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型工业集聚效应的动态分析:以上海为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为例论文,上海论文,效应论文,工业论文,动态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引言
在竞租函数的作用下,密集的经济行为、创新活动和社会交互往往使都市要素的成本高企,迫使都市产业完成从大批量低附加值的生产到个性化、高品质和高附加值领域的转化,大多数的传统工业不是向郊区转移,就是迁移到别的区域,其在都市的领地大多为以研发和营销为中心的现代服务业所占据。
然而,纽约、巴黎、香港和上海等国际大都市的发展经历表明,即使在这样一种一般性规律的趋使下,依然会有服装、首饰、包装等一些被称之为都市型工业的传统加工制造业在现代都市中持续成长、兴旺发展,成为支撑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行业,甚至是与城市形象直接挂钩的标志性行业。
是什么支持了都市型工业在要素昂贵成本高企的大都市中的持续发展?除地方性的激励措施和都市型工业企业自身的素质提升外,答案显然与其所处的特定空间——大都市有关。大都市作为集聚经济效应最为多样化,最为显著的产业空间与创新空间,不但以外部经济的形式有效地抵减了城市内外的部分成本差额,而且借助对创新的激励使都市型工业取得了动态利益。因此,考察都市型工业集聚经济效应,探索它们的来源与演化,不仅有助于在理论上进一步说明都市型工业的存在基础,也有利于及时把握它们的动态变化,适时调整相应的政策措施以推动它们的持续发展。
本文的结构为:第二部分主要讨论理论性文献,分析集聚经济效应的分类、来源与实证度量;第三部分着重引入集聚经济的弹性分析框架;第四部分以上海都市型工业为例,实证考察集聚经济效应的结构、变化与影响;第五部分给出分析结论并提出进一步研究的一些思考。
二、文献回顾
集聚经济效应,可分为内在于企业的规模经济、外在于企业但内在于产业的地方化经济(localization economies)和外在于产业但内在于城市的城市化经济(urbanization economies)(Hoover,1937)。前者是企业的内在经济,后两者则构成了企业效率的外部来源,也就是通常所说的集聚经济。
地方化经济的来源,按照马歇尔(1964)的理解,主要有三:一是促进专业化投入和服务的发展;二是为具有专业化技能的工人提供了集中的市场;三是使公司从技术溢出中获益。朱英明(2003)等进一步认为:第一个因素说明了在产业集聚出现过程中的路径依赖和累积因果关系,第二个因素强调了地方联系对相互联系活动的集聚绩效的重要作用;第三个因素突出了学习的重要性,从而将集聚与地方创新互动联系起来。此外,社会网络或社会资本在地方化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引起了新产业区理论和新经济社会学者的关注(Granovetter,1985),他们认为正是经济网络与社会网络的重叠或经济网络深深植根于社会资本中,才使得地方化经济得以彰显和持续。
城市化经济的源泉和地方化经济大体相同,学者们更多地强调了基础设施、非标准化投入品、多样化、以及行业间信息交流与知识溢出等的积极作用(Auther O' sullivan,2002)。
在城市中,制造业经济活动的集聚经济效应作用如何?是主要来自地方化经济还是城市化经济?在动态中,又会呈现何种趋势?虽然自1970年代以来有大量的文献对此进行了经验验证,但尚未达成一致意见。如Henderson(1988)用工人平均产量的百分比变化除以行业产量的百分比变化,即每个工人平均产量相对于行业产量的弹性衡量了地方化经济,得出(1)如果仅仅是城市规模的扩大,不足以提高劳动生产率;(2)大城市的产品生产量更大,是因为在那里,某些行业更为集中,而不仅仅是因为那里更大,也即地方化经济比城市化经济更为重要。O' huallachain and Satterthwaite(1992)也得出了类似的结论。冯云廷(2005)用同样的方法对浙江义乌、东阳等四县市的食品制造业、纺织业等七个行业的实证分析也表明,地方化经济很强而城市化经济较弱。而Carlino(1987)和Glaeser,Kallar,Sheinkman,and Shleifer(1992)等则认为(1)在相当多的行业有城市化经济而无地方化经济;(2)在那些两种集聚经济效应都存在的行业,城市化经济比对方化经济显著。由于众多分歧的存在,Auther O' sullivan(2002)认为,这依然是一个值得更多经验研究关注的问题。
对上述研究的分析可以发现:第一,是地方化经济力量大还是城市化经济更强的分歧,除了研究方法上的差异外,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城市发展阶段的不同,以及城市产业与新技术结合程度的高低。Henderson的研究对象刚好处于城市经济结构和城市空间的快速转换时期,大城市发展缓慢而中小城市、城市郊区发展迅速;冯云廷案例中的四个县市,一方面这些地方传统产业集群非常发达,其所选的行业大多还停留在低劳动力成本的竞争优势上,另一方面,城市规模都比较小(当时的规模基本在30万人口以下),又刚好处于城市化的初期。而Glaeser,Kallar,Sheinkman,and Shleifer(1992)等的分析是从城市(增长)的角度来考察集聚效应及其结构,包含了集聚经济效应的长期变化。第二,这些研究揭示的主要是制造业的总体现象,没有单独把生长于大都市(或直接植根于都市)的都市型工业进行基于时序的演化分析,从而也就不能真正揭示都市型工业的生存基础和发展动态,进而也不能为推进都市型工业的政策制定提供正确的决策基础。
本文将以较常用的集聚弹性分析法为基础,通过设定基年对集聚弹性指数着手动态化改造消除短期波动的消极影响,展开集聚经济效应动态研究和比较分析,其优点是:(1)在与上述研究基本类似的分析框架内,把地方化经济与城市化经济的动态变化看成是同一发展过程的不同发展阶段,从而在两种看似矛盾的研究结论中建立起有效沟通的桥梁,消除分歧;(2)可较好地度量特定城市都市型工业的集聚经济效应及其变动,为制定科学而及时的支持性措施奠定基础。
三、都市型工业集聚效应的计量:集聚弹性分析
对集聚经济效应的分析,主要以探讨地方化弹性和城市化弹性为主。
设存在如下关系:
式中,下标i,t分别代表产业和年份。q[,i,t]为i行业t年的劳动生产率,以该行业每个劳动力的平均产(量)值来衡量;k[,i,t]为i行业t年每个劳动力所操纵的资本设备,即该行业在t年的人均资本量;e[,i,t]为t年该行业的劳动力的受教育水平或人力资本存量;Q[,i,t]为i行业在t年的总产量(值);N[,t]为t年城市人口总量。其中,行业人均产量与人均资本量和受教育年限呈同向变动关系,即劳动生产率随资本深化和人力资本投资的增加而提高。如果存在地方化经济,工人的平均产量会随着Q[,i,t]的增加而上升;如果存在城市化经济,工人的平均产量会随着N[,t]的扩大而提高。
为考察地方化经济,我们首先假定决定劳动生产率的其它因素(k[,i,t],e[,i,t],N[,t])保持不变,确定Q[,i,t]的变化对每个劳动力人均产(值)量的影响,据此构造地方化弹性指数,即k[,i,t]相对于Q[,i,t]的弹性。由于都市型工业的单独进入统计不过7年,能够使用的数据不过6年,限于分析数据的有限性,本文直接以两者的相对变化之比值来加以衡量。如果我们用El[,i,t]表示i行业在第t年的地方化弹性,则有:
式中,为了在考察两种集聚效应的动态变化中消除短期波动的不利影响,我们采用了固定地以t[,0]年为基数的分析方法,而不是任意临近两年的变化。也即:
此外,我们还以各行业在当年占全部都市型工业产值的比重为权数,构造一个加权平均的都市型工业地方化弹性和城市化弹性,以进一步讨论都市型工业作为一个整体的集聚效应及其动态:
四、都市型工业集聚经济效应及其演化的实证考察:以上海为例
上海将都市型工业定义为,以大都市独特的信息流、人才流、物流等资源为依托,以产品设计、技术开发和加工制造为主体,有一定技术含量和就业容量,与城市功能和生态环境相协调,具有增值快、就业广、适应市场快速反应等特点的工业门类(顾强,2001;蒋以任,2002)。这个界定基本包含了都市型工业的三个特征,一是嵌入于都市,以大都市特有的资源为依托;二是劳动密集与资金技术密集相结合,创新是都市型工业的一个重要内容;三是空间聚集,与城市功能和生态环境相协调。在行业内容上主要包括服装服饰业、食品加工制造业、包装和印刷业、室内装饰用品制造业、化妆品及清洁洗涤用品制造业、工艺美术品和旅游用品制造业,以及小型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等七个行业。下面,我们以前述分析框架,分别从分行业、整体及其动态演化三个角度对都市型工业的集聚效应加以分析和说明。
1.数据来源
我们用行业产值来代表行业规模Q[,i,t],城市规模N[,t]则采用了更具代表性的年末常住人口数。除特别注明的外,都市型工业产值和人均产值的相关资料均来自2000~2004年的《上海统计年鉴》,年末常住人口数除了2002年和2003年的来自2004年《上海统计年鉴》外,其余均来自2000~2002年《上海人口与计划生育年鉴》。为克服外部冲击的干扰,在基年的选取上以正式进入统计体系的1999年之相关数据为基准,分别考察从2000至2003年的变动情况。
2.分行业的考察
由公式(1)和(2)得各都市型工业历年地方化弹性和城市化弹性(见表1)。
表1上海都市型工业集聚经济效应2000~2003
El Eu
2000
2001
2002
2003
2000
2001
2002
2003
服装服饰业 0.548 0.448 0.410 0.366 1.105 1.348 1.829 1.558
食品加工制造业 1.611 1.686 1.372 1.783 1.018 3.399 4.467 5.020
包装、印刷业1.692 1.648 1.392 2.091 2.007 4.938 5.944 5.171
室内装饰用品制造业 1.482 1.007 0.936 0.713 1.314 3.412 3.806 3.480
化妆品及清洁洗涤用品制造业 0.562 4.167 1.516 1.018 0.303 1.131 1.935 2.013
工艺美术品、旅游用品制造业 1.234 1.163 0.682 1.329 1.363 2.346 2.665 3.509
小型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 0.543 0.900 0.472 0.440 0.698 3.704 5.542 2.597
资料来源:根据2000~2004年《上海统计年鉴》、2000~2002年《上海人口与计划生育年鉴》计算而得。
表1的数据表明:
(1)除服装服饰业和小型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的地方化经济效应相对较低外,其他行业的两种集聚经济效应都非常显著。这表明,绝大多数的都市型工业都充分利用了同业聚集的外部经济,也充分享受了城市基础设施、城市创新体系和行业间信息便利交流的城市规模经济。
(2)各行业的城市化经济都明显强于地方化经济,在2~3倍左右。这说明在上海这样的大都市,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行业间的溢出效应明显优于行业内的溢出效应。
(3)几乎每个行业的城市化经济都呈增长趋势,食品加工制造业、化妆品及清洁洗涤用品制造业,以及工艺美术品和旅游用品制造业增长更为显著。
(4)服装服饰业、室内装饰用品制造业和小型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三个行业的地方化经济出现了下降,而城市化经济的作用在增强。
(5)食品加工制造业和包装、印刷业除了个别年份的集聚经济效应出现小幅下降外,两种集聚效应总体都呈上升趋势。这说明了两种行业的产业内联系和产业外联系都非常紧密。尤其是食品加工业,由于其劳动密集特征更强,产品创新也比较容易模仿,有很强的地方化溢出效应。同时,由于它的区位重量和区位体积大、运输成本高、时间性约束强,也决定了它主要受制于本地的市场规模和区域配送体系,也即城市化经济。
3.都市型工业整体分析
根据公式(6)、(7)对各都市型工业的两种弹性分别进行加总,可以得到如图1所示的都市型工业整体集聚经济效应及其包含的三个结论。
(1)同分行业所显示的一样,地方化经济和城市化经济都非常显著,但城市化经济更为突出,且隐藏着两者差距持续拉大的可能。
(2)受分行业地方化经济变动相互抵消的影响,作为整体,都市型工业的地方化效应比较稳定,基本在1左右波动。
(3)城市化经济增长迅速,2002年、2003年几乎是2000年的3倍。虽然2003年比2002年回落了近0.3个点,但依然在高位运行。而且从行业属性及其与城市经济的相融情况看,还存在进一步提高的广阔空间。
4.都市工业集聚效应的演化:与浙江四城市比较分析
上海都市型工业集聚经济效应的分析结果与冯云廷(2005)对浙江四城市的食品制造业、纺织业等七个行业的实证分析结果有明显差异(见表2)。
表22000年浙江省四城市地方化弹性与城市化弹性比较
余 姚 义 乌
东 阳 慈 溪
El*Eu*El*Eu*El*Eu*El*Eu*
食品制造业0.788 0.231 1.001 0.007 0.640 0.001 0.953 0.329
饮料制造业0.989 0.086 0.512 0.106 2.608 0.034 1.103 0.139
纺织业1.005 0.216 0.481 0.926 1.081 0.377 0.968 0.570
皮革、毛皮及其制品业 0.985 0.344 0.776 0.457 1.157 0.342 0.976 0.114
造纸及纸制品业1.004 0.021 0.417 0.064 1.082 0.363 0.874 0.105
化学工业 1.001 0.440 0.611 0.159 1.074 0.413 0.962 0.475
塑料制品业1.499 0.426 0.778 0.446 1.130 0.219 0.961 0.398
资料来源:冯云廷.聚集经济效应与我国城市化的战略选择[J].城市经济、区城经济.2005,(1).
*:原文表格中El、Eu的位置刚好相反,但表格数据与其正文分析相左,疑有误。本文根据其正文分析作了调整。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偏差?城市化水平、城市发展水平和集聚经济效应的内在构成及变化究竟呈何种统计规律性?行业集聚效应的变化又反应了怎么样的行业发展态势?Deckel.R.和Eaton.J.(1994)等的研究为我们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他们认为(1)生产力与城市规模正相关;(2)地方化经济随城市规模扩张逐渐消失;(3)轻工业的城市化经济效应比地方化经济效应大,重工业则相反。
按照这一提示,结合上海与浙江四城的城市化水平及产业结构等方面的差距(见表3),可得到一个具有较大包容性的结论。
表32000年上海与浙江四城市城市化水平、三次产业比重的比较
余姚 义乌东阳 慈溪 上海
城市化水平(%) 18.3821.2618.313.56 74.6
三次产业比重14∶58.7∶27.3
6∶50.6∶43.5
7.7∶68.3∶24
12.6∶58.6∶28.8
1.8∶47.6∶50.6
资料来源:浙江四城市的数据转引自冯云廷(同表2),上海的数据源自《上海统计年鉴2001》。
在城市化发展的初期,地方化经济的存在与发展推动了城市的生成,地方化经济明显优于城市化经济。进入城市化发展的加速期后,城市规模的扩展、城市创新能力的提升和更多的行业内外交流,既使地方化经济得到了城市化带来的支撑,也使城市化经济获取了更多种行业的地方化经济扩散利益,形成两种经济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关系。随后,受两个方面的影响,城市化效应继续提升而地方化效应下降甚至消失。一方面是当城市化水平达到一定阀值后,城市发展水平主要靠其内在质量而非城市规模来显示;同时受城市要素成本攀升、技术进步和外部竞争的影响,都市行业的竞争优势也面临基础重构的要求,许多行业的地方化经济会达到一个极限而不断要求加强其与行业外部的联系,从而使集聚效应在更大程度上转化为依靠以大规模基础设施、现代服务业等为支撑的城市化经济。另一方面,随城市规模扩张,城市社会群体和经济活动日趋多元化,城市内的市场体制与政府管理体制也日益完善,支持地方化经济的传统社会网络将逐渐为现代社会交往所替代,人格化交易为非人格化交易所取代,促使城市化经济领跑甚至替代地方化经济。
以城市化经济为横轴,以地方化经济为纵轴,展开两种集聚经济效应随城市化水平、城市规模扩展和城市水平提高背景下的发展变化,很可能反映了地方化经济与技术创新程度、城市化经济等在总体上的倒U型关系。(见图2)。而这样一种关系的存在,一方面表明了集聚效应与城市发展的正相关性,即如果总体上行业的城市化经济水平越高,则表明所处城市的发展水平越高,反过来,城市发展水平越高,行业的发展也越依赖于城市化经济而非地方化经济。另一方面,它也暗示了在其他条件给定的情况下,一般而言,如果一个行业越依赖于城市化经济,其发展水平越高;相反,过高的地方化经济则代表了较低的科技贡献率和全要素生产率。
5.基于集聚效应的上海都市型工业发展评价
如果上述技术创新程度(城市化经济)与地方化经济在总体上的倒U型关系存在,根据集聚经济效应及其走势,我们可以进一步对上海都市型工业作出如下判断。
第一,各行业的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其中,服装业已经完成了从依赖地方化经济到依靠城市化经济的转变,处于倒U曲线的后半段,从集聚效应变化的角度看,是发展水平最高的都市型工业。而食品制造业和包装印刷业处于曲线的上升阶段,受两种集聚经济效应相互推进的影响,其增长势头最为良好。
第二,在整体上,都市型工业的城市化经济在高位攀升,而地方化经济在显著水平的稳定运行表明,都市型工业已经进入集聚经济发展的转折期——倒U型曲线的顶部,未来的发展,将越来越依靠城市体系的力量而非地方集聚的好处。另一方面,近年来城市化经济增长趋缓情况也说明,都市型工业的总体创新程度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这与实际运行中上海都市型工业创新水平总体不高、上海市区域创新体系有待进一步优化的事实,比较吻合。
五、结论与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集聚经济效应是支撑都市制造业的重要基础,两者存在密切的正相关关系。在经济发展和城市发展的进程中,制造业的地方化经济与技术创新程度、城市化经济等可能存在一种倒U型关系。受此影响,那些嵌入于大都市环境的制造业,将越来越把基于城市特有资源的城市化经济作为其外部经济的主要来源,城市政府应积极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和城市创新体系的优化。此外,鉴于各行业集聚效应的差异,城市政府还应根据各行业的发展水平分别配套相应的激励和引导措施。
必须说明的是,由于受样本容量的限制,本文的研究存在以下两个方面的欠缺。其一,本文分析中直接求解弹性的方式,忽略了资本深化(影响企业内规模经济和技术进步)和人力资本提升等的作用,虽然在总体上并不影响本文的分析结论,但确实存在一定程度的高估。其二,本文的分析只包括了1999~2003的数据,对都市型工业集聚经济效应的进一步展开,虽然能根据世界都市产业的发展和上海的发展现状做出基本的定性判断,但在定量研究方面,是不够充分的。因此,为更准确把握都市型工业集聚经济效应及其动态,在后续的研究中,应对上述问题作更为充分的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