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不应是“纸上谈兵”——访深圳市宏略企业文化管理顾问公司总裁朱卫鸣先生,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企业文化论文,纸上谈兵论文,深圳市论文,应是论文,管理顾问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1世纪的竞争将是文化的竞争,企业文化已成为推动知识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
中华民族文化渊源流长,长盛不衰。可是我国企业文化建设却明显不如其它国家。若不能突破企业文化的瓶颈,打造核心竞争力,中国企业将如何与世界名牌企业竞争?
宏略企业文化管理顾问公司(以下简称宏略)是中国首家以企业文化为行业注册的、专业从事企业文化管理咨询的公司,在这个新领域中已有很大的知名度。近日,记者就企业文化构建的诸多问题,采访了宏略创始人、现任总裁朱卫鸣先生。
企业文化是重要的管理手段
记者(以下简称记):日本的经济能够在二战后迅速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它的企业形成的先进的企业文化。那么我国的企业文化建设现状又是怎样的呢?朱卫鸣(以下简称朱):企业文化是民族文化的延伸,日本企业文化是大和民族与企业行为的综合产物。在我国,由于计划经济体制的制约,企业行为不是一种自主行为,因而无法获得企业文化主体的地位。当然,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前进,这种局面将会有一定的改善。
目前大陆的企业文化建设存在雷同化、表面化和形式化等弊病,缺乏个性与创意,还存在企业文化就是工会活动的仅限于搞搞文体活动、形象策划、造势宣传和炒作等。在改革开放步伐较快的地区,特别是深圳、上海、北京等地的企业越来越认识到企业文化的重要性,逐步培育和打造出自己特色的企业文化,如海尔、联想、万科、康佳等。
记:目前国际上企业文化建设有什么新的发展态势?
朱: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增强,人才竞争已趋向白热化,个性化、人文化和系统化的企业文化越来越受到重视,企业文化已发展成为一种重要的管理手段。现代企业文化管理的主要特征表现为:第一,强调企业中的人力能力的差异,能力的差异导致分工与收益方式的不同;第二,强调由于分工与收益方式不同存在,所以收益差距大是正常现象;第三,强调企业的功能就是效率,谁的效率高谁就分得多;第四,强调人力资本的等级忠诚和团队精神,人力资本要服务于管理和忠诚的安排;第五,企业在公司章程、管理机构及劳工合同等方面必须发挥对人力资本的约束作用;第六,仍然强调企业的个性化差异。
宏略不搞“纸上谈兵”
记:企业文化建设一般都是企业实体的一种自主行为,宏略在为企业导入企业文化的过程中的定位是什么?
朱:宏略的定位主要是协助中国企业导入先进的企业文化理念。我们在为企业诊断后,不仅为企业设计可操作性强的解决方案,而且协助企业进行前期的实施工作,使方案落到实处,而不是在纸上空谈理论。
记:能否就一案例谈谈宏略解决方案的基本内容?
朱:经过几年的实践,我们借助世界著名的管理咨询公司的运营模式,结合中国的国情和企情,建立出一套完整的企业文化建设模式———“企业文化管理战略工程”。例如,前段我们针对广东莱特(集团)公司的企业经营、结构等情况,为他们设计了一套解决方案,包括MI理念识别系统,内含13条理念;BI行为识别系统,有《职业道德规范》、《员工行为准则》、《合理化建设》等7项内容;VI视觉识别系统包括基本要素和应用要素两大块;《企业之歌》以及针对企
业战略制定的《未来五年企业文化发展规划》。
在其它的一些项目中,我们的解决方案还包括品牌规划、组织架构、团队建设与管理、绩效考核、激励机制和营销策略等。“企业文化管理战略工程”是一个庞大的系统,我们会根据企业的实际需要而规划设计。
记:宏略有哪些智慧资源可保证“企业文化管理战略工程”的高质量实施?
朱:随着宏略的进一步发展,我们聘请和吸引到了许多著名企业文化研究者、实践者以及归国留学人员,组成了一个思想过硬、业务过硬的智慧型团队。中国社科院、中科院、深圳市企业文化研究会、深圳市委宣传部、市精神文明办领导一直在关注和支持我们,综合开发院(中国深圳)、新加坡科理顾问公司的专家、外国著名咨询公司以及清华、北大、人大等名校的专家、教授也热情地为我们提供智慧支援。
记:企业在实施这项工程后,会有一个怎样的改变?
朱:我想大概有这么四点。第一,帮助企业打造核心凝聚力,建立在企业家领导下的具有企业特色的企业家群体文化,营造一种人性化的企业文化氛围,从而增强企业凝聚力、向心力、亲和力和员工的忠诚度,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第二,帮助企业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充分挖掘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员工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第三,帮助企业优化其组织架构,为企业培养和建立一支思想过硬、文化过硬的高绩效团队;优化管理手段,使企业在营销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方面更合理化和规范化。
第四,帮助企业塑造企业品牌形象,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和信誉,提升企业无形资产的价值和品牌竞争力。
“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记:现在各地都有很多CI形象策划公司,据我所知,CI策划也包括MI、BI和VI等方面的内容,那么“企业文化管理战略工程”与CI形象策划有何实质性区别呢?
朱:企业文化管理战略工程在某些方面借鉴了CI策划,但是我们对企业文化系统工程有一套成功的参考目标,对MI和BI也进行了充分的引申和延展,使它更趋向于文化管理,当然,我们仍然没有完全放弃CI中形象设计的功能。我国的CI形象策划公司,据我所知,专门从事MI、BI系统整体设计的几乎没有,一些形象设计师有时最多设计一个理念或一条广告语,但不能真正从企业的精神、企业核心理念、企业价值观等进行系统设计,而且,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进步,CI策划已不能满足企业的实际需要。现在深圳的一些知名的CI形象设计公司也来跟我们合作,以满足客户更高更深层次上的文化要求。北京、上海、广州和哈尔滨,甚至云南边远地区的企业,都在请我们作这方面的咨询。记:这几年,许多中国企业纷纷请“洋策划”,借助“外脑”来提升企业管理,但是国外咨询公司甚至包括一些著名公司在中国开展业务失败率很高,根据您的经验和判断,原因在哪里?您在操作时又是如何避免的呢?
朱:应该说,跨国咨询公司高失败率很大程度上并不是因为他们的理念不先进,实力不强,我认为主要原因有:一是对中国人文特点和几千年的传统文化了解不深;二是对中国企业的发展历程、政治背景、管理机制,特别是企业文化了解的不够;三是有的仅注重形式,仅凭经验办事,凭模式导入。
我们在“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思想原则下,非常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全方位调研,确保前期诊断的准确性;第二,以实际的工作量和专家群体智慧作保证;第三,量体裁衣,依需定案;第四,互动地工作,与企业家和经营者共同找到答案;第五,保证方案的可行性和前瞻性;第六,与客户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
中国企业的企业行为往往与政治、思维、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们在推行企业文化管理工程时,较好地结合了中国的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特点,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特点,企业中党、工、青、妇工作的特点,我们始终严格要求我们的团队要有高度的政治觉悟和责任感,因为众多的企业把变革的希望寄期于我们身上,我们就不容许有失败。
记:我听到您常说“真诚赢得朋友,责任重于泰山”这句话,那么,您帮助企业导入企业文化,这句话的含义又何在?
朱:无论是办企业还是做人,真诚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企业文化带有政治性和思想性,如果我们不真诚,企业和企业家就不会相信我们。我们的真诚体现在整个的工程内容和工作流程中,我派专家组深入企业,要求他们把客户、企业当作自己的企业,把客户的员工当作自己的员工,与他们交朋友,设身处地为他们着想,解决他们急需解决的问题,处处体现真诚。在项目中我们深刻感受到,中国的企业家们所肩负的责任和重担,每一个决策都伴随着心灵的震颤,每一次成功都伴随着心灵的呼喊,他们把变革的希望寄托在我们身上,我们深刻的感受到他们期盼的目光和朴实的情怀,我们也感受到了肩上的责任。把企业搞好了,不是企业家一个人的成就,也不是我们顾问公司的成就;但没有搞好企业,却是我顾问公司的责任。我们的责任就体现在对企业的真诚上,体现在我们的人格上。
朱卫鸣
1957年出生于扬州,人民大学工商管理硕士,高级政工师,在某大型国企从事政工工作多年。1991年担任康佳集团企业文化部部长。作为学者出访过美国、日本、韩国等国。现任深圳市宏略企业文化管理顾问公司总裁,兼广东省企业文化协会常务理事、深圳党校客座教授,被新加坡国立大学誉为“中国企业文化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