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索拉唑应用于消化道溃疡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中的临床疗效论文_李良标

兰索拉唑应用于消化道溃疡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中的临床疗效论文_李良标

(中国人民解放军32114部队;黑龙江绥芬河157399)

[摘要]目的 探究兰索拉唑应用于消化道溃疡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4月~2017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2例消化道溃疡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均分成实验组、对照组两组,每组各36例。给予对照组患者西咪替丁治疗,给予实验组患者兰索拉唑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止血时间及不良反应情况等。结果 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实验组患者治疗效果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平均止血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临床在治疗消化道溃疡上消化道出血时采用兰索拉唑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缩短止血时间,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安全性高,值得大力推广及应用。

[关键词]兰索拉唑;消化道溃疡上消化道出血;临床疗效

消化性溃疡主要指发生于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是一种多发病、常见病,极易引发上消化道出血[1]。消化道溃疡上消化道出血多起病急、变化快且出血量大,稍有不慎,极易威胁患者生命安全[2]。为了有效改善消化道溃疡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雨后效果,使止血效果更佳,本文以2016年4月~2017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2例消化道溃疡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组后分别行兰索拉唑、西咪替丁治疗,以此探究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4月~2017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2例消化道溃疡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经检查均符合消化道溃疡上消化道出血诊断标准,且已排除严重心血管疾病者、肝肾功能障碍者、妊娠期女性、胃切除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均分成实验组、对照组两组,每组各36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其中,实验组男23例,女13例,年龄22~62岁,平均(43.2±5.8)岁,病症类型:22例胃溃疡、2例急性胃粘膜病变、11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1例复合型溃疡,发病至就医时间2~25h,平均(8.1±3.6)h;对照组男22例,女14例,年龄23~61岁,平均(43.5±5.7)岁,病症类型:21例胃溃疡、3例急性胃粘膜病变、10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2例复合型溃疡,发病至就医时间3~26h,平均(43.3±5.7)h。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症类型等一般资料上相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3]

在治疗时,给予所有患者吸氧治疗,同时停止止血药、抑酸药的使用,并合理调整饮食结构,保证充足睡眠。再分组治疗,给予对照组患者西咪替丁治疗,即静脉滴注400ml西咪替丁加100ml生理盐水,2次/d,5d一疗程;给予实验组患者兰索拉唑治疗,即静脉滴注60ml兰索拉唑加100ml生理盐水,1次/d,5d一疗程。

1.3 观察指标及评判标准

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止血时间及不良反应情况等。其中,治疗效果分三个标准,即:(1)显效:治疗3d后,临床症状几乎消失,大便恢复正常,体征恢复正常。(2)有效:治疗5d后,临床症状显著改善,大便恢复正常,体征趋于稳定。(3)无效:治疗5d后,临床症状无有效改善甚至加剧。治疗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用x±s表示计量资料,组间比较用t检验,用百分率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进行组间比较,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

经过治疗,实验组患者中显效者21例、有效者14例、无效者1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7.22%;对照组患者中显效者16例、有效者14例、无效者6例,治疗总有效率为83.33%。两组对比,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2 两组患者平均止血时间对比

治疗后,实验组患者平均止血时间为(4.99±0.26)d,对照组患者平均止血时间为(7.25±1.30)d。两组对比,实验组患者平均止血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对比

治疗时,两组患者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其中,实验组恶心者1例,腹痛者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55%;对照组白细胞减少者3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3%。两组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临床在治疗消化道溃疡上消化道出血上多以药物治疗为主,这其中抑酸治疗为主要措施。有研究指出,消化道出血最佳止血效果为患者胃pH值在6以上时,也就是说,要想提高胃pH值,使患者胃部环境达到平衡,需以抑制血小板集聚、降低胃蛋白酶活性为主[4]。作为一种质子抑制剂,兰索拉唑能够提升胃pH值,阻碍胃酸分泌,并通过降低胃蛋白酶活性来抑制胃蛋白酶,进而起到保护胃部环境,及时止血的目的[5]。本文笔者通过上述研究也证实了兰索拉唑在治疗上消化道出血上的显著疗效。

综上所述,临床在治疗消化道溃疡上消化道出血时采用兰索拉唑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缩短止血时间,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安全性高,值得大力推广及应用。

参考文献

[1]郑琪.兰索拉唑治疗消化道溃疡上消化道出血的综合疗效观察[J].中外健康文摘,2014,11(19):183-184.

[2]金路男.兰索拉唑治疗消化道溃疡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J].海峡药学,2015(5):163-164.

[3]蒋晓燕.兰索拉唑治疗消化道溃疡上消化道出血的综合治疗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4(21):80-81.

[4]金振亮.兰索拉唑治疗消化道溃疡上消化道出血的综合治疗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5(20):194-195.

[5]张逸博.兰索拉唑治疗消化道溃疡上消化道出血综合疗效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5(11):29-30.

论文作者:李良标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8年5月下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1

标签:;  ;  ;  ;  ;  ;  ;  ;  

兰索拉唑应用于消化道溃疡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中的临床疗效论文_李良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