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前低压电网改造和建设中应该从影响电网功率因数的因素着手,提出合理措施,以无功补偿的方式达到补偿目的。该文研究阐述了无功补偿技术应用的基本原则,分析了影响低压电网功率因数大小的主要原因,提供了利用无功补偿技术提高低压电网功率因数的对策与方法,希望为科学进行无功补偿技术的应用,提高低压电网功率因数起到参考的作用。
关键词:无功补偿技术;低压电网;功率因数;影响
引言
各级电网和输配电设备都要消耗一定数量的无功功率,尤以低压配电网所占比重最大。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无功功率的传输损耗,提高输配电设备的用电效率,需要提高低压电网的功率因数。针对于影响功率因数的各种因素,借助于无功补偿设备提供必要的无功功率,以达到提高低压电网功率因数、降低能耗和改善电网电压质量的目的。
1无功补偿技术对低压电网功率因数的影响
1.1设备耗用无功功率
低压电网中之所以会出现功率因数,主要是因为低压电网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无功功率,为了避免电力资源的浪费,必须对无功功率进行相应的补偿,从而保障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例如有功功率为恒定值时,无功功率的减少就会提升低压电网中的功率因数,而在无功功率为0的部分特殊情况下,低压电网的功率就能够达到1,由此可以看出,低压电网功率因数的提高与无功功率值之间呈现反比。在低压电网中,耗用无功功率的设备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电力变压器,另一种是异步电动机。电力变压器在运行过程中消耗的无功功率主要为空载无功功率,主要指的是电力变压器的运行状态,为了避免这一现象发生,就要对电力系统的功率因数进行改善;异步电动机与电力变压器相似,但是异步电动机还受到负载无功功率的影响,因此必须避免空载和负载两种运行状态。
1.2供电电压超出规范
低压电网中的供电电压超出规范是造成功率因数产生的又一大原因。具体来看,供电电压会出现以下几种不规范的情况:其一,供电电压低于电压标准值。在这种情况下,低压电网中的功率因数会相应提升,但是低压电网中的设备运行状态会受到影响,从而导致电压电网供电不稳定,尤其是对电力变压器和异步电动机产生影响,继而对无功功率磁化产生影响。其二,供电电压高于电压标准值。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分为高于10%和高于110%这两情况,当高于标准电压值的10%时,低压电网的无功功率会显著增加;当高于标准电压值的110%时,低压电网的无功功率会上涨35%。
2低压配电网无功补偿原则及方法
2.1补偿原则
配电网无功补偿装置的配置应按照“分级补偿,就地平衡”的原则合理布局。
a.总体平衡与局部平衡相结合,以局部平衡为主。
b.就地补偿,就地平衡。
c.分散补偿与集中补偿相结合,以分散补偿为主。
d.降损与调压相结合,以降损为主。
2.2补偿主要方法
2.2.1随机补偿
随机补偿即将低压电容器组与电机并接,通过控制、保护装置与电机同时投切。随机补偿的优点在于补偿设备与用电设备同时投退,不需要频繁调整补偿容量,同时具有投资少、占位小、安装容易、配置灵活、维护简单、事故率低等特点。
2.2.2配电变压器二次侧补偿
将低压电容器通过低压保险接在配电变压器二次侧,以补偿配电变压器空载无功。配电变压器在轻载或空载时的无功负荷主要是空载励磁无功,对于轻负载的配电变压器而言,这部分损耗占供电量的比例很大。配电变压器二次侧补偿具有接线简单、维护方便、能有效地补偿配变空载无功,限制农网无功基荷,使该部分无功就地平衡,从而提高配变利用率,降低无功网损,具有较高的经济性,是目前补偿无功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2.2.3跟踪补偿
跟踪补偿是指以无功补偿投切装置作为控制保护装置,将低压电容器组补偿在大用户0.4kV母线上的补偿方式。适用于专用配电变压器容量在100kVA以上的用户,可以替代随机、随器两种补偿方式,补偿效果好。跟踪补偿具有运行方式灵活,运行维护工作量小等优点,缺点是控制保护装置复杂、首期投资相对较大。但当这3种补偿方式的经济性相近时,应优先选用跟踪补偿方式。
3无功补偿技术对低压电网功率因数的补偿策略
3.1无功补偿技术的配置
随着社会用电量的不断增加,低压电网中配置很多具有抗性和中容性的用电设备,这些电力设备会显著增加低压电网中的无功功率,并且使电网中的功率因数下降,造成电力资源的损耗,为了保证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必须对无功补偿技术进行有效利用,利用补偿装置降低电能耗损,从而提升低压电网的功率因数。在对低压电网中的无功功率进行补偿时,要坚持三个补偿原则,一是分级补偿原则,二是就地补偿原则,三是方便调整原则。
因此在配置无功补偿装置时,既要对低压电网的全部功率因数进行调整,也要注重局部的调整,使整体与局部的功率因数相互协调,避免出现总体功率因数低但局部功率因数高的情况,为此要对集中补偿技术和分散补偿技术进行有效利用。例如某电力企业在对供电量较大的低压电网进行无功补偿时,着重在电网的主变压器安装无功补偿设备进行集中补偿,从而实现整体的无功功率补偿,同时也在存在无功电流现象的配电变压器上安装无功补偿装置,实现低压电网的局部补偿。
3.2无功补偿技术的方法
为了使无功补偿技术得到更加有效的应用,必须对无功补偿的目的进行明确。在低压电网中进行无功补偿,其核心目的就是提升电网的功率因数,从而保障低压电网运行的稳定性,为此必须合理选择无功补偿的容量。具体来看,无功补偿技术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单负荷就地补偿容量选择法,另一种是多负荷就地补偿容量选择法。
表1 经验系数表
就单负荷就地补偿容量选择法来看,主要对经验系数进行确认,然后对功率因数进行相应的提升。例如将电机的容量、级别作为依据,以此对经验系数表进行查询,从而确认相应的经验系数,使低压电网中的功率因数得到约0.96大小的提升。也可以通过实验的方式确定适当的补偿值,从而使功率因数得到有效提升,但是实验法对测试人员的专业素质要求较高,因此应用起来相对比较麻烦,在实际应用中仍然以确定经验系数为主,如表1所示。
就多负荷就地补偿容量选择法来看,主要对无功补偿前的功率因数和无功补偿后的功率因数进行计算,然后对无功补偿的适合量进行确认。这种补偿选择方法相比较其他方式更加简便,而且具有更好的补偿效果,但是不适用于负载变化较大的低压电网,在负载较大的情况下,可以对自动投切补偿装置进行有效利用,从而实现自动化的补偿调节。
3.3无功补偿技术的优势
就利用无功补偿的优势来看,不仅能够降低低压电网中电能的损耗量,还能够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从而满足社会的用电需求,增强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一般低压电网中安装较多的电力设备,因此会产生数值较大的无功功率,而低压电网的功率因数一般约为0.75,在利用无功补偿技术后,低压电网中的功率因数会达到约0.95,直接消除低压电网中将近50%的无功功率,从而使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得到显著的提升。另外,利用无功补偿技术对激发电力设备潜能具有重要意义,例如电力变压器在得到无功补偿后,就能够选择更低的容量,从而使电力企业的设备资金得到有效节约,并且增强用电高峰时期低压电网的负荷能力。
4结论
综上所述,针对无功补偿技术对低压电网功率因数影响的探究是非常必要的。近年来电力行业的发展水平不断提升,社会的用电量也逐年增加,因此低压电网面临较大的输配电压力。为了保证供电质量,必须对电力补偿技术进行有效应用,从而提升低压电网的功率因数,避免电力资源的浪费,同时为电力企业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希望本文能够为研究无功补偿技术的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张程杰,浅谈无功补偿技术对低压配网功率因数的影响[J].电子制作,2017(22):85-86.
[2]林大鹏,无功补偿技术对低压电网功率因数的影响[J].科技资讯,2015,13(36):98+100.
[3]王向臣,徐宏全.电网无功补偿实用技术[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9.
论文作者:杨冉,王小鹏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26
标签:功率因数论文; 电网论文; 低压论文; 功率论文; 技术论文; 网中论文; 电压论文; 《电力设备》2019年第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