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测量GNSS测量技术应用探讨论文_梁文炘

工程测量GNSS测量技术应用探讨论文_梁文炘

身份证号码:51010519800420xxxx

摘要:GNSS测量技术由于其独特的优势和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工程测量当中。但是很多单位由于对其工作原理和高科技的技术应用不是很了解,仍然采用传统的测量方式,在工作效率和费用方面都有较大的浪费。因此介绍工程测量中GNSS技术的应用,对提高测量单位的工作效率和精准度、提升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它具有较高的测量精度和高效的测量效率,被广泛应用与工程测量当中。本文介绍了GNSS测量技术特点,探讨了工程测量中GNSS测量技术的应用。

关键词:工程测量;GNSS测量技术;应用;探讨

一、GNSS测量技术原理及特点

1.1原理

GNSS原称为GPS,是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的简称——即全球卫星导航系统,20世纪70年代,由美国开始研究开发,历时20年,耗资200亿美元,终于在1994年全面建成,该系统可以对海陆空进行全方位的实时三维导航与定位,是新型卫星导航与定位系统。全球定位系统拥有的优势特点是:全天候、精度高、操作简便、高效益,因此受到了众多测绘工作者的信赖。GNSS系统是一种采用距离交会法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在需要的位置点架设GNSS接收机,在某一时刻同时接收了三颗以上的GNSS卫星所发出的导航电文,通过一系列数据处理和计算可求得该时刻GNSS接收机至GNSS卫星的距离,同样通过接收卫星星历可获得该时刻这些卫星在空间的位置(三维坐标)。

1.2特点

1.测站之间无需通视。GNSS工程测量对各个测站间的要求很简单,相互之间不需要通视,仅要注意测站的上部空间需开阔,以保障GNSS系统在接收卫星的信号时不被干扰。也正是由于这个特点为测量工程节省了大量的造标费用。因为各个测站无需通视,点位的选择就很灵活、方便,可以根据具体工程的需要来选择位置,省去了大地网测量中的过渡点、传算点的测量工作;

2.定位精度高。一般的双频GNSS接收机基线解精度为5mm+1ppm,红外仪的精度则为5mm+5ppm,GNSS测量出的精度相当于红外仪的精度,但距离越长,GNSS测量的精度优势就越明显。在各种应用实践中证明,GNSS相对定位精度在50km以内时,可以达到10-6,GNSS相对定位精度在100km~500km时,可以达到10-7,GNSS相对定位精度在1 000km时,可以达到10-9。而在300 m~1 500m的工程精密定位测量过程中,1小时以上观测的解,其平面位置误差小于1mm,与ME-5000电磁波测距仪测定的边长比较,其边长较差最大为0.5mm,校差中误差为0.3mm;

3.观测时间短。在布设GNSS控制网时,各个测站的观测时间大概是30min~40min,如果应用快速静态定位方法,其观测的时间会更短。若是应用实时动态差分法(RTK-Real-time kinematic)能在5s内求得测点坐标;

4.提供三维坐标。GNSS测量在精确测定观测站平面位置的同时,可以精确测定观测站的大地高程;

5.操作简便。GNSS测量系统接收机也在不断的改进、完善,其自动化的程度也在逐步提高:接收机的体积越来越小,重量越来越轻,这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外业测量人员的工作紧张程度和劳动强度。而今GNSS接收机已趋向于小型化和操作简便化,测量工作人员只需将天线对中、整平,量取天线高、打开电源即可进行自动观测,对获取的数据,利用各种数据处理软件进行处理即求得测点三维坐标。另外,GNSS观测工作在一天之中的任一时间都可以进行,各种恶劣天气、气候情况对它的影响不是很大。

二、GNSS 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

2.1常规静态测量

这种模式采用两台(或两台以上)GNSS 接收机,分别安置在一条或数条基线的两端,同步观测4 颗以上卫星,每时段根据基线长度和测量等级观测45 分钟以上的时间。这种模式一般可以达到5mm+1ppm的相对定位精度。常规静态测量常用于建立全球性或国家级大地控制网,建立地壳运动监测网、建立长距离检校基线、进行岛屿与大陆联测、钻井定位及精密工程控制网建立等。

2.2快速静态测量

这种模式是在一个已知测站上安置一台GNSS 接收机作为基准站,连续跟踪所有可见卫星。移动站接收机依次到各待测测站,每测站观测数分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种模式常用于控制网的建立及其加密、工程测量、地籍测量等。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方法要求在观测时段内确保有5 颗以上卫星可供观测;流动点与基准点相距应不超过20km。

2.3准动态测量

这种模式是在一个已知测站上安置一台GNSS 接收机作为基准站,连续跟踪所有可见卫星。移动站接收机在进行初始化后依次到各待测测站,每测站观测几个历元数据。这种方法不同于快速静态,除了观测时间不一样外,它要求移动站在搬站过程中不能失锁,并且需要先在已知点或用其它方式进行初始化。这种模式可用于开阔地区的加密控制测量、工程定位及碎部测量、剖面测量及线路测量等。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方法要求在观测时段内确保有5 颗以上卫星可供观测;流动点与基准点相距应不超过20km。另外,有一种连续动态测量,也属于这种模式。这种测量是在一个基准点安置接收机连续跟踪所有可见卫星。流动接收机在初始化后开始连续运动,并按指定的时间间隔自动记录数据。这种方法常用于精密测定运动目标的轨迹、测定道路的中心线、剖面测量、航道测量等。

2.4实时动态测量

实时动态测量则是实时得到高精度的测量结果。这种模式具体方法是:在一个已知测站上架设GNSS 基准站接收机和数据链,连续跟踪所有可见卫星,并通过数据链向移动站发送数据。移动站接收机通过移动站数据链接收基准站发射来的数据,并在机进行处理,从而实时得到移动站的高精度位置。DGNSS 通常叫做实时差分测量,精度为亚米级到米级,这种方式是基准站将基准站上测量得到的RTCM 数据通过数据链传输到移动站,移动站接收到RTCM 数据后,自动进行解算,得到经差分改正以后的坐标。RTK 则是以载波相位观测量为根据的实时差分GNSS 测量,它是GNSS 测量技术发展中的一个新突破。它的工作思路与DGNSS 相似,只不过是基准站将观测数据发送到移动站(而不是发射RTCM 数据),移动站接收机再采用更先进的在机处理方法进行处理,从而得到精度比DGNSS 高得多的实时测量结果。这种方法的精度一般为2 厘米左右。

三、GNSS测量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方法

1、GNSS测量的外业实施

1.1、选点。点位应选择在易于安置接收设备、视野开阔的位置。选点时应着重考虑:(1)每点最好与某一点通视,方便在后续的测量工作中继续使用;(2)视野周围高度角15°以上不应有障碍物,以免信号被遮挡或吸收;(3)点位附近不应有大功率无线电发射源(如电视台、微波站等),距离不应小于200m,距离高压电线不得小于50m等,避免电磁场对信号的干扰,减弱多路径效应的影响;(4)点位应选在交通便利、地面基础稳定、易于保存、有利于其他观测手段扩展与联系的地方,以便观测和日后使用;(5)选点结束后,按要求埋设标石,标石要求必须坚固、稳定,并填写点之记。

1.2、观测。外业观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天线安置、开机观测、气象参数测定、观测记录。并及时将数据转移至存储设备上,观测者填写观测手簿。

2、GNSS测量的数据处理

GNSS数据处理主要流程如下:

将GNSS接收机记录的观测数据传输到存储设备之后,就需要对数据进行分流,即从原始记录中,通过解码将各种数据分类整理,剔除无效观测值和冗余信息,形成各种数据文件,如星历文件、观测文件和测站信息文件等。统一数据文件格式,将不同类型接收机的数据记录格式、项目和采样密度和观测值数据单位统一为标准化的文件格式,以便统一处理。采用多项式拟合法,平滑GNSS卫星每小时发送的轨道参数,使观测时段的卫星轨道标准化。探测周跳、修复载波相位观测值。对观测值进行必要修改,在GNSS观测值中加入对流层改正,单频接收的观测值中加入电离层改正。预处理的主要目的是净化观测值,提高观测值的精度。一般的数据处理软件都采用站星双差观测值。

结语

随着工程测量精度要求的提高,GNSS技术的应用也日益广泛,在传统测量仪器的弊端逐渐显现的今天,GNSS所具有的优势愈加明显。我国无论是大型的桥梁工程,还是误差精确的高级公路工程,GNSS都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作出精确的测量来进行准确定位。随着GNSS静态以及动态相对定位技术的日益成熟,相信未来的工程测量领域,GNSS技术必然是主导测量手段。

参考文献:

[1]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2013.06.

[2]徐绍铨,等.GPS测量原理及应用,2014.08.

[3]陈斌.浅谈新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2014.07.

论文作者:梁文炘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10

标签:;  ;  ;  ;  ;  ;  ;  ;  

工程测量GNSS测量技术应用探讨论文_梁文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