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创伤的CT诊断及其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论文_钟贱

湖南省桑植县人民医院 放射科 湖南张家界 427100

【摘 要】目的:对腹部创伤的CT诊断及其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探讨。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一般资料为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腹部创伤患者88例,其中44例患者用B超进行检查,将其设定为对照组,44例患者采用CT检查,将其设定为观察组,随后患者接受相应的手术诊断,对照手术诊断结果,对两组检查的准确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对照组检查准确率为75.00(33/44)%,观察组检查准确率为95.45(42/44)%,观察组检查准确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腹部创伤患者采取CT进行诊断的准确率较高,可为后续治疗提供可靠依据,临床应用价值大。

【关键词】腹部创伤 CT诊断 应用价值

腹部创伤在临床上十分常见,且具有较高死亡率。其临床表现主要为恶心,呕吐,血尿等[1-2]。大部分腹部创伤患者的受伤原因为遭受交通事故,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腹部创伤患者的人数呈现出逐渐增加的态势[3]。本次研究就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腹部创伤患者88例,对腹部创伤的CT诊断及其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探讨。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取的一般资料为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腹部创伤患者88例,其中44例患者用B超进行检查,将其设定为对照组,其中男26例,女18例,年龄20~68岁,平均(47.2±5.3)岁,病程1~4h,平均(1.3±0.5)h,交通事故伤32例,锐器伤5例,坠落伤7例,其中单纯腹腔积血患者15例,实质脏器损伤患者29例。合并胸部创伤患者25例,合并脑外伤患者16例,合并脊柱骨折患者3例;44例患者采用CT检查,将其设定为观察组,其中男24例,女20例,年龄19~66岁,平均(46.8±4.8)岁,病程1~4h,平均(1.4±0.4)h,交通事故伤30例,锐器伤6例,坠落伤8例,其中单纯腹腔积血患者18例,实质脏器损伤患者26例。合并胸部创伤患者22例,合并脑外伤患者17例,合并脊柱骨折患者5例。两组临床症状主要为:恶心,呕吐,便血,血尿等,程度不一。两组在年龄,性别,病程,临床症状等一般资料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对照组行B超检查,首先使患者保持平卧位,将腹部进行充分暴露,后采用B超检测仪(美国GE公司生产,型号CEW5500)对患者的腹部进行检查。如果检查结果显示患者的腹腔内存在游离液,则可判定检查结果呈阳性。观察组行CT检查。首先使患者保持平卧位,将腹部进行充分暴露,采用螺旋CT机(德国Philips公司生产,型号XED1500)对患者的腹部进行扫描。首先对患者患处进行平扫,平扫完成后,再进行增强CT扫描,扫描的范围应从患者的膈顶,一直到患者的肾下极,根据具体情况,为患者开展全腹部扫描。在采用CT进行扫描的过程中,要对患者的肠道,以及其腹腔后腔内的情况进行密切观察,如果发现患者的腹腔内存在着脏器破裂,或存在着游离气体,血肿等,则检查结果呈阳性。扫描图像的分析须由经验丰富的科室检测人员进行,将两组检查结果与患者的手术结果,以及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对照比较,确定检查准确率。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用[n,(%)]来表示计数资料,行X2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照组检查结果

对照组手术结果显示,肝损伤患者为6例,脾损伤患者为18例,肠系膜损伤患者为7例,膀胱损伤患者为8例,胰腺损伤患者为 5例。B超检查结果显示,肝损伤患者为10(6例符合,4例误诊,手术证实为脾损伤)例,脾损伤患者为7(7例符合,漏诊11例)例,肠系膜损伤患者为14(7例符合,7例误诊,手术证实为脾损伤)例,膀胱损伤患者为7(7例符合,1例漏诊)例,胰腺损伤患者为5例。

2.2 观察组检查结果

观察组手术结果显示,肝损伤患者为8例,脾损伤患者为20例,肠系膜损伤患者为6例,膀胱损伤患者为6例,胰腺损伤患者为 4例。CT检查结果显示,肝损伤患者为9(8例符合,1例误诊,手术证实为脾损伤)例,脾损伤患者为19(19例符合,漏诊1例)例,肠系膜损伤患者为7(6例符合,1例误诊,手术证实为膀胱损伤)例,膀胱损伤患者为5(5例符合,1例漏诊)例,胰腺损伤患者为4例。

2.3 两组检查结果对比

对照组检查准确率为75.00(33/44)%,观察组检查准确率为95.45(42/44)%,观察组检查准确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

3 讨论

以往对腹部创伤进行诊断时,临床上采取的措施主要为:对患者的体征进行检查,观察机体存在的临床症状,对机体采取剖腹探查术,或对其进行腹部超声,腹部穿刺,腹部X线平片等[4-5]。但由于腹部创伤患者的病情,通常较为严重,会严重影响其机体代谢功能和生理功能,导致机体出现酸中毒三联征,凝血障碍等并发症,同时还可能导致内脏损伤的存在,采用传统体征检查,临床症状观察等方式,无法对其进行有效准确的诊断。进而使患者的症状加重,对患者的生命造成威胁。

随着医学器械的不断发展,CT检查在临床上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应用频率越来越高,在对腹部创伤进行诊断时,CT检查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腹部创伤患者采用CT进行检查,可对其受伤部位的损伤程度进行准确评估,将损伤部位,以及受伤器官快速确定,加之采用CT检查,避免了重叠影响的干扰,不会对患者造成检查创伤,同时对患者的呼吸影响较小,因此更为可靠,实用价值更高。本次的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检查准确率为75.00(33/44)%,观察组检查准确率为95.45(42/44)%,观察组检查准确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采用CT检查腹部创伤,准确率高,且十分可靠,临床应用价值高。但其也存在一定局限性,如采用CT检查,很难对肾内小片挫裂创伤的程度进行明确诊断,因此在对腹部创伤患者采用CT检查时,需结合患者临床症状,生命体征,超声结果等进行诊断,从而将检查准确率尽可能提高。

参考文献:

1.徐辉,郑坚江,多力坤,等. 降钙素原与内毒素在诊断腹部创伤术后患者肺部细菌感染的临床价值[J]. 疑难病杂志,2014(8):814-815.

2.童元法,严科龙. CR与螺旋CT诊断急诊胸腹部创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J]. 医学影像学杂志,2014(4):643-644.

3.胡立江,张伟杰,田晶,等. 腹部创伤定点超声检查对急诊腹部闭合性创伤的诊断价值[J].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5,15(15):2882-2884.

4.陈藤,王志刚. 急诊腹部创伤患者B超与CT诊断的临床价值分析[J]. 中国CT和MRI杂志,2016,14(7).

5.童元法,严科龙. CR与螺旋CT诊断急诊胸腹部创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J]. 医学影像学杂志,2014(4):643-644.

论文作者:钟贱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6年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23

标签:;  ;  ;  ;  ;  ;  ;  ;  

腹部创伤的CT诊断及其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论文_钟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