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档案保护技术学科体系的完善_人民大学论文

论档案保护技术学科体系的完善_人民大学论文

试论档案保护技术学学科体系的完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试论论文,学科论文,体系论文,档案论文,技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273.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3291(2000)03—0072—03

一、学科建设历程的回顾

档案保护技术学是档案学中一门主干专业课,以档案制成材料的变化规律和保护档案的技术方法为研究对象。我国自1954年开始把该学科列入档案专业课以来,经历了创建、停滞、恢复、逐步完善等几个发展阶段。

目前有关保护技术学的教材、论著、工具书约有30部,其中对于学科建设贡献最大,也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中国人民大学档案学院不同时期编著的几部教材。下面就以人民大学这几部教材为例,对本学科的建立、发展历程作一简要回顾。

1955年中国人民大学档案教研室编写了油印讲义《文件保管技术学》,1961年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了我国本学科第一部教材《档案保管技术学》,当时仅限于人民大学档案专业使用。这部教材的内容和体系是参照前苏联档案保护著作《文件材料保管技术学》([苏]л·R 米津、H·A米列维吉诺夫著,莫斯科1950年、1957年译成中文。)的一些基础理论,与我国档案保护技术的历史与现实进行结合,重点放在对历史档案的保管问题上。这部教材构建起我国这门学科体系的雏型。教材中提出了我国保护技术学的基本概念、原则和学科体系的基本构成。60年代—70年代文化大革命时期停止办学。1978年人民大学档案专业恢复招生,1980年人民大学出版社再版了1961年教材,并将此教材向全国的档案专业推广,我国档案保护技术学与全国的档案工作一样进入全面恢复发展的新阶段。

1984年为了适应欣欣向荣的档案教育和档案工作的需要,及时吸取改革开放以后的新成果,总结教学新经验,中国人民大学编写了现在学科名称的《档案保护技术学》(李鸿健、刘凤志等编著,档案出版社,1984年)。该教材中重点吸收了当时具有国际权威的保护技术专家雅·帕·凯思帕利亚的专著《档案材料的保护和修复》(巴黎,1973年版,1981年译成中文),该书作者是国际档案理事会保护与修复委员会的刊物《保护简讯》的主编和国际性档案保护杂志《修复员》的编辑,对这种具有国际水平的论著成果的吸取,为我国保护技术学向国际先进水平靠拢和发展提供了方向性的理论和原则。该教材出版后很快成为我国各级各类层次档案教育的保护教材,也成为以后编辑出版各类保护技术学书籍、材料所参考的重要蓝本。1987年该教材被国家教委评为优秀教材,说明这部教材已成为我国档案保护技术学学科确立的标志。

与学科建设相适应的就是保护技术学理论与实践的不断发展。六五、七五计划期间(1982—1990年)掀起了我国保护技术学知识普及和成果研制的第一个高潮。1981年档案保护技术委员会正式成立;1983年人民大学开始招收保护专业硕士生;1986年成立国家档案局科研所,该所成为我国保护技术研究实力最强的科研机构;1988年人民大学档案学院成立保护技术专业,培养该学科高级人才。与此同时,全国不少省市级综合档案馆、局相继成立了档案科技研究所、技术科,专门研究保护技术和档案现代化。1987年国家档案局发布了科技进步奖奖励办法,并每年进行一次评奖,在这一年一度的评奖活动中,保护技术研究成果成为引人注目的角色,同时也涌现出不少保护专业人才和一批高水平发明、创造成果。这从保护技术委员会几次的成果综述中和国家档案局一年一度的科技进步奖获奖目录中都可以充分体现出来。为了不断总结和发展,1991年人民大学档案学院又在1984年所编教材基础上,由冯东耘、李鸿健教授主编,并有武汉大学等7所大专院校的保护专业教师参加, 编著出版了新版《档案保护技术学》,这本教材将缩微复制技术内容单列出去,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教材中增加了现代记录技术形成的声像档案方面的内容,并吸取了六五、七五计划期间国内外新成果,章节中的具体内容比1984年教材增加了更多的定量分析内容,如温湿度调控一章引入物理学的焓湿图,定量计算库房热量和湿度,比以前的通风四原则更精确、更科学;对纸张性能与老化过程的分析更多地以化学变化来衡量,这为引导保护技术学理论与实践的纵深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

二、学科体系的再完善

自从1991年中国人民大学教材出版发行后,尽管这期间也陆续出版了一些保护技术学教材和论著,但在学科体系的内容和构建上没有太大突破,基本上以人民大学体系为模式。这种体系模式在新世纪,已显出某些不完善的地方,我认为应从以下三方面进一步充实和完善。

(一)深化原有内容,总结、提炼90年代我国保护技术成果。第一,综合、比较研究方法广泛应用。如果说我国保护技术在80年代是广种博收,那么进入90年代则可用精雕细刻来形容。总结经验式的综合研究、比较研究成果突出。如以人民大学档案学院、国家档案局科研所、湖北省档案局、上海市档案局等部门的科研成果为代表,出版了《档案保护技术实用手册》(中国档案出版社,1994年版)和《档案保护实验技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等专著,发表了“档案库房温湿度不同调控形式经济性比较研究”,“档案霉菌调查与防霉剂筛选的实验研究”等论文,为学科全面而深入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第二,定量分析已成为研究保护技术的主要方法。从目前刊登的保护技术学文章或研究成果的报道内容看,基本上以调查数据或实验数据为依据进行分析、总结。抽样调查成为保护技术调查研究的一种主要手段。上海、山东、湖北、辽宁、北京等全国不少省市、地区出现了抽样调查热,它们对本地区的档案载体、字迹种类、库房温湿度调控状况、虫霉种类、分布、危害等情况进行了比较系统的调查研究,这些调查成果为国家档案局科研所进行全国范围内的调查研究,提供了基础和条件,也为摸清情况、总结规律,进一步制定符合我国实际的档案材料质量标准、保护工作标准、修复标准提供了决策性依据。实验室模拟形式的定量研究成果也不少,除了国家档案局科研所对各种纸张,字迹耐久性能测试和老化试验模拟的系列成果外,散见于档案学杂志中的保护技术专栏文章,大多也是以实验模拟方法来研究问题的。如“档案库房围护结构与温湿度定量关系研究”、“紫外线对纸张、字迹耐久性破坏机理”、“光对档案破坏作用的积累效应和后效应”、“大气污染与纸质文献的保护”、“应用红外光谱分析纸张纤维的老化”,等等,广泛应用物理、化学分析方法对各种档案教材老化变质情况和保存过程中材料性能衰变机理进行实验模拟,为研制耐久的档案材料和建立各种材料老化模型提供了研究思路和分析手段。第三,传统技术现代化改造与高科技产品开发同步进行。1991年在国家档案局的支持下,确立了对我国传统修裱技术进行现代化改造研究课题,该课题由“关于修裱机械化问题的研究”、“关于档案修裱干燥技术的研究”等七个子课题组成,对传统修裱技术的工效、操作规程、质量进行全方位改造研究,到1998年年底这几个项目基本研制完毕,并陆续通过鉴定。这为我们不断挖掘传统技术,服务于现代社会提供了成功的经验。与传统技术现代化改造并行发展的就是充分利用高科技技术进行发明创造,如温湿度检测调控多功能自动化系统的研制、FCCG—2 型防磁防潮柜和新型可控温湿度档案柜的研制,档案密集架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管理和控制系统等成果相继通过技术鉴定;采用微波技术灭菌杀虫、档案库房报警监测、消防系统等设备也相继投入市场。

此外,随着国际交流的不断扩大,学者互访、文献交流、第十三届国际档案大会在北京的召开,国外保护技术也不断介绍过来,吸收、消化这些成果也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

(二)扩展信息时代新问题、新观念内容。第一,电子文件条件下保护技术学面临的新问题。电子文件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信息材料,因其信息是用数字表达的,所以也有人称之为“数字式文件”。这种信息形式的产生,与迅速崛起的网络技术、光缆通讯技术相结合,已对以模拟方式记录信息的档案、档案工作产生了强大的冲击力。档案原件的惟一性、信息与载体的不可分离性、正本与副本的区分性、档案集中保管基地的固定性等这些反映传统档案工作精髓内容的概念将逐渐失去原有的意义。虚态档案、虚态档案馆、计算机病毒、数字档案信息的凭证性、法律性含义和保障系统、数字档案的长期可读性(计算机存取技术更新换代对档案信息的影响)、信息再生性修复的原则、方法的研究、档案库房、设备、装具、保存条件标准的个性化要求等都是保护技术学全新的研究领域。第二,保护技术学对现代档案学重大理论成就——文件生命周期理论的应用。文件生命周期理论为整个档案界、档案工作从全方位、联系、发展的观念去重新认识档案工作、档案学的有关内容提供了一种方法论。对于档案保护技术学来说,就是要把档案的形成标准、保管标准和利用、修复标准渗透到文件生命周期的各个环节中,而不仅仅局限在档案馆或档案库房中,这样为更好地延长档案寿命把好每一关,确保档案材料从形成那一刻起就按照保护的原则进行,为以后优化馆藏档案质量,减少防治和修复费用的浪费提供保障。

另外,近年来国际档案界掀起了对档案馆灾害的防止与控制技术的研究,把保护技术学研究内容进一步扩展到国际性档案遗产的保护和抢救的广泛领域中,充分发挥国际间合作,也应是学科体系吸收的内容。

(三)科学构建学科体系。根据公开出版的几部具有代表性的教材和论著来看,对学科体系的基本内容编排可分为两大类型。一种是把学科的具体内容平行排列,逐次划分章节,即档案纸张的耐久性、档案字迹材料的耐久性……把档案材料的种类、耐久性、破坏档案的因素及对其防治、修复等内容一一分列。这种编排法以中国人民大学的教材为代表,也是保护技术学论著的主流。另一种编排法是把学科内容按研究类别划分为上下编,上编为基础理论,下编为基本技术。基础理论部分包括档案材料种类、性质和影响其耐久性的内外因素的破坏机理;基本技术由对影响档案耐久性因素的调控和防治,以及对破损档案的修复技术等内容构成。这种编排法以周耀林主编的《新编档案保护技术学》(档案出版社,1994年)和刘家真主编的《文献保护学》(武汉大学出版社,1990年)为代表,这两种编排法各有其优缺点。第一种写作体例,对学科内容反映更直接更具体,从章节目录中即可对本学科涉及内容有所了解,便于学习和掌握,但章节之间体现不出学科的系统性和完整性。第二种写作体例充分体现出保护技术学所具有的综合应用性特点,强调理论和实践两个层次内容的区别和联系,较好地体现了学科从理论到实践的全面性和系统性,为学科发展提供了一个具有很大包容性和延伸性的宽口径体系。不足之处是章节目录较抽象,而且容易把影响档案材料耐久性的因素与防治这方面因素的内容割裂或重复论述。

本人认为学科体系还可以有第三种编排方法,即把整个保护技术学分为上、中、下三编,上编为档案制成材料的种类及其耐久性;中编为档案保存环境因素及其优化措施;下编为修复技术。上编主要介绍各个时代条件下形成或正在形成的档案材料,它们的记录特点,主要性质、保存性能。通过这部分内容的介绍,一方面为了解和识别各种档案材料提供理论依据,另一方面也为推动制造部门和使用部门生产和使用优质档案材料提供技术标准。中编主要分析影响档案耐久性的各种环境因素和这些因素对档案材料破坏的机理、破坏特点,以及相关的调控、防治措施和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这部分内容侧重对已形成的档案在日常保管和利用等流通过程中的保护问题。下编主要介绍对已无法提供利用或即将消失的各类破损档案材料或信息进行抢救式的措施。这里既包括以纸张为主的延续性修复,也包括新型档案材料上信息转录的再生性保护。这三部分内容的划分依据是按照有效实现保护档案的三种职能,即形成、保管、修复有关内容进行编排,也符合学科理论联系实际的系统学习和研究,同样兼顾了学科内容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以及学科进一步发展的包容性。

总之,在新世纪里,保护技术学学科体系正面临着内容更新、结构科学的进一步完善,以适应新世纪保护技术人才的培养和学科的健康发展。

标签:;  

论档案保护技术学科体系的完善_人民大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