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农村地区的电网规划建设及供电可靠性论文_陈志忠

探讨农村地区的电网规划建设及供电可靠性论文_陈志忠

陈志忠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汕尾供电局 516600

摘要:配电系统是由多种配电设备(或元件)和配电设施所组成的变换电压和直接向终端用户分配电能的一个电力网络系统。配电系统属于电力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农村电网进行优化规划同降低电网运行费用息息相关。本文在阐述当前农村配电网规划常见问题基础上,对农村电网规划要点及提高电网供电可靠性策略进行了详细论述。

关键词:电网规划;意义;建设措施;供电可靠性

1. 农村电网规划的意义

农村地区由于电力设施建设的年代较久远,整体上缺乏规划,设备较落后,技术标准不高,线路老化严重,电能损耗总体偏高,供电可靠性较低,再加上农村电力管理体制的责任不清、事权不明,农村电力管理人员较多,经营成本较高。这些问题都导致农村电价普遍偏高,农民的负担较重,严重影响了农村经济发展。因此急需对农村电网进行改造、规划,建设一个布局合理、网络可靠、装备先进、管理科学、通信完善以及自动化高的农村电网,实现优质、安全、低耗和高效的目标。

2.农村配电网规划常见问题

配电网为电力系统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以前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国家供电局在工作上着重侧重对高压电网规划管理,而对低压电网管理力度不足,管理规划及手段还存在很多问题。具体来说,当前我们在农村电网规划管理中存在如下问题:

2.1缺乏整体的规划,结构不够合理。由于用于建设农村电网的资金短缺,无法进行统一的规划与建设。通常采取就近搭一根线,临时应付负荷的增长;而这对于那些过载的台区或是线路,如果简单的增加变压器的容量或增大导线的截面,会导致资金使用不合理、电网的网络结构异常混乱,无法保证电网安全、经济的运行;

2.2,10kV的过载线路较多,造成供电半径较长;

2.3,农网的低压网络较薄弱,广泛存在线路的供电半径太长、装备较陈旧、绝缘水平较低、导线截面太小、配电变压器容量和无功补偿严重不足等现象。

2.4,农村配电网普遍采用辐射型的供电接线模式,满足不了“N-1”的要求。随着各乡镇负荷密度的增高,用电负荷也会增加,从而增加原先线路的供电电压,导致线路供电的可靠性降低。

3 农村电网规划建设的改进措施

3.1 注重农村电网的改造质量

3.1.1 合理选择改造项目

首先根据当地经济的发展情况,筛选出初始配电网的工程项目,通过经济评估,制定出可行性的研究报告,然后进行进一步评审,结合工程项目的安全生产、经济价值等方面综合考虑,最后选择最终的农网改造的具体项目。所选的项目必须坚持三大原则:一是减轻农民的负担;二是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三是确保供电企业的经济发展效益。

3.1.2 加强农网工程的质量管理

在农网改造工程中,我们必须按照“四制”,即合同制、监理制、项目法人制与招投标制来实施,确保责任落实、分工明确、措施到位。我们必须结合建设、管理、施工三方力量来加强农网工程的质量管理,在确保工程进度的同时,确保工程的质量。同时在项目工程的实施过程中,要始终牢记“安全第一”,对施工人员,尤其是临时人员进行严格的教育和培训,保证施工人员与设备的安全,确保农网改造项目的顺利实施。

3.2 合理规划农村电网,提高工程改造水平

3.2.1 加强规划10kV配电网

规划10kv配电网分三步进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首先,在配电网的发展规划中,加入建设与改造农网的10kV线路。在10kV电网的总体布局与规划设计上,严格实行“密布点、短半径”,让10kV线路以“手拉手”的形式布局,对现有的电网结构中不合理的地方进行调整,解决以往1条10kV线路必须供4~5个村,且供电长度长达10km的现象。其次,10kV线路的供电范围作明确的规定。线路最好别交错重叠,而且在能随着负荷的增长或变电所的增加进行调整外,还有一定程度的裕度,以供用电负荷转移和增长。再者,把新建设和改造的10kV线路设备尽量安排在规划走廊内或公路旁,以便日常的维护检修和正常运行。线路走廊必须提前报备镇政府,通过协调协商,预留和控制好线路走廊。

3.2.2 变压器合理安排

首先,变压器的位置要安排合理。分析现有电网的负荷及发展需求,最好把变压器安放在负荷的中心位置,在供电半径允许的范围内,采取“密布点、短半径、小容量”的原则进行配电变压器的布点,同时变压器最好安装在线路进出方便、地势稍高、居民不易聚集的场所,为维护检修提供方便。其次,变压器的容量要选择合理。通常变压器的容量必须能满足农村电力发展5~10年的需求,且有一定的扩展性,以便日后出现的增加。要逐渐淘汰掉那些高耗能的配电变压器,尽量选择类似S11这样的节能环保型的变压器,另外根据用户的用电容量校验低压出线与配电变压器的容量,对变压器的负荷进行合理的调整,以防出现“小马拉大车”或“大马拉小车”等现象。再者,确保低压配电网接线简单、使用安全可靠。

3.2.3 降低能耗,提高电能质量

首先,安装补偿装置,确保无功优化。采取就地平衡、分级补偿的方式,使用无功优化方案进行农网改造。按台区,从电网的末端开始,对配电变压器和低压电动机的无功负荷进行优先补偿。其次,更换高能耗的电网设备。将原有的高能耗的变压器进行更换,更换成附带载调压、低耗能型的变压器,加强监测农网的电压水平,加装电压监测表,分析电压的合格率,并不合格的进行改造。

3.2.4 做好防雷保护工作

消除绝缘弱点,确保配电线路的正常的绝缘水平,降低杆塔接地电阻,防雷击事故的发生。在配电变压器的高、低压两侧均安装避雷器。

3.2.5 加强电能计量和符合的监控

在农村低压户,严格实行一户一表制,合理的选用计算表计,安装新型电能计量的装置,它本身耗能少,又具短接、防窃、反接的报警提示,能确保记计量的准备性和管理的统一性。

4 .提高农村电网的供电可靠性

4.1与政府合力管理农村电网

首先,争取地方政府的支持。在农网规划建设中,多请建设部门和政府部门出谋划策,以争取得到政府部门的支持,使他们尽早将农网的规划建设放入到重要日程上来,然后在镇长协调下,农电公司和建设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制定合理的建设方案。其次,争取村委会和群众的支持。在项目正式确定后,要与镇建设部门取得联系,提前预留和保护线路走廊。大力开展农网建设的宣传工作,为农网建设营造较好的分为,争取得到村委会和群众的大力支持。再者,与城网相互配合。随着农网的发展,要尽量要与城网规划多配合与协调。根据各镇的电力平衡和负荷的具体情况,及时向上级申请供电的要求和电源点的布局,以确保农网与城网间较好的的衔接,提高农网供电的可靠性。

4.2创造性地开展形式多样的供电可靠性管理活动

可以不断提高全员抓可靠性管理工作的意识,提升管理水平为了培养和提高全体员工参与农网供电可靠性管理工作的意识,开展了“我在自己的岗位上应为提高供电可靠性指标做什么”的专题讨论活动,向生产班组、供电所一线职工宣讲了供电可靠性管理工作是一项关系生产、设计、基建、运行、检修过程各个环节、各个工种的系统性工程的概念,提出了“关口前移、重心下沉、基础在班组、主体是员工”的管理理念。重点强调班组的建设和管理工作是整个供电可靠性管理的工作基础,只有班组的各项基础工作做细致、做扎实,才能确保基础数据来源准确无误,才能确保可靠性指标向更高的水平迈进的重要性。

4.3利用科技手段,形成以供电可靠性为中心的预控式生产管理模式

为了进一步利用供电可靠性管理的成果服务于安全生产管理活动,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积极推广应用供电可靠性预控程序,实行运行数据实时录入、实时监控、信息共享,实现调度、运行、检修等生产过程的预先参与指导,强调停役计划的过程管理,加强了设备订货的前期可靠性管理工作,并在订货合同中写入适当的可靠性条款,进一步提高了研究、设计、制造单位及用户对设备可靠性的重视程度,将可靠性管理的事后统计分析转变成了事前制定、事中控制、事后统计分析的标准化、规范化和科学化的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1]丁毓山,杨勇.农村电网规划与改造[M].中国电力出版社,2001.

[2]赵宪,周力行,熊家伟.含分布式电源配电网电压质量综合评估[J].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2013,(04).

[3]张云.农村电网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吉林农业,2013,(16).

论文作者:陈志忠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5年25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22

标签:;  ;  ;  ;  ;  ;  ;  ;  

探讨农村地区的电网规划建设及供电可靠性论文_陈志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