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 ”倡议助力中国话语权提升研究
陈 琳
(西南政法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重庆 渝北 401120)
摘 要 :在新时代,“一带一路”倡议是在世界经济发展日益紧密的现实中构建中国话语权的重要支撑,是助力贸易通畅格局稳步推进的必然选择。在深度考量话语权和新时代构建“一带一路”重要地位的基础上,通过主导“一带一路”倡议核心价值观阐释,通过以实践支撑把话语表达转换为现实效能,通过增强文化吸引力搭建交流平台,通过参与全球治理把握话语主导权,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的传播和中国话语权的提升提供助力。
关键词 :新时代;“一带一路”倡议;话语权;人类命运共同体
马克思曾指出:“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1]11习近平总书记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的阶段性特征出发,在继承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通过实践创新推动理论创新,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这既是中国扩大和深化对外开放的需要,也是加强沿线各国贸易的需要。“一带一路”倡议自提出以来,受到了各个国家的广泛关注,已成为当今世界的流行话语之一,我国逐步掌握了“一带一路”国际话语权。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站到了更高层级的历史方位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焦点,是党的十九大的理论创新,体现着构建公平正义的新型国际关系的价值诉求。中国将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推进贸易强国建设,提升中国话语权以引领世界共同发展。
一、话语权的透视与分析
话语权本意指说话的权力,既指自由表达的权利,更指话语的有效性,话语权在一定程度上是判断国家软实力水平的重要标准。在国际社会中,制度性话语权是通过规则程序和制度来间接影响和塑造他人的权力,是在维护现有国际惯例权威的前提下,积极引导议题设置、制定国际新规范、修正和再解释既有国际规则的结构性权力[2]60。当前,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经济体量位居世界第二,但中国的制度性话语权并没有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实现相应提升,西方主要发达国家对我国的“走出去”战略仍然存在“话语霸权”的敌视和压制。因此,在新时代的背景下以“一带一路”倡议提升我国制度性话语权,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
(一)国际社会硬实力竞争加剧的外在要求
话语权具有非强制性,是一种影响力,不仅与话语内容有关,更与国家“硬实力”有关。“硬实力”其实就是一个国家自身发展潜力和感召力,作为“硬实力”中动力因素的科技创新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驱动力,只有以科技助推中国梦,发挥国家间的核心竞争优势,未来我们国家的发展才会拥有主动权和话语权。要让话语权的构建拥有“硬”的经济力和科技力支撑,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而当今现有的话语权体系大部分由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和控制,我国虽然在现有秩序框架内为获取话语权而努力,但西方国家为维护自身话语霸权对我国进行话语权打压[3]65。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各国在科研方面都加大投入力度,实现工业智能化生产,一些发达国家在高端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上实现了新的突破,其经济的科技含量实现了新的飞跃。为此,各国逐步建立起了科技创新激励机制,并对发明创造进行奖励,保护发明专利,由此激发了广大人民的创新创造潜力。在科技竞争日益成为时代大势的外在压力下,我国必须迎头赶上,抓住发展的关键机遇期,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落实到位,为提升我国制度性话语权提供经济基础。
(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内在需要
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全部成果的总括和结晶,只有推动“两个文明”的协调发展,才能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稳步推进。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加速的当下,文化交流已经成为国家传播的重要任务,以文化交流的形式更容易把中国构建“和谐世界”的理念传播到世界各国去。要实现“中国故事”与世界各国在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等方位互联互通,落脚点就是要将中国的文化以多样的方式进行传播。中华民族要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仅需要在物质生产上不断创造奇迹,同时也要不断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在精神文化上书写新的辉煌。“一带一路”的倡议跨越各国间的疆域束缚,在尊重多元文化的前提下,寻求各国间的文化相通,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互利共赢”的美好愿景。在强化经济大国形象的同时,加大对“四个自信”中国的国际宣传,塑造中国文化强国名片;在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的同时,强化对社会主义中国的认同,让世界能够聆听到中国的话语,为我国争取制度性话语权提供文化根基。
二、“一带一路”倡议为提升中国话语权提供良好契机
在国际关系中,一个国家在国际领域上的话语权已成为国际竞争的重点,因为一个国家能否获得国际上应有的地位,取决于是否拥有与其经济、政治地位相匹配的话语权。而“一带一路”倡议在中国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提出,在全球价值双环流结构中构建以中国为主导的亚欧非大区域治理平台,成为促进本国产业结构升级以实现和平崛起的全球治理机制。“一带一路”倡议通过这个平台向世界各国传达了中国的国家意志和国家价值,将中国放置于强化和推广自身的国际话语权的有利位置,有助于中国话语传播到世界的范围。
(一)“一带一路”倡议为中国参与全球治理提供了话语平台
塑造话语权的关键在于是否有高质量的话语内容以及能否落实到现实中去,离开了有力的实践支撑,无论什么话语都是苍白无力的,话语权也无从谈起。因此,在构建国际话语权的过程中,中国不仅需要构建有价值感召力的话语体系,还需要有能产生现实效能的具体行动作为支撑,才能使中国话语的感召力和吸引力更具持久性。在“一带一路”倡议成立之初,国外总有一些不同的声音,有不少西方国家对倡议持有观望和质疑的态度,认为这是中国的扩张性战略,是中国版的“马歇尔计划”[4]67。然而中国在五年的实际行动中,证明了这些西方国家的看法是错误的。2017年5月我国成功举办“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共商合作大计,共享合作成果,吸引了世界的目光,受到各国的普遍欢迎和积极参与。从世界各国的广泛参与中,可以看出在构建国际话语权的过程中,要用实际行动使倡议和理念产生实在的效能,给参与者带来现实效益。借助“一带一路”倡议推动话语及其内涵的传播,为沿线各国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在交往的过程中各国的思想和文化也得到很好的调适,那么中国的国际话语权就可以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因此,在行动层面上需要通过实际动来响应沿线各国和社会公众的利益期许,以形成话语及其理念的有效性,占领话语高地。
中国的话语权要体现出国际普遍认可的价值理念,能够为世界提供解决或者带来利益的普遍性和前瞻性方案,才能得到国际的接纳,为话语权的实践提供合法性。“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大多为新兴市场国家,这些国家的经济增长迅速,商品需求逐渐增大,但这些国家在经济水平、国际分工和国际经济关系等各方面多数处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位置。在以往的国际话语权争夺中,中国的话语体系是一种低辐射的自我表达,这也是被别有用心的西方国家称为“中国威胁论”的借口。在新时代的起点上,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融合加快,“一带一路”推进了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打造“共同体”普适性价值理念,对开创国际合作和全球治理的新模式、提高国际上对中国的认可度有很好的帮助。同天下之利者得天下,“一带一路”倡议的话语表达和体现的是话语实践中的“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主题和普适理念,这不是中国的一家独奏,而是同世界各国共同发展的全球发展模式。话语实践除了能传递信息和表达观点,还有传递价值观念和立场的功能,并在此基础上逐步构建说话方和受益者的身份。中国运用话语实践作为发言者向世界表达中国观点,传递中国在当前世界格局和国际关系中所持的价值观和立场,构建中国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主导者和合作共赢价值理念秉持者的身份。“一带一路”倡议从规划变成了实践,从愿景转化为行动,现已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国际社会的认同和支持;中国也因此主导了相关领域的话语权,在一定程度上拥有了“一带一路”舆论和行动的主导权,有力地回击了个别国家和媒体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质疑,切实提高了中国在国际话语中的有效性。
(二)“一带一路”倡议为中国经济交往提供了话语支撑
第一种,对人类进行改造升级,将人类变为超人。从人类改造而来的超人,其实就是超人自身。因为在人类被改造后,人类智力在超人智力中所占的比例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并且属于低级层次。对于人类来说,自己被改造后,还保留多少人类特征,并不重要,因为在形式上,自己毕竟没有被消灭,且获得了永生。这样的结局,比传说中的大同和天堂还要美妙,姑且也称之为大同或天堂。
(三)“一带一路”倡议为解构西方霸语权提供了突破口
客观而言,中国的快速发展在各个领域都可能遭遇国际话语权的困境。“一带一路”倡议正是为参与全球治理和解决人类发展难题提供平台,为世界各国增进对中国的了解、消除偏见和疑虑提供了渠道。中国基于自身的发展经验和成果,通过“一带一路”平台结合沿线各国的比较优势和发展愿景,在共同解决发展难题时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中国国际话语权的提升需要创新性地构建话语体系,将中国和世界各国纳入到双方这个共同体中,拓展双方话语交流的对话空间,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中国负责任大国的担当。
三、“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国际话语权提升的四个维度
现今世界政治经济秩序和国际关系有着浓厚的“西方中心论”色彩,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基于其强大的信息技术综合实力和现代传播体系,在国际规则制定和国际舆论引导中居于首要地位,利用话语霸权保持其资本主义优势。特别是少数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借助其在近代工业进程中的优先发展态势形成国际话语霸权,在国际规则的制定过程中附加一些“霸王条款”来维护自身的主导地位,使发展中国家陷入西方话语逻辑的陷阱。“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秉承合作共赢的价值理念,推动沿线国家的共商共建共享,积极参与国际规则的制定和完善,促进相关国际规则更加切合当今实际和各国共同利益。解构西方霸语权的关键在于探索公平公正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摒弃零和竞争的强权逻辑,凝聚国家间的价值共识。中国为世界经济发展提供不同于西方的发展逻辑,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搭乘中国经济快速列车实现自身经济繁荣提供助力,真正将沿线国家的命运绑在一起,形成命运共同体,也让中国话语权建构迈出了关键步伐。
在新时代的背景下,世界各国的贸易往来需要发扬和维护自由贸易精神,以创造有利的国际环境。世界各国的经济交往正面临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贸易摩擦加剧以及贸易安全问题严峻等挑战,这对国际治理体系朝着公平、合理的方向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为实现与世界各国合作共赢,遵循自由贸易精神提出的中国方案。全球经济最大的问题是需求不足、发展不平衡,而“一带一路”倡议的本质是通过提高有效的资源供给来催生新的需求,以营造包容性更强的全球化经济,平衡世界经济发展。中国通过“一带一路”倡议,积极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发展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谋划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建立了一种新型的平等国际分工体系。在现今“西强中弱”的国际话语权格局下,“一带一路”倡议正在推动中国同世界经济交往的再平衡,在国际社会中倡导包容发展的新理念。“一带一路”倡议为经济交往的困境提出解决之道,赢得了其他国家的尊重与认可,提升了中国在国际上的话语权。
(一)创新话语理念主导“一带一路”倡议核心价值阐释
集中决策是将由产品供应链和物流服务供应链构成的系统当作一个整体来进行决策,在集中决策下,系统当中各个决策主体间信息完全公开,以追求系统整体利润最大化为目标。集中决策下,系统的总利润函数为:
(二)用实践支撑把话语表达转换为现实效能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日益加深,人类面临的重大跨国性和全球性挑战日益增多,需要国际社会共同努力参与全球治理。“一带一路”倡议顺应了这一要求,以规则为基础、公平为导向,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有效的方向发展,也为中国话语权的提升提供了新的契机。中国从全球、区域、双边等各个角度,就加强“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区域合作、重塑大国关系和正确把握国家利益等重要方面,提出了“坚持多边主义、完善全球治理”的主张,为参与全球治理指明了方向。不仅如此,中国还基于自身发展经验和经济基础,将“一带一路”倡议的发展理念与沿线各国的比较优势和发展意愿相结合,共同为解决世界发展难题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展现了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大国的担当,成为中国赢得国际话语权的重要举措。基于这些举措,中国以更加真实的面貌展示在国际社会面前,与“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形成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提升了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影响力,为中国方案助力全球治理提供了话语平台。
(三)增强文化价值观吸引力搭建话语交流平台
国际话语权的实现需要以国家文化和价值观作为支撑,只有将当代中国文化和价值观的新内涵播撒到世界各国,才能达到民心相通的新境界。文化交流是“一带一路”倡议的灵魂,是推动我国与沿线国家全方位、多领域交流合作的渠道。“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民族众多,政治立场、宗教信仰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加快文化交流合作基础设施建设,发挥文化交流的导向力、感染力,可以增进民心相通,实现合作共赢。要消除沿线各国对我国文化的隔阂,需要利用各国人民熟悉的语言将“一带一路”建设秉承的共赏、共享、共建原则表达出来,为当今世界的全球化发展提供可借鉴的价值观念和文化视角。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加强中外人文交流,以我为主、兼收并蓄,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5]。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有优秀的文化底蕴和美好愿景,加强沿线国家间的文化交流,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尊重各国的发展道路和模式选择,相互借鉴彼此的文化优势,为国家间的文化对话和合作搭建开放、多元、包容的高层次交流平台。在建设“一带一路”进程中,我们应当坚持文化先行,使沿线国家在历史的新高度上了解中国,使“一带一路”成为连接亚欧非国家经济与文化的交往之路。同时,我们要将文化引领经济的高度自觉树立在各国人民心中,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创新现代文化,通过进一步深化与沿线国家的文化交流与合作,实现区域间的共同发展。文化传承与创新是各国经济贸易合作的重要枢纽,加深各国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不仅能让各国人民聆听共同语言,还能为中国在激烈的国际话语权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
版权法解决不了的恐怕是人工智能自动进行判断和选择,并独立将符合人类审美和价值观的生成结果挑选出来。不过这种技术很大可能也是建立在对人类偏好的统计学算法基础之上,并不意味着人工智能已经真正具备了理解和欣赏文学艺术作品的能力,因此无法通过版权法予以保护,需要创设特殊的知识产权加以保护。
(四)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合作把握话语主导权
当今世界,国际格局深度调整,全球治理体系处在历史转折点。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实现持久和平与繁荣稳定,一直是人类社会努力的方向,也是国家话语影响力的体现。而经济发展是形成话语影响力的基础,只有当我国能够为世界经济的发展提供不同于西方的发展逻辑时,在争取国际话语主导权这一点上才能迈出关键性步伐。在这一时代背景下,“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为完善全球治理体系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案,成为有关各国实现共同发展的巨大合作平台。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与蔓延,暴露了当下全球经济治理的弊端以及很多经济体的脆弱性,全球经济治理应该以合作为动力,全球性挑战需要全球性应对。我国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合作尚处于初步阶段,随着综合实力的进一步增强,我国应主动参与和引领全球经济议程,参与全球治理和公共产品供给,增强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代表性和发言权,以推动形成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在经济贸易合作方面,我国应积极同有意愿的国家和地区商建自由贸易区,逐步形成立足周边、辐射“一带一路”、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6]307。与此同时,我国要积极参与国际经贸规则制定,争取全球经济治理制度性权利,在国际规则制定中发出更多中国声音,注入更多中国元素。因此,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我国要进一步顺应与沿线各国深度融合的趋势,不当旁观者和跟随者,要做参与者和引领者,建立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提高我国参与全球治理的话语权,以“一带一路”倡议为契机,搭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平台。
总的说来,“一带一路”倡议为中国话语权的提升提供了理论与实践的支撑。而在复杂的国际背景下,这也是一项复杂艰难的任务。
住宅工程质量通病的防治是一项系统化、长期性的工作,虽然受到技术和工艺的限制,我们很难做到完全消除所有的通病,但通过集全社会的努力研发出更“新、高、精、尖”的技术、更完善的方案,提前做好预防和控制措施,能够将质量通病的影响降到最低,改善人居环境,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活品质。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王明国.全球治理转型与中国制度性话语权提升[J].当代世界,2017(02).
[3]檀有志.国际话语权竞争:中国公共外交的顶层设计[J].教学与研究,2013(04).
[4]刘方平.“一带一路”:引领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新格局[J].甘肃社会科学,2018(02).
[5]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8(01).
[6]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8.
A Study on the Promotion of Chinese Discourse Power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CHEN Lin
(School of Marxism,Southwest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 Law,Chongqing 401120,China)
Abstract :In the new era,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is an important support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Chinese discourse power in the reality of the world economic development. It is also an inevitable choice to help the smooth development of trade. Based on the goal of expanding the influence of China’s own international discourse power,this paper,on the basis of the in-depth consideration of the perspective of the right to speak and the importance of constructing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in the new era,we should promote the steady realization of the vision of smooth trade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The comprehensive and deep development of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provides assistance for the spread of human destiny community consciousness and the promotion of Chinese discourse power.
Key words :New era;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discourse power;human destiny community
中图分类号 :D822
文献标识码 :A
收稿日期 :2018-10-17
基金项目 :西南政法大学2017年度科研创新项目“马克思国际贸易理论视域下‘一带一路’战略发展的新思考”(2017XZXS-094)
作者简介 :陈琳(1991-),女,重庆人,西南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6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文章编号 :1004-1877(2019)01-0059-05
(责任编辑 刘文杰)
标签:新时代论文; “一带一路”倡议论文; 话语权论文; 人类命运共同体论文; 西南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