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条件下的宏观经济学_货币政策论文

开放条件下的宏观经济学_货币政策论文

开放条件下的宏观经济学,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条件下论文,宏观经济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093/097.1 文献标识码:D 文章编号:1003—5656(2000)01—0116—04

一、芒德尔—弗莱明模型与稳定化政策的短期效应

在封闭经济条件下,一国宏观经济追求的目标是实现内部均衡,尤其是实现物价稳定下的充分就业。在开放条件下,如果商品可以贸易,资本完全流动,追求国际收支平衡、实现宏观经济外部均衡就成为政府政策主要目标之一。因此,为了同时实现内部和外部均衡的宏观目标,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如何有效地组合即稳定化政策(Sabilization Po-licy)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1962年3 月芒德尔发表了《固定汇率下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恰当使用》一文,把资本完全流动引入到IS—LM模型中。几乎在同时,芒德尔在IMF同事马科斯·弗莱明(Marcus Fleeming),发表了关于开放条件下稳定化政策的类似研究论文(同年11月)。因此,在当今的教科书中,把这一扩展到开放条件下的IS—LM·分析框架称为芒德尔·弗莱明模型。这一模型说明了在资本高度流动情况下宏观稳定化政策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他们认为,在固定汇率情况下,如果资本是完全流动的,那么中央银行是无法实行独立货币政策的。因为假定某个国家想提高利率,它就实行紧缩的货币政策,利率随之上升。结果,全世界的证券持有者会重新安排其财富以利用这一新的利差。在资本完全流动条件下,极小的利率差异会引起无限的资本流入,该国国际收支呈现大量盈余,外国人争相购买该国资产,从而引起货币升值,并迫使中央银行进行干预以保持汇率稳定。中央银行将购买外国货币,提供本国货币。这种干预引起本国货币存量增加。结果,最初的货币紧缩被抵消了,直至最后国内利率降落到初始水平。总之,在固定汇率和资本完全流动情况下,国际收支出现盈余时,将伴随着自动的货币扩张,赤字则伴随着货币紧缩,一国利率无法摆脱世界市场通行的利率水平,中央银行无法谋求独立的货币政策调整。

与货币政策效果相反,在固定汇率制度和资本完全流动情况下,财政政策是极具效力的。开始时,货币供给保持不变,财政扩张使IS曲线向右上方移动,引起利率水平上升和产出增加。较高利率水平引起资本流入,从而引起货币升值。为维持既定的汇率,中央银行必须扩大货币供给,于是使收入进一步增加。当货币供给增加到足以使利率回落到其最初水平,均衡又重新实现。因此,在这种固定汇率制度下,货币存量就成为经济系统的一个内生变量了。由于国内利率和汇率的影响,任何独立的公开市场业务的货币干预都是徒劳的,而财政政策不受这些因素的影响而发挥积极的作用。

1963年,芒德尔在《加拿大经济学杂志》上发表了另一篇重要影响的文章《固定和浮动汇率条件下的资本流动与稳定化政策》,把稳定化政策的分析拓展到浮动汇率体系下。

浮动的汇率是由市场决定的,而中央银行不再干预来维持汇率。在不变的货币政策情况下,财政开支的增加将引起更大的货币需求,导致利率升高的趋势。由于假定资本自由流动,资本流入将引起货币升值,商品出口竞争力减弱,因而外部对国内商品需求下降,从而抵消了扩张财政企图增加国民产出的政策效应;反之,紧缩财政减少货币需求,利率趋于下降,结果资本外流,汇率贬值,出口品竞争力反倒增强,因而对本国商品需求增加。总之,在浮动汇率和资本完全流动情况下,财政政策变得缺乏效力了。然而,此时的货币政策对于经济活动的影响是极其有效力的(powerful)。例如,在前一种财政政策失去效力的情况下,中央银行采取扩张性货币政策,可以降低利率,导致资本外流和货币贬值,从而增大出口和产出的扩张。在浮动汇率情况下,中央银行可以对货币存量变动实施有效的调整。

60年代初期,几乎所有的国家都因布雷顿森林体系而采取固定汇率制度,但是芒德尔高瞻远瞩,他对浮动的汇率和高度资本流动性的分析实际上正好预言了70年代以来的世界经济和国际金融发展的现实。

最原始的芒德尔—弗莱明模型毫无疑问是有缺陷的。例如,几乎在所有的宏观经济分析中,都只是对金融市场作出了高度简单的假定且假定价格在短期内是不变的。这些问题后来都得到了改进,价格调整和理性预期也都被考虑到分析中,当然并没有因此而改变芒德尔的分析结论。

二、动态倾向理论与有效市场分割原理

在芒德尔之前,关于财政和货币政策组合分析的稳定化政策理论,不仅是封闭经济条件下展开的,而且也是短期的静态分析。芒德尔则动用了一个简单的动态模型,分别研究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这两种主要工具各自如何追求经济的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以及随着时间变化实现怎样的政策组合才能达到这些目标。在60年代初期的多篇论文中,关于货币的动态分析一直是他关心的主题。他特别强调对产品市场和资产市场的调整存在着速度上的差异性,由于这种差异存在,使得财政政策在实现一国宏观经济内部均衡(如治理失业)方面,比货币政策更有效;而在实现外部均衡方面,货币政策比财政政策更有效。这就是所谓的有效市场分割原理。

根据有效市场分割原理,每一个政策都应该应用于它最有效的目标。政府为了达到内外部均衡的目标需要财政和货币政策的各种组合。只要产品和劳务的供求相等, 产品市场就处于均衡,由IS曲线代表;当货币供求相等时,货币市场达到均衡,由LM曲线来代表;贸易逆差与净资本流入相抵或贸易顺差与净资本平流出相抵, 则国际收支( BalanceofPayments)就是均衡的,由BP曲线代表。IS曲线斜率为负,而LM、BP斜率为正。资本流动对利率的变动越敏感,BP曲线越平坦。如果三条曲线交于同一点,则三个市场就在那一点同时达到均衡。扩张的财政政策把IS曲线右移,紧缩货币把LM曲线左移,但只要汇率不变,它们就不会使BP曲线移动。从国内失业和对外均衡的状况出发,在汇率不变条件下,一个国家通过扩张性财政和紧缩性货币政策可以同时达到内外部均衡。对于政府从国内失业和对外逆差出发达到内外部均衡,也需要相同的一般化的政策组合。总的来说,为了防止经济变得不稳定,政府使用财政政策来实现内部均衡,使用货币政策来实现外部均衡,如果政府反向操作,它将离内外部均衡越来越远。

然而,芒德尔认为,上述政策组合只是在短期内有效。在长期里,要保持对外均衡,汇率必须要变化。与此同时,通货膨胀和失业问题的同时存在,使价格稳定成为第三个目标,经济增长是第四个目标。就第三个目标而言,在现实世界中,政府使用财政政策来实现充分就业时,价格通常会变动,当经济越接近充分就业时,价格上升越快。因此政府还必须使用货币政策稳定价格,同时,通过汇率变动来获得对外均衡。对于第四个目标——追求正常的经济增长,这通常需要一个长期的低利率来实现。保持长期利率的较低水平(以符合增长目标的要求),并且允许较高的短期利率(这可能有助于价格的稳定和对外均衡)。货币当局可能需要动态的货币政策以调整短期与长期利率结构:一方面,购买长期国债来提高它们的价格,使短期利率上升;另一方面,购买长期国债来提高它们的价格,使长期利率下降。当然,在浮动汇率制度下,由于均衡汇率面临着较大幅度的波动,很不稳定,中央银行也可能有必要使用货币政策来管理汇率,实现外部均衡。

通过短期和长期分析,芒德尔关于动态的货币政策的运用条件和范围是:(1)自由资本流动;(2)实现外部均衡的目标——稳定汇率;(3)实现内部均衡的目标——稳定物价水平,当然内外部目标不是在同时考虑的。

芒德尔关于货币动态分析的贡献成为国际宏观经济学研究领域的一个分水岭。他不仅开创了一种存量和流量动态分析方法,而且也寻找了一种在调整经济追求长期稳定状况过程中相互作用的分析途径。芒德尔的研究在凯恩斯短期分析和古典长期分析之间建立了必要的联系,沿着他的思路,许多研究者将他的动态模型进行了修正和完善,并证实了他的许多结论。

三、最优货币区理论(A Theory of Optimum CurrencyAreas)

在60年代初期,绝大多数国家采取的是固定汇率制。虽然也有极少数学者讨论了浮动汇率的优缺点问题,但普遍认为一国必须拥有货币。1961年芒德尔撰写了《最优货币区理论》(载《美国经济评论》51:657—655)一文,探讨了数个国家或地区放弃货币主权,采用共同货币的问题。两年后,麦金农(R.McKinnon)在同一期刊上撰文支持了这一构想。

所谓最优货币区域国家货币集团,指的是这样一些国家集体,它们的货币通过永久固定的汇率及其他使这个区域变得理想化的条件联系在一起,成员国货币根据非成员国情况联合变动。芒德尔认为,最优货币区的建立,减少了区内贸易的交易成本,消除了汇率不固定而产生的不确定性,因此刺激了国际分工及在区域内贸易与投资的流动。同时,它的形成也使得生产商将整个区域视为一个市场,并可获得生产的规模经济效益。

芒德尔也指出了它所存在的缺点。其中最大的问题在于:每个成员国不能再根据它自身的特殊环境去追求他自己的稳定和增长的目标。例如,在最优货币区中,一个经济不景气的地区或成员国为了降低失业率可能需要扩张性的财政和货币政策,而这时其他经济繁荣的成员国却需要紧缩政策去缓解通货膨胀压力。为了抵消共同货币产生的不利效应,芒德尔强调了劳动力高度流动性具有重要作用。他指出,当区域内某国面临经济不景气时,只要保持高度的人员流动性,就能实现充分就业。后来,其他学者进一步补充了最优货币区的其他形成条件,包括资本流动性、区域专业化以及共同的税收和转够支付体系。最优货币区带来的好处可以通过固定汇率体系所营造的国际间松弛的经济联系得到。因此建立最优货币区的理由在某种程度上是采纳了支持固定汇率而非浮动汇率的理由。

毫无疑问,芒德尔的分析在欧盟建立共同货币的努力中很受重视,很多专家在分析欧洲经济货币联盟时都是以他的理论分析为依据的。事实上,在欧盟实施单一货币、启动欧元过程中,是否能保证劳动力的高度流动性和消除失业就变得至关重要了。

四、贸易壁垒条件下的外贸与资本流动

芒德尔对国际宏观经济学的其他方面也作出了突出贡献,这些成就集中反映在1968年的《国际经济学》一书中。其中,他对国际贸易理论作出了持久的贡献。新古典主义的学者一般认为,只有在自由贸易情况下才能实现要素价格的均等化。芒德尔论证的结果表明,即使存在贸易壁垒情况下开展对外贸易,只要保持劳动和资本的国际流动性,在不同国家之间的商品价格就倾向于均等化。这一研究结果与著名的赫克歇尔—俄林—萨缪尔逊(H-O-S)定理的条件和结果正好相反。因为H-O-S定理的结论是:即使在国际资本流动和人员流动受到限制的情况下,只要商品自由贸易,就能导致不同国家之间劳动和资本的报酬价格均等化。事实上,在现实世界中,H-O-S 假定的自由贸易和芒德尔期望的劳动力自由流动,都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很难实现。因此,如果把两方面的研究结合起来就提供了一个有趣的结论:贸易壁垒刺激了劳动与资本的国际流动,同时,劳动和资本流动的限制刺激了商品贸易。

此外,芒德尔对宏观经济的基本问题尤其是通货膨胀问题也有过深入研究。例如,他的研究表明:一国通货膨胀能导致投资者减少货币余额而倾向增加实际资本形成。结果,预期的通货膨胀可能有一个实际的经济效应,这就是芒德尔—托宾效应(Mundell—Tobin effort)。

(收稿日期:1999—11—01)

标签:;  ;  ;  ;  ;  ;  ;  ;  ;  ;  ;  ;  ;  ;  

开放条件下的宏观经济学_货币政策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