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预应力混凝土的出现,不但在传统混凝土结构的质量之上进行了大幅度提高,还能够为施工团体节省较大的成本,从而在保证房屋建筑整体质量的同时,还能为施工单位创造更多的利润。随着建筑技术的不断发展,预应力混凝土技术逐渐成为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关键技术之一,目前在越来越多的建筑工程中得到的应用。本文针对当前预应力混凝土施工技术中的关键措施进行阐述,结合施工技术中的关键要点给出科学准确的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关键词:预应力混凝土;施工技术;质量控制
1预应力混凝土施工技术
1.1预应力混凝土材料施工技术
1.1.1预应力混凝土材料的选择
预应力混凝土的材料的选择要根据具体的施工工程强度要求来定,一般来说,所需施工强度要求越高,钢材的强度也越高,对应的混凝土材料的强度随之也要提升,确保施工建筑中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整体强度,提升工程施工质量,除了混凝土的强度指标外,混凝土的配比要符合工程质量要求,满足混凝土的快速固化性能、收缩变形性能,必要时可添加掺和剂,增强混凝土的基础性能,最大化的提升混凝土的应用性能,保证在规定施工时间内保质保量完成施工。
1.1.2钢筋材料的选择
钢筋材料的选择同样要结合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要求,针对材料的应力强度、塑性变形等,与施工的具体技术要求标准相吻合,进行钢筋材料型号的选择,通常情况下,预应力混凝土中的钢筋材料通常以高强度钢丝以及精轧螺纹钢为主要选择对象。
1.2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施工
根据预应力混凝土的施工要求,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施工要点及施工流程要符合标准规范,需要采用专门的切割工具,同时要对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下料长度进行详细计算,保证构件承受的预应力均匀一致[1]。另外,要对预应力混凝土钢筋预留准确的孔位,保证预应力混凝土钢筋能够精准定位,同时保证孔道的刚度及牢固性,避免出现位移及变形现象。在铺设预应力筋时,应严格按照建筑图纸的设计要求,采用规范的钢筋铺设技术,避免铺设过程中对预应力筋的损害,保证预应力筋的铺设质量,提高预应力混凝土施工工程的整体质量。
1.3预应力筋张拉与放张施工技术
在预应力筋张拉过程中,首先要对张拉设备进行安装,预应力筋的张拉力作用线要跟孔道的中心线保持一致,处于同一个水平线。其次,在进行预应力筋张拉施工和放张施工过程中,要按照施工设计要求,保证施工混凝土的强度,满足标准的抗压强度。最后,要按照设计图纸中的要求,结合具体的施工技术方案,安排预应力筋张拉与放张的施工流程及具体的工艺,同时要保证预应力筋的锚固质量,避免出现回缩等工艺现象问题,保证预应力混凝土工程的施工质量及安全性,做到最优化的施工管理流程。
1.4灌浆及封锚的施工技术
对预应力筋进行张拉及放张施工流程后,需要对预应力筋的孔道进行灌浆施工,灌浆的比例要符合相关的施工规范标准,保证灌浆的饱满度与紧实度,同时在灌浆之前,要对预应力筋孔道进行清洗,冲去表面杂质及污垢。在灌浆过程中,要注意灌浆的速度及流量,保证浆液能够均匀注入孔道,确保灌浆的工程质量[2]。另外,在灌浆即将结束时,需要对孔道进行封压处理,并采取工艺措施保证外露的预应力筋及锚具进行保护,确保预应力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安全性及准确性。
2房屋建筑工程预应力混凝土施工措施
2.1重视前期准备工作
相关人员应根据施工的具体工作内容,选择适合的培训内容,进而保证施工建设人员能够明确各个环节的施工工艺与相应的流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此外,相关人员还需要对施工所使用的机械设备进行检修工作,一旦在这一环节中发现问题,便能对其进行及时的处理,并将这一问题汇报给上级部门。为保证房屋工程的施工质量可以得到最大限度的提升,施工单位应规定施工人员佩戴具有防护作用的道具,并在较为醒目的位置中放置一些较为适合的安全标识,强化整个施工现场的安全监督管理力度。因预应力混凝土施工对于施工人员的专业能力与综合素质有着较高的水平需求,因此施工单位应对所有预应力混凝土工程的施工人员进行相应的培训工作,并减少人员的变动[3]。另外,施工单位应提高对施工材料质量的管理力度,并在施工质量等其他方面也加强管理力度,进而保证整个工程的质量符合相关规定。
2.2重视施工期间钢筋的布置
为保证在整个施工过程中钢筋可以得到合理的处理,并保证其发挥出最大的实际效果,施工人员便需要在组装期间,严格的按照相关图纸与对应设计要求进行拼接工作。若有特殊情况,则可对预应力筋进行提前标记,从而防止在布置钢筋的过程之中,出现任何的施工错误。在对预应力钢筋进行焊接时,施工人员需要保证施工所用到的钢绞线不存在任何程度的弯曲及磨损等现象,且需要对施工原材料的尺寸、规格以及质量进行深入检查[4]。此外,架焊接固定与普通的钢管固定需要处于同一时间内完成,从而保证并提高固定架位置的精准性,在完成普通钢筋的相关施工后,施工人员需要将预应力筋放置在预先设定好的波纹管内,并在完成辅设波纹管后,通过人工单根穿束方式进行施工,进而减少预应力筋对于波纹管所造成的不良影响。在完成预应力筋的固定工作后,施工人员需要保证其水平位置处于顺直状态,并在波纹管的上方打开约为20mm的孔径,从而固定在波纹管之上,以此避免施工过程中出现漏浆问题。
2.3重视线道布置
施工人员应对房屋工程预应力混凝土施工中线道布设环节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加以分析探讨,保证施工的合理性与科学性。一旦在施工过程中发现不符合施工设计标准的现象,施工人员便需要立刻开展相应的解决措施,从而避免施工质量下降。在进行穿梭工程时,施工人员会受到诸多的外界因素影响,从而导致转向或导向装置经常会出现问题[5]。因此,施工人员应严格控制这一环节,尽可能的减少其中存在的误差,使穿梭工程的质量达到相应标准。
2.4科学采取混凝土温控措施
按当时的气候条件合理安排浇筑时间,炎热夏季应避免中午的高温时间,缩短混凝土运输时间,并可采用冷水搅拌控制入模温度,在浇筑过程中减小混凝土的摊铺厚度,并可采取设置冷却管和安装测温系统,利用冷水循环的方式降低混凝土的内部温度,按方案计划进行温度监管和降温处理;低温冬季应避免在气温低于 5℃的条件下浇筑,必要是采取加热水或骨料,埋管加热等技术措施,养护阶段及时覆盖塑料薄膜或草席等保温措施,减小混凝土收缩产生的温度应力,降低裂缝产生的概率。
结束语
预应力混凝土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工艺技术,具有刚度大、稳定性好、抗断裂及环保节能等优点,在建筑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这需要具备一定操作基础的工人进行施工,要使预应力混凝土施工工程技术的优势最大化,需要提升施工技术人员的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强化施工过程中各项施工技术的质量要求,按照规范化流程进行管理及施工,全面提升预应力混凝土建筑施工技术的安全性及可靠性,满足我国建筑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孟子宜.浅析工民建施工中的预应力混凝土技术[J].山西建筑,2018,44(24):75-76.
[2]赵大宁.预应力混凝土的技术优势及其在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35):128.
[3]段浩.建筑工程中预应力混凝土工程标准施工技术[J].中国标准化,2017(18):198-199.
[4]王松.预应力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应用[J].居舍,2017(23):57.
[5]姜国军.浅谈民用建筑施工中预应力混凝土施工技术[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04):224.
论文作者:司雅丽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13
标签:预应力论文; 混凝土论文; 钢筋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孔道论文; 施工人员论文; 强度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3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