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翼、极右翼与未来的世界,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极右论文,右翼论文,未来论文,世界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主旨发言:阎学通教授清华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
王缉思研究员 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所长
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所长
张世鹏教授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金熙德研究员 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
史志钦副教授 清华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
时间:2002年5月10日
地点:清华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
阎学通 今天想请大家来讨论一下右翼与极右势力发展的问题。我觉得这可能不是法 国或欧洲的问题,可能是世界性的问题。这股力量的社会基础是什么?动力来自何方?将 来会不会从弱到强发展起来?另外,希望大家也谈谈,右翼思潮和右翼势力在世界上的 发展会不会影响这些国家的对华政策?如果有影响,我们应该怎么办?
什么是左,什么是右
王缉思 在讨论“右翼思潮”时,首先应该对“左”与“右”有个概念分析。把法国 的勒庞、美国的小布什、日本的小泉都称作“右”,我都没有什么疑义,但是还有许多 问题难以解决。比如,在发展中国家,怎么区分“左”与“右”?而且美国的“左”与 “右”和欧洲的又不一样,很难区分清楚。
就说美国吧,9.11以后,美国为对付恐怖主义而在国内采取许多措施,大大加强了政 府对整个社会的干预。从这个角度讲,人们说小布什是“右”,但不是传统的“右”, 因为传统的“右”正好相反,是政府减少对社会及经济的干预,就是放手。所以,这里 面有许多值得探讨的地方。
发展中国家“左”“右”的区分就更加复杂了。如,能不能说阿拉伯国家中温和派掌 权就是右派掌权?原教旨主义是“左”(主张以激进方式改变现状)还是“右”(主张回归 过去)?如果原教旨主义是激进的、左的,要求大的变革,是对全球化的一种反弹,那么 它的对立面,温和的、亲西方的政权能不能称“右”?如果能这样说,世界上的政治光 谱就比较清晰了,即维护现存的资本主义秩序、维护西方主导、亲资本的就是右;主张 社会公平、缩小贫富差距、减少经济危机、对垄断加以限制、发展中国家加强对西方侵 蚀的抵御,就至少可以称作中间偏左。
“右”的光谱
张世鹏 在西欧社会的政治光谱中,“右”分几种:
一、新自由主义、新保守主义,这是中右势力。包括里根、撒切尔夫人,他们在经济 上是新自由主义,资本主义的市场原教旨主义,推行放松控制、私有化、自由化的经济 政策。但在政治上,在涉及国家,民族、种族、家庭、伦理道德、文化价值观念方面是 保守主义的。30年代西欧有一次保守主义革命,保守主义政党与法西斯同流合污。2000 年海德尔在奥地利上台,展现了新保守主义和右翼民粹主义联合执政的模式,但当时出 现这种情况的还只有一个奥地利。现在看来,意大利、丹麦、挪威等国都在模仿这个模 式,其他国家也在不同程度上往这个方向走。
二、比保守主义更右的是右翼民粹主义。人们往往笼统地称它们为极右势力,其实极 右势力又分右翼民粹主义和右翼极端主义,两者不是一回事。前者是合法的,虽然它比 保守主义更右一些,但同新旧法西斯还不一样。法西斯就是赤裸裸地要推翻民主制度, 右翼民粹主义还是要在民主范围内活动,利用议会民主制选举上台,我叫它“合法的法 西斯主义”。民粹主义最大的特点就是美国政治学专家所说的:从“拍卖政治”转到“ 营销政治”。多党议会民主制就是政治上的市场经济,经济家卖的是股票,政治家卖的 是选票。“拍卖政治”就是推销自己的政治纲领,让公众相信自己的政治纲领是正确的 ,投我一票。现在的“营销政治”就是要研究政治市场的需求,看老百姓想的是什么, 哪些口号能够获得更多的选票。所以排外、反腐败、反官僚,能得到许多下层公众、特 别是穷人的拥护。工人并不是天然的左派,在西方社会反共政治文化根深蒂固影响广泛 的地方,工人会投票拥护极右派。
三、右翼极端主义,也就是新老法西斯主义,如德国光头党等。这类组织在西方一般 是被取缔的、是非法的。这股势力非常顽强、被取缔以后往往改头换面,换个名字,重 新登记注册,开展活动。
史志钦 我们现在把欧洲右翼政党一股脑都称为极右势力。实际上它们还是有很大差 别的。极右政党没有一个称自己是极右的。它们经常宣称自己是“非左非右”,是“第 三条道路”。对极右翼的界定,目前没有一个普遍认同的观点,于是对它们的称谓五花 八门:法西斯主义政党、后法西斯主义政党、新纳粹、极右翼、激进右派、新右翼、极 右民粹主义等等,据不完全统计,有26个称谓,涉及50多个特征,足见这个问题的复杂 性。但总的看来极右势力有这么几个特征:1.极端的民族主义,2.极端的种族主义,3.排外仇外,4.反民主反体制、主张建立强国家。
一些极右翼政党,其政策主张不一定很极端。极右政党虽然思想体系庞杂,但其核心 是种族主义、民族主义,强调国家和民族的旗帜,强化反移民情绪。还有一个共同特点 ,就是反对欧洲一体化(个别极右翼政党除外),认为一体化将会取消各国的民族特性和 文化特性,他们提出的口号是“要民族国家,不要欧洲联邦”。
在很多情况下,极右政党的民族主义情绪有着强烈的反美国倾向。他们把美国看作是 霸权的超级大国,一些极右翼人士还认为,全球化是由美国主宰,法国及欧洲处在从属 地位,他们反对美国主导这样一个世界新秩序,希望与美国平起平坐。
世界政治向右转
张世鹏 世界政治向右转,这是自80年代里根、撒切尔在美英上台后开始的一种发展 趋势,人们经常说,里根主义、撒切尔主义从根本上改变了战后资本主义的发展方向。 从那时到现在,资本主义国家政治气候总的趋势是不断向右转,世界范围也是这样,其 中最大的事件就是苏联东欧社会主义阵营的崩溃。这中间有一点缓冲,在90年代中期, 欧洲社会民主党人再度执政,提出所谓的“第三条道路”(当时有人说“欧洲一片粉红 色”),实际上,是社会民主党向右倾斜,即民主社会主义的新自由主义化。在这以前 还有共产党的社会民主党化,这都是政治文化向右转的具体表现。法国右翼民粹主义头 目勒庞1973年建立民族阵线,由最初2%的支持率,攀升到目前的17—18%,是一个逐年 上升的趋势。到今天大家吓一跳,怎么勒庞能得这么多选票,进入法国总统选举的最后 一轮投票?!现在虽然希拉克战胜了勒庞,但是,希拉克在移民、多元文化、社会治安等 问题上,要考虑右翼选民的意见,它的政策要向右倾斜,政治文化从总体上还是要继续 向右转。这种整体右倾趋向引起很多有识之士的忧虑,他们发出各种危险警报。
王缉思 不管美国、欧洲还是日本,右的抬头都是全球化引起的反弹。如反移民(针对 劳动力自由流动)、针对发展中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在发达国家中极力维护主流意识 形态、主流族群等等主张,都是偏右的。从资本自由流通角度,它是维护现在制度的, 但又不允许人的、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它对全球化的反弹、反思不同于左派对全球化的 反弹、反思。
张世鹏 总的来看,这种向右转的趋向越来越明显,这是全球化引起的强烈反弹。在 全球化过程中,在资本主义国家,受益者是少数,遭受损害的人越来越多,发达国家中 的贫富分化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西方左派有人说,发达国家中正形成一个世界精英阶 级——全球金融垄断资产阶级。与此同时,在全球范围正在形成一个流氓无产阶级,它 同过去的无产阶级不一样,过去的无产阶级是有职业的,所以讲“工人阶级一挥手,所 有的轮子都得停止转动”,罢工斗争可以使整个社会的经济生活瘫痪。现在的流氓无产 阶级是失业的,再怎么挥手也影响不了社会经济生活。而且现在是失业越多,经济效益 越好。
我和同事们翻译过一本书《全球化的陷阱》(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一开始就讲 到1995年的一次国际讨论会上,那些世界精英们提到的可怕前景:现有劳动力的20%就 可完成全球的商品生产和服务,剩下的80%的人就靠“喂奶”过日子。什么意思呢?第一 、给这80%的人一点饭吃,别饿死了;第二、给一些廉价的黄色的、低级娱乐活动,使 之沉溺于此、安于现状。这种前景预测并不是调侃,是很严肃的。如果真是这样,少数 人垄断了知识、信息、劳动岗位、社会财富,而绝大多数人靠施舍过日子,这样的社会 在政治上绝对不会是民主社会。欧洲著名的自由主义学者拉尔夫·达伦多夫就曾经预言 :“21世纪是一个极权主义的世纪”。新自由主义把经济竞争推向极端、社会达尔文主 义盛行,所谓适者生存、弱肉强食、强者获胜、胜者通吃,这样搞下去,只能强化各个 国家、各个种族、各个民族之间的生存竞争。再加上人口爆炸、生态环境恶化、土壤荒 漠化、食品与水资源短缺、各种原材料资源匮乏,整个人类的生存竞争21世纪将空前激 烈。
全球化在世界范围进一步强化了经济竞争、生存竞争。这种竞争的最后结果就是社会 达尔文主义在世界的渗透,不可避免地加强各国、各民族、种族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所 以今天种族主义、民族分裂主义、排外主义和霸权主义比任何时代都强烈,这不能不说 是全球化的一个悖论。一些左派指出:进入21世纪,人类仿佛又将绕回到20世纪初,那 时也有一次科技产业革命、通讯运输业革命、也有一次全球化。那时是老自由主义,这 次是新自由主义;那时有一次世界大战,这次有科索沃战争;那时失业率达到空前高度 ,这次欧洲的失业率无论从绝对数量或相对数量都达到了当年法西斯上台前的水平。欧 盟有2000万人失业,经合组织有4000万人失业,全世界有10亿人失业!现在就差一个黑 色星期五,一次世界性的金融危机大爆发,或者一个具有世界性破坏影响的突发经济事 件。这是一个很危险的局面,在这个背景下,种族主义和极右势力的崛起就是必然的。
现在西欧很多人说,现在幸亏还有社会福利国家制度,不然的话,法西斯早就上台了 。哈贝马斯在最近出版的《后民族主义时代》一书中专门有一章“从灾难中学习什么” 。他认为20世纪惟一的亮点就是50—60年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吸取30年代资本主义大 危机和两次世界大战的教训,认识到富人应该向穷人让步,做一定的阶级妥协,这样才 能使社会安定,于是建立社会市场经济,提出大众福利的口号,建设社会福利国家,创 建“莱茵资本主义”模式。自从里根主义、撒切尔主义上台,苏联东欧社会主义阵营崩 溃以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内部的阶级妥协局面消失了,现在反过来反攻倒算——削减 社会福利、打击工会,整个向右转。
欧洲:极右势力的三次浪潮
史志钦 实际上,“左”、“右”的概念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社会有不同的界定形 式。“左”“右”的概念很难界定,有专家甚至认为,应当用“极端主义”代替我们现 在说的“极右翼”。极端主义可能更能概括目前的种种现象。
战后以来,欧洲极右势力的兴起大约出现过三个波次。第一个波次大约在上个世纪60 年代末70年代出现,当时意大利法西斯退伍军官建立了一个名为“意大利社会运动”的 组织,引起关注。70年代英国的“民族阵线”在选举中取得突破,进一步引起重视。第 二个波次是80年代,法国勒庞建立的“国民阵线”在选举中的选票超过法国共产党,引 起欧洲政坛震惊。第三个波次出现在90年代,意大利北方联盟、意大利全国联盟(原意 大利社会运动)进入政府及2000年奥地利海德尔的自由党进入政府,在欧洲引起大规模 抗议浪潮。这次勒庞在法国大选中爆冷更是出乎人们预料。
从表象上来看,欧洲极右翼崛起有以下几个原因。第一是两极格局的瓦解,欧洲一体 化进程加速,为以民族主义为核心的极右翼提高了机会。冷战结束后,一度受压抑于共 产主义和资本主义之间的民族主义思潮泛滥。第二是传统的左右翼失去特性,向新自由 主义转变。左右翼面对的共同问题是经济效益低下,因此需要进行社会福利改革,但改 革都无多少成效。前两年颇为流行的“第三条道路”也不能根治欧洲根深蒂固的疾病。
从更深层次讲,欧洲极右翼的出现实际上是欧洲传统治理的危机。极右翼的共同特点 是对现行体制提出挑战。在许多国家,选民对政治表现出不满与疏远,选举中的投票率 低,政治家在公众中的形象不佳,主流政党已经失去民众的信任。选民认为政治家是自 私的,只考虑自身利益,不关心选民疾苦,只关心选民的选票。这样,选民在投票箱前 就投了抗议票,支持极右政党。
法国国民阵线之所以在80年代异军突起,一个重要原因是,1981年法国共产党与社会 党联合执政后,政府背弃了竞选时许下的诺言,共产党限于尴尬的局面,进而疏远了自 己的传统左派选民。国民阵线则较好地以反体制政党的面目出现,吸引了广泛的抗议票 ,取代了共产党的地位作用。加上,近几十年法国左右共治的治理模式,使选民感到两 党已经没有多大差别,他们都不能解决法国根深蒂固的矛盾。从选票分析看,那些支持 国民阵线者,他们大多属于社会下层。都一度是共产党的传统选民。法国《费加罗报》 撰文指出,投勒庞票的工人竟占了工人总数的30%,20%的农民也投了勒庞的票,手工业 者及小商人占19%。在谈到支持勒庞的原因是;49%的人说他们找不到别的合适的候选人 ,其实这是一些抗议票。另外年青人比较多,还有失业者,即浪氓无产者,也就是劣势 群体。还有,从选民的性别来看,男性多于女性。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美国向右转
王缉思 2001年初小布什上台,已经标志着美国开始向右转。克林顿执政的八年,表 现了美国新自由主义价值观的兴旺发达,当时占了相当大主导地位的思潮,包括主张文 化多元主义、崇尚宽容、强调保护黑人和其他少数族群的权益,对同性恋、堕胎都比较 宽容。布什上台后,9.11是个契机,使美国发生了很大变化,美国社会文化中深层的一 些保守思想借9.11之机而复活,压得温和派和新自由主义抬不起头来,这令我很吃惊、 很受震撼。原来对美国既有好印象又有坏印象,现在坏印象增加了很多。当时我作为“ 老外”,生活在美国,感觉就很强烈。一个“老外”在大街上或航班上犯点事,美国警 察要是把他抓起来毒打一顿,去哪里说理?受到什么法律保护?如果你是阿拉伯人或穆斯 林,所受的怀疑就更不用说了。不像过去那样,“老外”不感到和美国人有多大差别。 我不知道现在外国公民的权利在哪儿可以得到保护。
这种情况还会不会发展下去?美国还是不是以前我们看到的、理想中的那个美国,不同 种族、不同信仰、不同文化、不同肤色的人能够共处的美国?现在来自“左”“右”两 方面的冲击都表明,世界决没有这么美好,美国本身也没有这么美好。那么,这个世界 向那个方向走?现在“右”的在向极端走,“左”的也在向极端走。本·拉登在各国, 特别是阿拉伯国家民众中有许多支持者,但各国政府都不支持本·拉登。冷战时期那样 以意识形态、以国家为中心地划分“左”“右”行不通了。
日本政治总体右翼化
金熙德 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靠的是外源方式,由外力推动,和欧美相比,它没有 缓慢的资本主义和市民社会的发展过程,没有形成自由派和保守派的两党制的政治平衡 状态。在日本政论中的左、中、右概念有其特定含义,他们主要叫“革新派”和“保守 派”,战后几十年,保守派一直占主流、处于执政地位,推行保守主义路线。日本自明 治维新以来一直存在右翼思想和右翼团体,大大小小人数不等,公开的组织就有一万左 右,主要的有几百个。实际上日本自民党中就包含有左派和右派,而不是像美国公开分 成两党,日本的特殊性也在于此。政治幅度是相当宽泛的,自民党内左、右翼共存,社 会党在外面牵制。这种特殊的政治文化体制为战后日本的发展起到了好的、正面的作用 。
冷战后,日本右翼思潮是在发展。过去,在两极格局下,在存在着一个社会主义阵营 的时期,以社会党为代表的革新思潮确实发挥了作用。冷战后,社会党这一极就垮了。 1993年自民党失去多年执政地位后,为了重返政治舞台中心而想尽办法,与社会党联合 执政。在联合政府里,社会党占少数,首相之位却让给了社会党的村山富市。结果社会 党领导、驾驭不了自民党,社会党的政策越来越与自民党趋同,成为“没有色彩的政党 ”,在选举中议席从100多席惨跌到20多席,名存实亡。过去社会党的力量也不足以通 过什么法案,但至少可以阻止一些法案的通过。而现在自民党想通过什么法案就通过什 么法案,因为没有了对立面。从日本政治大的方面看,是总体在右翼化。现在日本是“ 比较激进的保守派”占主流,就像以小泽一郎为代表的,或现在正在走的这条路,他们 急于突破现有宪法体制,追求“拥有其他国家都有的权利”,成为“普通国家”,对战 后初期吉田茂制定的以经济为中心和低姿态的路线(即“保守本流”,日本就是通过此 把经济搞上去了),发起了挑战。自民党中的右翼势力抬头,占了主流,要摆脱战败国 阴影,走政治大国、军事大国之路。
对民主的挑战?
金熙德 日本与欧美不同,日本实行的是间接的民主选举办法,森喜朗是日本政治家 中最无能的,他居然能当上首相,所以有一种说法,在日本原来的政治体制中,最无能 的政治家才能当上首相,而锋芒毕露的人很难成事,因为左右两方面都会反对他。小泉 是锋芒毕露的人,他是少数派,他上台主要是靠基层党员的选票,这是选举制度改革以 后才有的现象。在原来的制度下,选民只选举由哪个政党上台,而谁当首相则是在派系 里由几个长老决定。小泉首相确实是日本国民自己选出来的。
几年前右翼人士石原慎太郎当上了东京都知事,许多调查都表明,小泉以后,当首相 的会是石原慎太郎。我想,右翼上台与直接民主有关,民主越彻底,越有利于极右翼上 台。日本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这就是因为日本的新民族主义非常普遍。日本正处 在一个没有大政治家、没有理念的时代,政治家们只想到如何能拿到更多的选票,他们 的竞选诺言上台后很少能兑现。如小泉,他面对恢复景气和改革两个互相矛盾的局面, 要改革就不会有景气,还会增加失业。他竞选时提出要重点解决这两个问题,结果到现 在没有一点起色,其实也就是说说而已。右翼也解决不了实际问题,但它们会迎合选民 心理。接着就再选更右的,或许会是恶性循环。
张世鹏 自由与民主本身就是一对矛盾,自由市场经济的结果是贫富分化,如果从市 场经济竞争中受害的是大多数,民主就应该是少数服从多数,这个资本主义自由制度就 不稳了。二次世界大战后,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已经比较好地解决了社会福利国家建设问 题,如联邦德国,社会福利国家的划拨福利占国民收入的1/3,缓解了市场经济所造成 的消极后果,把这种消极后果减少到社会能够承受的程度,这是成功的例子。正如哈贝 马斯所说的,具有讽刺意义的是,原来在冷战年代似乎已经解决的问题现在又重新绕回 来了,劳资妥协协议现在被资本家撕毁了,没有社会主义制度的压力,没有两个制度间 竞争的压力,资本家开始向西欧工人运动多年的斗争成果反攻倒算,要用斧头砍杀社会 福利。
会对世界有什么影响
阎学通 听了几位专家的发言,我越来越觉得我们所讨论的问题是非常重要的。那么 我想提几个问题:第一,右翼的上升到底是“欧洲现象”,还是“世界现象”?右翼势 力发展好像不仅仅是欧洲国家、发达国家的现象,好像全世界都在往右转。全球的中心 工作似乎只剩下了一个,就是发展经济。只要把经济搞好了,世界上的一切就都好了, 这种经济至上主义正在使人类走向政治理想日益淡漠的社会。政治家的功能原本是告诉 和引导民众往哪里走,现在却是跟着民众走。政府的政治目标不是让国民生活得比别国 幸福、平等、安全和自由,而是比别人有钱。国际社会比的是谁有钱,谁的国力强,谁 的经济殷实。其结果是有钱的人成为社会样板,有钱的国家成为国际样板。全世界都在 为增加财富而奋斗,在经济财富与政治理想之间的平衡没有了。
要增加财富,就得提高效率;要想提高效率,就得牺牲平等。平等已不是人们追求的 主要社会目标,人们追求的是财富和强大。一切向钱看,这种全球性的经济中心主义也 许就导致了整个国际社会都在朝右走。越来越多的人思想向右转,于是极右的势力才能 有市场。右翼思潮恐性不是个区域性的问题,可能是带有全球性的问题。
第二,如果右翼势力在很多国家上台,这些国家的对华政策是否会变得非常强硬?右翼 追求的最高目标是国家经济实力的上升,而中国也在加强经济建设,也在追求国家实力 的上升,那么与这些国家的竞争就不可避免。右翼思潮的发展使国与国的关系就更加是 赤裸裸的利益关系,政治上的认同作用更小。是否可以认为,右翼势力上升会导致国家 间利益冲突加剧,这可能驱使右翼执政的国家对华政策趋于强硬。
第三个问题是,全球都在往右走,我们怎么办?
史志钦 对于极右翼得势对世界的影响,可能大家觉得很悲观。我觉得,目前在欧洲 极右翼势力的发展在短期内还不会造成很大的动荡。从第一次选举到第二次选举,勒庞 得票率基本维持在18%左右。欧洲社会结构的特点是“两头大、中间小”,资本家、垄 断资本家属少数,劣势阶层也是少数,而中间等级是多数。同时,极右政党作为一种政 治思潮和势力必将长期存在,因为在西方这样一个多元化社会里,任何一个政党不可能 代替所有人的利益,必定会有这样那样的政党代表那些边缘阶层的利益。极右翼势力为 什么有这么多选民,实际上他们是对现政权的政策心存不满。我认为这次选举的结果对 政策影响的意义要大于选票的意义,极右翼进入第二轮选举,震动了欧洲左右翼政治家 ,极右翼提出的一些主张必然要在主流政党政策中有所反映。
王缉思 右翼执政对我们国家的影响,我的相法与学通的想法不大一样,我认为对我 们的压力还没那么大,或者从国家政权的角度看,还没有感受到这种压力。为什么到目 前为止,我们对美国、对日本采取的是一个相对温和的态度?如果真正感受到了我们的 切身利益受到威胁了,一定会有强烈的反弹。其实,右翼势力在西方得势,可能会对我 们国内产生的影响,重要在经济和社会方面,以及灌输了一种保护资本膨胀的价值观。 它对我们国内的社会分层、对国内社会的稳定有影响,社会达尔文主义思潮上升,使人 们一切向钱看,崇拜“大款”,忽视弱势群体的利益。还有就是操纵媒体。西方媒体进 入国内,会进一步宣传他们的价值观,向人们宣传买房子、买车、旅游,忽视社会公平 。
金熙德 日本的变化对中国有直接关系。我在同日本年轻一代的政治家的接触中感到 ,他们不管是民主党的、社会党的还是自民党的,基本上都是上述观点,没有什么不同 声音。他们对历史问题没有认识(不像一些老政治家),既不了解、也不想了解。你到日 本就能体会到,80%~90%的日本人对历史根本不想谈,不想分清什么是非,和我们想的 根本不是一个层次的问题。中国外交必须清楚这一点,和这些“新生代”打交道很困难 。现在日本国内政治整体趋向右倾,所以小泉才敢一而再地参拜靖国神社,哗众取宠。 今后中日关系要有一个长期的磨合过程。
阎学通 今天的讨论观点不太一致,也可能是不同国家对于右翼思潮的标准有所不同 所致。不过,大家都认为右翼思潮的出现与全球化有关,与两极分化有关,与经济发展 趋势有关。大家认为右翼势力的发展会增加国家之间的利益矛盾,不利于民主与平等, 但对中国的影响可能还是因不同国家而异。这次讨论有两点希望引起大家的关注,一是 看法上的基本分歧说明这个问题需要更深入的研究,二是大家都认识到此事重大,这点 希望能引起更多学者对这一问题的关心。
标签:勒庞论文; 日本政治论文; 美国政治论文; 世界政治论文; 美国政党论文; 世界主义论文; 英国政党论文; 日本政党论文; 美国选举论文; 德国政党论文; 美国社会论文; 政治论文; 民主制度论文; 社会思潮论文; 经济论文; 全球化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