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贸企业风险管理的创新途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风险管理论文,外贸企业论文,途径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全球经济一体化使得整个世界市场迅速成为一个整体。各国之间人员、物资交流日益频繁,竞争日益激烈。外贸企业是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力量,外贸企业能否有效规避经营管理遇到的风险关系企业自身生存与长期发展。
风险无处不在,人类必须时刻面对可能出现的风险。为了应对可能出现的风险,一些学者提出了风险管理这一概念。风险管理是指通过风险识别、风险衡量和控制,试图通过最小的投入来化解各种未知的风险,这样才能避免更大的损失。
风险管理实质上是用经济手段来降低风险,降低损失,尽可能的使各种风险不发生或少发生;风险的管理包括识别各种风险、衡量风险发生的可能性,控制风险不发生的手段等;认识和控制风险的目的是要减少损失,与目的能否达成和人类的管理水平、管理方法及措施是否得力有关。因此,如何投入最小的成本来获取最大的回报是风险管理的目标。
一、外贸企业特点和主要的风险
外贸企业就是通常大家所理解的那种从事对外贸易的企业。外贸企业和普通企业一样都要经过注册,在法律允许范围内从事相关对外贸易活动。经过30多年不断发展,我国外贸企业在质和量上都有了飞速的发展,外贸企业的业务数额,资产规模都在逐步增大。随着我国企业综合实力逐步增强,却突显一些如同质化经营、缺乏核心竞争力、企业管理幅度过宽、企业的链条过长、管控难度不断加大等问题,使得企业面临风险增多。
(一)战略性风险
从外贸企业从事的业务来看,我国对外贸易以普通货物贸易为主,有的企业还从房地产、进行投资等。外贸企业追求量的增加,质上却没有多大提升。对企业进行管理也不够重视,过于追求规模,对效益重视程度不够。如果外贸企业不及时转变经营理念,更新管理模式,竞争力自然越来越小,更会遇到很多经营风险,这对外贸企业是极为不利的。
(二)财务上的风险
现在许多庞大的外贸集团由以前的专业外贸公司转化而来。集团的主要资金来源于过去的利润积累,这导致很多外贸集团的经济实力还比较弱小。为了使业务做大,很多企业集团都向外借债,导致很多企业利用法律漏洞互相提供担保,以致自身的负债率很高。一旦市场行情发生变化,这些企业财务上的风险就会显露出来,给企业造成危害。
(三)市场风险
一般的国际贸易需要的经营周期比较长,使得预期市场跟实际市场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进口商极为不利。在国际经济危机大背景下,经济危机致使我国许多企业无法按时履约,以致许多企业都遭受了很大的损失。即使不发生大的经济危机,日常汇率波动也会对外贸企业产生影响,这要求外贸企业必须要应对这些可能发生的市场危险。
(四)运营风险
一直以来,我国的外贸企业在管理上比较粗放,业务流程上设置的分工也不尽合理,以致企业的业务员有了很大的权力,业务员利用职务之便掌握了企业大量的客户资源,一旦业务员跳槽,则会影响企业的业务量,甚至是给自己制造了一个强有力的竞争对手。
(五)法律风险
对外贸易涉及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不可避免会产生法律上的冲突。无论是货源的组织、货物的运输、还是货款结算上都有可能产生法律上的冲突而给企业造成风险。如货源组织环节中,货物的质量、规格和订单的要求不符,或者是货物的数量增减与信用证的要求不一致,生产商不交货或逾期交货,进口商支付定金后又取消订单等;货物运输环节中,如果遇上承运人不负责任,运单本身有缺陷,强制保护等;货款结算环节中,交单后撤销汇款,托收时对方不付款、信用证被拒付,这些环节都有可能不同程度的存在风险,因为法律之间的冲突而给外贸企业带来损失。
二、外贸企业在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在对外贸易中,各个环节都有可能不同程度的出现风险,但是我国外贸企业对这些风险却不够重视,在很多方面都存在着问题。
(一)缺乏规范的风险管理体系
由于对风险管理认识的不足,目前我国很多外贸企业都未建立起规范的风险管理体系,风险管理体系一般有风险管理的策略、理财措施、管理组织、信息系统、内部控制系统等组成。我国的外贸企业也未引入风险的偏好、承受度、对策、压力测试、概率、数理统计一系列的风险管理工具。
(二)风险管理分散和无序
传统的风险管理方法把外贸企业可能遇到的各种不同风险作为单独的个体进行看待,针对每一种风险采取不同的风险控制方法,缺乏一个整体性思维。在管理风险的机构设置上,往往把风险管理的任务交给企业的几个部门去管理,没有接到任务的部门则完全不用进行这项工作。风险的发生不是一次只发生一种,可能同时发生几种风险,而且风险之间也可能相互影响,那么在处理或是控制风险的同时,就是几个部门同时作战,缺乏统一的领导,必然成效力低下,甚至是政策互相矛盾,一旦风险真的发生,这些管理部门的政策不但难以起到化解治愈的作用,反而可能给企业带来更大的损失。
(三)风险管理理念和手段落后
目前,我国大部分外贸企业重视对风险发生后的应急处理,而对风险发生前的前期预防工作和风险发生时采取的有效措施则不够重视。这种理念是比较落后的,只能是给自己造成被动的局面。企业内部却为形成系统化风险评估系统,不能对当前存在的风险进行有效地识别、测评、分析和应对;缺乏对核心内控流程的诊断以及制定相应的内控优化方案;欠缺风险预警体系和风险组合化管理体系等。
(四)风险管理部门普遍缺失
一些外贸企业未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来应对各种可能发生的风险,导致遇到风险时企业无法迅速应对采取有效措施来化解风险。只有建立了风险管理机构,才能对已发生或可能发生的风险,从企业的整体现实情况出发,合理配置资源和人力,增强企业应对各种风险的能力,使企业在面临各种风险时,能够做到从容应对不至手忙脚乱。做好这项工作的前提是企业必须要有专业的人才来组建风险管理机构,这样才能让这个工作机构发挥出真正的作用。此外,风险管理机构还需对企业的管理层和普通员工进行培训,增强他们应对各种风险的应变能力,这样才能确保企业的整体应对风险能力大大增强。
三、创新外贸企业风险管理途径探析
(一)制定公司清晰的风险管理流程
风险是不能被完全消除的,企业进行风险管理也是为了利用战略管理,将企业的战略优势充分地发挥出来。依托内部控制的整体框架,企业风险管理整体框架新增加了几个风险管理的要素:“事项识别”、“目标制定”和“风险反应”。所以就形成了一个比较清晰明确的风险管理流程:制定目标→识别事项→评估风险→控制风险。
1.目标制定。依据企业所确定的预期或者任务,董事会制定相应的战略目标,进行战略选择,并且确定其他相关的目标。把战略目标排除在外之后的其他三个目标就是其他相关目标,制定这些目标的时候要和企业战略相协调、联系。而且,制定目标的时候,也要考虑到企业的风险偏好,对于企业可以承担的最大限度风险的目标进行考虑。
2.事项识别。要将影响主体目标实现的外部事项和内部事项进行识别,将机会和分析区别开。企业的管理者因为不确定因素的存在,需要识别这些事项。企业可能会受到潜在事项的负面、正面影响或者两者兼有的影响。对于现在事项而言,公司应当通过风险技术进行风险计算和识别,判断其影响到底是负面风险还是正面风险,如果是正面风险的话,公司就应当抓住这个时机,将此机会加入到制定企业的战略目标当中,如果是负面风险的话,企业就应当考虑反应阶段和风险评估。
3.风险评估与监控。识别出公司可能会出现的风险之后,一定要评估各个风险的重要性,从而控制风险。监控企业风险管理是指评估风险管理要素运行和内容以及在一段时间内执行风险管理的质量的一个过程。监管活动包括个别评估(间歇性评估)和持续监督,它可以保证企业的内部控制能够长期持续有效的运作。
(1)持续的监控活动:在进行日常管理活动时,负责营运的管理人员获得企业内部控制系统持续发挥功能的资料,如果这些管理人员所获得的资料和财务、营运报告出现比较大的偏离的时候,来源于外界团体的交流沟通会质疑报告,这样就可以对内部信息进行验证,对于各个职务的分离进行辨识,从而让不同的员工之间进行互相检查,防止出现徇私舞弊的现象。
(2)个别评估:虽然持续监控程序能够对内部控制系统进行有效的评价,不过有时企业需要组织例外的评估,对控制系统的有效性进行直接的监控,这样能够对持续性监督程序进行评估。依据控制重要性和风险的大小来确定评估的频率和范围。企业风险管理的记录也属于监控的范围。一般来说,适当的记录可以让监控风险管理变得更加有效率和有效果。公司当中的风险小组应当为风险记录准备好档案,这样可以为后期的分析、研究和策划措施做准备。
(二)建立风险防范和控制机制
1.转变经营策略,分散市场风险和投资。外贸企业主要业务为对外贸易,极易受到来自国际金融市场和商品市场的影响。为抵御金融及市场波动所带来的风险,外贸企业必须推行多元化战略,根据不同国别不同的市场情况和竞争规则,有针对性的制定相应的经营策略和考核体系,推动国际市场进行扩展,促进贸易产品更新升级,同时可以将由于区域市场波动和一些产品市场波动的风险进行分散。
2.推行财务预算和成本控制制度,控制财务风险。企业的成长和生存只有得到超额的利润才有一定的可靠基础。首先,要对道德风险和利益风险进行预防,确保企业的盈利水平在一定的水平上,对于当前的资讯条件,外贸企业要进行充分的利用,实行成本控制制度和财务预算制度,将产品成本进行相应的降低,对费用水平进行控制。其次,和保险机构进行合作,在不可控的风险方面实施保险,从而对企业的损失进行减少。可以利用保险机构来对某些不可控的风险(例如外汇管制风险和战争风险等)进行避险。最后,对于坏账损失进行减少,客户信用管理进行加强。外贸企业主要面对的是国外的一些客户,在进行生产经营的活动当中,遇到客户存在支付困难的情况,出现坏账损失的概率比较大,就算利用其它渠道来对欠款进行追讨,也会导致费用增加。为了能够确保外贸企业资产的安全性以及生产经营活动的稳定性,就一定要在客户信用管理方面进行加强,对信用风险进行事先控制,对于出现损失的可能性进行减少。
3.制定有效的营销渠道风险规避策略。企业营销渠道风险主要特点为复杂性、随机性。前期,企业可通过营销渠道的构建和日常管理规避一定的风险,亦可通过加强企业抵抗营销渠道风险的能力。要有效地规避营销渠道风险,应主要从如下两点入手:
(1)逐步构建与完善企业营销渠道管理制度。以完善的制度对企业及渠道成员的行为形成良好的约束和管理,保证企业渠道安全,防止因渠道混乱引致企业风险。同时审时度势,顺应市场变化及时做出调整与完善。
(2)逐步构建有效的渠道监察体系。以有效的渠道监控体系做好营销渠道日常运作的监督和检查,掌控管理体系运行、发展动态以及凸显的问题,赏罚分明,处罚违反管理制度的单位和个人,最大程度避免风险的产生。
规避营销渠道风险是实现营销渠道风险管理控制最重要的一步,可以最大程度地降低营销渠道风险发生的概率和损失程度,使企业能够拥有更多的时间、资源来应对控制之外的风险。同时,企业应结合自身实际与市场环境变化,及时做好调整,使营销渠道结构始终处于最佳状态。
(三)建立风险管理文化,增强风险管理意识
对于外贸企业而言,应当加强风险管理的文化建设,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努力塑造基于外贸企业的国际贸易风险管理研究价值观。对于员工的国际贸易风险防范意识进行培养,风险的复杂性和客观性一定要让员工明确,每一个人和风险管理都是相关的,而不是仅仅和风险管理部和法律部以及财务部等风险管理部门有关。员工要时刻明确自己的风险意识,防范风险应当作为员工的本能反应。而且,要在企业当中对风险管理的主题进行树立,这样形成有效的风险管理办法和绩效考核指标。
(四)提升员工风险管理能力,降低企业内部风险
外贸企业进行风险管理的核心和关键是员工的风险管理能力。从下面这些方面来对员工的风险管理能力进行培养和提高:
1.进行风险管理的能力培训。可以聘请风险管理的教授和专家来对国际贸易风险管理的专业知识进行传授,要让员工首先了解国际贸易风险的来源、要素、成因、特点以及风险管理的原则和目标等等。另外,对于内部控制的制度和架构也应当拥有一定程度的经历和了解,最后再让业务员对国际贸易风险管理的基本程序和方法进行了解和掌握,增强国际贸易风险管理的各个方面的能力。
2.加强与国际贸易有关的专业知识培训。让员工接受和国际贸易相关的某些专业知识的培训,其中包括法律知识、商品知识、金融知识和国际贸易知识等等。企业让员工对国际贸易业务的规则进行掌握,对各类的专业知识进行熟悉,这样能建立风险管理的可靠知识基础。
3.调整员工知识结构。对于员工知识结构而言,企业应当改变此项结构,将外贸专业的大专以上学历者的比重增加到一半以上。企业经营风险管理受到员工知识结构的影响,出身于外贸专业的员工,就更加注重知识的更新,这样坏账的损失率就会越低。
(五)科学、合理创新激励模式,降低外贸企业交易风险
企业认为月薪加提成的分配模式尽管和企业管理者的最初想法是相同的,鼓励、激励业务员多做业务,不过这样也会让企业存在潜在的一些风险,可能会让企业出现巨大的损失,所以他们不采取这种模式。如果业务员为了可以得到提出,就会提高成交量,有的员工为了提高成交量,可能会出现冒险的冲动,这样就不会考虑冲动的后果,甚至可能有些员工为了可以让管理者批准该项合同,就声称此业务的风险比较小或者不存在风险,让管理者承担全部的风险控制,如果管理者出现失误,那么风险就会马上到来。外贸企业可以采取固定的薪酬辅助以清晰的升职途径和企业股份、分红、比较好的福利保障等合理科学的奖励模式,对交易风险进行降低。
标签:风险管理论文; 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论文; 国际贸易专业论文; 有效市场论文; 营销渠道策略论文; 传统营销渠道论文; 外贸培训论文; 外贸资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