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地质矿产调查院 辽宁沈阳 110031
摘要:青海省中部得力斯坦-可可尔塔一带,海拔一般在4000-4600m,行政区划属青海省都兰县管辖。区内Co、Ni、Cr组合异常面积大、强度高,岩石中Co、Ni、Cr含量普遍较高,预示深部可能存在资源潜力巨大的Co、Ni富矿地段,是良好的找矿靶区。
关键词:得力斯坦;地球化学特征;资源潜力
0.前沿
工作区位于青海省中部得力斯坦-可可尔塔一带,海拔一般在4000-4600m,行政区划属青海省都兰县管辖。
区内1:50万区域化探圈定出以Au、Sb、Hg、Cu、Pb、As、Sn、W为主及Cr、Co、Ni等元素组合异常多处。2001年择优对本区1:50万区域化探中As169异常开展了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和1:10000土壤剖面测量,划分了地球化学异常带,为区内资源调查评价奠定了基础。
1.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异常特征
1:5万水系沉积物组合异常(HS 5Co、Ni、Cr)位于布青山哈拉嗡沟与可可尔塔沟之间。成矿元素以Co、Ni为主,在全区5处Co、Ni、Cr综合异常中,以高峰值、大规模、较高的金属供应量排序第一。异常由主元素Co、Ni,伴生元素Cr组成,3元素异常均套合较好,异常均具面积大、强度高、浓集中心明显等特征,异常具外、中、内3个浓度分带,浓集中心突出且相互吻合较好。3异常形态类似,均呈北东东向的近椭圆形。
异常中主要为基性、超基性岩,岩石中Co、Ni、Cr元素含量较高。Ni峰值达0.224%,已达镍矿的边界品位,Co异常峰值虽未达到边界品位,但和边界品位同属一个数量级,异常内已发现Cu、Co矿化,异常内基性、超基性岩中可能存在Co、Ni矿(化)体。Co、Ni二异常的地球化学块体金属供应量分别为:20万吨、463万吨,已高出大型矿床2-3个数量级,异常具有较大的找矿潜力。
2.1:10000土壤剖面测量异常特征
圈定的土壤异常有Cu、Co、Ni、Cr,异常主要分布于布青山蛇绿岩岩片中,异常内岩性为基性、超基性岩。异常总体呈北西西向展布,与区内构造线方向一致。Cu、Ni、Co、Cr4元素异常总体套合较好,Cr、Ni异常面积较大,峰值较高。Cu、Co异常呈串珠状展布。
土壤剖面测量中元素的平均值均高于水系沉积物测量,尤其是Ni、Cr元素高出十几倍,反映出元素从水系沉积物到土壤的富集趋势。元素的相关分析表明,Co、Ni、Cr元素相互之间的相关性极高,相关系数在0.97-0.98之间,表明三元素同属一个数据群,其分布富集有很大共性。Cu与Co、Ni、Cr元素的相关系数在0.41-0.62之间,表明Cu元素在本区为单独一个数据群。各元素异常特征如下:
2.1 Cu异常特征:
Cu元素圈出3个异常,主要分布在蛇绿岩岩片基性-超基性岩中。异常下限值为50ppm。
Cu1异常位于测区北西部,主体赋存于蛇绿岩岩片中,向北东延至磨拉石岩片复成分砾岩中。异常总体呈北东向展布,与区内构造线方向相反,但Cu异常3个中带(内)带呈北西向展布,与总体构造线方向一致,表明异常与一组呈雁行式排列的北西向展布的裂隙构造有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个铜异常中、内带部分均已发现挤压破碎带,带内褐铁矿化、黄铁矿化较发育,见有黄铜矿化及石英细脉(宽几厘米),含铜不高,最高为89.8ppm。3个工程中破碎带走向为310°-330°。在该异常南部发现一铜钴矿脉,宽2米,含Cu0.50-0.55%,含Co0.0218-0.0298%,岩石为蛇纹石化辉石岩,表面黄铜化、孔雀石化、黄铁矿化较强,岩石受构造挤压破碎强烈。
Cu2异常位于测区南西部,主体赋存于复理石岩片中,面积较小,仅有浓度外带,找矿意义不大。
Cu3异常位于测区南东部,主体赋存于蛇绿岩岩片中,面积0.38km2,平均含量233.8ppm,峰值1508ppm。异常浓集中心位于异常南东角,向东未封闭。发现一铜矿脉,地表宽3m,平均含Cu0.48%,最高0.95%。异常由铜矿体引起。
2.2Co异常特征:
Co异常分布零星、分散,单个异常面积较小,但总体呈北西向串珠状展布,显示构造地球化学特征。主要分布在蛇绿岩岩片基性-超基性岩中。异常下限为80ppm。
Co1、Co2、Co3、Co4四个异常总体呈南北向串珠状展布,单个异常面积较小,Co2异常面积为920.8m2,中、内带面积454.8m2,占整个异常面积的一半。异常平均含量39.6ppm,峰值135ppm。发现挤压破碎带,宽1-2米,带内蛇纹石化极强,含钴111-128ppm,接近于Co的边界品位(200ppm)。可见异常由含Co挤压破碎带引起。
Co5异常在测区东部由3个小异常组成北西向串珠状,Co6异常由5个小异常组成北西向串珠,二者明显显示构造地球化学特征。发现强蛇纹石化破碎带,宽1左右米,含钴85-110ppm,异常由挤压破碎带引起。
2.3 Ni异常特征:
圈定了2个Ni异常,相对于Cu、Co异常,Ni异常具有面积大、浓度中带小等特点。异常总体呈北西向带状展布,分布于基性-超基性岩中。
Ni元素平均值高达666.5ppm,标准离差532,表明区内Ni含量普遍较高,离散性大。异常下限确定为1000ppm。
Ni1异常位于测区西部,不规则状,面积0.44km2,中带面积仅0.03km2。平均含量1503.16ppm,峰值1784ppm。发现3条走向280°的小构造破碎带,岩石蛇纹石化强烈,取样含Ni736-1650ppm,最高含量接近Ni矿的边界品位(2000ppm)。
Ni2异常位于测区中东部,呈北西西向展布的条带状,面积。1.03km2,中带面积较小。平均含Ni1396.88ppm,峰值1772ppm。地表槽探工程揭露,发现多条小规模构造破碎带,走向270°-290°,破碎带岩石蛇纹石化强烈,Ni含量131-1050ppm。
3 结论
区内Co、Ni、Cr组合异常面积大、强度高,Co金属供应量为20万吨,Ni金属供应量463万吨,Cu异常显示构造地球化学特征。区内以基性、超基性岩为主,岩石中Co、Ni、Cr含量普遍较高,Co、Ni元素的峰值已接近边界品位,构造破碎带中见有Cu、Co矿化,预示深部可能存在资源潜力巨大的Co、Ni富矿地段。
参考文献:
[1] 杜泽忠,顾雪祥,李关清,等.2011.藏南拉木由塔锑(金)矿床S、Pb同位素组成及指示意义.矿床地质,25(5):853-861.
[2] 吴福元,黄宝春,叶凯,等.2008.青藏高原造山带的垮塌与高原隆升.岩石学报,24(01):1-30.
[3] 陈衍景.2006.造山型矿床、成矿模式及找矿潜力.中国地质,33:1181-1196.
论文作者:洪秀伟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5
标签:异常论文; 元素论文; 面积论文; 峰值论文; 地球化学论文; 特征论文; 青海省论文; 《基层建设》2016年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