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_王忠,张崇兴,冯金彦,张翼松,台稷,汪宏亮,王克

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_王忠,张崇兴,冯金彦,张翼松,台稷,汪宏亮,王克

王忠 张崇兴 冯金彦 张翼松 台稷 汪宏亮 王克杰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蚌埠供电公司 安徽蚌埠 233090)

摘要:国有企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在不断深化改革创新适应形势和市场需要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的风险和挑战。随着中央一系列反腐倡廉新思路、新举措的出台,以及社会环境带来的新变化,以反腐为抓手的纪检监察工作更是面临前所未有的新形势、新要求和新挑战。本文就对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解决对策,可供参考。

关键词:国有企业;纪检监察;问题;对策

1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工作的作用

1.1促进管理作用

纪检监察工作通过监督检查及督查反馈等有效手段,能够梳理并查找出在经营管理各项领域中所存在的薄弱环节,进而针对性的加以调整完善,达到及时堵塞漏洞、规范权力运行,提高管理效益、提升决策水平的重要目的。

1.2维护稳定作用

作为信访接待的主要窗口,纪检监察部门能够客观真实掌握职工群众的突出矛盾和强烈意愿,能够第一时间了解职工群众的倾向性和苗头性问题,通过沟通疏导、及时反馈和督察督办,进一步稳定职工队伍,为企业和谐稳定发展提供有利环境。

1.3障效益作用

纪检监察工作通过对企业“三重一大”等重大事项和决策活动的深入监督,能够有效避免在选人用人、招标管理、物资采购、工程建设、资金使用等关键领域因违法违规而造成的重要损失,为企业自身的经济利益和职工群众的切身利益提供保障。

2纪检监察工作问题

2.1对纪检监察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1)受业绩主导一切的影响,部分企业领导干部及员工对纪检监察工作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足,甚至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纪检工作是“务虚”的错误观念,存在着基层企业纪检工作可有可无的片面认识;部分单位纪检领导和纪检监察部门存在“等靠要”思想,“怕”字当头,怕影响经营发展,怕影响队伍团结,怕影响绩效考核,怕影响企业形象等等,主动工作的少,被动安排的多,缺乏大局意识、忧患意识和服务意识。

(2)纪检监察主要是监督干部,跟一般员工关系不大,无需给予过多的关注。还有一部分人员认为企业管理制度繁多,基层工作已经够繁琐和辛苦了,日常管理完全可以代替监督,纪检监察工作只是人为地为业务工作上了一道“紧箍咒”。比如认为专业检查已经够多了,每年还要再来一次效能监察,不仅增加基层工作量,而且完全是走形式、走过场。

2.2工作上力度不够

某些企业基层纪检监察组织不完善、监督监管机制不健全,致使监督检查覆盖不全、流于形式;大部分企业的纪检监察工作人员都接受双重领导,在党委领导下开展工作,又由企业领导班子解决任免、编制等问题,导致纪检监察工作人员在面对上级领导时畏惧打击报复不敢监督、同级碍于情面不想监督,造成“监督上级不够深入、监督同级不够到位”的尴尬局面。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纪检监察考核激励约束作用不足

对纪检监察干部的教育、管理、监督等缺乏科学的考核体系。不少纪检人员人浮于事,“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心态占主导,容易造成“干”和“没干”一个样,有案查不如没案查。领导没有安排的就不干,对可查可不查的事件就不查,缺少工作的主观能动性。对纪检监察工作的成效缺乏科学合理的界定标准,重制度建设,缺监督落实,轻追究查办。

3加强纪检监察工作的对策3.1思想重视、转变观念,营造有利氛围

针对部分国有企业领导干部和职工对纪检监察工作存在的错误认识和思想误区,一方面要加强对领导班子和职工队伍的教育引导,使其正确认识纪检监察工作是党领导下的国有企业的政治优势,是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得以正确有效执行的有效前提,是国有企业依法依规开展各项生产经营工作的重要保障,“监督执纪问责”的最终目的是维护党和国家的法律法规,是对干部职工最好的保护。另一方面,要有效利用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三会一课”、党课等多种形式载体,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常态化和制度化,力争做到学习全员覆盖,达到学做结合,学以致用。要充分利用好反腐倡廉宣传教育月等有利时机,围绕宣传教育主题,精心策划、周密安排,在全面完成“规定动作”的基础上,不断强化日常宣教工作,塑造教育针对性强、参与互动性强的廉政精品文化宣传教育活动。

3.2明确责任主体和定位

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各级党委负主体责任,党委书记是党风廉政建设第一责任人。明晰纪检监察部门职责,强化纪委作为党内督察机关的监督地位,明确纪委的监督主责,提高纪委的监督能力,进一步推进纪检工作转变职能、转变方式、转变作风,聚焦主业。理顺上级纪委对下级党委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经常性监督机制,赋予纪检监察部门更多的监督方式和问责手段,提高纪委在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中实施监督的权威性和独立性。

3.3建立独立的监督体系

(1)借鉴国内外的成功经验,实行垂直领导的交叉任职监察体制。纪检监察干部为上级“委派”驻下级工作,直属上级纪检监察机关领导和监督,对上级纪检监察机关负责,在人、财、事三权上以省公司纪检监察部门领导为主。这样既可以打消交叉任职人员的思想顾虑,发挥其监督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又可以把分散的国企纪检监察组织力量,聚合成有力的拳头,增强监督的有效性。

(2)落实岗位不相容设置,地市公司党委书记不得兼任纪委书记,也可以考虑选聘德高望重、原则性强退二线的老同志担任。再次是纪检监察办公室独立设置,定员2-3名,其中,设纪检监察办公室主任兼综合监察岗1人(一类公司可分设2人),审计1人。其中,审计人员同时接受省公司监察和审计部门双重领导,审计部门主要负责业务指导。

3.4创新基层监督方式

(1)设立基层支部纪检专员,负责本单位的纪检监察工作,并对本单位的反腐倡廉工作负连带责任。委任的纪检专员需报地市公司纪检办备案。

(2)引入第三方监督主体。无论是上下级监督,还是群众监督,有其优势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借鉴业务管理中“神秘顾客”模式,探索实施纪检监督“业务外包”的形式,引入第三方专业监督机构,即解决了定员限制又避免了内部同体监督的弊端。

3.5强化内外部协同监督

(1)加强和地方政府纪检检察机关的良性互动,多与地方专业部门沟通交流,既促进相关工作的开展,又能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

(2)强化群众监督。据《法制日报》报道,近年来,某地检察机关查办的职务犯罪案件中,40%以上直接来自群众举报。因此纪检监察部门要引导群众正确实施廉政监督,通过合理合法的渠道反映问题。

(3)要整合内部监督资源。进一步整合企业内部纪检、审计、督查三支监督力量,梳理三者的监督事项、监督内容和监督方式,发挥各自专业优势,强化内部协作配合,提高监督成效,共享监督成果。

4结语

做好纪检监察工作是助力企业健康良性发展的重要举措,更是一项需要常抓不懈的系统工程。需要不断对有关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并寻找解决措施,彻底根除问题,以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光.新时期纪检监察工作在国企中作用和地位[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9.

[2]马红博.企业纪检监察工作的难点及对策[J].山西青年.2019.

[3]冯玉花.新时期纪检监察工作面临的问题与机制创新[J].经济研究导刊.2016.

论文作者:王忠,张崇兴,冯金彦,张翼松,台稷,汪宏亮,王克

论文发表刊物:《云南电业》2019年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9

标签:;  ;  ;  ;  ;  ;  ;  ;  

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_王忠,张崇兴,冯金彦,张翼松,台稷,汪宏亮,王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