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市产品检验检测研究院 253000
摘要:由于建设工程本身建设生产的特点,决定了建筑产品的特点。建筑产品的诸多特点使得建设工程质量具有控制难、检验难、评价难和处置难等问题,而建设工程质量这些特点正是开展工程质量检测工作的前提和基础。为保证工程质量的可靠性,必须提高检测中心试验质量,因此,本文引入安全管理对检测中心进行规划管理,从而提高检测人员的素质,改善试验环境,提高检测质量。
关键词:建筑质量检测;建材检测实验室;安全管理;
前言: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进步,建筑工程的数量一直在随年上涨。因此,近几年来我国的建材检测单位数量也随着工程数量逐步增多。伴随着建筑质量要求升高,建材检测单位渐渐开始认真贯彻高质理念,不断的提升自身的检测技术,对于建材检测实验室进行科学合理的安全管理制度,通过一系列改善,使其建筑质量相较于以往更加具有稳定性,不仅实现了节能效果,还推动了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进一步实施。
1 常用建筑材料的质量检测与控制
(1)按施工计划的要求,施工单位对进场原材料、产品、构配件设备建立材料登记台帐,。对不合格材料设立专门登记台账,约定限期清理出场制度,防止承包商将不合格材料混入到合格材料中用于工程上。
(2)规范见证取样送检制度,严格执行有关工程建设标准和国家有关规定,在建设单位或监理单位的监督下现场取样、封样,并派员陪护送检以防途中样品被换掉。
(3)制定严格的工程材料采购、检验程序。材料堆放应符合施工组织设计总平面 布置图的要求,按规格、批次、进场日期分别堆放,并注有醒目的标牌区分。
(4)提高团队合作精神使工作具有责任感和创新能力。
2 建筑材料质量检测及实验室安全管理中所出现的问题
2.1 没有按照相关制度操作规程
(1)部分实验室的质量检测记录流于形式,并没有按照相关准则进行实际作业;
(2)个别实验室的部分项目没有室内质控,即使有质控,也不是经常性、连贯性的,造成质控失控也不分析失控原因,致使设备长期在失控状态下工作。
(3)部分实验室所购设备不是从正规厂家进货,没有后期的维修保护,造成设备长期无人管理,不能进行有效的校准;个别厂家用质控物代替校准物进行校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部分辅助设备长期不校准、不检测、不评估,造成结果偏差较大。
2.2 试验误差
引起试验误差的原因有很多种,比如试验的方法不正确、试验环境的温度及湿度的影响,人为因素等。尤其是试验操作人员不按照要求进行试验,其试验结果往往不仅仅是误差而是错误。比如有的试验人员在进行钢筋拉伸试验时,当钢筋出现缩颈时便停止了,而不是将钢筋拉断,这是一种错误的做法,因此得到的伸长率结果是错误的,该试验也是一次人为的失误。由于钢筋没有拉断,而得到的伸长率要远远低于实际值。其原因有可能是操作人员将钢筋拉伸试验与钢筋焊接拉伸试验混淆了,钢筋焊接质量检测不需要测伸长率,因此只需要钢筋出现缩颈就可以停止。因此,必须掌握好正确的试验方法,避免出现错误。
2.3 试样采取没有严格把控
取样的位置及方法不符合要求,比如在采取钢筋焊接试样时,特意的制作试样。试样的数量对试验结果的准确性会有很大的影响,若数量太少、取样的方法及部位也存在偏差,那么试验的误差也就大大的增加,有时候甚至会得到相反的结果。
3建筑质量检测及实验室安全管理措施
日常安全管理的基本内容:整理、整顿、清扫、清洁和素养。下文引入安全管理对检测中心实验室现场进行质量管理,首先对检测中心实验室提出整改要求,步步实施,最终大大提高工作质量,改善建筑质量检测环境。
3.1 建筑材料取样分类安全质量管理
检验材料样品的取制和处置是实验室整个检测过程中的重要一环。材料性能的检测报告是通过对所取材料样品进行检测得出的。因此,实验室内进行安全管理时,需要分析各种材料及设备的使用,检测,其主要措施为:
(1)建立能够识别拟检测样品的检测系统,这样才能确保在识别样品的过程中不会将样品混淆。
(2)在接收检测样品时,工作人员必须对样品的状态做好,记录内容必须包括样品是否异常,或是否偏离了检测过程中描述的标准状态。
(3)实验室首先要明确样品检验的准备工作已经到位,并参照委托方的意见来进行样品检验前的准备工作。
(4)实验室应在质量文件中规定和适当的设施,以防用于检验的样品在贮存、处置或检验开始前被损坏或变质,贮存条件必须符合要求,
(5)要做足安全措施,以确保检验样品的状态完好无损,进而保证检验工作的顺利开展。
3.2对于建筑质量检测进行细致的数据处理
为了保证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应该对一些材料的试验结果数据进行适当的处理。比如进行水泥胶砂强度抗折试验时,如果有一个超过了平均值±10%的,应将其去除。若有两个强度值超出平均值的±l0%,取剩余的一个强度值作为测试结果。若三个均超过平均值,则要重新检测。另外,混凝土及砂浆的抗压强度平均值都有各自的计算方法,而并非简单的将数据相加完事。计算得到的结果,尾数应该按照四舍五入单双法进位,其位数也必须满足要求。试验结果有时候会其预期的过大活过小,同一组试件的试验结果数据有时候也会差距悬殊,或者同一试件的各项技术指标出现矛盾的现象,对于这些结果,必须要认真对待,必须查明原因,及时进行重新检测。
3.3 提高检测人员素质
(1)实验室应明文规定技术负责人和质量负责人任职的资格条件,应明确规定高层、中层管理人员必备的资格条件以及从事技术检测人员的任职资格条件,也应明确规定验证审核的监督人员的任职资格与条件,并定期进行培训、考核和认可。
(2)检测机构必须配备足够的工作人员,并对工作人员进行必要的教育和培训,使其具备一定的技术知识和从业经验。
(3)必须严格限制其任职条件,要重点考察其受教育程序、理论基础、从业经验和实践能力等。
(4)建立健全对各类人员的定期考核制度,应建筑持证上岗制度,确保人员素质与质量,满足人员配备符合本检测机构的资质认定要求。
3.4强制性检测
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对建筑材料进行强制性的检测是非常有必要的,提高检测的措施是严把材料关的重要环节。根据材料检测的规范标准及相关性能要求,对材料进行项目检测。要严格按照相关程序及标准对成品、半成品检测、钢筋数量检测、及水泥质量检测等,加强某些项目的强制性检测,防止假冒伪劣产品用于建筑工程中,以此来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
3.5密切关注实验室温、湿度
在进行相关的材料标准中养护过程中,要对测试时的环境条件进行明确的规定,必须严格遵守相关的规范和要求,才能增加试验结果的可比性:例如对于弹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等防水建筑材料,此类材料的性能受环境温度的影响比较敏感,因而在进行拉伸试验时必须将实验室的室温须控制在合理范围中。
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企业通过构建安全建材检测管理体系,有效开展安全实验室管理,可以逐渐改善建筑企业粗放型的生产经营模式。使建筑施工质量管理水平得到质的提高,对于提升我国建筑企业与国外工程企业竞争能力有着非常好的推动作用。因此相关工作人员应当将安全管理理念带入建筑质量检测管理中,不断的提高检测水平,提升实验室利用效率,以此为我国的建筑企业发展垫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商会.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发展报告(2005-2006)[N].中国建设报.2006,3(27)
[2]阮炯正,段文峰,黄德馨,夏宗禹.现代材料检测技术在建筑工程司法鉴定中的运用[J].中国司法鉴定,2010(1).
[3]高璋生.建筑材料检测科学性准确性影响因素分析[J].福建建材,2008(6).
[4]徐耀群,郑皓.安全管理研究[J].商业研究.2005(13):55~57
论文作者:陈曙光,李群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7
标签:实验室论文; 样品论文; 材料论文; 钢筋论文; 质量检测论文; 建筑论文; 安全管理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