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盨(江苏省老年医院干部保健科 江苏 南京 210024)
【中图分类号】R4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5)07-0457-01【摘要】随着一次性输液器的发展,现在的输液器已可以达到不需排气且有过滤作用。本人所在医院自2014年4月起开始使用北京伏尔特技术有限公司所生产的一次性使用自排气型精密过滤输液器。此输液器在莫菲氏滴管下端有一个调节器,在过滤膜与头皮针之间有一个安全夹。传统的操作中,为避免排气后药液因重力作用漏出,我们常常将这两个开关都夹紧。但在长期接触老年输液患者后发现,老年人由于身体素质差,体内静脉压低,临床工作中运用传统的排气方法后常常遇到进针后虽已在血管内但仍见不到回血,护士就以为穿刺不成功,往往会将针头再向前推送,而这时就易刺穿血管,造成穿刺失败。工作中通过查阅文献以及我们不断地探索,研究总结出以下两种方法可以避免这一情况的发生。
【关键词】自排气型输液器,老年人,静脉穿刺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取临床工作中输注金钠多一疗程(10天)的患者中双手血管条件良好者共40例,其中男性28例,女性12例,年龄65.89岁。随机分为A、B两组,A组20例,其中男性15例,女性5例,平均年龄76.6±4.2岁;B组20例,男性13例,女性7例,平均年龄77.7±5.6岁。两组患者间年龄、性别和血管条件均无统计学差异。所有病例在10天的输液过程中,均采用左右手交替的方法,左右手各行5次静脉穿刺,将左手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静脉穿刺法,右手为实验组,A组采用调节器置高位法[1],B组采用负压进针法。所有操作均由经验丰富、操作熟练的护士进行。
1.2方法(1)输液用品:输液器采用北京伏尔特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一次性使用自排气型精密过滤输液器,针头为5.5号。止血带为0.7cm0.7cm40.0cm。输液架距座椅手臂放置处的扶手高130cm。(2)穿刺体位及部位:患者均取坐位。穿刺部位为手背浅静脉,手臂自然下垂扎止血带[4],止血带扎在距尺骨小头上缘2cm处。输液室温度维持在22~26℃。(3)穿刺方法:①调节器置高位法:排气后将输液器的调节器置高位后关紧,小夹子松开,按常规进针法直接穿刺进针。②负压进针法:排气后先关紧调节器的开关,再夹紧过滤网与头皮针之间的小夹子,这样可以挤去前端液体约0.2ml,当穿刺针进入皮下后,松开小夹子,按常规法穿刺血管。③传统方法:排气后将调节器和小夹子都关紧后直接穿刺进针。
1.3统计学分析数据统计采用SPSS19.0软件包进行,两组间计量资料的检验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的检验采用χ2检验,以P<0.05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2.1调节器置高位组穿刺结果采用调节器置高位法穿刺时,未发生穿刺失败,总回血率为100%(100/100),而传统法95例穿刺成功,总回血率为82.1%(78/95),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详见表1。
表1调节器置高位组患者穿刺结果
3讨论在我们的研究中,调节器置高位法和负压进针法的回血率均达到了100%,且回血快速,回血量大,较之常规穿刺方法更利于护士对于穿刺成功的判断。
而在调节器置高位法和负压进针法的比较中,虽然两者的回血率相同,但调节器置高位法的穿刺成功率却明显高于负压进针法,分析原因,可能是由于采用负压进针法需先刺入皮下后,再由左手帮助松开小夹子,然后再刺入血管,操作步骤繁琐,加之老年人的心理敏感度高,在松开小夹子这一步骤后即造成了患者认为穿刺不成功,部分患者更会在此时表达出自己的担忧,从而影响了护士在刺入血管这一关键步骤上的成功率。调节器置高位法由于操作简便,穿刺成功率高,明显增加了护士注射时的信心,也给了患者一定的安全感,这对促进护患关系也起着一定的双向作用。
参考文献[1]王丽华.负压进针法在老年患者静脉留置针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3):74[2]张秀娟,李严,邹婕.静脉穿刺入血管无回血判断方法的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8,24(9):53.54
论文作者:刘 盨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必读》2015年第7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8/18
标签:调节器论文; 针法论文; 高位论文; 静脉论文; 患者论文; 夹子论文; 血管论文; 《健康必读》2015年第7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