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传统系统存在的问题,围绕传统系统的问题,本文深入探讨了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各项内容,并且提出了电力系统厂站及调度自动化需考虑的问题。本文的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并且为电力系统厂站自动化提供依据。
关键词: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发展;趋势
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电力体制改革工作的不断实现并取得成效,电网联网的进程日渐加快以及人们对于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更高的要求,这些都直接导致了电力企业对厂站及调度自动化系统的研发与运用的迫切需求。因此,对新时期电力系统厂站及调度自动化的发展研究是一个非常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
一、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发展历程
随着电力行业的不断发展,电力系统的自动化发展历程也经历了三个阶段,首先是元件自动化阶段,其次是局部自动化阶段,最后是子系统自动化的发展阶段。在电力系统自动化发展过程中,电力行业分别经历了传统理论阶段、控制理论阶段以及市场理论阶段,电力系统与科技理论结构后,形成了自动化电力系统,这一系统一直沿用至今,而且仍然在不断的发展与更新。
在电力系统自动化发展初期,电信数据主要是向技术人员展现运行状况,技术人员以及调度人员比较具有较强的感知能力以及随机应变能力,其需要完成较为复杂的操作流程,而应用自动控制技术后,有效减轻了调度人员的工作量,简化了操作,提高了电力调度的工作效率。在科技不断发展的形势下,电力系统远程控制以及调试装置逐渐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系统,在电力系统调度的过程中,通过加入电力调度技术,提高了电力系统厂站与调度运行的效率,而且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传统的电力系统调度模式,已经无法适应电网高效运行的要求,而且容易导致停电现象,应用电力系统厂站与调度的自动化模式,可以满足电网安全、可靠运行的要求。
电力系统自动化模式,需要应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以及通讯技术,其在不断发展与完善的过程中,形成了集多种功能于一身的完整体系,具有通信、电力传输等多项功能。为了保证自动化电力系统更好的运行,电力技术人员必须掌握基础知识以及专业技能,还要在日常的工作中不断积累经验,专业才能保证电力调度工作的顺利进行。电力系统为了更好的满足大众的需求,必须在电力系统中安装自动控制与调度的设备,还要对设备运行状况进行必要的监控,做好维护工作,保证设备能够安全、稳定的运行。
二、传统系统存在的问题
调度自动化系统直接面向调度员和操作员,对电力系统进行实时控制,是调度最为重要的电力二次系统。事实上,传统调度自动化系统在电力系统运行调度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1、系统接口问题
调度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市场体制的向前推进,使调度产生很多自动化系统,如调度自动化系统、配电自动化系统、电能量计量系统等,每个子系统包含许多应用功能。这些系统或功能相互之间需要交换各种数据,而它们往往又来自不同的厂家,在不同的时期分批建设,因此,不同系统和不同产品之间的接口非常重要。
2、网络安全问题
在传统调度自动化系统中,没有一个完整的网络安全考虑,不同安全性要求的系统之间没有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WEB服务可穿透到调度自动化系统,为黑客提供了通路。拨号服务可直接登录到调度自动化系统,没有必要的访问控制。实时控制系统和生产管理系统没有安全的隔离措施,隐患很大。网络化是调度自动化系统外部系统接口的必然趋势,网络安全是需要着重考虑的问题,系统之间必须是安全的互联,安全的信息共享和资源共用。传统系统组网方式多种多样,在网络安全方面的考虑比较薄弱,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3、系统开放性问题
开放性是调度自动化系统的一个重要指标,涉及到系统结构、数据和功能等多个方面。限于当时的技术条件,传统系统的开放程度还不高,主要表现在:(1)数据的开放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传统系统仅在系统软件层采用了TCP/IP、Motif和sQT等标准,但应用层没有标准化,正如前文所述,接口都是私有的,没有规范化的信息模型。(2)结构的开放性。传统系统基本上属于一种功能分布式系统,根据功能不同,把软件部署在相应的计算机节点上,同一功能软件内部耦合得很紧,系统结构的扩展和延伸对原有系统影响很大。(3)功能的开放性。传统系统不同功能模块之间,与外部系统之间不具有互操作性,软件功能的可重用性较低。
三、电力系统厂站及调度自动化需考虑的问题
1、应对电力市场化有充分的认识
竞争围绕产品的“质”和“价”进行,质优价廉必然会赢得用户的青睐。企业应随时掌握市场动态,尽快建立起信息灵通、反映快捷的市场营销体系。
2、电网改造与自动化的关系
电网改造的一个重要目的是提高供电质量可靠性。要实现这个目标,一方面要完善网架结构,另一方面要逐步建立完善的电网自动化系统。
3、作好自动化的规划
首先,要克服安于现状和对自动化无所作为的思想,事前作好电网自动化建设规划。其次,要注意基础自动化工作。新建厂站可按重要程度分别采取全自动微机监控、部分微机监控和微机监测的模式。35kV的变电站应采用无人值班模式。要把老厂站技改,特别是励磁和调速器技改要与微机监控系统接口,尽可能把用于机组自动化的极不可靠的继电器硬线逻辑,改换为PLC的程序存贮逻辑。
4、采用internet/intranet建立和完善已有的调度自动化系统。要将调度自动化系统建成为电网自动化的主站,一是新建的SCADA应有“四遥”功能,原有的SCADA应进行升级换代使之具有“四遥”功能;二是应用internet/intranet技术把MIS系统与SCADA结合形成一体化的电网自动化系统,并籍internet/intranet建立地电系统的县网、跨县网综合网络,以完善电网内的信息交换。
5、作好配电自动化的试点工作。配电自动化要结合农网改造全面进行规划,有计划分步实施。选择条件好的县、区进行试点,取得经验后逐步推广。
四、调度自动化
要想确保电力系统稳步发展,就必须完善电网的调度系统。目前,我国多数地区已经建立了国家、省级和网络三个级别的调度体系,每一层级中都设置了电网的自动调度装置,并实现了调度装置的全国联网。我国的绝大部分电源和高符电网都实现了自动化调度,这些设备可以及时收集和准确分析数据,充分体现了厂站调度自动化的优势。并且,调度基础设备的质量和性能有所提升,这些设备提供信息的准确度和有效性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它们收集来的信息已经成为技术人员作出调度决定的主要依据。电网的自动调度系统发展完善用了30年左右的时间,除了部分计算功能和软件的开发功能之外,总的发展方向是集中和综合,在综合的基础上大幅度提高调度质量,更好地确保电网运转过程中的安全性,而不仅仅是实现资源的共享。
结语:
随着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及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力系统自动化面临着空前的变革。多媒体技术、智能控制将迅速进入电力系统自动化领域,而信息技术的发展,不仅会推动电力系统监测的发展,也会推动控制向更高水平发展。总之,其总体的发展的趋势将呈现出多个应用系统同时运行的发展趋势以及调度自动化系统将朝着数字化、集成化、网格化、标准化、市场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闵涛,张慎明,姚建国.新形势下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发展[J].国电自动化研究院(南京),2010.
[2]金振东,刘觉.90年代电网自动化的发展方向[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5.
[3]顾人一.大型火电厂自动化发展回顾与展望[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6.
[4]郑健超.电力技术发展趋势浅议[J].电网技术,2007.
论文作者:陈宗来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17
标签:电力系统论文; 系统论文; 电网论文; 自动化系统论文; 功能论文; 传统论文; 电力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