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乳腺肿块患者的围手术期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间我院接收的乳腺肿块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围手术期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心理护理,对比两种护理方法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的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6.67%,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73.3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乳腺肿块围手术期患者采用心理护理,可取得良好的护理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心理护理;乳腺肿块;围手术期;影响分析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31-0228-02
乳腺肿块一般单个存在,形状不固定,触摸较硬,其临床症状不典型,随着病情发展,乳腺导管内积液增多,最终形成脂肪囊肿、皮脂囊肿、脓肿、腺瘤等。手术是治疗乳腺肿块的最有效方法,但是术后切口疼痛、乳房外形恢复不佳等,都会影响患者术后的恢复效果,给其造成极大的心理压力[1]。由此可见,加强对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是非常重要的。本文以2015年1月—2017年1月间我院接收的乳腺肿块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分组探讨了常规护理和心理护理的实践效果,过程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间我院接收的乳腺肿块患者60例,将其分为两个组别。观察组患者30例,年龄30~62岁,平均年龄(50.2±3.1)岁,病程时间6个月~5年,平均病程时间(2.0±0.6)年;对照组患者30例,年龄28~61岁,平均年龄(49.6±3.0)岁,病程时间10个月~4年,平均病程时间(1.8±0.5)年。两组患者在年龄、病程时间等资料上无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心理护理,内容如下。
1.2.1术前心理评估 实施乳腺肿块切除手术前,护理人员应当针对患者的个人情况进行心理评估,制定心理护理方案,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和交流,使用暗示、劝导的方式,给予患者心理上的支持和安慰,帮助其减少不良情绪。此外,还应当配合一定的健康教育,使患者能够了解手术内容、持续时间及效果等,明确注意事项,这样可以有效规避围手术期风险。护理人员应保持沉着冷静,耐心回答患者的问题,用自己的专业素质征服患者。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2术中心理护理 手术中,护理人员应当陪同患者,通过语言安慰或者身体抚摸的方式,使患者获得安全感。对于需要接受麻醉处理的患者,护理人员应当在麻醉前安慰患者,提高患者对手术操作者的信任,避免情绪波动影响手术效果[2]。
1.2.3术后心理干预 术后部分患者会出现疼痛或其他不适感,护理人员应当及时对患者进行人文关怀,了解患者存在的问题,明确切口疼痛的必然性,使患者可以减少恐惧和担忧。可以通过播放音乐、视频等方式,转移患者的注意力,弱化疼痛感。此外,结合一些成功案例,鼓励患者保持健康的情绪状态,消除抑郁、焦虑等情绪,主动地配合护理工作。遵循医嘱,指导患者进行适当运动,这样可以提高患者的抵抗力,加速病情康复。对于患者家属,也应当加强心理护理,提高依从性,使其能够遵循医院的相关规定,预防可能发生的纠纷。
1.3 观察指标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3]评价患者的焦虑、抑郁程度,得分越低表明患者的情绪状态越好;向患者发放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得分区间为0~100分,分为满意、基本满意和不满意三个层次,护理满意度=(满意+基本满意)/总人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均使用SPSS 19.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以χ2进行检验,以n(%)表示,计量资料以t进行检验,以(x-±s)表示,P<0.05时,所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SAS、SDS评分
护理前,观察组的SAS、SDS评分分别为(55.8±2.6)、(61.7±2.9),护理后分别为(32.8±2.1)、(46.5±2.3);护理前,对照组的SAS、SDS评分分别为(56.0±2.8)、(61.6±2.8),护理后分别为(44.5±2.5)、(52.6±2.7)。结果显示,护理前两组SAS、SDS评分无差异,护理后观察组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中满意18例,基本满意11例,不满意1例,护理满意度为96.67%(29/30);对照组中满意10例,基本满意12例,不满意8例,护理满意度为73.33%(22/3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乳腺肿块手术是一种创伤性手术,很多患者会因为术后疼痛、乳房外性改变等,产生担忧、恐惧等不良情绪,严重者还会影响手术实施效果,不利于患者病情的康复。心理护理能够针对患者的情况,对其展开个性化的心理辅导,在术前稳定患者的情绪,使其获得对医院的信任感,术后主动地配合医嘱,获得理想的恢复效果[4]。总的来说,加强对乳腺肿块患者的心理护理,可以规避风险和护患纠纷,使患者更好的信任医院,提高治疗信心,这对医院工作的有序开展有着积极地意义。在此次研究中,观察组护理后的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6.67%,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73.3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对乳腺肿块围手术期患者采用心理护理,可取得良好的护理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孙志瑛,周方红,邹冬梅.心理护理对乳腺肿块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心理状态的影响[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16):259-260.
[2]曾泳英.关于围手术期护理运用于微创手术治疗乳腺肿块患者中的方法及效果分析[J].广东微量元素科学,2017,24(02):37-39.
[3]罗卫平.心理护理对乳腺肿块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心理状态的影响[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13):111-112.
[4]张丽萍,曾燕云.麦默通乳腺旋切术治疗良性乳腺肿块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研究[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7,10(20):144-145.
论文作者:任三梅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12
标签:患者论文; 肿块论文; 乳腺论文; 手术论文; 心理论文; 统计学论文; 满意度论文; 《心理医生》2017年3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