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生态材料——甲壳素和壳聚糖纤维述评

新型生态材料——甲壳素和壳聚糖纤维述评

一、新型生态材料——甲壳质及甲壳胺纤维综述(论文文献综述)

李晓琼[1](2016)在《甲壳胺纤维的化学改性及天然染料染色性能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甲壳胺纤维具有良好的抗菌性、生物相容性和生物降解性,是一种新型的功能性纤维,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然而甲壳胺纤维在染整时遇酸性条件的加工(如酸性染料染色、酸中和处理)存在严重的酸溶失问题,这降低了混纺物中甲壳胺纤维的含量和混纺物的功能性,从而降低了甲壳胺纤维的应用价值。本论文针对上述问题,采用双环氧基类、氮丙啶类和碳二亚胺类三种不同结构的水溶性交联剂对甲壳胺纤维进行交联处理,试图提高其耐酸性,并采用功能性天然染料对交联纤维进行染色,赋予其更多的功能性。研究结果表明:(1)经双环氧基交联剂处理后,甲壳胺纤维耐酸性显着提高,在酸溶液中的失重率显着降低,纤维热稳定性和抗氧化能力有所提高,纤维晶体结构、回潮率及对直接和活性染料的吸附能力未发生变化,但纤维拉伸强度有所降低。(2)经氮丙啶交联剂交联改性后,甲壳胺纤维耐酸性明显提高,纤维的拉伸强度和回潮率有所增加,纤维热稳定性、晶体结构及对直接和活性染料的吸附能力未发生变化。(3)经碳二亚胺类交联剂处理后,甲壳胺纤维耐酸性增加,纤维热稳定性和回潮率有所增加,纤维晶体结构及对直接和活性染料的吸附能力未发生变化。(4)三种交联剂对甲壳胺纤维的交联程度由高到低顺序依次为:双环氧基类交联剂>氮丙啶类交联剂>碳二亚胺类交联剂。(5)紫胶色素在弱酸性条件下在交联甲壳胺纤维上的吸附等温线更加符合Langmuir-Nernst模型,Langmuir型吸附占总吸附的比例高于Nernst型吸附,紫胶色素与纤维之间的离子键结合占主导作用。交联对紫胶色素在甲壳胺纤维上的吸附和染色性能影响极小。经紫胶色素染色后,交联和未交联甲壳胺纤维的抗氧化性显着提高,而交联甲壳胺纤维的优良抗菌性保持不变。

李丹[2](2009)在《改性壳聚糖纤维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将天然高分子化合物进行化学改性,使之成为高效、价廉、无毒、可生物降解的高分子材料,成为环境界研究的一个热点,其中,接枝共聚是最常见的化学改性方法之一。壳聚糖具有优异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性,在纺织、医疗和环保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而且壳聚糖后加工处理方便简单。其链上的羟基和氨基可发生烷基化、酰基化及接枝和交联等化学反应,制成系列衍生物,赋予其新的性质,从而扩大应用范围。本文主要研究的是在过硫酸铵做引发剂下,将丙烯酸接枝到壳聚糖上,从而制备出一种具有功能性的改性壳聚糖纤维。这一合成路线方法简单,为壳聚糖的改性方法研究提供了新的途径,拓宽了壳聚糖改性工艺路线的设计思路。壳聚糖通常是从蟹、虾壳等甲壳中提炼出来的甲壳素脱乙酰化的产物。本研究所用壳聚糖脱乙酰度约为74.2%。以过硫酸铵为引发体系,以具有一定酸度的水溶液为介质,反应温度为75℃时,在有氮气保护的三口反应瓶中实施了接枝共聚反应。对壳聚糖和壳聚糖与丙烯酸接枝共聚物进行了红外光谱和扫描电镜分析,证明了壳聚糖与丙烯酸确实发生了接枝共聚反应。通过研究对接枝共聚反应有显着影响的实验条件(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单体AA浓度和引发体系的浓度),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当壳聚糖质量为0.6g,过硫酸铵与丙烯酸的摩尔比为0.01,凝固浴中无水乙醇和10%NaOH的体积比为50:50。在此条件下制得纤维的弹性最好,纤维的断裂强度为0.55CN/dtex,伸长率达367%。当壳聚糖质量0.5g,过硫酸铵与丙烯酸的摩尔比为1.5%,反应时间3h,凝固浴无水乙醇和10%NaOH体积比为30:70,此条件下得到纤维的吸水性能较好,吸水率达275.67g/g。目前国内外所生产的壳聚糖纤维一般都采用湿法纺丝法制得,所得的纤维强度较低,本文中还用戊二醛做交联剂,在一定的反应条件下,制备了较高强度壳聚糖纤维。壳聚糖纤维最高断裂强度可达2.03CN/dtex。

胡晓莉[3](2008)在《甲壳胺纤维在印染加工中的失重和降解问题探讨》文中提出甲壳胺纤维是一种新型的功能性纺织新纤维,常与棉、粘胶、羊毛等纤维混纺制成各类日常用和医用纺织产品,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尽管甲壳胺纤维具有优良的功能性,但在印染加工中也存在吸色速度快、易染花、与其它纤维的同色性差、耐酸性差、易降解和失重等问题。本论文针对该纤维在印染加工中的失重和降解问题展开研究工作,主要讨论甲壳胺纤维在双氧水漂白时的失重和降解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尤其是金属离子的影响,并针对甲壳胺纤维耐酸性差、在酸性条件下加工时极易流失的问题,采用交联剂交联改性法提高甲壳胺纤维的耐酸性,降低酸溶失率。期望通过这些研究,为获得降低甲壳胺纤维在印染加工中的降解和失重的方法以及改善甲壳胺纤维纺丝后加工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企业生产的甲壳胺纤维,可能因为纺丝技术及参数、甲壳素原料来源等的不同,在脱乙酰度、分子质量、结晶度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而这些差异对氧漂时的降解和失重会造成影响。(2)甲壳胺纤维在双氧水漂白时存在较严重的的失重和降解问题。部分降解产物分子质量低、易溶于水,导致了纤维的失重。分子质量高的甲壳胺纤维在氧漂时的失重率明显低于分子质量低的甲壳胺纤维。在高于70℃的温度下漂白,纤维失重程度很大。随着双氧水浓度的增加,纤维的失重率逐步增加,纤维分子质量在低浓度双氧水作用下即降低较大,但进一步增加双氧水浓度,分子质量的降低程度较小。氧漂后,甲壳胺纤维的基本化学结构未发生变化,结晶指数略有增加。(3)甲壳胺纤维螯合的不同金属离子对氧漂时的失重率影响存在较大的差异,螯合的Fe2+和Mn2+略为增加了失重率,而螯合的Cu2+显着增加了失重率,且失重率随着螯合Cu2+浓度的增加而增加。螯合Cu2+的甲壳胺纤维,经氧漂后,分子质量显着降低,TG曲线上的初始热失重温度明显降低,DSC曲线上的热降解峰峰温也发生了降低,这说明螯合Cu2+对甲壳胺纤维氧漂时的降解存在明显的催化作用。(4)选择合适的交联剂对甲壳胺纤维进行交联改性,可解决甲壳胺纤维在酸性印染加工中的酸溶解和失重问题。弱阳离子型的交联剂EH能显着提高甲壳胺纤维的耐酸性,降低其酸溶失率,其效果明显好于阳离子型的交联剂DE。改性处理时的交联剂EH和纯碱浓度对改性纤维的酸溶失率影响较大,而改性温度的影响很小。

朱洪红[4](2008)在《蚕蛹甲壳素抗菌新材料的研究》文中提出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蚕丝生产国,具有最丰富的蚕蛹资源,全国每年干蚕蛹产量可达10余万吨,占世界蚕蛹产量的70%以上。蚕蛹作为缫丝工业的副产品,由于有特殊的气味,除用于畜禽饲料外,并未得到很好的利用。由于甲壳素及其衍生物功能多样,被广泛应用于许多领域,从虾壳、蟹壳类提取甲壳素/壳聚糖已形成工业化生产。研究表明,蚕蛹壳中甲壳素的含量为33%-44%,高于虾壳、蟹壳中含量,且蛹壳中的盐类物质远少于虾壳、蟹壳,是一种更优良的甲壳素资源。蚕蛹可以直接从缫丝厂大量收集,来源广泛、成本低廉,可变废为宝,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因此,对蚕蛹甲壳素/壳聚糖制备工艺及产品性能进行详细研究极其必要。本论文以家蚕蛹的蛹壳为原料,主要采用酸碱法(稀酸脱矿物质,稀碱脱蛋白质,H2O2脱色和浓碱脱乙酰基),探讨了甲壳素与壳聚糖的最佳制备工艺,并对蚕蛹壳中提取的壳聚糖的抗菌性进行研究,主要得到以下实验结论:1.利用蚕蛹壳提取甲壳素最佳工艺研究及产品质量检测(1)采用单因素实验法对甲壳素的提取工艺进行探讨,分别讨论了盐酸的浓度、浸泡时间和浸泡温度对脱矿物质的影响以及NaOH的浓度、浸泡时间和浸泡温度对脱蛋白质的影响。最终确定制备甲壳素的最佳工艺为:洗脱矿物质的条件为HCl溶液的体积分数为3%,浸泡温度30℃,浸泡时间22h;脱有机物质的条件为:NaOH溶液质量分数5%,浸泡温度85℃,浸泡时间为4h,并用10%H2O2脱色。(2)实验提取的甲壳素成品的主要质量指标为:白色片状或粉状固体,水分含量为5%~10%,灰分含量为0.63%~0.81%,含氮量为5.86%~6.02%,提取率为32%~38%。它与虾、蟹中提取的食品级甲壳素企业标准(颜色为白色,形状为片状或粉状,水分含量为≤10%,灰分含量为≤1.0%,含氮量为6.2%~6.5%)相比,本研究所得蚕蛹甲壳素质量均优于虾、蟹壳中提取的食品级甲壳素,有助于其深度开发与利用。2.利用蚕蛹甲壳素制备壳聚糖的最佳工艺研究及其质量检测(1)采用3因素4水平/5水平的正交实验探讨了蚕蛹甲壳素制备壳聚糖的工艺,结果表明:NaOH的浓度、温度与时间对脱乙酰度的结果影响均非常明显,NaOH的浓度与温度之间协同显着影响脱乙酰度:但处理时间与处理温度之间对脱乙酰度的影响相对独立。最终确定制备壳聚糖最佳工艺为:NaOH浓度为50%,NaOH处理时间为18h,处理温度为90℃。(2)按上述试验条件制备的壳聚糖为白色粉状或片状,水分含量8.1%,灰分含量0.67%,黏度41mpa.s,分子量5×104,脱乙酰度95.6%,与虾、蟹中提取的食品级壳聚糖企业标准(颜色为白色,形状为片状或粉状,水分含量为≤10%,灰分含量为≤1.0%,脱乙酰度≥85%,黏度为30mpa.s~3000mpa.s)相比,本研究所得蚕蛹壳聚糖的主要质量指标均优于虾、蟹壳中提取的食品级壳聚糖。3.蚕蛹壳聚糖的抗菌性研究选择DD.90.4%与DD.95.6%壳聚糖对大肠杆菌、嗜热脂肪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进行抗菌性研究。(1)DD.90.4%与DD.95.6%壳聚糖在pH4.5~6.5范围内,有明显的抑菌作用,而当pH大于6.5时,壳聚糖抑菌性有所减弱甚至无抑菌效果。说明壳聚糖的抑菌效果受到介质pH的影响。即在酸性环境下,壳聚糖的游离氨基发生质子化,容易与带负电荷的微生物相互作用,从而发生抑菌作用,因此在较低pH值条件下壳聚糖的抑菌作用要大于pH值较高的环境。(2)DD.90.4%壳聚糖,在浓度0.100%~0.125%范围内,对各种菌种抑菌性强弱顺序依次是:大肠杆菌>嗜热脂肪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DD.95.6%壳聚糖,在浓度0.100%~0.125%范围内,对各种菌种抑菌性强弱顺序依次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嗜热脂肪芽孢杆菌>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纯化后的DD.90.4%壳聚糖,对白色念珠的抗菌性有很大改善,当浓度达到0.125%时,抑菌率可达到95%以上。(3)从家蚕蛹提取的壳聚糖对各种菌种的最小抑菌浓度为:(DD.90.4%壳聚糖的最小抑菌浓度是:金黄色葡萄球菌为0.125%,大肠杆菌0.100%,嗜热脂肪芽孢杆菌0.125%;DD.95.6%壳聚糖的最小抑菌浓度是:金黄色葡萄球菌为0.075%,大肠杆菌0.100%,嗜热脂肪芽孢杆菌0.125%)与虾、蟹中提取的壳聚糖相比,抑菌效果更加显着。该研究结果为利用家蚕蛹提取甲壳素,开发壳聚糖抗菌新产品提供了理论依据。

金碧凤[5](2008)在《负载型壳聚糖功能材料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文中提出壳聚糖的分子结构中含有羟基、乙酰基、氨基等,具有多功能基化学反应性、立体结构与手性特征,尤其是其具有的动植物组织和器官生理适应性、安全性,可完全分解性、亲水性和可再生性,使其在生物医学和环境友好功能材料的应用方面受到众人青眯。当今研究热点之一就是设计制备具有优异性能的、新型的壳聚糖类功能材料,拓展该环境友好材料的应用领域。本论文选用不同的分子筛载体与壳聚糖及其配合物形成新型的壳聚糖类功能材料:Cu(Ⅱ)-CS/MCM-41、CS/ZSM-5。并采用粉末X-射线衍射分析、BET、红外光谱、热重分析和固体紫外漫反射光谱等手段对所合成材料进行了表征。详细探讨了Cu(Ⅱ)-CS/MCM-41模拟过氧化氢酶催化H2O2分解反应的性能及影响因素;探讨了CS/ZSM-5在水溶液体系中吸附铬(Ⅵ)的影响因素及最优工艺条件。论文还设计合成了新型联吡啶类-多酸类超分子化合物:4,4’-bipy-PW、4,4’-bipy-Cu(Ⅱ)-PW、2,2’-bipy-Cu(Ⅱ)-PW。并在合成基础上,开展了新型联吡啶类-多酸类超分子化合物在异相体系中催化氧化降解壳聚糖的应用研究。实验结果表明:CS-Cu(Ⅱ)/MCM-41能高效的催化H2O2分解;CS/ZSM-5对铬(Ⅵ)也显示出了明显优于其他吸附剂的性能。在反应体系中不溶的联吡啶类-多酸类超分子化合物作为催化剂可以有效地催化H2O2氧化降解壳聚糖,制备水溶性低聚糖;并且可以方便地从降解体系中分离出来,具有催化剂方便回收再利用的优势。

刘呈坤,马建伟[6](2005)在《甲壳素和甲壳胺纤维质量的影响因素》文中认为概述了影响甲壳素和甲壳胺纤维质量的因素,如甲壳素和甲壳胺的品质、纺丝原液的溶剂选择及浓度的确定、凝固浴的确定;简述了通过化学改性来改善甲壳素和甲壳胺纤维性能;介绍了国内外为改善纤维质量所作的最新研究。

刘呈坤,马建伟[7](2005)在《影响甲壳质纤维质量的因素探讨》文中认为介绍了甲壳质纤维发展及生产流程。阐述了影响其质量的因素有原料的质量、溶剂的选择、纺丝液浓度的确定、凝固浴的确定等方面。

刘呈坤,马建伟[8](2005)在《影响甲壳素和甲壳胺纤维质量的因素》文中指出甲壳素纤维作为21世纪的新型绿色纤维,在服装以及医疗卫生领域都有很大的应用潜力。通过对甲壳素和甲壳胺纤维生产工艺的分析,概述了影响甲壳素和甲壳胺纤维质量的主要因素,诸如甲壳素和甲壳胺的品质、溶剂的选择、纺丝液浓度和凝固浴的确定等。

陆慧[9](2005)在《甲壳质抗菌针织物主要服用性能及抗菌性的研究与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纺织品是微生物的良好载体,当条件适宜时,这些微生物会迅速生长繁殖,使纺织品产生着色变色现象,机械性能下降,甚至出现难闻的臭味,某些致病微生物侵入人体将会影响使用者的健康,导致皮炎及其他疾病,甚至危机生命。因此抗菌纺织品的目的就是控制微生物的生长,保护纺织品本身及其使用者自身的健康与舒适。 本文回顾了抗菌纺织品的发展历史,简要介绍了各类抗菌加工方法。从抗菌纺织品的发展趋势来看,抗菌纤维将是今后重要的开发方向。当最终用途不同时,对抗菌产品的抗菌性要求也会有所不同。本文研究对象是用于内衣面料的抗菌针织物,其主要的抑制菌种是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色念珠菌。本文研究的目的就是将甲壳质抗菌纤维更好的运用于服用纺织品,满足广大消费者的需求。抗菌针织物的热、湿舒适性、服用性能、抗菌效力及抗菌耐久性是本文的研究重点。 本文介绍了一种新型的抗菌纤维,即将甲壳素经过特殊处理和粘胶共混而制得甲壳质抗菌纤维。由该种纤维制得的甲壳质抗菌纱,该种纤维与棉混纺制得的抗菌纱,甲壳素与腈纶共混制得纤维再与棉纤维混纺制得的抗菌纱这三种纱线编织平针、双罗纹、双层织物作为本课题的研究对象。编织而成的织物经过炼漂、染色整理,进行常规测试。测试内容主要有:顶破强力、耐磨性、起毛起球性、刚柔性等服摘要用性能;透气性、保暖性、透湿性、输水性、润湿性等舒适性能。 根据80年代初期由我国学者邓聚龙教授创立的灰色系统理论,本文采用灰色聚类分析评价系统对上述织物试样进行热湿舒适性能综合评价得出以下结论: 50/5O粘+甲/棉平针及双层织物的综合性能优良;100%粘+甲平针与双罗纹织物综合性能中等;50/50睛+甲/棉双罗纹与双层及纯棉双罗纹织物的综合性能最差。由此可见,织物的结构和原料对其综合性能的影响很大。其中50/50睛+甲/棉抗菌纱所编织织物其综合性能处于性能较差的灰类,但若以纯棉织物为比较标准来评价,尽管它们的综合性能相对较差,但在实用中,它们的热湿舒适性能是完全能满足作为内衣面料的要求的。 本文还对部分织物的抗菌性能进行了测试,测试方法采用国内纺织行业普遍使用的振荡烧瓶法,用以评价非溶出型纤维制品的抗菌性能。考虑到内衣织物将经常洗涤,为评价经一定次数洗涤后织物的抗菌效力,我们选用毛坯布、染色而未经洗涤织物、染色后分别洗涤20、50、80次共5块织物试样进行抗菌性测试。测试结果表明: 100%粘胶+甲壳质坯布试样与染色后经0,20,50次洗涤后的同种织物对大肠杆菌8099的抑菌率均大于国家规定的抗菌标准(与对照样片的抑菌率的差值>26%),具有明显的抗菌作用;坯布试样与染色后未经洗涤的织物测试所得抑菌率基本相同,说明后整理过程对甲壳质粘胶织物的抗菌性几乎没有影响;随着洗涤次数的增加,100%粘胶+甲壳质织物的抗菌率逐渐减小,但与对照样品的抑菌率之差仍

项伟[10](2004)在《对真丝织物抗皱抗菌整理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真丝织物具有良好的服饰性能,其特点为质地轻薄、吸湿性好、优雅的光泽、柔软的手感、优良的保暖性能。但有其致命的弱点,抗皱性能差,在紫外线照射和盐类的侵蚀下,极易泛黄,影响其服饰和使用性能。由于是蛋白质纤维,极易使微生物大量繁殖。国内外的学者对解决这方面的问题进行了长期和大量的研究。研究主要针对单一的弱点展开,没有进行复合研究。本研究从抗皱和抗菌两方面对真丝织物进行处理,在不过多影响丝织物优良性能的前题下,提高其抗皱和抗菌性能。本文叙述了真丝绸优良的性能、化学组成与结构、起皱原因及抗菌机理,综述了真丝绸抗皱抗菌的研究进展。本试验采用第一道工序先在微波辐照下用丙三醇缩水甘油醚对真丝织物进行接枝共聚,提高真丝织物的抗皱性能,分析了不同的微波辐照时间、辐照剂量和不同单体浓度对真丝绸织物接枝率、织物结构及物理性能的影响,并改善织物抗皱的功能、减少泛黄,为微波辐照下的抗皱整理加工工艺的制定提供了基本依据。然后采用了第二道工序用壳聚糖的溶液再次对真丝织物进行处理,分析了经过整理后织物的抗菌性能及其物理性能的变化。首先在微波辐照下真丝织物接枝丙三醇缩水甘油醚,通过正交试验得到了最优工艺路线为:丙三醇缩水甘油醚浓度30%,微波辐照的强度为中低火、辐照时间60秒,有引发剂的存在。测试整理后织物的性能发现:织物的急弹性回复角、缓弹性回复角有很大的提高,分别为50度和40度左右;织物白度下降,手感变硬;整理后织物的断裂强力在接枝率较低时比普通真丝织物提高5%左右,随着接枝率的增大,断裂强力有所下降,但总体来说整理后织物的断裂强力下降不明显,这是因为微波辐照能促进纤维内部结构调整,大大降低双皱类织物内应力。对处理过的丝织物进行氨基酸分析及红外光谱分析证实,丙三醇缩水甘油醚确实与真丝织物发生交联,反应主要发生在非晶区中含量较高侧基含有-NH2、=NH、-OH等极性氨基酸上,如酪氨酸、丝氨酸等。为了使织物具有抗皱抗菌的双重性能,本文对辐照接枝后的真丝织物进行了壳聚糖整理,通过正交试验得到了最佳工艺路线为:丙三醇缩水甘油醚浓度30%、微波功率低火、辐照时间90秒、有引发剂、壳聚糖浓度0.5%、醋酸浓度2%、壳聚糖分子量2500。测试整理后织物的性能发现:壳聚糖在织物上的吸附率较低,织物急弹性回复角、缓弹性回复角都略有下降,急弹性回复角下降10度左右,缓弹性回复角下降2-3度,断裂强力及白度也都有所下降。经壳聚糖整理后的织物对酵母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有良好的抗菌效果,抗菌率达到90%以上。通过红外光谱分析及氨基酸分析得知,丙三醇缩水甘油醚及壳聚糖都与真丝发生了化学交联,使丝素大分子中的组成和空间结构发生了改变。 <WP=4> 经过双重复合工艺处理后的真丝织物相比单纯用壳聚糖进行抗菌、抗皱整理的织物有较好的物理机械性能和良好的抗菌率。也是本研究的创新之处。通过上述两道工序处理使真丝织物的服饰性能大大提高,为今后开发出具有抗皱、抗菌并且物理性能损伤较小的真丝织物打下了基础,以期开发出多功能、高性能、高附加值的真丝织物。

二、新型生态材料——甲壳质及甲壳胺纤维综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型生态材料——甲壳质及甲壳胺纤维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甲壳胺纤维的化学改性及天然染料染色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甲壳胺纤维概述
        1.1.1 甲壳胺的结构组成
        1.1.2 甲壳胺纤维的性质
        1.1.3 甲壳胺纤维的发展及在纺织业中的应用
    1.2 甲壳胺纤维的化学改性
    1.3 天然染料的功能性染色
    1.4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1.5 本课题的研究方法及内容
    参考文献
第二章 环氧类交联剂对甲壳胺纤维的化学改性
    2.1 试验材料和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试验方法
        2.1.3 测试方法
    2.2 结果与讨论
        2.2.1 交联甲壳胺纤维在酸溶液中的稳定性
        2.2.2 交联甲壳胺纤维在过氧化氢漂白过程中的稳定性
        2.2.3 交联甲壳胺纤维的红外光谱
        2.2.4 交联甲壳胺纤维的广角X-射线衍射
        2.2.5 交联甲壳胺纤维的热分析
        2.2.6 交联甲壳胺纤维的拉伸性能
        2.2.7 交联甲壳胺纤维的表面形态结构
        2.2.8 交联甲壳胺纤维的回潮率
        2.2.9 交联甲壳胺纤维的可染性
        2.2.10 交联甲壳胺纤维的抗氧化性
    2.3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氮丙啶类交联剂对甲壳胺纤维的化学改性
    3.1 试验材料和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试验方法
        3.1.3 测试方法
    3.2 结果与讨论
        3.2.1 交联甲壳胺纤维在酸溶液中的稳定性
        3.2.2 交联纤维在过氧化氢漂白过程中的稳定性
        3.2.3 交联甲壳胺纤维的红外光谱
        3.2.4 交联甲壳胺纤维的广角X-射线衍射
        3.2.5 交联甲壳胺纤维的热分析
        3.2.6 交联甲壳胺纤维的拉伸性能
        3.2.7 交联甲壳胺纤维的表面形态结构
        3.2.8 交联甲壳胺纤维的回潮率
        3.2.9 改性甲壳胺纤维的可染性
    3.3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碳二亚胺类交联剂对甲壳胺纤维的化学改性
    4.1 试验材料和方法
        4.1.1 试验材料
        4.1.2 试验方法
        4.1.3 测试方法
    4.2 结果与讨论
        4.2.1 交联甲壳胺纤维在酸溶液中的稳定性
        4.2.2 交联纤维在过氧化氢漂白过程中的稳定性
        4.2.3 交联甲壳胺纤维的红外光谱
        4.2.4 交联甲壳胺纤维的广角X-射线衍射
        4.2.5 交联甲壳胺纤维的热分析
        4.2.6 交联甲壳胺纤维的表面形态结构
        4.2.7 交联甲壳胺纤维的回潮率
        4.2.8 交联甲壳胺纤维的可染性
    4.3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紫胶在交联甲壳胺纤维上的吸附性及功能性研究
    5.1 实验部分
        5.1.1 试验材料
        5.1.2 实验方法
        5.1.3 测试方法
    5.2 结果和讨论
        5.2.1 不同交联剂对甲壳胺纤维交联效果的比较
        5.2.2 紫胶色素在交联甲壳胺纤维上的吸附性能
        5.2.3 紫胶在交联甲壳胺纤维上的功能性
    5.3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 结论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2)改性壳聚糖纤维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概述
    2.2 壳聚糖的发展过程
    2.3 壳聚糖的化学结构和性质
        2.3.1 壳聚糖的化学结构
        2.3.2 壳聚糖的性质
        2.3.2.1 物理性质
        2.3.2.2 化学性质
        2.3.2.3 其它性质
    2.4 壳聚糖的制备
        2.4.1 甲壳素的制备
        2.4.2 壳聚糖的制备
    2.5 壳聚糖的应用
        2.5.1 纺织工业领域
        2.5.2 化妆品领域
        2.5.3 环保领域
        2.5.4 食品领域
        2.5.5 生物医学领域
        2.5.6 工业领域
        2.5.7 农业领域
        2.5.8 其它生化领域
    2.6 壳聚糖的改性
        2.6.1 化学改性
        2.6.1.1 酰化反应
        2.6.1.2 醚化改性
        2.6.1.3 烷基化改性
        2.6.1.4 Schiff 碱改性
        2.6.1.5 接枝共聚改性
        2.6.2 共混改性
    2.7 壳聚糖纤维
        2.7.1 壳聚糖纤维的制备
        2.7.2 壳聚糖纤维的特性
        2.7.2.1 吸湿保湿性
        2.7.2.2 抗菌性
        2.7.2.3 生物活性和相容性
        2.7.2.4 生物降解性
    2.8 壳聚糖纤维未来研究和开发的方向
    2.9 本论文选题的意义和设计思路
第三章 实验部分
    3.1 实验原料及仪器
    3.2 壳聚糖的本体性质
        3.2.1 灰分的测定
        3.2.2 水分含量测定
        3.2.3 脱乙酰度的测定
        3.2.3.1 碱量法
        3.2.3.2 恒定 pH 值法
        3.2.4 粘度的测定
    3.3 改性壳聚糖纤维的制备
        3.3.1 壳聚糖纤维的制备及交联处理
        3.3.2 壳聚糖接枝丙烯酸纤维的制备
        3.3.2.1 壳聚糖接枝丙烯酸纤维纺丝液的制备
        3.3.2.2 湿法纺丝及后处理
    3.4 壳聚糖及壳聚糖接枝丙烯酸聚合物的结构分析
        3.4.1 红外光谱对壳聚糖及壳聚糖接枝丙烯酸聚合物化学结构的分析
        3.4.2 扫描电镜对壳聚糖及壳聚糖接枝丙烯酸聚合物的分析
    3.5 改性壳聚糖纤维的性能测定
        3.5.1 改性壳聚糖纤维的力学性能测定
        3.5.2 改性壳聚糖纤维吸水性能的测定
第四章 结果与讨论
    4.1 壳聚糖的本体性质的表征
    4.2 壳聚糖及壳聚糖接枝丙烯酸聚合物的结构分析
        4.2.1 红外光谱对壳聚糖及壳聚糖接枝丙烯酸聚合物化学结构的分析
        4.2.2 扫描电镜对壳聚糖纤维及壳聚糖接枝丙烯酸纤维结构的分析
    4.3 反应条件对壳聚糖接枝丙烯酸纤维性能的影响
        4.3.1 反应条件对壳聚糖接枝丙烯酸纤维力学性能的影响
        4.3.1.1 壳聚糖用量对壳聚糖接枝丙烯酸纤维力学性能的影响
        4.3.1.2 引发剂用量对壳聚糖接枝丙烯酸纤维力学性能的影响
        4.3.1.3 反应时间对壳聚糖接枝丙烯酸纤维力学性能的影响
        4.3.1.4 凝固浴对壳聚糖接枝丙烯酸纤维力学性能的影响
        4.3.2 反应条件对壳聚糖接枝丙烯酸纤维吸水性能的影响
        4.3.2.1 壳聚糖用量对壳聚糖接枝丙烯酸纤维吸水性能的影响
        4.3.2.2 引发剂用量对壳聚糖接枝丙烯酸纤维吸水性能的影响
        4.3.2.3 反应时间对壳聚糖接枝丙烯酸纤维吸水性能的影响
        4.3.2.4 凝固浴对壳聚糖接枝丙烯酸纤维吸水性能的影响
    4.4 交联剂对壳聚糖纤维力学性能的影响
        4.4.1 交联剂的浓度对壳聚糖纤维力学性能的影响
        4.4.2 反应温度对壳聚糖纤维力学性能的影响
        4.4.3 反应时间对壳聚糖纤维力学性能的影响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3)甲壳胺纤维在印染加工中的失重和降解问题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甲壳胺的性质
    1.2 甲壳胺纤维发展状况
    1.3 甲壳胺纤维的性能和应用
    1.4 甲壳胺纤维及其混纺物的染整加工研究
    1.5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内容和方法
    参考文献
第二章 甲壳胺纤维的结构表征
    2.1 实验部分
        2.1.1 实验材料
        2.1.2 纤维前处理
        2.1.3 测试方法
    2.2 结果与讨论
        2.2.1 分子质量和脱乙酞度
        2.2.2 可染性
        2.2.3 红外光谱
        2.2.4 广角X-射线衍射
    2.3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甲壳胺纤维在氧漂时的失重和降解
    3.1 实验部分
        3.1.1 实验材料
        3.1.2 实验方法
        3.1.3 测试方法
    3.2 结果与讨论
        3.2.1 双氧水浓度对白度和失重率的影响
        3.2.2 漂白温度对失重率的影响
        3.2.3 氧漂后纤维的粘均分子质量
        3.2.4 氧漂后纤维的红外光谱
        3.2.5 氧漂后纤维的结晶结构
    3.3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金属离子对甲壳胺纤维氧漂时失重和降解的影响
    4.1 实验部分
        4.1.1 实验材料
        4.1.2 实验方法
        4.1.3 测试方法
    4.2 结果与讨论
        4.2.1 纤维螯合金属离子的实验现象
        4.2.2 螯合不同金属离子的纤维在氧漂时的失重率
        4.2.3 EDTA去除纤维上铜离子后纤维在氧漂时的失重率
        4.2.4 螯合金属离子的纤维氧漂后的粘均分子质量
        4.2.5 红外光谱分析
        4.2.5.1 螯合不同金属离子的纤维的红外光谱
        4.2.5.2 螯合不同浓度铜离子的纤维的红外光谱
        4.2.5.3 螯合不同金属离子的纤维氧漂后的红外光谱
        4.2.6 热性能分析
        4.2.6.1 螯合铜离子纤维的TG和DSC曲线
        4.2.6.2 螯合金属离子的纤维氧漂后的TG和DSC曲线
    4.3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用交联改性法提高甲壳胺纤维的耐酸性
    5.1 实验部分
        5.1.1 实验材料
        5.1.2 试验方法
        5.1.3 测试方法
    5.2 结果与讨论
        5.2.1 交联改性条件对纤维酸溶失率的影响
        5.2.1.1 交联剂浓度
        5.2.1.2 纯碱浓度
        5.2.1.3 改性温度
        5.2.2 改性纤维的可染性
        5.2.3 改性纤维的红外光谱
        5.2.4 改性纤维的结晶结构
    5.3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 结论
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详细摘要

(4)蚕蛹甲壳素抗菌新材料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概述
        1.1.1 甲壳素/壳聚糖的发现与命名
        1.1.2 甲壳素/壳聚糖的结构特征及分布
        1.1.3 甲壳素/壳聚糖的物理性质
        1.1.4 甲壳素/壳聚糖的化学性质
        1.1.5 甲壳素/壳聚糖及其衍生物的应用
        1.1.6 甲壳素/壳聚糖的质量检测
    1.2 甲壳素/壳聚糖的开发利用现状
        1.2.1 虾、蟹中的甲壳素/壳聚糖
        1.2.2 蝉蜕中的甲壳素/壳聚糖
        1.2.3 蝇蛆壳中的甲壳素/壳聚糖
        1.2.4 松毛虫中的甲壳素/壳聚糖
        1.2.5 蚕蛹壳中的甲壳素/壳聚糖
        1.2.6 其他
    1.3 壳聚糖抗菌性的研究现状
        1.3.1 壳聚糖抗菌的原理
        1.3.2 壳聚糖抗菌性的影响因素
第二章 引论
    2.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2 研究的内容
    2.3 技术路线
第三章 蚕蛹甲壳素制备最佳工艺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与主要试剂
        3.1.2 实验方法
        3.1.3 甲壳素的性能测定
    3.2 结果与分析
        3.2.1 甲壳素的定性
        3.2.2 HCl含量与矿物质的洗脱效果
        3.2.3 HCl溶液浸泡温度与矿物质的洗脱效果
        3.2.4 HCl溶液浸泡时间与矿物质的洗脱效果
        3.2.5 NaOH含量与有机物质的洗脱关系
        3.2.6 NaOH溶液的浸泡温度与有机物质的洗脱关系
        3.2.7 NaOH溶液的浸泡时间与有机物质的洗脱关系
        3.2.8 自制蚕蛹甲壳素的质量指标
    3.3 小结与讨论
第四章 蚕蛹壳聚糖制备最佳工艺研究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试验材料与主要试剂
        4.2.2 试验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壳聚糖产品的性状
        4.3.2 方差结果分析
        4.3.3 自制壳聚糖的质量指标
        4.3.4 小结
第五章 蚕蛹壳聚糖抗菌性研究
    5.1 引言
    5.2 材料
        5.2.1 壳聚糖的选定
        5.2.2 试验菌种
        5.2.3 培养基
        5.2.4 菌液的制备
        5.2.5 最低抑菌浓度的测定
        5.2.6 抑菌效果的测定
        5.2.7 pH值对壳聚糖抗菌性的影响
    5.3 结果分析与讨论
        5.3.1 对微生物的抑菌率
        5.3.2 不同pH值壳聚糖的抑菌效果
        5.3.3 虾、蟹壳壳聚糖与蚕蛹壳聚糖抗菌性的比较
        5.3.4 本实验所得壳聚糖对白色念珠菌抑菌效果不明显的原因分析
    5.4 蚕蛹壳聚糖对各种菌种抗菌效果试验图片
        5.4.1 DD.95.6%壳聚糖对各种菌种的抗菌试验图片
        5.4.2 DD.90.4%壳聚糖对各种菌种的抗菌性图片
        5.4.3 纯化后的DD.90.4%壳聚糖对白色念珠菌的抗菌性图
    5.5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一览表

(5)负载型壳聚糖功能材料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壳聚糖的结构特征和理化性质
        1.1.1 壳聚糖的结构特征
        1.1.2 壳聚糖的理化性质
    1.2 壳聚糖在环境友好功能材料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1.2.1 壳聚糖降解研究进展
        1.2.2 壳聚糖的吸附性能及其研究进展
        1.2.3 壳聚糖金属配合物模拟酶催化性能研究进展
    1.3 分子筛的概述
        1.3.1 沸石分子筛的简介
        1.3.2 沸石分子筛的结构和特性
        1.3.3 MCM-41的结构特征与应用
        1.3.4 ZSM-5的结构特征与应用
    1.4 选题思想
第2章 负载型壳聚糖金属配合物的制备及其对 H_2O_2的分解催化性能研究
    2.1 前言
    2.2 实验部分
        2.2.1 试剂及规格
        2.2.2 样品合成
        2.2.3 样品表征
        2.2.4 催化性能实验方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Cu-CS/MCM-41催化剂的催化性能
        2.3.2 Cu-CS/MCM-41的催化性能的影响因素
        2.3.3 交联 Cu-CS/MCM-41的催化性能
        2.3.4 复合催化剂的表征
    2.4 小结
第3章 分子筛-壳聚糖复合吸附剂处理微量铬(VI)溶液的研究
    3.1 前言
    3.2 实验部分
        3.2.1 试剂及规格
        3.2.2 CS/ZSM-5复合吸附剂的制备
        3.2.3 样品表征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吸附性能测定
        3.3.2 不同吸附剂对 Cr(VI)吸附性能比较
        3.3.3 复合吸附剂吸附Cr(VI)的影响因素研究
        3.3.4 复合吸附剂的表征
    3.4 小结
第4章 新型联吡啶类-多酸超分子化合物的合成及其在异相体系下催化氧化降解壳聚糖的应用研究
    4.1 前言
    4.2 实验部分
        4.2.1 试剂及仪器
        4.2.2 实验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联吡啶类-多酸类超分子化合物的物理化学表征
        4.3.2 超分子化合物的溶解性
        4.3.3 联吡啶类-多酸类超分子化合物催化氧化降解壳聚糖的性能初探
        4.3.4 壳聚糖降解前后的红外光谱分析
        4.3.5 有机-多酸超分子化合物催化 H_2O_2氧化降解壳聚糖反应机理初步推测
    4.4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6)甲壳素和甲壳胺纤维质量的影响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1 甲壳素和甲壳胺的品质
2 甲壳素与甲壳胺纤维制备工序
    2.1 原液的制备
        2.1.1 溶剂
        2.1.2 原液浓度的确定
    2.2 凝固浴
    2.3 凝固时间
    2.4 拉伸对纤维断裂强度的影响
3 化学改性
4 国内外研究新进展

(7)影响甲壳质纤维质量的因素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甲壳素和甲壳胺的质量对甲壳质纤维性能的影响
    (2) 中粘度 (0.25~0.65Pa·s) :
0.7Pa·s) :'>(3) 高粘度 (>0.7Pa·s) :
2 生产工艺对纤维性能的影响
    2.1 原液的制备
        2.1.1 溶剂的选择
        2.1.2 原液浓度的确定
    2.2 凝固浴的确定
    2.3 凝固时间的确定
    2.4 拉伸浴的组分对纤维取向度的影响
    2.5 拉伸对纤维抗张强度的影响
3 国内外发展情况

(8)影响甲壳素和甲壳胺纤维质量的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1 甲壳素和甲壳胺纤维的质量
2 影响甲壳素和甲壳胺纤维性能的因素
    2.1 甲壳素和甲壳胺的质量
    2.2 纤维制备各工序
        2.2.1 原液制备
        (1) 溶剂的选择
        (2) 原液浓度的确定
        2.2.2 凝固浴的确定
        2.2.3 凝固时间的确定
        2.2.4 拉伸浴的组分
        2.2.5 拉伸对纤维抗张强度的影响
3 甲壳素和甲壳胺的化学改性
4 纺丝工艺技术改进

(9)甲壳质抗菌针织物主要服用性能及抗菌性的研究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1.1 纺织品的抗菌加工
        1.1.1 纺织品抗菌的目的、意义与发展趋势
        1.1.2 纺织品抗菌加工方法
    1.2 甲壳素简介
        1.2.1 国内外甲壳素纤维的发展概述
        1.2.2 甲壳素、壳聚糖的制备
        1.2.3 甲壳素、壳聚糖的主要性质及用途
    1.3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与内容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甲壳质抗菌纤维的制备及性能综述
    2.1 甲壳质抗菌纤维的研究与发展状况
    2.2 甲壳质抗菌纤维的生产工艺
        2.2.1 甲壳素纺丝原液、粘胶的制备
        2.2.2 甲壳质抗菌纤维的凝固成形
        2.2.3 后处理
    2.3 甲壳质抗菌纤维织物的特性
    2.4 甲壳质抗菌纤维的外观形态及性能分析
        2.4.1 甲壳质抗菌纤维的外观形态
        2.4.2 甲壳质抗菌粘胶纤维性能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甲壳质抗菌纱性能研究及抗菌织物试样的编织
    3.1 抗菌纱性能测试研究
        3.1.1 单纱强力测试与分析
        3.1.2 纱线捻度测试与分析
        3.1.3 纱线毛羽测试与分析
    3.2 抗菌针织物的结构设计
        3.2.1 织物组织结构的设计
        3.2.2 织物结构模型的设计
    3.3 抗菌针织物的编织及其设备及技术参数
    3.4 甲壳素抗菌针织物的后整理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甲壳质抗菌织物一般服用性能研究
    4.1 甲壳质抗菌针织物的常规指标
    4.2 抗菌针织物的孔隙率
    4.3 抗菌针织物的顶破试验
        4.3.1 抗菌织物坯布与染整后顶破强力
        4.3.2 抗菌织物水洗后顶破强力
    4.4 抗菌针织物的耐磨性
    4.5 抗菌针织物的起毛起球性
    4.6 抗菌针织物的刚柔性
    4.7 抗菌针织物的透气性
    4.8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甲壳质抗菌织物的热湿舒适性研究
    5.1 服装热湿舒适性综述
        5.1.1 针织物穿着时人体热湿舒适状态
        5.1.2 针织物服用时的热湿传递
    5.2 抗菌织物热传递性能及其测试
    5.3 抗菌织物湿传递性能及其测试
        5.3.1 织物湿传递方式
        5.3.2 针织物湿传递结构模型
    5.4 湿传递性能的测试方法
        5.4.1 织物透湿性试验
        5.4.2 织物润湿性测试(滴液法)
        5.4.3 织物导湿性能测试(垂直芯吸法)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甲壳质抗菌针织物热湿舒适性能分析及灰色聚类评价
    6.1 热湿舒适性实验结果分析
        6.1.1 织物保暖性能分析
        6.1.2 织物透湿性能分析
        6.1.3 织物润湿性能分析
        6.1.4 织物导湿性能分析
    6.2 抗菌针织物热湿舒适性能的灰色聚类分析
        6.2.1 灰色系统理论简介
        6.2.2 灰色聚类过程
        6.2.3 灰色聚类计算
        6.2.4 灰色聚类结果分析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甲壳质针织物抗菌性能测试与分析
    7.1 织物抗菌实验简介
        7.1.1 与纺织品有关的主要菌类
        7.1.2 织物抗菌测试的方法及评价
    7.2 本课题所采用的抗菌试验法——振荡烧瓶法
        7.2.1 试验原理
        7.2.2 所需器材
        7.2.3 操作程序
        7.2.4 评价规定
    7.3 甲壳质针织物的抗菌测试分析
        7.3.1 甲壳质针织物抗菌试验测试数据
        7.3.2 抗菌试验结果与分析
        7.3.3 抗菌机理分析
        7.3.4 抗菌测试的注意事项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本课题的主要结论及展望
    8.1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结论
    8.2 本课题的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抗菌测试报告)
致谢

(10)对真丝织物抗皱抗菌整理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前言
    一 丝绸抗皱整理的历史和现状
        1 丝绸的起皱原因及抗皱机理
        1.1 丝绸形成折皱、易泛黄的原因
        1.2 丝绸的抗皱机理
        2 真丝绸抗皱整理的历史、发展和现状
        2.1 树脂整理
        2.2 烯类单体的接枝共聚
        2.3 二元酸酐的化学改性
        2.4 环氧化合物的接枝交联
        2.4.1 真丝绸环氧化合物改性的历史
        2.4.2 环氧化合物改性真丝织物的机理
        2.4.3 环氧化合物改性真丝绸的方法
    二 微波应用于纺织染整加工的现状
    三 本文的研究内容
第二章 微波辐照下丝绸接枝丙三醇缩水甘油醚
    一 实验部分
        1 实验材料
        2 实验仪器及设备
        3 样品的制备
        4 测试与表征
    二 实验结果与分析
        1 微波辐照下反应条件与织物急、缓弹性回复角的关系
        2 织物弹性回复角与织物断裂强力的关系
        3 织物弹性回复角与织物白度的关系
        4 红外光谱分析
        5 氨基酸分析
        6 微波辐照下丝绸接枝环氧化合物后的形貌变化
    三本章小结
第三章 壳聚糖对真丝织物的抗菌整理
    一甲壳素/壳聚糖及其用于抗菌整理
        1 甲壳素/壳聚糖简介
        2 壳聚糖抗菌整理的研究进展
        3 抗菌效果的检测方法
        4 抗菌整理的意义
        5 壳聚糖的抗菌机理
    二 实验部分
        1 实验方法
        1.1 预防性抗菌
        1.2 后整理法抗菌
        1.3 本文采用的实验方法
        2 实验材料
        3 实验药品及实验设备
        4 测试与表征
        5 壳聚糖的降解
        6 壳聚糖粘度的测定
    三 实验结果与分析
        1 壳聚糖处理工艺条件与织物急、缓弹性回复角的关系
        2 不同接枝率对真丝织物急、缓弹性回复角的影响
        3 壳聚糖的吸附率
        4 不同接枝率对真丝织物断裂强力及白度的影响
        5 氨基酸分析
        6 红外光谱图分析
        7 电子扫描显微镜分析
        8 壳聚糖的抗菌性能
    四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结 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四、新型生态材料——甲壳质及甲壳胺纤维综述(论文参考文献)

  • [1]甲壳胺纤维的化学改性及天然染料染色性能的研究[D]. 李晓琼. 苏州大学, 2016(01)
  • [2]改性壳聚糖纤维的研究[D]. 李丹. 大连工业大学, 2009(06)
  • [3]甲壳胺纤维在印染加工中的失重和降解问题探讨[D]. 胡晓莉. 苏州大学, 2008(11)
  • [4]蚕蛹甲壳素抗菌新材料的研究[D]. 朱洪红. 西南大学, 2008(09)
  • [5]负载型壳聚糖功能材料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D]. 金碧凤. 福建师范大学, 2008(12)
  • [6]甲壳素和甲壳胺纤维质量的影响因素[J]. 刘呈坤,马建伟. 合成纤维工业, 2005(04)
  • [7]影响甲壳质纤维质量的因素探讨[J]. 刘呈坤,马建伟. 非织造布, 2005(02)
  • [8]影响甲壳素和甲壳胺纤维质量的因素[J]. 刘呈坤,马建伟. 纺织科技进展, 2005(02)
  • [9]甲壳质抗菌针织物主要服用性能及抗菌性的研究与分析[D]. 陆慧. 东华大学, 2005(04)
  • [10]对真丝织物抗皱抗菌整理的研究[D]. 项伟. 安徽农业大学, 2004(04)

标签:;  ;  ;  ;  ;  

新型生态材料——甲壳素和壳聚糖纤维述评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