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提高煤矿机电管理水平,应因矿制宜建立机电管理机构,做好设备的综合管理,突出机电管理的重点,提高机电队伍素质,明确机电工作指导思想,实行目标管理。
关键词:煤矿;安全管理;设备管理
一.煤矿机电运输安全管理现状剖析
1.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1.1机电运输培训走过场,达不到培训的目的。尽管煤矿的机电运输培训工作年年进行,但由于针对性不强,抽象理论讲解,员工听不明白,实践操作方法讲授不具体,职工无法在实践中应用,理论不能联系实际,造成职工学习积极性不高,机电培训走过场,没有考核激励机制。未能实现“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培训达不到目的。
1.2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意识淡薄,麻痹大意,没有充分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特种作业人员文化程度参差不齐,掌握特种作业技术不娴熟。对技术工种安全操作知识掌握不牢,熟悉程度不够,也是造成事故的重要原因。
2.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
2.1管理不到位。设备从选型、购置、验收、试验、安装、维护、修理直到报废的全过程管理在某些环节还不到位。设备验收、使用制度执行不严,有些在用设备缺少编号,设备、电缆标志牌不全,帐、卡、物不对应。时常出现拼设备的现象。设备不能按计划升井轮换检修,直接转面使用。设备检修质量不高,一些测试项目未做,一些设备超期使用,未能按规定进行报废处理。设备更新不足,新度系数远低于0.5的要求。
2.2设备存在隐患较多。设备老、旧、杂、带病运转,安全设施、保护装置不全,距《煤矿安全规程》要求差距较大。一些固定设备的电压表、电流表、压力表、真空表、安全阀未按规定定期校验。井下电气设备没有按规定做电气试验,过流保护整定过大,有的使用铜、铝、铁丝代替保险丝。漏电保护、煤电钻综保、照明信号综合保护、输送机保护、风电闭锁、瓦斯电闭锁甩掉不用或试验及记录不规范。井下局部接地极及连线的材质、工艺不符合要求,安装不合格。电气设备失爆现象屡见不鲜。
二.提高煤矿机电安全管理的对策
1.重视管理,提高机电管理水平。
当前煤矿的机电运输管理基本处于设备维修管理阶段。其实,煤矿机电运输管理应该实行设备运行全过程的管理,追求设备寿命周期费用最优化,从技术、经济、组织三方面进行综合管理。因此,煤矿机电运输管理人员不但要学习设备维修的管理理论,而且还要学习现代设备管理理论和企业管理理论。同时应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把工程技术人员、职工组织到管理活动中来。并且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学习先进煤矿机电管理的经验,弥补本单位机电管理的不足,找出差距,制定规划,分步实施,逐步提高机电运输工作管理水平。
2.扎实地做好设备综合管理工作
设备管理的基本任务是掌握设备动态,建立、保管设备档案,办理设备调拨转移手续,掌握设备技术性能状态,编制审查设备购置、更新、改造、修理、配件计划,掌握大修资金的使用,对设备实行全过程的管理。各矿应建立设备综合管理体系,完善设备综合管理制度,配齐设备管理人员,实行流程化管理,扎实地做好设备综合管理工作,确保设备管理制度化、正常化、规范化。
3.认真落实规章制度
规章制度是机电运输业务活动的准则,是做好机电运输工作的纪律保证,应尽快建立健全。当前,规章制度执行不利是突出的问题,特别是操作、维修、质量验收、现场管理等制度的执行方面尤为突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煤矿机电运输管理的主要工作对象是设备,落实规章制度也必须以管好、用好、修好设备为主要工作内容。目前急需重点落实的规章制度有:机电管理人员岗位责任制;设备使用操作规程;设备维护保养、检查、维修、质量验收制度;机电事故管理、设备现场管理、技术管理、班组经济核算等制度。
4.实行计划管理,强化综合平衡
计划管理是机电运输管理的核心,是组织机电运输业务活动的根据。编制机电运输工作计划,一般应根据机电设备的技术状态、矿井生产计划、企业财力和物力、机电运输施工技术力量、技术条件手段、上级主管部门的意见、要求等。及时正确协调平衡是计划顺利实施不可缺少的手段。做好协调平衡工作,首先要有一个比较得力的协调平衡机构。当前煤矿必须配备一定数量的管理人员负责日常业务工作的平衡,并充分发挥机电运输调度室,负责机电工作的调度平衡。其次是建立健全综合平衡工作制度,如机电运输管理(技术)人员值班制、机电工作生产例会、班组作业计划制等。再次是定期组织分析机电设备安全、质量、维修、动态分配等方面的情况。机电工作协调平衡还要根据季节侧重点有所变化。
三.对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建议
1.随时增强管理约束
无数血的教训教育我们在安全上必须严贯规、严考核、严管理、严肃纪律。由于工作上的疏忽和失误造成事故,必须承担响应的责任。对恶性误操作事故、人身事故的责任人决不姑息迁就。对事故的教训要举一反三,落实反思事故措施。做到防乱于未乱,备急于未急。安全生产管理也要根据形势的发展,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以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与要求。
2.落实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
一是安全生产要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管理,不断完善和建立安全管理体系。坚持行政第一负责人就是安全第一责任人制度,制定安全生产目标和计划,将线路、设备划分区域,把安全责任层层分解落实到人,层层签订《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形成安全生产一级抓一级,将安全生产考核指标与部门、班组和个人经济利益挂钩,真正使安全管理工作形成纵到底、横到边、全员化、全方位、全过程管理的新格局。二是做好生产事故学习http://www.51lunwen.com/education/教育工作,事故是血的教训,是经验和教训的积累,必须组织全体员工认真学习,举一反三,以杜绝重复事故的发生。
3.认真落实安全培训工作,提高全员安全管理素质
人生来就有求生的本能和安全的需要,但岗位所需要的安全知识和技能并不与生俱来,而人的安全意识强弱、技能的高低直接决定安全生产的具体过程和结果,因此,企业也只有通过加强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力度,来提高人的安全意识,增强人的安全素质,使人人都懂得安全、会安全,才能确保安全生产。安全培训教育除了传统的强制性安全教育外,企业还要更多地利用通俗易懂的形式进行经常性安全教育,并且要分层次、分对象、分岗位、分工种、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训,要通过培训切实提高职工的安全操作技术水平和安全防范意识,促使管理人员的安全管理素质整体提高,从而适应煤矿生产建设的需要。
4.抓好设备管理,提高设备健康水平
设备健康水平是安全生产的硬件基础,直接关系到煤矿生产的安全运行,许多事故的发生都是与设备的缺陷有关。一是以缺陷管理为中心来加强设备管理,着重应用好在线监测和信息管理系统等技术手段,掌握设备运行状况,及时消除设备隐患;二是合理安排机电运输设备检修计划,做到“应修必修,修必修好”。加强设备检修管理,稳步推进设备状态检修,建立健全机电运输设备状态评估办法;三是增加和完善保证安全的技术手段,加快老旧机电运输设备的改造,提高设备安全水平,提高供电可靠性;四是对一时难以消除的设备隐患,加强监测和跟踪,制定完善的应对预案,采取果断措施,不能存在有任何侥幸心理和麻痹思想;五是加强设备的运行管理。防洪、防汛等特殊时期保证正常供电,有针对性地加强各种设备各个时期的运行管理,对重要场所设备定期巡视,重点检查。
参考文献:
[1]冯志勤,浅谈煤矿机电管理【J】,科技致富向导,2012(1).
论文作者:毕玉航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25
标签:机电论文; 设备论文; 煤矿论文; 设备管理论文; 安全生产论文; 事故论文; 工作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