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街区中的徐州民俗博物馆论文

历史街区中的徐州民俗博物馆论文

历史街区中的徐州民俗博物馆

朱庆志 (泰山学院艺术学院,山东 泰安 271000)

摘 要: 徐州户部山现存的历史街区古民居多为明代、清代、民国建筑,有着较高建筑艺术价值和深厚的文化内涵。由余家大院、翟家大院组成的民俗博物馆是街区古民居的典型代表,是我国民俗文化的宝贵遗产,文章旨在对其建筑特色等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 历史街区;民俗博物馆;建筑特色

户部山历史街区古民居为徐州闻名古迹之一。户部山街区因特殊的地理位置,部分较为完整的古民居得以被保留下来,它在建筑布局、空间组织诸方面呈现出了一种自由、活泼的特征,生活气息浓郁的民居建筑,展示了高深的建筑造诣。户部山历史街区现存的传统民居多为清代,其中还有少部分为明代和民国建筑。

1 户部山历史街区概述

明代时徐州为四大漕粮粮库之一,朝廷军饷宫奉、日用百货主要仰仗江南供给,地处南北交汇地带的徐州为重要的商贸地。户部山因地势较高,多次抵御洪水侵袭。为防止洪水祸患,便于商贸流通,许多商宦在此不惜重金置地建房,建造了官宦府邸、大量的民宅及商铺,户部山历史街区由此逐渐产生。

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4.7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4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户部山历史街区主要包括戏马台和传统民宅。其中著名且保存相对完整的有,崔焘翰林府、余家大院、翟家大院、李蟠状元府、郑家大院和李家大楼等。户部山历史街区古民居布局紧凑合理,设计精巧灵活,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不由感叹其精湛的建筑技艺,折服于古人的精巧设计与丰富的文化内涵。户部山历史街区古民居在发展中将北方的墙体厚重,南方厅堂与外界的开放,有机融合在一起,尽显淳朴自然,却不失典雅。其建筑群青砖黛瓦,气势恢宏,内容简约,却刻画细致,实属我国现存古民居中的精品。这些传统民居作为古城徐州最后的遗存,是明、清、民国时期经济、政治、文化的缩影,见证了徐州历史的变迁和时代的发展。

2 徐州民俗博物馆概况

历史街区中的徐州民俗博物馆由余家大院和翟家大院组成,位于户部山东南侧,两家大院紧密相连,兼融南北古建筑风格。其建筑装饰是苏北古民居建筑的典型代表,也蕴含了浓厚的中国传统民族特色及鲜活的地域文化特色。它的地理位置优越,平面布局巧妙,建筑功能齐全,建筑风格融合南北。现馆内设有婚嫁生育展区、民间艺术工艺展区、民间艺人的绝活展演等6个展区,主要是民俗文物陈列其中,以展示民俗和民间文化,使市民能够更加了解民俗和民间文化。

其中余家大院位于民俗博物馆南侧,是旧时户部山八大户之一,是徐州现存的古民居中规模较大、文化内涵较丰富的一处。安徽歙县的余姓商人乾隆年间在户部山购地建房,以明代户部分司旧址为基础,有两处花园和中、东、西三处院落,房屋106间,占地5000余m2。修建时充分利用了山势的高度落差,比平地院落格局更具特色,极大丰富了建筑空间,错落有致,悠游闲适。余家大院坐北朝南,高门深槛,拾级而上,气势夺人,以中路院为轴心,轴线清晰,严谨有序,左、右相继平铺展开。余家一进院,也称前院,现为民间艺术展区。余家中院,也称二进院,现为民俗馆的生活展区。中院是余家大院的核心庭院,有用于接待重要宾客的“积善堂”。后院各房大小依次为主房、东房、西房,表现出井然的顺序,是明代建筑遗存,体现了长幼尊卑的儒家思想。余家西院现作婚俗展区,展示的是一些婚俗用品。由余家西院便可进入翟家大院。余家西院西侧为西花园。余家戏园现为民间艺人的绝活展演区,陈列有徐州戏曲舞台的装饰用品。余家东花园设为私塾学校,教书先生住在东头的燕呓楼。

民俗博物馆中的建筑在发展中吸收并融合了南北建筑风格,有着浓重的地方特色,尽显淳朴自然,却不失典雅。其建筑群青砖黛瓦,气势恢宏,呈现出内容简约,四平八稳的姿态,却刻画细致,实属我国现存古民居中的精品。

由于冬季温度较低,大院较为注重保持室内温度,因此建有厚重的墙体,墙体采用里生外熟构筑方法,即外墙以白灰、青石砖相砌,内墙用土填充,全国很少有古民居采取此种做法。再加之严密较小的门窗,能够使人感受到建筑的厚重感。根据徐州的气候特点,将北方注重保温,南方注重通风的建筑特点融合在一起。

3 徐州民俗博物馆的建筑特点

第一,加强统一规范管理,健全“三新”统计制度体系,提高分类科学性和管理规范性。要紧密结合当前国家关于“三新”统计的要求,认真梳理和分析,对“三新”经济行业分类情况进行前期摸底调研。总结目前的分类情况,结合“三新”行业实际,深入研究行业划分标准,完善基础分类制度,制定具体的统计目标、指标、标准、内容和方法,完善调查统计制度和监测制度,完善关联的法人政策体系和基础平台。借助现代互联网技术等加强信息分析和综合调度,探索“三新”经济新的统计核算方法,从而对“三新”经济发展规模、组织结构、管理成效等进行全面统计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加以整改,不断推动“三新”经济统计工作扎实推进。

徐州民俗博物馆是徐州现存的古民居中规模较大、文化内涵较丰富的一处。余、翟两家大院规模虽有所差异,但其色彩统一,黑白相宜。其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在建筑装饰上尤为突出,它们尺度宜人,与周围的环境统一和谐,思想观念都体现在它的延伸意义上。在色彩上,墙体大多是清砖加以白灰砌筑,屋顶则是灰瓦加以白灰砌筑,道路均以青石板铺设而成,呈现出灰色基调,灰色是对其它颜色最好的衬托,给人以包含了所有的颜色的感觉。这种灰色基调在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之后形成的,首先这种色调体现了对宁静深远意境的追求,是对自我心境的陶冶,寻求事物的本来色彩。其次是在政治文化因素的影响下,对建筑色彩、规模及型制有着严格的要求,凡是越线者都会受到相应的处罚。在严格的控制下,只能够采用自然界最直接的产物。为解决颜色的单调,饰以白色的内墙,黑色的柱子,以醒目的颜色装饰梁柱、门窗等,大多都以深色为主。这正是当时多追求的艳丽而不失典雅,平凡而不庸俗。

两家大院的雕刻装璜有木雕、砖雕和石雕。木雕易于雕刻,其数量最多,用料多为平时常见木材,大多都是作为结构构件,用以装饰,雕刻精细,生动传神。砖雕雕刻难度比木材稍大,多装饰于大门之上,内容以文字、植物图案为主,其有吉祥如意之意。在屋檐和院墙之上也雕有很多的纹饰,使得整座院落更有文化气息,如瓦当、影壁等。石雕最难雕刻,院落中相对较少,主要是用于防潮的鼓形柱础和方形门墩,延长支柱的使用年限。

韩国各高校也为在校师生开设各种学术道德培训课程。其中,不仅有为教研人员开设的短期培训课程,还有为全校本科、研究生开设的正式课程。为教研人员开设的短期培训课程,主要内容涉及学术道德的定义、学术不端行为的种类、学术不端行为的调查与处罚、学术论文写作时的注释标记方法以及成果署名等。

翟家大院位于民俗博物馆北侧,南邻余家大院,北邻郑家大院,面东坐西,朝向太阳升起的地方,寓意着翟家大院永远都有朝气,蓬勃向上,有房屋57间,占地1000余m2。翟家祖籍山西,明末迁至徐州,在户部山购地建房。翟家大院为标准的四合院,呈东西走向,地势狭长,依山势拾级而上,从前院到后院犹如登山一般。翟家大院现作为民间艺术展区,一进院堂屋与郑家大院相邻,由南侧进入偏院,向西行进一过底,南侧转而进入中院。因势而建的鸳鸯楼由东屋与前偏院西屋构成,由东侧过道入第三进院。由二进院南屋与三进院西屋交汇处入第四进院。从第四进院向西到翟家后花园,建有一亭名为“伴云亭”。

用信息熵评估所获系统信息的有序度及其效用。[1]用评估指标值构成的判断矩阵来确定指标权重,能够尽可能消除各指标权重计算的主观因素影响,使评估结果更能够与实际情况一致。采用熵权法确定评估指标权重的步骤如下:

其另一个显著的特点是因地制宜。余、翟两家大院特殊的地理环境,多次抵御洪水侵袭,得以保存完好的主要的原因之一。院落布局依势而走、精巧合理,讲究与环境的融合。开山建房,而开凿出的山石作为建筑的基石与砌墙之用,充分利用山石的同时也节省了建筑费用。其中翟家大院的鸳鸯楼就是充分利用山体落差建为上下两层,楼内没有楼梯,房门朝向相反,分别通向不同的院落。同时利用山体落差优势建成了多进四合院,这一开创性的举措对如今的建筑有着很重要的启示作用。

人们在参观民俗博物馆时,时间与空间的变化交加在一起,如同流动的音乐一般,给人们无限遐想,古时作为全家人生活住所,更是美不可言。对古民居中的装饰色彩、图案题材、雕刻造型等传统建筑元素进行合理的变化后运用到当地的建筑中,使其与现代化的建筑相融合,创造出富有文化内涵的建筑。

4 结语

每座历史文化名城,都有属于自己的历史古迹街区,在规划建设自己现代化的城市时,可以依据城市的地理环境与历史发展追求着自身本土化的特点。历史街区中的徐州民俗博物馆的明清古民居在发展中吸收并融合了南北建筑风格,布局紧凑合理,设计精巧灵活,艳丽而不失典雅,平凡而不庸俗,尺度宜人,与周围的环境统一和谐。徐州民俗博物馆展示民俗和民间文化,使市民能够更加了解民俗和民间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心。

参考文献

[1] 诺伯舒兹.场所精神——迈向建筑现象学[M].施植明译.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2.

[2] 诺伯舒兹.存在·空间·建筑[M].尹培桐,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

[3] 季翔.徐州户部山传统民居探究[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08(1).

[4] 朱庆志.论桥梁景观设计的场所精神[J].安徽建筑,2013(6).

[5] 刘玉芝.翟显中.徐州户部山民居研究[J].小城镇建设,2001(9).

中图分类号: G268.9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7-7359(2019)09-0008-02

DOI: 10.16330/j.cnki.1007-7359.2019.09.002

基金项目: 泰山学院2017年度青年教师科研基金项目(编号QN-02-201706)。

作者简介: 朱庆志(1990-),男,山东临沂人,毕业于江苏师范大学设计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教师。专业方向:环境设计。

标签:;  ;  ;  ;  

历史街区中的徐州民俗博物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