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人性论”基础上的文学观——李贽文学思想新探

“自然人性论”基础上的文学观——李贽文学思想新探

卢永和[1]2002年在《“自然人性论”基础上的文学观》文中提出本文主要抓住李贽以一位思想家的身份论文学这一特点研究李贽的文学思想,理清其哲学思想向文学思想转化的脉络,从而确认李贽在中国文论史的价值和地位。 本文正文分五大部分。引言部分简要概括李贽文学思想研究的已有成果,提出本文的写作特点和思路。 正文主体部分共叁章。第一章概述李贽文学观的哲学基础——“自然人性论”。第一节解释李贽“自然人性论”的内涵——既有人性的形而上思考,又有日常生活的关怀(对个体心灵自由的诉求);第二节透析李贽“自然人性论”的学术文化背景及其个人因素。李贽的“自然人性论”是阳明心学及其左派泰州学派合逻辑的发展;它的形成与李贽生活的特定历史语境及其个性有关。第叁节论述李贽哲学思想的开放性,肯定了社会文化的多元化,促进了文学观念的解放。文学围绕着“人”的觉醒来思考。 第二章论述李贽的“至情”创作论与“俗文学”观。第一节论述李贽通过强化创作主体的情感意识,使文学真正从封建政治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同时又带来了“自然为美”和“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第二节论述李贽通过消解儒家的话语霸权,为人们争得了平等的话语权,从而为俗文学争得了合法地位,并使文学的观念大大泛化。 第叁章论述李贽的文学批评。第一节阐述了李贽文学批评的目的是追求个体精神的快慰自足和主体的精神创造价值。第二节分析李贽文学批评的审美价值取向以及由此构成的对传统庸俗政治批评的反动。第叁节简析李贽文学批评与其它学术批评的创造性阐释。 结语部分综括全文,总结李贽在中国文论史上的价值和影响。

付晓琳[2]2007年在《绝假纯真—从李贽生平看其崇尚自然的文艺美学观》文中研究指明李贽(1527-1602),原名载贽,字宏甫,号卓吾,晚明杰出思想家、文学家、史学家。李贽倡导个性自由,崇尚思想解放和多元信仰,“不以孔子是非为是非”。他的独创精神影响深远。其人好强喜辨,多与人迕,其心则孤独落寞,矛盾交织:弃官、出家、不归故里,超脱宁静的佛禅自由是其常萦于胸的美妙理想,做官、着史、批假道学,不能忘俗的儒者机心又是其弥漫一生的宿命。笔者认为要对李贽这个所谓时代“异端”人物及他的思想对文艺的影响做出较为合理的诠释,应该尽可能从其整个人生角度出发,在继承前人学术成果的基础上,将其人生与哲学思想、文艺思想连接起来。以往的学术成果,对于李贽人生思想和哲学思想关系方面的专门研究稍显薄弱。言自心出,笔者认为李贽文艺美学思想的精神取向与生命美学思想是相一致的,是其内心强烈冲突的外在反映,倡导“自然之真”是李贽生命的基本内核和人生归宿。本文结构分叁个部分,分别探讨持真心的自然观,做真人的狂狷人生观,和写真文的情性文学观。由童心而真心,由真心而真人,由真人而真文,是贯穿李贽的一条主线。本文试图通过剖析他一生思想活动的脉络以及隐藏在言行背后的个人所处的社会、家世影响,揭示“真”在李贽生命思想和文艺中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自然人性论”基础上的文学观[D]. 卢永和. 湖南师范大学. 2002

[2]. 绝假纯真—从李贽生平看其崇尚自然的文艺美学观[D]. 付晓琳. 吉林大学. 2007

标签:;  ;  ;  ;  ;  

“自然人性论”基础上的文学观——李贽文学思想新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