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找变化,调整策略——对近3年福建、全国理科综合试卷物理试题的对比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福建论文,试卷论文,理科综合论文,策略论文,物理试题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从2016年起,福建省高考将使用全国新课标卷,对于已经历7年自主命题的教师,这意味着哪些调整和改变呢?笔者就近3年福建省理科综合试卷(以下简称福建卷)物理试题和全国新课标卷(Ⅰ)(以下简称全国卷)理综卷物理试题作了对比,希望对师生来年复习能有所帮助。 一、试卷结构和试题形式对比 福建卷、全国卷物理试题均分必考和选考两部分,试题编排顺序相同,均先必考后选考,第Ⅰ卷为选择题,第Ⅱ卷非选择题。 从表1可以看出,福建卷有12道物理题(选择6道,实验1道,计算3道,选考2道),而全国卷有15道题(选择8道,实验2道,计算2道,选考3道)。值得注意的是,福建卷的选择题不论是必考还是选考,都是单选题,而全国卷必考为5道单选题(第14~18题)和3道多选题(第19~21题),选考为1道多选择题和1道计算题,或1道填空题和1道计算题。虽然两卷的选考题数不同,但考生均只需选择一个模块试题作答即可。

二、试题内容和赋分情况比较 福建卷与全国卷的物理试题内容大致相同,其差异在于物理选修3-4的归属上,福建卷将之归为必考,全国卷则将之归为选考。

分值设置方面,福建卷物理试题满分120分,而全国卷物理试题满分为110分;两卷的必考选择题均为每题6分,但全国卷的多项选择题赋分方式为:若选对但不全的只得3分,选错的得0分;实验题方面,福建卷18分,全国卷15分;计算题方面,福建卷54分,全国卷32分。在选考题中,福建卷的单选题为每题6分,全国卷为6+9或5+10模式,且多选题实行分级得分+扣分制,即选对1项得2分,选对2项得4分,选对3项得5分,每选错1个倒扣3分,最低得分0分,这种赋分方式福建卷从未有过,很值得师生深入研究。 三、考查重点及分值比例的对比 福建卷、全国卷考查重点均为力学和电学中的重点知识和核心内容,如匀变速直线运动、牛顿运动定律、平抛运动、圆周运动、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电场、磁场、电磁感应现象等。 从表3可以看出,两卷所考查力、电知识分值占比约为85%,但力学和电学的比例并不固定,2015年全国卷中,力学多于电学,与2014年全国卷形成较大的反差,这说明了高考命题在打破以往的固有模式,总体上偏重对必修内容的考查。 四、试题难易度的对比 1.两卷均注重对基础知识的考查 两卷均无偏题、怪题,各题型均注意由易到难设问,计算题的各小问也由浅入深,有较好的区分度。2015年的两卷难度比2014年的两卷有所降低。 2.两卷压轴题均为计算题 2015年福建卷第22题为带电物体在复合场中运动,学生比较熟悉,属于常规经典题,相比2014年的压轴题更容易入手。2015年全国卷压轴题出现近几年少有的力学板块问题,以前在选择题曾出现过类型题,但由于研究对象多、过程多,既有临界条件又有隐含条件,难度较大,考生得高分很难。 3.全国卷的难度略高于福建卷 全国卷除压轴题较难外,多选题和选考计算题都将影响考生得分,因此总体上,全国卷难度略高于福建卷。 五、近3年全国卷物理试题特点分析 全国卷9年来坚持“稳中求变,旧为今用”的原则,保持较好的稳定性,较好地体现“以能力测试为主导,考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思想,并在各种题型中充分体现。 1.选择题的特点分析 (1)定性分析或定性+半定量分析题占有较大比例。如2015年的第14、15、17、19、20题,2014年的第14、15、16、18题,2013年的第14、16、17、19、20、21题,均不需要复杂的计算和推演,但要求考生能多角度或多方位思考、分析和推理判断,有一定的思维深度与广度。 (2)陈题新用,没有刻意追求知识的覆盖面,不介意内容重复。如2015年第16题的变压器,虽是常考题,但在原线圈中串入一个电阻,让人耳目一新;又如万有引力和天体运动,年年考年年变,2013考“变轨问题”,2014年考“行星冲日”,2015年考“嫦娥三号”登月,既经典又有新意。 (3)物理学史等一些物理基本知识成常考题。如2012、2013和2014的第14题都考查与物理学史有关的内容,但此类题并不是简单、直白地呈现物理知识,而是渗透着物理学家的物理思想和科学方法。如2013年第14题是以物理学史为背景,考查学生对实验数据的分析能力。 (4)生产、生活、科技应用成特色题。如2013年第21题的舰载机阻拦系统,2014年第19题的“行星冲日”现象,2015年第18题的乒乓球发射机,第21题的“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等,都较好地考查考生通过问题情境构建物理模型的能力。 (5)图像分析是每年必考题。如2013年第17题、2014年第18题,都考电磁感应现象中的i-t图,2015年第20题考运动学的v-t图。 2.实验题的特点分析 实验题是考查学生实验原理、实验方法和操作能力的重要题型,近几年的全国卷实验题型相对稳定,坚持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的命题思想,试题比较新颖。 (1)第22题为实验基础题,分值5~6分,相当于福建卷第19题的第1小题,考查如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等基本仪器的使用和读数,以及高中实验的基本原理、数据处理及实验注意事项等。 (2)第23题为综合性或简单设计性实验考查,分值9~10分,与福建卷第19题的第2小题相当,对考生综合能力要求较高。

(3)试题新颖,迁移能力要求高。每年的实验题都会在情境上或原理上进行创新,以考查学生灵活应用高中物理实验原理和实验方法,如2015年的第22题是超重圆周运动、第23题多量程电流表、2014年第23题的变阻箱混联电路测电动势和内阻实验、2013年的第23题测量多用电表的电动势和内电阻(测量对象为多用电表)、第22题测摩擦因数等,均较好地考查了考生的实验探究能力。 3.计算题的特点分析 (1)全国卷必考部分只有两道计算题,考查内容相对固定,一道力学题,一道电学题。2013年以前,第25题均为电磁学的复合场问题,但近3年出现电磁感应和力学综合题,命题的范围更广,灵活性更强。 (2)两道计算题难易度不同,第24题为简单计算题,第25题为压轴题,难度较大。如2014年第25题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的运动,分析综合能力和数形结合要求高,其难度系数为0.15左右,2015年第25题板块运动题,考查知识多、过程多,涉及相对滑动、临界条件、隐含条件及图像的运用等,难度大,考生不易得高分。 (3)注重结合生活实际和当前科技问题。如2014第24题雨天汽车安全行驶速度问题、2013年的橡皮筋与玩具车的运动问题,都较好地体现了物理的学科作用和价值。 (4)数学解题能力要求比较高。如2013年第24题,要求考生巧妙利用相似三角形建立两个玩具车的运动关系,2014年第25题要求在O、A、B三点间建立电势关系,利用抛体运动规律和功能关系,并通过几何关系确定等势线和电场方向。 4.选考试题的特点分析 全国卷选考题为3选1模式(非容易题),由于受知识点的制约,试题内容比较单一。第1小题考查基础知识,第2小题为次难计算题,考查综合分析能力,且可能涉及必考内容的一些知识点,如3-5的动量常与能量相结合。从近3年试题看,3个选考题难度相近,但由于与动量有关的问题要涉及相对复杂的物理模型(如轻弹簧、轻绳、轨道)和较复杂的物理过程(如碰撞、反冲等),对象多、过程多,情境较为复杂,因此选择第35题做答的考生得分相对较低些。
标签:物理论文; 实验物理论文; 高考论文; 数学论文;
寻找变化与调整策略&福建物理试题与近三年国家科学论文的比较分析_物理论文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