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永州市新田县妇幼保健院 425700
摘要:目的 研究米非司酮联合宫外孕Ⅱ号方加减治疗输卵管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输卵管妊娠患者5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9例。给予对照组患者米非司酮进行治疗,给予观察组米非司酮联合宫外孕Ⅱ号方加减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治疗两周后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较对照组明显更好,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血孕酮值、妊娠包块等检测无显著差异(P>0.05),经过治疗后观察组各项检测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米非司酮联合宫外孕Ⅱ号方加减治疗输卵管妊娠具有确切的临床疗效,安全可靠,值得大力推广。
关键词:米非司酮;宫外孕Ⅱ号;输卵管妊娠
输卵管妊娠为发生于输卵管内的异位妊娠,在异位妊娠中占90%左右的比例。对于该病采用药物治疗能够避免手术对机体的损伤,适用于有生育要求的患者。本次研究选择58例输卵管妊娠患者,研究将米非司酮联合宫外孕Ⅱ号方加减应用于输卵管妊娠治疗中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确诊为输卵管妊娠的住院患者58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入院后均经过B超等常规检查,发现均无血象异常或肝肾功能障碍,各项生命体征稳定;(2)所有患者均存在腹痛、不规则阴道流血或停经史;(3)均无相关药物禁忌症;(4)经过阴道检查发现附件包块直径小于4厘米;(5)血孕酮值均高于5ng/mL,血β-HCG呈现阳性。排除严重肝肾功能障碍、腹腔出血以及凝血异常患者。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9例,其中观察组年龄20至42岁,平均为(32.2±2.4)岁;7例患者有不孕症病史,10例患者有人工流产史,5例患者有异位妊娠单侧输卵管切除史,7例患者有盆腔炎症病史。对照组年龄21至43岁,平均为(32.3±1.9)岁;9例患者有不孕症病史,8例患者有人工流产史,7例患者有异位妊娠单侧输卵管切除史,5例患者有盆腔炎症病史。两组患者妊娠包块、病情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50毫克米非司酮口服治疗,两日一次,连续服用一周。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宫外孕Ⅱ号联合治疗,方剂组成为:20克丹参、10克莪术、10克桃仁、12克赤芍以及10克天花粉等。每日一剂,一周为一个疗程,连续服用两个疗程。对于气血不调患者,可适当加入白术、党参等调理气血;对于体质虚弱者,可适当加入当归、白术等增强体质。治疗过程中密切观察两组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并且定期检查妊娠包块的变化情况,定期测量孕酮值与血β-HCG水平。
1.3疗效判定
治疗两周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评定,其中显效:患者腹痛等临床症状完全消失,血孕酮值降低在50%以上,无妊娠包块,血β-HCG检测呈现阴性。有效:患者腹痛等临床症状显著缓解,血孕酮值降低在30%至50%范围内,B超检查发现妊娠包块明显缩小,血β-HCG检测接近正常水平。无效:患者腹痛等临床症状无缓解,血孕酮值以及妊娠包块无明显变化,血β-HCG水平变化不明显或升高。其中总有效率为显效与有效病例之和的百分率。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8.0软件系统进行分析,所有计量资料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对比
经过两周的治疗后观察组显效为22例,有效为6例,无效为1例,总有效率为96.55%;对照组显效为17例,有效为7例,无效为5例,总有效率为82.76%。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较对照组明显更好,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下表1所示。
3.讨论
发生于宫腔之外的妊娠就是所谓的异位妊娠,为妇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1]。输卵管妊娠为异位妊娠中发病率较高的疾病,约占到90%的比例[2]。输卵管妊娠患者的临床症状包括不规则出血、腹痛、停经等[3]。若输卵管破裂引发大出血,将直接威胁患者的生命[4]。对于输卵管妊娠可采用手术或药物方法进行治疗,其中药物治疗适用于有生育要求的患者。这种治疗方法避免了手术对子宫内膜的损伤,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5]。
米非司酮为临床常用的抗孕激素,可与糖皮质激素受体以及孕酮发生反应,抑制孕酮生成并使黄体溶解,进而发挥引产的作用。该药物可以作为早期抗孕药物,但是单独使用子宫活性较低,因此很难保障完全流产率。宫外孕Ⅱ号能够发挥活血化瘀的作用,通过适当加减可以发挥调理气血与增强体质的作用。研究表明,该药物能够增强机体免疫力,并且增强吞噬细胞的功能进而抑制胚胎生长[6]。米非司酮联合宫外孕Ⅱ号能够促进胚胎细胞死亡并排出,加快吸收妊娠包块或血肿,同时避免了手术治疗引发并发症的风险,有助于维持患者的生育功能。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较对照组明显更好,经过治疗后观察组的妊娠包块、血β-HCG等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米非司酮联合宫外孕Ⅱ号方加减治疗输卵管妊娠能够提高治愈率,且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周小飞.宫外孕二号辨证加减联合米非司酮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观察及干预效果[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3,12(04):120-122.
[2]赵璐,王卓然,李娟,金玉霞.中西医结合治疗宫外孕41例[J].黑龙江医学,2011,11(02):96-98.
[3]王世琴,李应东.中西医结合治疗宫外孕60例疗效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5(10):74-76.
[4]万日明.中西医结合治疗宫外孕68例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1,14(20):63-65.
[5]杜爱枝.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宫外孕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13(19):54-55.
[6]何学素,陈丽融,杨贻然.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宫外孕200例的临床疗效观察[J].北方药学,2011,11(09):75-76.
论文作者:吴丹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3/3
标签:患者论文; 输卵管论文; 宫外孕论文; 疗效论文; 两组论文; 对照组论文; 加减论文; 《健康世界》2015年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