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混凝土工程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是混凝土施工中的重要一个环节,合理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是构筑物安全的重要保障。因此,在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构成混凝土的所有原材料都要符合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范要求、施工规范要求。影响混凝土质量的因素很多,在工程施工中配合比设计应重视的几个方面:
关键词:配合比 质量应用实践
一、混凝土的分类
混凝土根据不同的组成材料、不同的施工工艺、容重大小、功能、配筋方式、和易性分为多种混凝土:
按胶凝材料分:有沥青混凝土、水泥混凝土、石膏混凝土等。
按容重分:重混凝土、普通混凝土、轻混凝土。
按功能分:结构混凝土、装饰混凝土、水工混凝土等。
按配筋分:钢筋混凝土、纤维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等。
按施工工艺分:灌注混凝土、喷射混凝土、碾压混凝土、泵送混凝土等。
按和易性分:干硬性混凝土、流动性混凝土、高流动性混凝土、塑性混凝土等。
混凝土的多样性也决定了混凝土的个性特点。不同的使用位置,不同的使用环境,不同的结构等对混凝土的设计要求也不尽相同。配合比的设计不但要科学、又要经济、使用,同时还要保证强度要求。在工作中,总结了一些在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中,应注意的几点事项,与读者分享。
二、根据图纸设计及构筑物的性质、施工条件以及所处的位置、自然环境对混凝土的影响,确定混凝土配合比的组成参数,包括以下内容:
1、确定混凝土的强度等级
2、确定混凝土的塌落度、扩散度
3、选择适合的水泥品种和强度等级
4、选取合理的粗骨料级配及细骨料的细度模数。
5、依据设计及规范要求,选取满足工程要求的外加剂。
三、混凝土设计的科学性
1、依据规范及设计要求,我们所设计的配合比不但要满足强度要求,还要节约材料,便于施工。受冰冻、腐蚀、冲刷等环境影响较大部位的混凝土,要考虑这些指标的设计。选取符合的要求的原材料以满足所设计配合比的需要。譬如骨料的粒径、硬度,含泥量、细骨料的细度模数、硬度、含泥量等指标要符合规范要求。选择科学合理等级的水泥、水灰比。符合规范要求的粉煤灰以及提高混凝土性能的外加剂。
2、根据工程所在地地材及其它材料,依据规范规定初设配合比。确定该标号混凝土单位体积所需要的各种原材料,进行试拌,并且做好记录,至少做三次。观察每次所拌制的混凝土的“三性”。可以通过做混凝土的塌落度、扩散度来确定混凝土的和易性。同时做好混凝土标准试件,以检验配合比的科学性。
四、混凝土的实用性
设计配合比是为了满足工程建设需要,能否满足现场施工需要,拌制好的混凝土在运往现场施工时,混凝土的和易性、流动性、粘聚性是否发生变化。倘若发生异常现象,侧停止施工,以免发生质量事故(一般情况下,塌落度大小、泌水现象可以直接观察出来)。查出变化原因,重新校验配合比,直至满足规范要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五、混凝土的耐久性
1、混凝土的耐久性包括::抗冻性、抗渗性、抗裂性、抗氯离子渗透、耐磨性、抗腐蚀、抗冲刷等。所以,针对不同类型、处于不同环境的混凝土,都要设计符合规范要求的相应技术指标,以提高混凝土的性能,满足构筑物的使用安全、运行安全、及规范规定的实用性、耐久性.。
六、配合比的形成
1、依据构筑物的设计强度等级。计算出组成等级的混凝土所需要的原材料数量,按照拟设定的比例及加入材料的顺序,依次加入拌合设备,设定拌合时间进行拌合。
2、拌合结束后,把拌制好的混凝土倒在预先准备好的板上(板面要洒水湿润,防止混凝土水分损失)。做塌落度及扩散度实验,检验是否满足拟设值。
3、做标准混凝土试件,依据规范规定,进行标准养护。到28天时,做强度试压及其它指标实验,检验是否满足设计强度要求。否则,应做出调整。
4、依据所测得数据,确定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否则要做出调整,直至满足规范设计要求。
七、从理论上讲,我们已经完成配合比的设计了,在实际的施工中,我们做的配合比基本不能满足现场施工需要,要么塌落度大或者太小、要么流动性差、出现泌水等现象,所以在配合比设计时要特别注意下面几个因素:
1、首先是水泥的选择是否合理,若不合理应进行调整,直至满足配合比设计强度需要,同时水泥的细度及水的质量也影响混凝土的性能,要充分考虑。
骨料级配的合理性,骨料的粒径是否符合规范要求,含泥量及其它不符合规范要求的物质是否超过标准规定。辟如粗骨料的筛分实验结果,是否附合规范要求。级配的不合理性,影响混凝土的流图性等,改变骨料在构筑物中的分布,影响构筑物的强度。骨料含泥量的多少,不仅影响混凝土的强度,也提高了水的用量。一影响构筑物运行及使用安全,这是严格不允许的。
2、细骨料的多少,细度模数、含泥量都直接影响混凝土加入外加剂、水的数量,使得混凝土的和易性、粘聚性、保水性发生变化。拌制好的混凝土出现泌水现象,产生的气泡不易排出。影响现场浇筑施工质量,在配筋率高的部位,由于混凝凝土的流动性差,不能顺利施工,延长浇筑时间,甚至会出现蜂窝、狗洞、麻面等现象。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导致构筑物的安全性降低,严重的甚至发生质量事故。
3、特殊性能的混凝土,有抗渗抗冻要求的混凝土,在添加有引气剂的情况下,也会影响混凝土的和易性,加入外加剂的多少,要经过科学的的配比实验获得,否则都会影响混凝土的强度要求。
4、在混凝土配比设计时。要严格监控外加剂的质量及参入量,这个因素也直接影响着混凝土的质量及和易性。
5、水的参量设计时,应综合考虑,比如外界温度、强度要求、远输距离、浇筑速度、外加剂的功效等影响
6、冬季施工时,要充分做好保温措施,同时加入抗冻外加剂,以提高混凝土的和易性、抗冻性。大体积混凝土在夏季高温天气施工时,选择低热量的水泥,以利于散热。防止构筑物干列。如选用粉煤灰水泥、矿渣水泥等。降低水泥参量和水灰比。采用缓凝型减水剂等。依据构筑物不同区域,用不同等级的混凝土等措施。
总上所述,在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要综合评价现场的原材料质量,构筑物的设计强度、拌合机的生产能力、运输能力、现场浇筑能力、工人施工的熟练成度、浇筑振捣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科学实验,完成一个合理的施工配合比清单。
参考文献:
1、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2011
2、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SL677—2014
3、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
4、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0
5、岩土锚杆与喷射混凝土支护工程技术规范GB50086-2015
论文作者:赵振宇,鲁新锋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26
标签:混凝土论文; 构筑物论文; 骨料论文; 强度论文; 和易论文; 水泥论文; 流动性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