的条件。其二是在对高支模支架进行拆除的过程中,为确保施工安全,避免人员受伤,必须依照施工要求,在施工现场设置安全警告牌。这不仅是保证施工安全的技术要点,同时也是施工的必然要求。其三是要重视对于废料的清除,在高支模架进行拆除之后,对于废气的材料必须及时进行处理,避免一直影响环境。在完成拆除作业之后,必须第一时间做好检查,一旦发现存在质量问题,必须及时处理,要对已经出现质量问题或是其他问题而无法使用的材料进行替换,避免与其他可用的材料出现混淆,进而影响施工质量与进度。

2.5高支模验收与拆除

建筑工程体系中,在完成高支模工程搭建之后,还应做好高支模工程的严格验收,确保高支模工程的整体质量与整体性能,仔细检查工程支架性能,保证各单一支架优化搭配。在高支模工程施工建设时,不仅需要做好高支模安装施工,还需要做好高支模拆除施工,在完成土建工程主体施工作业之后进行高支模组件的拆除。而在对高支模工程进行拆除之前,应进行有效清理;拆除时设置警示牌,做好警示工作,优化质量管理,做好安全防范。拆除高支模之后,应对相关材料进行合理管理,检查模板及组件质量,一旦发现模板或组件则立即加以更换,做好质量记录,对模板及组件进行规范化管理结语高支模施工技术是当前的工程领域的常用技术之一,直接影响实际施工的质量,以及施工的最终效益。本文探讨了高支模施工技术要点,提出了施工技术要点,希望为相关单位与人员的施工工作提供借鉴,通过施工技术的应用去优化施工质量,达成施工目标,提升竞争力,在愈发激烈的行业竞争当中立足。

参考文献:

[1]赵斌.试论土建工程中高支模的施工技术[J].绿色环保建材,2016(8):134+136.

[2]赵斌.试论土建工程中高支模的施工技术[J].绿色环保建材,2016(8):134+136.

论文作者:蒋杰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7

标签:;  ;  ;  ;  ;  ;  ;  ;  

房建土建工程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要点论文_蒋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