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竞争力理论及其启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国际竞争力论文,启示论文,理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世纪末,世界经济全球一体化已成为必然趋势。一体化带来国际竞争日趋激烈,与此同步发展的便是各国国内经济的市场化。竞争恰是市场经济的灵魂。国际竞争的主体是国家。而国家间竞争实质是各国产业间竞争与企业间竞争。产业间竞争、企业间竞争又由诸多因素决定。国际竞争力诸理论正是围绕以上内容展开的。
一、国际竞争力的种种涵义
国际竞争力是80年代初出现的新概念,目前尚不成熟。世界经济论坛认为国际竞争力是一国能够实现以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表示的持续高经济成长的能力。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认为是一国或一个企业在全球市场上较竞争对手获得更多财富的能力;或者一个国家在其特有的经济与社会结构里,依靠自然资源禀赋以创造附加价值;或者着重于改善国内经济环境条件以吸引国外投资;或者依靠国内内部型经济和发展国际型经济,以创造并提高附加价值,增加一国财富的能力。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认为是一个国家在自由而公正的市场条件下,能在何种程度上生产出符合国际市场标准的商品和劳务,而同时又能从长远角度维持并提高其人民的实际收入。美国工业竞争力总统委员会认为对于任何国家来说,竞争力就是在提高国内生活水准的同时,制造出能够经受国际市场检验的产品,从根本上说,提高竞争力就是提高生活质量以及为后人创造出一个好的未来。迈克尔·波特认为一个国家的竞争力是在经济、社会结构、制度、不同的政策等多种综合因素作用下创造和维持的,在这个过程中,国家的作用在不断上升,最终形成一个综合性的国家竞争力。
从以上几个概念界定可以看到:(1)国际竞争力的主体是一个国家;(2)经济要素在市场(国内市场或国际市场)中的地位与作用,即竞争的范围是在经济领域,竞争的空间是市场;(3)国际竞争力是包括一个国家诸多方面在内的复杂过程;(4)国际竞争力可以分为最基本的三个层次,即宏观层次的国家竞争力;中观层次的产业竞争力;微观层次的企业竞争力。其中,国家竞争力着重强调一个国家在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际投资中的地位,强调一国所能提供的基础设施,所能达到的整体科技水平、社会发展水平、当前经济发展状况以及政府行为、政府干预等因素为国际资本流动创造的客观条件。而产业、企业竞争力则更强调产业或企业的经营行为、管理行为、劳动成本、企业家素质、劳动者的工作态度等因素的国际比较。三者各有侧重又相互联系。
二、国际竞争力理论的具体模式
由于对国际竞争力内涵有不同的认识,国际竞争力的理论模式也有较大差异。其中,较为成熟的是迈克尔·波特提出的“国际竞争优势”理论。他分析了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国际市场上,各国参与国际竞争的基础和优势。
波特认为国家竞争优势取决于“国家钻石”(National Diamond)中的诸因素,包括:
1.生产要素,即生产某种产品所需要的各种投入,其中含有自然资源、人力资源、知识资源、资本资源和基础设施等。
2.需求要素,即国内市场对某类产品或服务的需求,包括需求结构、市场规模和国内需求的增长率。
3.相关产业及辅助产业,即原材料、零部件等上游产业及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水平。
4.企业经营策略、结构与竞争,即企业的组织结构、战略决策特点及竞争程度所赖以存在的国家环境。各国由于环境不同,需要采用的管理体系也有差异,适合国家环境、适合产业的竞争优势源泉的管理方式能提高国家竞争优势。
5.机遇,即那些超出企业控制范围内的突发事件,如:某种技术突破、创新,石油危机,世界或地区需求的改变,外汇汇率的重大变化。机遇可以改变现有的竞争环境、竞争秩序,创造出“竞争断层”。领先的公司可以丧失竞争优势,落后国家的公司可以利用新的机遇获得竞争优势。
6.政府,即政府通过政策调节来创造竞争优势,从而对上述诸因素产生影响。如:补贴、教育、投资、调控资本市场,制定生产标准、竞争条例等手段。
三、波特理论的贡献与不足
1.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作为研究国际竞争力较为成熟的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视野。其主要贡献如下:
(1)将静态的国家比较优势发展为动态的国际竞争优势。国际经济学中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包括古典学派李嘉图提出的比较成本学说和本世纪赫克歇尔与俄林提出的H-O理论。前者指不同国家生产不同产品存在着劳动生产率的差异或成本差异。各国分工生产各自具有相对优势的产品;后者指出各个国家的资源禀赋存在差异,各国分工生产使用本国最丰富的生产要素的产品,经过国际贸易获得最大的福利。比较优势理论从总体上讲是静态的。而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强调动态的国际竞争优势,特别是要素创造(Factor-Creation)而不是一般的要素禀赋,即国家或地区、企业如何利用某些部门(如产品设计、营销或服务)作为国际竞争的基础,其国际竞争优势来源于企业内各部门的效率。随着科技的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的大量问世,动态的国际竞争优势的重要性会进一步发挥其作用。
(2)理论分析从产品、企业和产业入手,具有相当稳固的现实微观基础。波特的国际竞争力理论的出发点就是国民经济运行的微观主体——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企业行为影响产业发展、政府行为,这样衍生到产业国际竞争力,乃至国家国际竞争力。由此可见,理论体系有着较为坚实的现实微观基础,更具有说服力。也只有这样,国际竞争力研究才具有实际意义。
(3)该理论较为重视国内需求的重要性。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仅林德尔的相似需求理论的逻辑分析中较多地强调了一国国内需求对国际贸易形成的重要性,多数理论谈之甚少。波特理论指出国内需求是一国国际竞争优势重要决定因素。国内消费者的需求规模、层次与结构都直接影响着本国企业生产的竞争力,进而影响了一国国家竞争优势。
(4)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划分了国家的竞争发展阶段,从而弥补了传统国际贸易理论在研究总体思路、框架上的不足。根据波特划分的国家竞争发展阶段,各国可以就目前情况正确评价自身发展水平与国际竞争力地位,从而规划本国的发展前景。
(5)波特理论对跨国公司的战略管理理论也作出了贡献。他将产业部门作为基本的竞争环境,并用价值链的概念描述了跨国公司在组织价值链上各环节的经营活动时,需从整合的角度考虑这些活动在世界各地的区位布局,其次跨国公司在不同国家展开各环节经营活动时,需注意他们之间在价值链中的相互关系。这无疑为提高跨国公司国际竞争力提供了一条明晰的战略思路。
(6)国际竞争优势理论有着较为深远的福利经济学含义。现有福利经济学一般只通过收入增长和分配、就业说明问题或用“消费者剩余”、“帕累托最优”等概念作为准则,则忽视了国家作为一个特殊的福利单位,同样增加了消费者剩余。达到了帕累托最优,是由于本国企业还是国外企业带来的,人们的福利评价是不同的。在衡量一国竞争力时,该国对全球附加价值有何贡献也是至关重要的。“国际竞争力”采用了一种冷峻的理论色彩分析了国际商务中的激烈竞争,包含了更强的福利经济学分析乃至价值判断。
总之,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为国家经济学、战略管理研究提供了一种重要的分析方法。从长期的、动态的、系统的角度考察各国国际竞争力不失为一种好方法。
2.波特理论并非十全十美,笔者认为至少在以下几个方面值得探讨:
(1)迈克尔·波特是一位研究产业组织理论的国际竞争力专家。以管理学为基础建立起国际竞争力的评价目标和控制系统受到了管理学界和企业界极高的评价。极其重视企业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是其可取之处,但同时也使这一理论不可避免地忽视了国家层次的国际竞争力。(尽管波特已经认识到国家层次上国际竞争力的存在)国家层次上的国际竞争力是不同国家在一定历史时期内关于国家总体水平的比较,是国家生产力和经济基础的比较,而这种生产力是相对应于一定生产关系中的生产力;这种经济基础是与其相对应的上层建筑紧密相关的经济基础。一些反映国际化程度的宏观经济指标体现了国际竞争力的历史与现实基础;一国对外开放不仅包括经济上的对外开放,还包括文化的、政治的以及科技和教育等方面的对外开放。只有开放的范围越大和程度越高,国际竞争力才能在宏观层面充分体现出来。
(2)波特理论中提出的价值链概念令人耳目一新。利用价值链将跨国公司分解为战略性相关的许多活动。借此分析国家竞争优势却忽视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即文化。在各国人民背后推动财富创造的道德价值观来自那个社会的文化。任何企业产品的品质,首先决定于创办人的价值观,后则决定于整个企业的工作价值观。国家文化的来源是该社会深层的信念结构,它们是规范一个社会经济活动的根本力量。
(3)对于不同的国家、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波特分析范式也未必一成不变。如,就我国当前情况而言,体制因素的影响就非常大,很难将其排除于企业、产业、国家竞争力的研究视野之外。政府决策对社会经济环境所起的作用,特别是政府与市场力量之间的相互影响。处理好这两者关系,也就成为促进其国际竞争力的动力。
四、国际竞争力理论对我国的启示
国际竞争力理论不仅客观地描述各国竞争力的实际结果,更重要的是确立了决定和影响各国国际竞争力的要素,具有一定的实证性、操作性和借鉴意义。
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划分国家竞争发展阶段也为我国正确认识自己所处阶段提供了有力的依据。笔者认为,目前我国正处在由生产因素推动向投资推动过渡的时期。在利用现有大量自然资源作为竞争优势的同时,更应注意通过企业改进生产因素的大量投资(包括技术、设备引进与外国公司合营、培养技术劳工与技术人员等)来赢得更大的竞争优势。
1.就要素条件看,我国高级要素尚缺乏,初级要素相对丰富。通过投资与发展而创造的因素,如,现代信息技术、工程师、电子计算机设计人员、科研院所等相对匮乏。而劳动力资源丰富且相对廉价是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因此,出口工业品中,竞争力较强的是附加价值比较低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如,纺织品和服装。在附加价值高的技术或资金密集产业,我国出口竞争力还处于劣势。但同时也应看到,我国各行业,特别是制造业,虽然在80年代呈现快速发展,但与世界生产率领先国家美国相比,劳动生产率的差距甚至有所增加。
2.从需求因素看。(1)我国国内市场较大,具有一定的需求规模,并能在现有的产业组织结构下保障容纳一定数量的达到一定生产规模的企业。随着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国家总体经济实力不断加强,对高新技术产品的国内需求将逐步扩大并达到相当大的规模。同时,对普通工业品的需求也将因产业链而延伸为对高技术产品的大规模需求,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潜在需求将在越来越大的规模上转变为有支付能力的需求。(2)近几年来需求层次逐渐拉开,但主要来自国内中低收入阶层,对产品质量要求与发达国家相去甚远。这样并不有利于本国企业改善经营管理和提高质量。这就需要有意识地培养讲究、挑剔的买主,利用名牌效应提高消费者的鉴赏能力,允许一些国外名牌进入国内市场,提供产品质量与服务的比较机会。(3)由于国内需求本身已达到相当规模,国际市场成为支持需求进一步发展的支点。所以充分利用现有优势在全球范围内尽快地建立稳定的市场份额和相应的市场布局,并逐步与对外直接投资、产业内国际分工、统一公司组织结构等跨国经营方式结合,稳定相对优势。
3.就产业因素而言。(1)我国的相关产业与辅助产业发展比较落后。产业簇群对于产业竞争力的培育有着重要意义,而我国多数产业自身上游产业与下游产业发展缓慢,甚至缺乏,使得产品原料、设计、机械设备跟不上现有生产水平发展要求,产品质量、档次在低水平上重复,最终导致企业、行业乃至国家竞争力徘徊。因此加强相关产业与辅助产业建设至关重要。(2)产业整合是当前结构调整的重点,从而避免一些具有潜在竞争优势的产业被外国公司控制,成为外国产业链上的附庸。加大力度推进以兼并收购为手段,以提高国际竞争力为目的的结构重组,培育一批具有垄断竞争性质的企业集团或跨国公司,通过形成行业的适度垄断,扩大规模效益,从中挖掘形成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主导产业并以其企业集团的整体合力加入国际竞争。(3)制定适当的战略性产业政策,建立产业图景。既要注重发展一些进攻性产业,又要注意发展一些防御性产业。依托巨大的国内市场规模所形成的整体规模优势和较低的人力资源费用优势,在轻纺工业、家电工业等传统的消费品工业、农机工业、机床工具工业等普通机械制造业、水泥工业、钢铁工业、建材工业等基础原材料工业方面大力发展。
4.由于我国市场经济起步较晚,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竞争主体尚不成熟,造成各企业经营策略短期化,缺乏对市场发展趋势的合理预测。一些大企业缺乏全球经营战略目标,致使竞争机制难以真正发挥优胜劣汰的作用。国际竞争力理论指出技术水平、企业家创新能力方面的差距是产业国际竞争力相对强弱的根源。因此,建立创造学习型组织(而非适应学习型组织),培育高素质的企业经理人员,制定正确的企业经营策略,使得各企业真正融入竞争至关重要。
5.从中国文化角度来考察。东方文化对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已明显地受到西方人士的重视。对这种特有优势,我们也应有一个正确的估价。忠诚、仁政及韧性等均出于儒家思想;不断努力以求得企业的生存、发展;不断稳步地追求新技术、新方法,为达到目的而不懈地拼搏,从不放弃进取的机会。保持、发扬这种传统文化,将它与西方管理方式结合起来,从软件的层面提高我国企业的竞争力已刻不容缓。
6.90年代初,我国逐步走向市场经济,同时,世界政治与经济形势有利于我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速国民经济发展。
根据国际竞争力理论,我们可以对本国经济发展状态和水平给予较为科学的反映、认识和评价,并作出相应的调整,使得中国在全球经济竞争和其他国际事务中占有优势,发挥应有的作用。
标签:国际竞争力论文; 国家竞争优势理论论文; 波特竞争理论论文; 企业经济论文; 国内经济论文; 产品竞争力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