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阿克苏库车县牙哈镇中学 842014
摘 要:初中化学教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和基础阶段,它不仅能为学生升入高一级学校学习奠定基础,也能为毕业生参加工作解决处理一些实际问题打下基础。全面提高化学教学质量,应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入手,努力培养学生灵活运用化学知识、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初中化学 教学质量 激发兴趣 培养习惯 科学预习
化学作为初中毕业年级开设的新学科,是一门既简单又困难的课程。说它简单,是因为它是一门起始学科;说它困难,是因为它又是在初中阶段接触最迟的一门学科。要想让学生尽快入门,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作为教师,关键是激发学生兴趣。为了教好学生,培养学生兴趣,激发学生思维,我把自己当作学生,在向同伴学习的基础上,我首先想办法让自己与学生同时建立兴趣,共同喜欢这门课,用内动力促进“内涵发展”,边学习、边研究、边总结的探究之路。那么怎样提高初中化学课教学质量呢?下面围绕四个问题谈几点教学之见:
一、明确教师教学目标、学生学习任务
初中化学教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阶段。要贯彻全面发展的方针,着眼于提高全民族的素质,要以化学基础知识教育学生,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和能力,为学生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和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因为化学与社会生活、生产有着广泛的联系,对于我国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具有重要的作用。
教师组织一堂课,首先要根据教学大纲、教材和学生实际确定教学目的和任务。教学目的任务是教学的纲,教学目的、任务一要具体明确,二要全面恰当,比如在知识技能方面明确哪些应该理解、哪些应该掌握,在能力、思想品德方面通过哪些内容、活动或练习培养哪些能力和思想品德。一堂课,一方面有主要的一两项目的,如学习新知识,或进行某种技能训练。同时,要全面考虑发展双基和教育的各项任务以及能力的培养,如何贯穿在学习知识、技能的过程中。例如通过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这要求教师不仅做好实验,还要教给学生如何观察实验过程和结果;要培养学生的技能,就要通过一定的练习,使学生掌握相当的技能。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随时注意学生的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教学过程和方法,以适应实际需要,防止出现教学上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预习方法
对于九年级学生来说,化学是一门全新而又陌生的学科,部分学生自学能力较差,没有预习的习惯,不懂得预习的重要性,往往简单认为预习就是念一遍课文,有很大的盲目性。因此,就需要我们教师最好让学生先进行课前预习,做到有目的地去听课。预习时,要把新课内容仔细通读,在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带着疑问去学,听课的效率就会提高,科学的预习方法能为学生学好教学内容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首先,教师课前依据本章节知识目标及历年热点考题设计好预习提纲,然后引导学生写出预习中的收获即本节重难点,最后让学生集体交流预习体会,互相评点,互相促进。这样进行一段时间后,学生养成了习惯,教师就可以稍放开手,只提供给学生章节知识目标,要求学生自己列出预习提纲自行预习。好习惯一旦养成,学生将终生受益。
三、要提高课堂吸收率,必须做到“听、思、问、练”的四个学习环节,力求达到懂、会、透
学生对一堂课所学内容掌握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听课的效果。指导学生科学的听课方法很重要,课堂上能不能高度集中、聚精会神听讲,是决定学习效率高低的关键。更重要的是还要会听课,不仅要知道知识的来龙去脉,还要对概念进一步理解,再用例题检阅学到的知识程度,同时更要学习和感受老师讲的每一知识点的方法与思路。另外课上一定要养成先听后记的习惯,将听到的内容加以思考整理,提纲挈领地记录本节的重点、难点,须掌握的内容和课本上没有的内容,易错、易混或对自己有启发的地方。当时没听懂的、没明白的地方,课下要及时请教老师和同学。要及时复习,每天认真阅读课堂笔记,回忆教师的讲解、板书、演示操作等。同时对知识点要进行梳理归纳,达到对课本内容融会贯通,发现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连点成线,织线成网,使知识系统化、网络化,便于掌握。
“思”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之中,只有积极思考,才能使自己获得知识,实现由感性到理性的飞跃。因此在化学课上要让学生有勤于思考、学会思考的能力,积极参加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甚至产生争论,以此来锻炼和培养自己的思维能力及表达能力,从而对当堂所学知识消化、巩固、理解、掌握。要“练”一定量的化学习题来巩固和消化所学知识,使其掌握一定的解题技能,从而形成一种技巧,是达到会、透的一个重要环节。但不能搞简单的重复或题海战术,要通过做一定量的化学试题让学生能悟出什么道理、总结出一些规律来,把做题的过程看成培养自己的思维和思维能力再提高的过程。这样不仅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也能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谭永雄 化学教学,以生活为本[J].肇庆教育研究,2007,(6),32。
[2]陈文坚 化学课堂教学生活化[J].广东教育,2008,(6),41-42。
[3]王祖浩 《化学课程标准解读》(实验稿).湖北教育出版社。
论文作者:买力彦木·塔依尔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7年7月总第2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4
标签:学生论文; 化学论文; 知识论文; 教师论文; 能力论文; 培养学生论文; 目的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7年7月总第23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