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文阅读在小学古诗教学中的应用策略论文_李树文

群文阅读在小学古诗教学中的应用策略论文_李树文

李树文

云南省昆明滇池旅游度假区第二小学

摘要:通过群文阅读创新古诗教学,同时密切关注文本--"连文",牢牢把握学生--"社生"。在理解诗歌时不仅要"品味",还要在学习中"得法",注重扩展和延伸,以解决小学生和诗人因时空跨度难以产生共鸣的问题,学习指导的合理性与古代诗歌的感性等问题,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

关键词:古诗教学;群文阅读;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古诗的教学总是很难。由于教科书中的古诗具有较大的时间跨度,一些古诗有其独特的创作背景,小学生社会经验不丰富,难以感受到其深刻的内涵和内涵。如何解决古诗词教学中的问题与矛盾?群文阅读为古诗教学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群文阅读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时间内以主题为主线,以教学时间为主线,深入分析文章的结构特征、语言表达、意义内涵、写作方法等,并运用梳理整合、相似点和不同点,以及情感的分享。

一、联"文"有意,联"生"有情

议题属于群文阅读的核心与灵魂,议题的选择常常会决定选文组合的品质。对古诗群文阅读进行议题选择的过程中,不单单要重视文本主题与语言等因素,同时需要强调文本之间的关联性以及内容的内在联系,还要兼顾学生的年龄特性、适当性等。

(一)议定议题,关联文本

如王昌龄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这首诗。笔者通过讨论分析,议定另选了他的《出塞》(骝马新跨白玉鞍)和《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这两首诗来进行群文阅读,议题是"边塞诗的魅力"。这样选择的意图是,这三首诗都是王昌龄的作品,都是边塞诗,都能够表现"七绝圣手"--王昌龄边塞诗的共性,即意境开阔,气势雄浑。通过这样的组合教学,学生不但能够了解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侧面烘托等表现手法,还能通过这一组诗的学习,从而深入了解一类诗--边塞诗;了解一个诗人--王昌龄;了解这个诗人的风格特性--激昂慷慨,恢弘深沉,并掌握"以诗见人"的学习方法。

(二)适当适宜,关注学生

主题的选择还需要检查它是否适合学生的年龄、知识水平等方面。涉及这一主题的古诗都属于王长岭的边塞诗,他们选择了表达爱情的写作手法。选择主题要与小学生的认知水平一致,才能成为学生学习的有力载体。这组诗歌,如"明月""关""沙场""月色""青海""长云""雪山"等寂寞、凄凉、荒凉、遥远的风景,让作者触景生情,带来深刻的思考。

二、体验得"味",统合得"法"

群文阅读的主要目标在于弥补单篇文章阅读在数量和质量上的不足,体现出多个文本所表达的突出主题。课堂教学中,强调阅读量的积累以及正确阅读方法的掌握。古诗群文阅读由于自身文体的特殊性,要求学生通过古诗学习方法来感受其中意境,掌握科学方法。

(一)着眼文体特征,体味意境

1.重视体验感悟。学习古诗的过程中,应当充分进行联想,才能够体会意境,感受其中滋味。古诗群文阅读使一堂课中的文章阅读量有了很大程度的增多,然而古诗文本的学习方式和重点依旧没有发生变化。例如,课堂教学的核心议题是感悟边塞诗的魅力,笔者并未选择传统说教式策略,而要求学生在感受意境的过程中慢慢品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笔者提出:"你是从哪些地方体味到边塞诗的雄浑、辽阔的?"学生能抓住"长云""孤城""遥望"等词句。

2.突出多层朗读。古诗讲究格律和韵味,因此特别适合朗读。在古诗教学中,除了适时的安静体味之外,朗读是教学的重点与显著特征。特别是边塞诗,大气雄浑,饱含深情,更适合朗读。在本组群诗阅读课上,借助反复指导多层朗读,体味"万里长征人未还"的深沉、"骝马新跨白玉鞍"的昂扬、"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坚定等,学生很快就能进入边塞诗开阔磅礴、激昂振奋的意境中。

(二)着眼多文同现,统合提升

1.强化归纳淬炼。群文阅读的功能之一是能够"多文共现",特别是为学生提供有效的指导,使他们能够在阅读时进行比较分析,找到文本之间的特征和联系,或文本之间的共同主题。例如,学生想象朗读《出塞》后,引导学生复习:你从句子"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中感受到作者什么样的情感取向?学生的答案显示出两种倾向:一种是消极的懈怠,并且相信这句话表明了对朝廷无法选贤和解决国家的能力的不满;另一方认为这是积极的,将士们以大局为重,利益服从国家的需要,并发誓要发誓抵抗外敌的入侵,充满爱国热情。经过与辩论相结合的辩论,学生基本上认为是积极的,这种推测过程是一种归纳和磨练的过程。它可以跟随学生探索诗人的写作风格和诗意,从而深入了解其他文本,为其他古诗的迁移学习提供方向。

2.强化统与合的提升。这是群文阅读的终极目标之一。在本组群文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从第一首诗中体会出"边塞诗的雄壮辽阔之感"后,引导他们把三首古诗结合在一起进行阅读分析,学生很快发现三首诗的共同点。随后,结合诗人当时的生活背景展开总结,并给学生归纳出边塞诗的特征,让他们从一首诗逐渐延伸到一组诗,最后再联系诗人以及边塞诗这一诗歌类型。学生还可以充分体会到那个时代边塞诗人的情怀。当脑海中存在这一概念后,学生自然可以把掌握到的板块式知识进行加工联系,最终获得系统化的知识,这也是单篇阅读教学无法起到的作用。

三、文本广"拓",方法深"延"

组织开展古诗群文阅读,最终目的并非是单纯的让学生学会一组诗,而应当给他们提供方法,帮助他们开启学习古诗的大门。所以,古诗群文阅读教学必须要重视"延伸"。

(一)注重文本拓展

在学习本组群文后,让学生查找更多的边塞诗,认识高适、岑参等更多的边塞诗人,感受不同的表现手法和不同的情怀,让边塞诗的风格深深烙印在学生脑海中。同时,通过这样的文本拓展,学生会勾勒强化出一张关于边塞诗的知识网格图,知识网格越丰富,学生的学习能力就越强。

(二)注重思考延续

课堂教学只是一个载体,但学习必须继续。例如,随着学生将这种方法带入课堂,进入课外思考,进一步延续学生对古诗的思考。群文阅读后,学生们还可以思考:"为什么边塞诗如此豪迈?"引导学生注意唐代强烈的历史和高度自信的历史背景,使学生学习的空间扩大,阅读深度更深,让有效的阅读切实发生。

参考文献:

[1]蒋军晶.让学生学会阅读--群文阅读这样做[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

[2]王建平.例谈群文阅读教学议题的确定与把握[J].小学教学参考,2015(10).

论文作者:李树文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教工》2019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13

标签:;  ;  ;  ;  ;  ;  ;  ;  

群文阅读在小学古诗教学中的应用策略论文_李树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