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传媒的出现,世界任何一个地方举办音乐 会、戏剧表演,卫星传播系统会在同一时间现场直 播,你只需要坐到电视机前打开电视,选好频道就 可以了。据资料显示,20世纪90年代,电视已经 广为普及,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件家用电 器。从1998、1999两年来看,我国有电视台3300 多个,电视机3亿多台,11亿人看电视,全国电视 人口普及率达到89% O今天,一台音乐会,一场综 艺节目,都会有成千上万甚至上亿人在同时收看。 现代传媒拉近了大众与艺术之间的距离,使大众可 以和艺术更为亲近,使艺术成为“大众可以共同欣 赏享受的日常生活的对象而绝非少部分人自我陶 醉的领地”。艺术不再是艺术家们自我心灵的浅吟 低唱,而成为大众享受的对象。
传统的审美感知以“读”作为主要的感知方式, 其过程比较复杂。面对一部文学作品,首先是阅读 文字,在这一过程中要不断调动大脑想象的积极 性,把文字符号转化为活生生的形象,不仅如此,还 要把自己的经验渗透到形象的阅读中,去丰富充实 形象,在头脑中浮现一个浸透了自我体验的个性化 的形象,进而体会形象背后所蕴涵的精神。审美感 知不是一次性完成的,而是需要经过反复的体验、 玩味,反复的思考。“读”的方式不仅表现在文学 上,即使对于绘画这样形象化的艺术作品,审美感 知也绝不单单指向形象,不仅仅在于观看,传统绘 画中的线条、色彩,整个画面的布局都是一种“有意 味的形式”,审美者通过感知形象最终要把握其背 后的本质精神。所以,传统的审美感知是一种由形 象到本质的模式,在本质上是“读”,是一个复杂的 生理、心理的系统运动过程。在审美过程中蕴涵了 深度的思考和理性的思维。正因为如此,古人强调 在审美过程中要“虚静”,要“澄怀味象”。这些都是 讲审美主体在进行审美活动的时候要专注于审美 对象,沉浸于其中,这个时候,审美主体实际上已经 完全生活在美的对象所提供的另外一个世界之中, 从而暂时阻断了与日常现实世界的联系。
与传统审美方式的复杂性、封闭性相比,现代 审美则呈现出简易性、休闲性的趋势。审美方式的 这种变化源于现代传媒传播的特点。现代传媒不 管是影视还是光盘录像,甚至是网络,都以生动具 体可感的图像为主,各种各样的形象都真的一样呈 现在人们面前,直接冲击着人们的视觉。在《资本 主义文化矛盾》一书中,贝尔就用形象和速度两个 词来概括视觉文化的特征,不管是电视电影还是卡 拉0K,生动逼真的人物形象、物品形象、动物形象 满目皆是。各种形象以其具体可感的特征直接冲 击人的视觉,尤其是特写镜头中的形象,它强烈地 刺激着人体的感官。在《看》一书中,巴尔认为,眼 睛接受刺激后,会“将这刺激继续传递给我们的思 维,也就是说,刺激成为感觉,感觉再走向意识,并 进入我们的思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然而形象的过分翔实,成倍地 膨胀了人的感觉,强化了人的感官刺激,使人处于 震惊之中,震惊带来的是对自身当下感受的过分关 注,却阻断了向意识以及思维更进一步的进发。 “震惊的因素在特殊印象中所占成分愈大,意识也 就越坚定不移地成为防备刺激的挡板;它的这种变 化愈充分,那些印象进入经验的机会就愈少,并倾 向于滞留在人生体验的某一时刻的范围内……它 能把事变转化为一个曾经体验过的瞬间。如果没 有思考,那么除了突然的开始便什么也没有了”。 在震惊的瞬间,人的注意力集中于感觉,至于感觉 之后进一步的体验、思考便被搁浅了。
不仅如此,现代传媒所造就的视觉文化作为动 态文化,影像由一组组画面构成。在看电影电视 时,一个个画面在审美者的眼前飞逝,每一个画面 都给视觉以强烈的刺激,在不间断感觉剌激中,他 们无暇深入地思考,只能产生本能的快速感觉反 应,并且停止于感觉的不断变换中。可以说,形象 的快速更替进一步截断了人的思维深入的可能性, 把人的思维阻断在理性思考之外,使人满足于由一 个个瞬间带来的当下的感受。在这样的审美活动 中,审美者在感受一个形象的同时,期待的是永无 止境的下一个新形象所带来的剌激。所以,在这样 的审美过程中,更多的是眼睛直接的快感,却少有 了思想的涵咏、灵魂的升华。在这样的审美活动 中,感觉感性被突显出来,却缺失了更加深刻的由 形象到本质的反复体验、思考、顿悟的过程,没有了 感性的升华,审美感知变得简单了。
正是由于现代审美简单化了,它不再需要艰难的苦思冥想,不再需要专注于一点,不再需要反复 的体验而成为轻松愉快的感受、享受,从而呈现出 休闲化的特点。看图像并不像读文字那样需要专 心致志,“看”是生活中的常态,它不必专门留出时 间,不必凝神观照,也不必中断日常的生活,而成为 工作之余的一种休息、娱乐。所以,人们在现实生 活中是什么样子,在审美活动中就依然是什么样 子,不必把审美的世界与现实的世界隔离开。人们 可以坐在舒适的卧室享受时装表演和各种音乐会、 演唱会,可以逛着豪华的商场浏览精美的广告,还 可以听着美妙的音乐看时尚的杂志。所以,这里的 审美活动不再是闭锁式的,而成为一种开放式的结 构,可以与日常生活同步发生,同步进行,不必把日 常生活排除在外,在此时,审美活动已经与日常生 活同一化、一体化了。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现 代传媒在艺术生产及传播领域起到了越来越重要 的作用,它的异军突起为审美带来了一场革命。现 代传媒打破了传统的艺术小众化的审美格局,第一 次真正实现了艺术的大众化、平民化,它使每一个 人都平等地享受到艺术的魅力,感受到审美的愉 悦。在人们普遍而平等地享受美时,大众心里久已 被埋没、被压抑的审美能力得到唤醒,他们的审美 积极性一下子焕发出来。同时,在不断地审美过程 中,他们的审美能力、鉴赏水平也得到了大大的提 升。可以说,现代传媒带来了社会审美的普遍提升 与全面繁荣。但是,现代传媒也极大地改变了传统 的审美方式,如果说传统的审美是聚焦的、浓墨重 彩的,它汇聚了人的精神、人的思考,浓缩了诗意, 那么现代的审美则是碎片式的、随意点染的、散文 式的,它就像在现实生活散乱的感受中偶尔发现了 诗意的点缀。现代传媒打碎了人们需要专注才能 聚集起来的诗意,而人为地制造出诗意的碎片点缀 着现代人的生活。
参考文献:
[1]王德胜.扩张与危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
[2]巴尔.人类困境中的审美精神[M].北京:东方出版中心,1994.
[3]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M].北京:三联书店,1989.
论文作者:宋绿迪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9月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1
标签:形象论文; 传媒论文; 艺术论文; 大众论文; 感觉论文; 的是论文; 传统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9年9月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