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马克思主义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江泽民在“5·31”讲话中提出:“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深刻理解 这个论断的最好教材就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党中央提出:“开展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和 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教育”,把两者直接联系起来是很有道理的。在这部历 史中,深深体现着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品质。
一、“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着的理论”
这个命题是恩格斯提出来的。他说:“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着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 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
什么是理论?《共产党宣言》说:共产党人的理论原理,决不是以这个或那个世界改革 家所发明或发现的思想、原则为根据的。这些原理不过是“我们眼前的历史运动的真实 关系的一般表述”。
列宁在谈到《宣言》的这个思想时说:“马克思一开始从事写作活动和革命活动,就 十分确切地表示过他对社会学理论的要求:社会学理论应当确切地描写现实过程,如此 而已。”“现实”本身是不断发展和变化的。在辩证法面前,除了发生和发展,无限地 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以外,什么都不存在。既然客观世界的变化是没有止境的,实 践的发展是没有止境的,理论的发展也就没有止境。
马克思的理论给我们提供了什么?恩格斯说:“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 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的方法。”提供 的就是这些,不多也不少。请注意:这里强调的是“进一步研究”,进一步研究的“出 发点”和“方法”。恩格斯说:“社会主义自从成为科学以来,就要求人们把它当作科 学看待,就是说,要求人们去研究它。”离开了进一步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生命也就终 止了。
19世纪40年代发表的《共产党宣言》,第一次公开地、系统地阐述了新的世界观,标 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自从马克思主义诞生以来,马克思本人就不断作出重大创新, 提供了一系列重要的新原理。没有50、60年代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学的进一步研究,就不 能完成剩余价值学说的创立,就没有科学社会主义的完整体系。没有70年AI写作下的《哥 达纲领批判》等著作,就没有共产主义两阶段学说,就没有马克思的社会主义理论。没 有马克思晚年对东方社会的进一步研究,也就没有完整的东方社会理论,正是这个理论 指出,《资本论》概括的资本主义发展的一般规律只适合于西欧,东方将走不同的道路 。
是否在马克思去世以后这种发展就不再可能了呢?无论是逻辑还是事实都否定了这种看 法。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一切有作为的马克思主义者都是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 导新的实践,才取得成功的;一切“躺着的马克思主义”、“死的马克思主义”必然以 失败告终;如果是执政党思想僵化、迷信盛行就会导致亡党亡国。马克思主义之所以长 存不衰,一方面是因为它本身具有大跨度时空范围内保持活力的内在素质;另一方面就 在于它是不断发展的理论,具有自我发展、自我更新、自我超越的能力,具有与时俱进 的品质。下面,我们就马克思恩格斯去世以后理论和实践直接紧密结合在一起的马克思 主义的革命和建设的理论发展作一个简要的叙述。
二、“我们所要的……是活的马克思主义,不是死的马克思主义”
我们先说马克思主义的革命理论。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在世时一直认为社会主义革命将 首先在英、美、法、德等先进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发生。可是,随着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 资本主义的发展,随着资本主义发展性危机的发生,出现了经济相对落后国家率先走向 社会主义的历史性机遇。列宁根据时代的发展和实践的新经验,改变了马克思这个思路 ,提出社会主义在经济落后的俄国率先胜利的理论。这个改变是如此巨大,以致于葛兰 西称十月革命为“反卡尔·马克思《资本论》的革命”。当时,布尔什维克同孟什维克 和第二国际领袖考茨基等人在这个问题上的分歧与其说是同修正主义的分歧,不如说是 同教条主义的分歧。为此,当时有人把前者叫做站着的马克思主义,把后者叫做躺着的 马克思主义。当列宁在世时,斯大林曾经对布尔什维克同孟什维克以及考茨基为代表的 第二国际机会主义的分野作过如下的概括:后者把马克思主义的原理变成毫无意思的死 公式。他们的活动不是以经验、以考虑实际工作为基础,而是以摘引马克思的词句为基 础。他们不是从分析活的现实,而是从类比和历史比拟中求得指示和指令。有人形象地 描述说,“他们不是站在而是躺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上”。后者规定适合环境的实现马 克思主义的方法和手段,环境改变时就改变这些方法和手段。“他们的活动不是凭借引 证和格言,而是凭借实践经验,依据经验来检查自己的每一个步骤,用自己的错误来教 育自己并教导别人建设新生活。”这个概括是比较确切的。可惜后来斯大林由于“左” 倾错误的发展,不再强调这个根本的分歧;我国在1957年以后着重反修正主义,很少反 教条主义。以至于人们只知道列宁反对修正主义,而忘记了这个根本分野,忘记了列宁 之所以成为列宁,就在于他是站在而不是躺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上。
众所周知,中国革命的成功、新中国的建立,不仅再次更改了马克思的上述观点,而 且毛泽东提出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又推翻了城市中心论。十月革命以前俄国共产党 有两万多党员,可是在农村只有4个支部,494名党员(约占2%);到1917年十月革命时期 ,布尔什维克已经发展到30多万名党员,可在广大农村却也只有203个支部,4122名党 员(约占10%)。为此,毛泽东创造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和有关的革命理论,曾被讥讽 为山沟沟里出不了马克思主义。后来,毛泽东在七大的政治报告中说:“我们历史上的 马克思主义有很多种,有香的马克思主义,有臭的马克思主义,有活的马克思主义,有 死的马克思主义,把这些马克思主义堆在一起就多得很。我们所要的是香的马克思主义 ,不是臭的马克思主义;是活的马克思主义,不是死的马克思主义。”
三、“今天只能根据经验来谈论社会主义”
现在,我们再来说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发展。马克思之后社会主义建设的总思路发生 过四次重大的转折。两次发生在列宁在世时,两次发生在列宁去世后。
第一次大转折:从马克思恩格斯国家所有、合作经营,到列宁的国家生产和国家分配 制度。
从19世纪50年代开始,马克思恩格斯注意到在资本主义社会内,社会化生产的发展要 求承认这种生产力的社会本性的压力,迫使在资本主义范围之内对私有制的扬弃,从而 使生产资料的社会性日益发展。在这些发展的形式中,他们关注的主要有四种:合作制 、股份制、垄断组织和国有制。马克思对这些形式之所以特别关注:一是它们表明社会 化生产的发展日益增强了生产资料归社会占有的压力。二是应从资本主义所造成的事实 出发,思考如何实现生产资料归社会占有。在这四种形式中,他们认为,有两种形式对 过渡到生产资料归社会所有有直接的意义,这就是合作制和国有制。合作制的优点是, 它是国家这个政治组织之外的社会组织,是既不依赖国家又不依赖于资本家的生产者的 自愿联合;其缺点是这种制度中,生产资料归部分人所有,会造成局部利益压倒整体利 益的弊端。国有制的优点是,它在资本主义社会内部是生产资料社会性达到全国规模的 形式,因而是最发达的形式,可以成为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利用国家政权来改造社会的 主要形式;其缺点是国家这种凌驾于社会之上的组织过于强大,就会压制社会,带来种 种弊端。国家所有、合作经营作为过渡时期经济制度的设想,可以使两者的优点得到发 挥,弊端得到控制。
但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并不认为国有制越多越好,国有化越快越好。恩格斯说:“ 只有在生产资料或交通手段真正发展到不适于由股份公司来管理,因而国有化在经济上 已成为不可避免的情况下,国有化——即使是由目前的国家实行的——才意味着经济上 的进步,才意味着达到了一个新的为社会本身占有一切生产力作准备的阶段。”但当时 的先进国家英、美、法、德四国中,国有化趋势表现得最明显的,并不是经济最发达、 生产社会化程度最高的英国和美国,而是相对落后的法国,尤其是后来者德国。德国国 有化的迅速发展,是从俾斯麦时期开始的。马克思和恩格斯对俾斯麦的国有化政策采取 否定和批判的态度,指出:国有化并不都是进步,俾斯麦的国有化是向中世纪的倒退。 这个批判是十分深刻的。俾斯麦的国有化是同推行反动的军国主义联系在一起的,政府 在现代化进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从而导致国家权力的膨胀,阻挡了市场力量对封建主 义的冲刷,形成了对旧社会力量容克地主的依赖。加之,德国是存在严重的国家崇拜的 国家,军国主义的、国家主义的精神一直延续到希特勒。但是,有一点当时恩格斯还没 有条件作出充分的分析:一个现代化的后来者,国家和国家所有制在经济发展中有什么 特殊作用?其实后发现代化的国度缺乏市场因素和力量,但可以有一个强有力的国家。 如何恰当地利用国家的力量来培植市场的力量,是后发现代化成功之道的关键。对这个 问题的重新认识是从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故乡——德国开始的。德国在容克资产阶级的政 权下,利用国家政权对经济生活进行强有力的干预,包括国家办企业,既给我们留下了 深刻的教训——德国走上法西斯的道路不能说与此无关;也在经济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成为后起而成功地走向现代化的一个典范。
列宁没有拘泥于马克思恩格斯对德国国有化的否定,相反以德国的经验为借鉴,提出 了通过国家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的设想。列宁说,德国后来居上的一个重要经验是, “确立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国家化原则,把资本主义的巨大力量和国家的巨大力量联合成 一部机器,使千百万人处于一个国家资本主义组织之中。”德国的战时经济对列宁设想 走向社会主义的道路也产生了强烈的影响。战争开始后,德国采取了国家全面管制和调 节经济的办法:强迫各企业加入卡特尔、辛迪加等垄断组织,采取普遍劳动义务制,由 国家实行生产和分配的调节。列宁认为,如果把容克的、资产阶级的国家变成苏维埃的 国家,就可以获得一个服从于人民利益的、使千百万人在产品的生产和分配中最严格遵 守统一标准的有计划的国家组织,就可以实现社会主义。他说:“国家资本主义在克伦 斯基的民主制度下可以是走向社会主义的一个步骤,而在苏维埃政权下则会是3/4的社 会主义”。
列宁的上述设想,既包含有十分精辟的思想,也有失误。他看到了一个经济落后的国 家需要利用国家力量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这是正确的。他以德国的现代化道路为原型, 提出了通过国家资本主义走向社会主义的道路,不主张立即消灭私有制,而是主张利用 资本主义来建设社会主义,这些同后来的新经济政策是相通的。但是,列宁是在战争环 境中观察当时的国家资本主义的,他忽视了这种国家资本主义的临时性和战时性。列宁 根据德国战时实行的强迫辛迪加化,把国家生产和国家分配的国家垄断制看作是实现社 会化的必要条件,把社会主义社会设想为一个“全民的国家的‘辛迪加’”。这种把战 时经济与和平时期的经济混为一谈的失误,又是同战时共产主义相通的。
第二次大转折:从国家生产和国家分配制度到控制制高点和利用市场机制的新经济政 策。
在实行新经济政策以前,苏维埃俄国曾实行过三个方案:十月革命后,最初方案的实 施;1918年春,根据初步经验修正了原有的方案;国内战争爆发后,实施战时共产主义 。后来列宁把这三个方案都叫做国家生产和国家分配制度。从国家生产和国家分配制度 到新经济政策的转变是大家熟知的,不需要多说。在这里,我只指出两点:
一是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新经济政策的过渡,并非是按照某种预定的计划进行的,它是 从形势所迫而采取的某些对策中生长起来的。它有一个形成的过程,形成后还有一个不 断发展的过程。列宁在世时,它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1921年春,“新经济政 策只是刚刚‘提出’,还没有充分意识到这一点”。当时提出的经济体制的类型是,上 面实行集中,下面实行农民的自由贸易。这种自由贸易应当严格地控制在地方范围内, 大部分农产品应不经市场,搞有组织的商品交换。第二阶段:1921年秋,一小块自由贸 易冲跨了有组织的商品交换,使列宁认识到必须进一步允许多种经济成分的发展和利用 市场机制,因此提出了活跃商业、小经济、小企业、资本主义的政策。第三阶段,1922 年春,由于当时的新经济政策包含着两种互相排斥的原则:一种是市场经济原则,另一 种是指令性计划的原则,两者发生了尖锐地冲突。面对这一冲突,列宁提出:要使国有 企业提高效益,必须让它们进一步实行商业原则,并让它们到市场上去竞争。第四阶段 ,1923年初,在《论合作社》一文中,列宁提出在采用尽可能使农民感到简便易行和容 易接受的方法过渡到新制度方面,合作社具有重要的意义。对这一点列宁是如此的重视 ,以至说:对我们来说,合作社的发展也就等于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此同时我们不得 不承认我们对社会主义的整个看法根本改变了”。
二是探讨一下列宁为什么能实现这个重大的转变。邓小平十分赞赏列宁的新经济政策 ,说:“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 但列宁并不是没有犯过片面化的错误,任何一个人都很难完全避免片面化,在建设未来 社会的问题上更是如此。令人奇怪的不是列宁有过片面化,而是能够比较快地从片面走 向比较全面;不是没有犯过严重错误,遭到过严重的失败,而能比较快地改正错误,从 失败的教训中形成比较正确的思路。之所以说比较快,是因为列宁在十月革命以后到19 23年春失去工作能力,不到5年半的时间,而且大部分是战争时期,从1921年春开始实 行新经济政策到他完全失去工作能力只有两年的时间,其中相当长的时间还重病在身。 在这样短的时间内,列宁的探索居然留下了至今对我们很有启示的新经济政策的宝贵思 想,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在方法论上重视实践,重视实际经验。 他说:“现在一切都在于实践,现在已经到了这样一个历史关头:理论在变为实践,理 论由实践赋予活力,由实践来修正,由实践来检验。”对俄国来说,根据书本争论社会 主义纲领的时代也已经过去了,我深信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今天只能根据经验来谈论社 会主义。”注意:这里说的是“只能”根据经验来谈论社会主义。难道除此之外就不能 以别的为根据?难道不能以马克思的理论为根据?在列宁看来,马克思的理论是分析经验 的依据,而不是决策的根据,根据只能是事实,是实际经验。其实,马克思主义本身就 是经验的总结。列宁说:马克思主义是深刻的世界观、丰富的历史知识对工人运动经验 的总结。今天根据工人运动的经验来谈论社会主义已经不够了,应当根据社会主义建设 的经验来谈论社会主义。列宁之所以要强调只能根据经验来谈论社会主义,不仅是因为 社会主义已由理论变为现实,而且是因为在经济落后的俄国应当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知 识极为有限,因此有此必要。那种以为可以根据已有的知识,把它作为教条进行规划, 可以成功地建设社会主义的主张,只能把社会主义引向灾难。
四、“思想僵化、迷信盛行……就要亡党亡国”
社会主义建设思路的第三次重大转折:从新经济政策到以全面国有化为基本框架的计 划经济体制。
列宁去世以后,苏联的所有制结构很快从控制制高点走向了全面的国有化,到20年代 末新经济政策终于被废弃,形成了以全面国有化为基本框架的“苏联模式”的经济体制 。这个急剧转变是怎样发生的?应当指出,列宁从1921年提出新经济政策,到1923年丧 失工作能力为止,曾以全部精力从事这一政策及其相应理论的制定。但是,直到列宁逝 世,这一政策及其相应的理论尚未完备。新经济政策时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也存在 着尖锐的矛盾甚至严重的危机。其中最尖锐的是两个矛盾:一是革命中农村变革带来的 矛盾;二是选择以优先发展重工业为中心环节的赶超战略带来的矛盾。正是这两大矛盾 推动了这一转变的迅速发生。
无论苏联还是中国走向全面国有化都是由农村的全盘集体化运动直接推动的。就俄国 来说,随着全盘集体化运动的开展,农村和城市国有经济和准国有经济的比重迅速提高 ,终于形成了全面的国有化。集体化运动的出现又都同尖锐的粮食问题(包括粮食收购 问题)有关。土地改革把土地分给个体农民耕种,一方面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另 一方面又由于消灭了地主、削弱了富农,破坏了原有的商品粮的提供机制,但新的商品 粮的提供机制没有及时建立起来。随着经济恢复时期的结束,大规模的建设提上日程, 商品粮的需求大幅上升,但农业生产的增长速度却开始下降,出现了严重的粮食收购危 机。当然,商品粮的提供机制之所以没有及时建立起来,又同选择以优先发展重工业为 中心的赶超战略使农民深受其害有关。
如果说俄国农村变革中出现的粮食收购危机是走向全面国有化的直接推动力;那么赶 超战略的选择则是更深层次的推动力。新经济政策时期是经济恢复时期,并没有大规模 的投资。随着恢复时期的结束,资金从哪里来、往哪里投的问题就突出出来,从而在党 内形成了激烈的争论和斗争。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苏维埃俄国最终选择了急剧工业化 的赶超战略。这个战略有三大特点:第一,以高速度的发展国民经济为首要任务;第二 ,以重工业为固定的发展重点;第三,以粗放发展为主实现经济增长。这是一个在战争 与革命的年代,在被资本主义包围的经济落后的社会主义国家,为了求得自己的生存和 发展,在当时最可能选择的一种发展战略。与这种发展战略相对应,形成了全面国有化 为基本框架的苏联模式的经济体制。这种全面国有化并非是生产力和生产社会化程度高 度发达的结果,而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在生产力和生产社会化程度很低的社会主义 国家,为了实行特定的发展战略的一种制度安排。建立这种高度国有化的所有制,是为 了便于利用国家的权威进行积累,集中全国的人力和物力,优先发展重工业,加速建立 比较完备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加速提高经济实力和国防实力。这种模式中的准 国有制——集体农庄所有制也并非是农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而是为了实现赶超战略, 不得不选择把农业剩余作为提高资本积累能力的主要手段,不得不设置工农业剪刀差。 这种制度安排便于解决粮食收购,便于把农民固定在土地上,按照国家下达的计划进行 生产,不能因为剪刀差造成务农比较效益差而放弃农业生产。选择这种发展战略和体制 ,既不是历史的偶然,也不是历史的必然,而是在当时条件下“最可能的选择”。苏联 模式有过重要的历史作用,它曾经为反对法西斯作出过重要贡献,曾经推动西方国家走 向有宏观调控的市场经济,曾经推动社会主义国家的工业化。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粗放 发展潜力的耗尽,苏联模式的弊端日益暴露,终于由兴盛逐步走向衰败,使社会主义面 临着越来越尖锐的挑战。人们试图对这种挑战作出回应;但在这种模式中,人们思想僵 化、迷信盛行,没有能力作出有效的回应。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随着这个模式的 弊端日益明显地暴露,苏东社会主义国家开始了经济体制改革的历程。这些国家试图在 不触动或基本不触动全面国有化和用行政手段为主配置资源这两个特征的条件下来克服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弊端,并为此设想过种种办法:或向地方放权,或向企业放权。然 而这些改革都先后以失败告终。匈牙利经济学家科尔内在谈到东欧改革中曾取得最辉煌 成就的匈牙利改革失败的原因时说:第一,它保存了中央计划的决定作用;第二,很少 考虑非国有企业的作用和国有企业的产权问题。因此,不从根本上触动苏联模式计划经 济的基本特征——高度国有化和以行政手段为主配置资源的种种改革都失败了,要推进 改革就必须从根本上触动这两个特征。但是,在苏联的教课书中这两条被当作社会主义 基本的经济特征,当作不可动摇的社会主义原则。苏东改革正是遇到了这两大障碍不能 逾越而归于失败。
五、“马克思主义需要有一个大发展”
第四次就是从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
邓小平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从根本上扫除了这两大障碍,使中国走向市场取向改革的道路 ;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廓清了人们在什么是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上 的误解和困惑。这是根据时代发展和我国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要求,通过对历史经验的 总结,对马克思主义的大发展。
这些重大的理论突破是逐步实现的。改革开放之初,1980年邓小平在支持包产到户时 说:“不解放思想不行,甚至于包括什么叫社会主义这个问题也要解放思想。”家庭联 产承包责任制的推广,是中国市场取向改革的真正起点和第一推动力。它是一场所有制 的大改革,并带来了所有制结构的大调整。首先它直接造成了农民所有权的变革,其次 ,它推动了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从而带来了第二、三产业所有制结构的大调整,带动 了多种经济成分的大发展,从而启动了中国的市场经济体制改革。随着农村改革的成功 和对外开放的推动,中国的市场取向改革显现了强劲的势头。1984年10月,中共中央《 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宣告改革的重点由农村转向城市,提出要建立“在公有制 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体制。邓小平高度评价了《决定》的理论意义,他说:“ 这次经济体制改革的文件好,就是解释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有些是我们老祖宗没有说过 的话,有些新话。……没有前几年的实践不可能写出这样的文件。写出来,也很不容易 通过,会被看作‘异端’。我们用自己的实践回答了新情况下出现的一些新问题。”
1984年的经济体制改革决定,推动了思想解放,促进了各地的开拓进取,各地市场活 跃起来,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人民生活也因之明显提高。市场取向改革带来了巨大的 成就,进一步推动了理论的发展。1984年的经济体制改革决定尽管打破了社会主义经济 只能用行政手段配置资源的传统观念,但配置资源的基础是计划还是市场,当时还是不 很明确的。在全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践中,这一思路继续拓展。在准备十三大的过程中 ,1987年2月邓小平说:“为什么一谈市场就说是资本主义,只有计划才是社会主义呢? 计划和市场都是方法嘛。”“我们以前是学苏联的,搞计划经济。后来又讲计划经济为 主,现在不要再讲这个了。”十三大报告没有再讲计划经济为主,而是强调:社会主义 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商品经济。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是,“计划和市场都 是覆盖全社会的、新的经济运行机制,总体上说来应当是国家调控市场,市场引导企业 的机制”。这已经十分接近社会主义的有宏观调控的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
进入90年代以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又有了新的重大的发展,这就是明 确地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这个突破一方面是对苏东剧变的经验教训的总结, 另一方面则是来自我国改革的自我推动。我国80年代的改革取得了重大的成就,但也存 在着诸多的矛盾和问题。80年代中国的经济发展主要是由非国有企业和开放带动的;国 有企业虽然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和重大的牺牲,但它的改革仍无重大突破,国家的财税体 制和金融体制等等的改革没有重大进展,形成了双重体制长期并存的状态。传统的计划 经济体制已经从多方面被突破,作为一个整体已经不能有效运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 制又远未建立起来,造成了双重体制摩擦很大、漏洞很多、效益下降、结构恶化、腐败 蔓延等问题。现实的困境再一次提出理论飞跃的要求。邓小平针对有的人把市场经济等 同于资本主义的观点,反复强调:“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 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 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根据改革开放实践发展的需要 和邓小平的多次谈话,特别是南方谈话的精神,江泽民于1992年6月9日在中央党校发表 讲话时,建议十四大关于建立新经济体制的目标采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个提 法。十四大报告正式宣布:“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这标志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正式提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是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史上最重大的发展,从 计划经济到市场取向改革是社会主义建设思路最重大的转变。十三大报告在论述市场取 向改革的同时指出:“马克思主义是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科学。马克思主义需要有新的 大发展,这是现时代的大趋势。”马克思主义需要而且可以发展,这是没有争论的。现 在的问题是仅仅承认发展是不够的,还需要了解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这样的大发展, 这种大发展只有放到时代发展的大背景下才能理解。十四大前夕,邓小平指出:“马克 思去世以后一百多年,究竟发生了什么变化,在变化的条件下如何认识和发展马克思主 义,没有搞清楚。”“世界形势日新月异,特别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很快。现在一年抵 得上过去古老社会几十年、上百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不以新的思想、观点去发展马克思 主义,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
六、“能否始终做到”与时俱进“决定着中国的发展前途和命运”
进入新世纪,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 段。面对着国际局势正在发生的深刻变化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发生的重大变化,江泽民 强调:“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弘扬与时俱进的精神,是党在长期执政 条件下保持先进性和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我们党能否始终做到这一点,决定着中国的 发展前途和命运。”
为什么要强调“始终”两字?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没有一次性的解决办法;中国的改 革历程就是不断解放思想、始终坚持与时俱进的过程。当前,客观世界在急剧变化,实 践在迅速发展,党和国家的事业在不断前进,理论一旦停顿,立即就会落后于实际生活 。国际局势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在曲折中发展,科技进 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要站在时代潮流的前头,首先理论上要赶上时代 的发展。就国内形势来说,“一定要看到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发生的重大变化,一定要看 到广大干部和人民群众工作、生活条件和社会环境发生的重大变化,一定要充分估计这 些变化对我们执政党提出的严峻挑战和崭新课题。”这是处在两大历史变革(从农业社 会到工业社会、从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重要关头的重大变化,发展处在关键 时期,改革仍处在攻坚阶段。这两大历史变革没有无痛分娩法,我国既取得了举世瞩目 的成就,也面临着诸多的矛盾和问题。这些矛盾、问题只能通过深化改革和进一步的发 展来解决,如果停止不前,矛盾和问题就会日趋尖锐,并导致改革的失败和现代化事业 遭到挫折。正是“形势逼人,不进则退”。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明确、我国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阶段 以后,社会主义所有制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更加突出了出来。面对客观形势的变化,十五 大在所有制理论上取得了重大突破,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 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实践越来越证明,所有制改革的速度和深度 ,对我国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我国地区之间的差距在很大程度上是所有制结构调整和 改革上的差距。但所有制改革是经济体制的深层次改革,困难多,争论多,阻力大。为 此,江泽民在“5·31”讲话中突出地强调:“要根据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要求,进一 步深化对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一基本经济制度含义的认识,在实 践中不断完善这一制度。”随着市场取向改革的深化和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那种 只存在两个阶级(工人和农民)和一个阶层(知识分子)的苏联模式的社会结构被冲破了。 按照一般规律,社会越高级,社会结构越复杂,社会阶层越多。苏联模式的这种社会结 构是不利于现代化、不利于人才的培育和涌现的。随着中国从计划经济转向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市场经济就像多棱镜一样把各种各样的角色分化出来,使中国的社会结构已经 发生了而且还在发生着急剧的变化,出现了一批新的阶层。有些新的阶层在中国的现代 化进程中扮演着并不是无足轻重的角色。这些新阶层的出现包含着改革开放以来的一大 成就:初步形成了一支多层次、多领域的规模较大的人才队伍。在综合国力竞争越来越 取决于人才竞争的今天,尤其需要强调要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鼓励创业的社会氛 围。但是仍然有人在或大或小的程度上用苏联模式的阶层观来观察我国社会结构的变化 ,把某些新的社会阶层在政治上列入另类。江泽民在“七一”讲话中明确指出,包括私 人企业主在内的新社会阶层都是社会主义的建设者。这是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又一重大 推进。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既存在市场,又存在多种所有制经济,还出现了许多 新的社会阶层,这与马克思设想的消灭市场、消灭生产资料私有制、消灭一切阶级和阶 级差别的未来社会有很大的差别。如何理解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行之有效的方针政 策所造成的这些事实同马克思设想的社会之间的差别,是我们面临的重大课题。江泽民 在“七一”讲话中提出了崭新的思路:“我们对未来发展的方向可以作出科学上的预见 ,但未来如何发展,应该由未来的实践去回答。我们要坚持正确的发展方向,但不可能 也不必要去对未来作具体的设想和描绘。”马克思提出的“共产主义社会,将是物质财 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这个正确的发展 方向要坚持,并且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大力发展生产力和提高人民精神境界的同时 ,应当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但是,共产主义社会的具体特点和运行机制,无论是马 克思,还是生活在当今时代的人,都难以作出符合未来实际的设想和描绘。在我们党的 文献中,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冷静地把共产主义看作是“遥远的未来”;但为共产主义 的价值目的而奋斗,却从来没有这样贴近我们的生活。
“坚持与时俱进,就一定要看到《共产党宣言》发表一百五十多年来世界政治、经济 、文化、科技等发生的重大变化”。我们在前面已经提到,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指出:这 部纲领性文献中提出的原理是“我们眼前的历史运动的真实关系的一般表述”。这种“ 真实关系”在一个半世纪以来变动的剧烈和深刻程度,是前人难以想像的。我们决不能 要求马克思为他去世之后上百年、几百年所产生的问题提供现成答案;我们也决不能把 马克思的社会主义理论当作现实应当与之相适应的理想,恰恰相反,我们应当根据现在 的情况,认识、继承和发展马克思的社会主义理论。恩格斯明确指出:“我们对未来非 资本主义社会区别于现代社会的特征的看法,是从历史事实和发展过程中得出的确切结 论;不结合这些事实和过程去加以阐明,就没有任何理论价值和实际价值。”这就是说 ,我们必须联系他们提出未来社会特征所依据的历史事实和发展过程去理解他们提出的 有关特征;今天的马克思主义者就应当根据新的历史事实和发展过程,发展马克思主义 创始人提出的社会主义概念。
我们强调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决不意味着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理论 不再需要认真学习和研究。他们提供的理论是如此的博大精深,至今仍是我们进一步研 究新问题和新情况的出发点,并提供了这种研究的方法,至今对于提高我们思考实际问 题的能力仍是必不可少的。在经济落后的国家,要让没有经历资本主义经济和文化熏陶 的人们去建立超越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经济和文化,必然会遇到极大的困难,而且首先 是观念上的困难。要克服这个困难,一方面必须认真研究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状况,吸 取人类的一切文明成果;另一方面必须不断重新学习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在资本主义文明 的基础上提出的超越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理论,以矫正经济落后国家的人们用落后观念 去理解社会主义而造成的误解和曲解。但是对老祖宗理论的研究应当提高到当代的水平 。江泽民说:“否认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丢掉老祖宗,是错误的、有害的;教条式地 对待马克思主义,也是错误的、有害的。”
标签:恩格斯论文; 马克思主义论文;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论文; 资本主义制度论文; 新经济政策论文; 社会主义社会论文; 资本主义社会论文; 社会改革论文; 社会主义革命论文; 德国历史论文;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论文; 国家经济论文; 历史主义论文; 社会问题论文; 列宁论文; 经济学论文; 时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