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传统居民建筑,节能设计效果差,能源浪费量大。基于此,本文以某既有居民建筑节能改造工程为例,从围护结构、通风采光、自然能源的应用等方面,阐述了具体的改造方案设计方法。并重点对改造方案进行了对比,对设计方案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通过对改造效果的评价,证实了方案的应用价值,证实了将BIM技术应用到改造过程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BIM技术;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
前言
近些年来,随着建筑工程数量的不断增多,以及居民对建筑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住宅楼的节能效果明显改善。在此背景下,传统住宅楼在节能设计方面存在的缺陷,开始逐渐暴露。为改善居民的居住体验,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工程,正在逐渐展开。将BIM技术应用到改造方案设计过程中,提高设计水平,已成为了建筑行业的主流发展方向。
1 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既有居民建筑节能改造工程,工程共包括建筑5栋,均为7层,建筑总面积16928m2。本工程中,所有建筑均无地下室,且为普通框架结构。本工程自投入使用至今,已达12年,建筑使用年限为70年。通过对5栋建筑墙体、外观、屋面、窗体的观察发现,工程墙体风化极其严重。长此以往,容易对建筑的保暖效果造成影响。建筑外观差,屋面虽已做防水,但效果不尽人意。因本建筑窗体,为铝合金窗体。因此,房屋的保温性能较差。为改善业主的居住体验,本工程决定利用BIM技术,对建筑目前的节能需求进行分析。并制定相应的节能改造方案,使建筑的保暖、通风、采光、节能效果得以改善。
2 BIM技术下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方案设计
2.1 围护结构改造
建筑围护结构中,外墙、外窗、屋面及楼梯间的能耗情况,均属于影响建筑节能效果的主要因素[1]。其中,外墙的传热面积,对围护结构节能性的影响最大。为改善本建筑的节能效果,本工程决定将保温墙体材料,应用到改造过程中。在此基础上,采用硬泡聚氨酯、膨胀聚苯板,以及EPS板现浇混凝土等材料,建立外墙夹芯保温系统。在改善建筑保温性能的同时,预防热桥,使节能改造的安全性得以提升。
2.2 通风采光改造
为改善建筑的通风效果,适当加强自然通风是关键。室内自然通风设计时,应首先对建筑所处区域的自然环境进行分析。采用BIM技术,对建筑物的通风情况进行模拟。并通过改变窗体位置、窗体开启面积以及室内布局的方式,改善建筑的通风效果[2]。本工程利用BIM技术分析后,发现既有建筑的窗体面积过小,通风效果过差。加之室内设计不合理,空气难以流通。需适当改变窗体设计方案,提高设计的合理性。采光改造原理,与通风改造原理基本类似。
2.3 自然能源改造
充分利用太阳能与地源热泵,对既有建筑进行改造。能够有效改善建筑的保暖效果,增强建筑的节能性能。以太阳能为例:本工程中,既有建筑已安装太阳能热水器。考虑到建筑的外观问题,如能够将太阳能热水系统,与建筑连接成为一个整体,将能够有效提高改造水平。对此,本工程决定将集热器,安装在住宅中。采用立面式、阳台式、遮阳棚式一体化设计方法,使太阳能热水系统设计水平得以改善。
3 BIM技术下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方案的应用
3.1 建立BIM模型
为改善建筑的节能效果,本工程应用BIM技术,建立了既有建筑的BIM模型。采用Revit模型,将建筑数据导入至PBECA软件中,对既有建筑与参考建筑的各项指标进行计算后发现:(1)既有建筑屋顶传热系数为4.1W/(m2•K)、参考建筑为0.804.1W/(m2•K)。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2)既有建筑墙体传热系数为3.36W/(m2•K)、门传热系数为2.93W/(m2•K)。参考建筑两项指标,均为2.00W/(m2•K)。对比发现,既有建筑改造必要性较强。
3.2 节能改造方案
3.2.1 方案设计
本工程共设计了三套方案,用于节能改造:(1)方案一:外墙采用胶粉聚苯颗粒进行外保温,窗体材料更换为隔热断桥铝合金中空玻璃、屋面种植植物,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2)方案二:外墙采用XPS进行外保温,窗体材料保持不变、屋面设置通风架,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3)方案三:外墙材料为膨胀聚苯板,窗体材料为中空玻璃、增加屋面坡度,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
3.2.2 方案对比
通过对三套方案节能效果的对比发现,本工程中,不同方案的不同节能参数如下:(1)方案一:屋顶、墙体,以及门的传热系数,分别为0.54W/(m2•K)、1.85W/(m2•K),以及1.67W/(m2•K)。(2)方案二:屋顶、墙体,以及门的传热系数,分别为0.67W/(m2•K)、1.85W/(m2•K),以及1.94W/(m2•K)。(3)方案三:三项传热系数指标,分别为0.76W/(m2•K)、1.85W/(m2•K)及1.94W/(m2•K)。对比发现,方案一节能效果最佳。
3.3 可行性分析
3.3.1 结构碰撞问题
为判断采用方案一进行节能改造,是否容易产生结构碰撞问题。本工程于设计完成后,采用BIM软件,对建筑结构的合理性进行了分析。方法如下:(1)将Revit模型,导入中Navisworks中。(2)开启Navisworks的三维模拟功能,进入碰撞检查界面。(3)运行模型,观察建筑结构的空间关系,观察各结构是否存在碰撞的问题。(4)如发现碰撞问题,需适当更改建筑参数。反之,则可按照设计方案进行施工。
3.3.2 模拟施工情况
为判断采用方案一进行施工,是否具有可行性。本工程利用BIM技术,进行了模拟施工。方法如下:(1)打开Navisworks软件,将时间维度,添加至软件的三维可视化功能中。(2)使模型运行,观察不同时间点的施工进度以及施工质量。(3)观察工程施工过程中,是否存在各类风险需解决。(4)如模拟施工效果表明,方案一能够在工期内完成施工。则表明,方案一具有较强的可行性,可给予应用。
3.4 改造效果评价
为判断本工程所应用的既有建筑节能改造设计方案,是否能够达到增强建筑节能性能的目的。本工程对建筑的热舒适度,进行了分析。发现改造后,建筑室内冬季热舒适度(PMV)值,为-0.1,较-0.5大。建筑室内夏季热舒适度(PMV)值,为0.3,较0.5小。上述研究结果表明,本工程改造后,室内热舒适度较高,表明节能改造设计效果较好。
4 结语
综上所述,本工程借助BIM技术,所设计的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方案,在改善围护结构热工性能以及室内舒适度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对此,我国各工程,应积极借助BIM技术,对既有居住建筑的围护结构以及通风采光等需求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设计不同的改造方案,并从中选出最优方案,分析其可行性。从而使既有居住建筑的节能改造水平,得以进一步提升。
参考文献:
[1]咸歆磊,王剑涛.既有建筑改造设计中生态节能适宜技术的应用[J/OL].青岛理工大学学报,2018,15(03):1-6.
[2]董欢.建筑暖通空调节能设计与暖通工程造价成本控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8,20(12):122-123.
论文作者:王利华1,王骞骞2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2
标签:建筑论文; 方案论文; 节能论文; 工程论文; 效果论文; 窗体论文; 建筑节能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2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