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生产与消费:基于三部门封闭经济体系的均衡分析_企业经济论文

流通、生产与消费:基于三部门封闭经济系统的均衡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部门论文,经济论文,系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流通作为上连生产、下接消费的中间环节,不仅能通过提供批发、物流、配送、零售与促销等服务,完成商品使用价值的转移与价值的实现,还可以凭借专业化的经营和完备的交易设置引导生产,刺激消费,创造价值增值;在国民经济中具有先导性、基础性地位(石明明、张小军,2009;杨龙志,2013)。然而,当前我国流通经济学研究却比较落后,特别是尚未形成一个完整独立的理论体系,原创理论缺失,研究方法也相对陈旧(荆林波、王雪峰,2012),无法对现实进行有效的刻画与指导。因此,推动流通理论的发展与创新就成为学术界面临的重大课题。

      要构建一门系统、严谨的“流通经济学”,首先就必须统一问题研究的方法论基础,其中一个重要且现实可行的方向就是转移到新古典范式的收益最大化条件上来,从定量的角度对流通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进行条理清晰的分析。本文的贡献就在于,借鉴已有关于流通与生产和消费之间关系的研究,首次构建了一个包含三部门的封闭经济系统,初步描述了其动态运行过程,以及流通部门所能发挥的关键作用,并着重分析了技术进步、生产技术系数以及体制成本和垄断势力等参数变化对稳态均衡时各部门投入产出的影响。

      二、文献回顾

      (一)理论研究

      分工与专业化通过提高经济效率推动经济增长,但也导致了生产与消费的分离,流通作为连接生产与消费的纽带内生演化出来。马克思指出,流通就是从生产领域到消费领域的全过程,商品要实现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就必须经过流通环节;如果产品不能通过流通体系顺利进入消费阶段,社会再生产进程就不能正常进行,生产也将陷入绝境。虽然马克思的流通理论只是一般性地概括了生产与流通的关系,而并未深入探究流通衔接生产与消费的具体作用机制,但已让我们清晰地认识到流通应是与生产和消费相并立的一个重要经济部门。同时,伴随着信息经济学的发展,中西方学者通过大量的微观分析,阐释了流通中介在促进消费、引导生产中的重要地位。

      1.流通对消费的促进作用

      消费是实现整个社会再生产运行的最终目标。消费需求能否得到满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流通业的规模、效率、数量和结构等。商品流通的规模和差异化决定了消费者所能购买的商品数量和类型,商品流通的速度与成本会决定商品进入消费领域的效率和效果,商品流通的形式与结构也能对消费者的信心、意识及行为产生不同程度的引导作用。

      张先轸(2013)通过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概括了流通促进消费的微观机制:(1)专业化流通组织可以降低商品转移过程中的费用;(2)分布广泛的流通中介能显著降低消费者商品搜寻的路途成本,并在匹配供求关系上更有效率;(3)流通中介通过将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有限博弈转变为由其连接的无限博弈,能有效抑制厂商的道德风险;(4)流通中介拥有足够的动力和能力去调查并识别商品质量优劣,从而规避逆向选择;(5)流通中介通过提供舒适的购物环境,能有效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6)流通中介分布范围极广,因而能显著降低消费者的商品退换成本。此外,一些学者还认为,流通中介能通过主动性的信息传递,调整消费结构与方式,促进消费时尚的个性化与多元化,甚至可以在引导消费者树立绿色消费观,推动低碳节约型社会构建中发挥重要作用。

      2.流通对生产的引导作用

      商品生产归根到底是要满足不同质的各类需求,卖要特别适应买;即经济系统的运行方向与资源配置结构取决于消费者的偏好和选择。生产者要想在市场竞争中获取优势,就必须敏锐地捕捉到消费需求并迅速提供有效满足相应需求的商品。但消费者偏好却往往是隐性不可预知的,如果无法及时准确地了解消费需求及变化趋势,企业的生产行为就会存在很大的盲目性,其产品也就很容易积压滞销(张先轸,2013)。

      由于流通中介与消费者的交易更频繁,从而就“更容易收集到消费者的需求、习惯以及偏好等信息”(Taylor和Xiao,2010)。在一定的激励条件下,流通中介通过将掌握的市场需求信息逆向传递到与其存在合作关系的生产企业,可以帮助其降低不确定性,提高生产效率:一方面,有效的需求数量预期可以指导企业更精确地制定生产规划,减少不必要的库存成本浪费与缺货损失,加快商品周转;另一方面,有效的需求结构预期可以促使生产企业有针对性地开发、生产出能更好地满足消费者内在需求的适销对路商品,不断把即期需求和潜在需求转化为现实的消费行为(张先轸,2013)。这在宏观层面就表现为引导生产的规模、速度和质量更符合市场趋势;引导产业结构的改组、改造和发展更贴近市场需要;引导生产要素的投入和流动更加适合经济发展方向,最终实现供需“流畅平衡”的高效态势。

      此外,流通中介降低流通费用、搜寻成本以及商品退换成本的好处也可以被生产商分享,其专业化经营、范围经济以及规模经济收益也都能在降低生产企业交易成本中发挥重要作用(张先轸,2013)。交易成本降低必然带来生产企业经营效率的提高、利润的增加以及商品价格的下降。

      (二)实证检验

      当前学术界的实证研究主要集中于流通业在扩大居民消费中的作用。例如,吴学品、李骏阳(2012)采用变参数状态空间模型实证分析了1978—2010年间农村流通总量规模、集贸市场和流通环境对农村消费的动态影响,发现农村流通总量的单位增长幅度引起的农村消费增长幅度为正向且逐年上升,较好的流通环境能减少消费支出的成本并提高消费预期。丁宁(2013)认为流通业的快速发展主要是基于组织和信息技术创新,因此应该从组织和技术层面检验流通创新的作用。他利用1999—2010年我国31个省市相关数据构建面板模型,实证分析了流通创新对居民消费率的影响,发现流通技术进步和组织创新对居民消费率提升产生了较为明显的促进效应。

      另一些学者则探讨了流通业发展在制造业产出增加和效率提升中的作用。其中,赵霞(2012)通过对我国流通业与制造业的关联特征进行分析比较,发现流通业对制造业的后向拉动作用强于其对制造业的支撑作用,且两者都有增强趋势。王俊(2011)的研究则指出,流通业发展水平(以流通规模、流通结构、流通效率、流通专业化指数等作为指标)显著地促进了制造业TFP上升。

      上述研究表明,流通业的规模、结构、效率等因素确实会对社会生产和居民消费产生显著的促进作用。不过,他们却没有反过来分析制造业的技术进步会对流通业产生怎样的效应,也没有深入研究当前我国商品流通过程中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如物流成本过高、区域市场分割、体制成本以及流通企业的垄断势力与恶意加价等,会对产出和居民消费造成何种影响。本文将通过构建数理模型,从理论层面对其中某些尚未被实证研究所涉及的问题进行初步的探讨。

      三、模型构建

      我们考虑一个封闭的经济系统,将其划分为生产、流通和消费三个部门,它们在空间上并存,在时间上继起,流通作为连接生产和消费的中间环节而存在。生产部门通过投入一定数量的资本和劳动生产单一的“中间产品”,“中间产品”必须借助流通部门的运输、储存、分类、再包装与促销等服务,才能转化为满足生产与流通部门资本投入以及消费部门生活需求的单一最终产品。流通部门本身并不生产有形产品,而是购买“中间产品”,并投入一定人力物力将无形增值服务附于其上,形成最终产品。消费部门则负责提供生产与流通所需的劳动,并消费一定数量的最终产品。整个经济系统的运行过程如下图所示。

      

      

      (一)生产部门

      设定“中间产品”的生产函数为规模报酬不变的柯布—道格拉斯形式:

      

      当前买方市场条件下,社会产品大多非常丰富,同一行业中不同企业产品差异较小,价格竞争激烈,因此可以合理设定生产部门完全竞争,所有企业都是资本、劳动与“中间产品”价格的接受者。通过将约束条件(3)代入(2)式消除

,可得j在t期的最优要素投入组合应满足:

      

      (二)流通部门

      产品要实现由生产部门到消费部门的“惊险一跳”,就需要流通部门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提供包括运输、储存、分类、再包装、促销等在内的各种增值服务。设定代表性流通企业e提供这种增值服务的生产函数亦为常数规模报酬的柯布—道格拉斯形式:③

      

      

      其中m、n分别代表“中间产品”与增值服务的生产技术系数,即形成一单位最终产出所需“中间产品”与增值服务的投入量,其倒数即为投入产出系数。m取决于经由流通企业运输、储存、再包装时的损耗率以及“中间产品”与社会需求的匹配程度,显然有m>1;且损耗率越高,或者供需匹配程度越低,m越大。为避免最终产品积压或缺货所带来的不必要损失,代表性流通企业关于资本、劳动以及“中间产品”的最优要素投入组合应满足:

      

      此外,我国商品流通过程中面临的地区封锁仍比较严重,大量地方性、行政事业性部门借助各种强制手段打击外地产品的现象依然盛行(宋则、王雪峰,2010)。为有效分析诸如地方行政垄断、审批制度不合理、收费混乱庞杂等体制性成本在商品流通过程中所产生的负作用,我们将单位“中间产品”经由流通部门时承受的体制性成本g以从价的形式纳入到模型中。④

      

      

      (三)消费部门

      

      

      四、均衡与比较静态分析

      (一)均衡条件

      

      同时,在平衡增长路径上,均衡价格序列与加总的均衡数量序列应满足以下两组条件:

      1.利润与效用最大化

      

      2.市场出清

      (1)“中间产品”市场出清。在任一时期t,生产部门加总的“中间产品”供给应等于流通部门对“中间产品”的加总需求,即:

      

      这意味着均衡状态下生产部门所生产的全部“中间产品”都可以进入流通领域,不存在生产过剩与存货积压的情况,从而就实现了马克思所谓“社会化大生产的顺利进行”。

      (2)最终产品市场出清。流通部门t-1期的总产出应等于生产部门、流通部门与消费部门在t期初对最终产品的需求之和,即:

      

      (3)劳动力市场出清。消费部门t期的劳动力供给

应等于生产和流通部门该期的劳动力需求之和,即:

      

      (二)比较静态分析相比于经济系统的总投入和总产出,我们更关心每单位劳动力下的实际变量,因为后者更能反映一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水平。因此我们利用

对要素投入和产出进行平减,即:

      

      1.生产部门技术水平

变化对各部门要素投入、产出及相对价格的影响

      

      由此,我们可以得到推论1:生产部门的技术进步会提高流通部门的劳动比重,增加工资的实际购买力,缩小贫富差距,提高单位劳动所能获取的消费和产出,实现更高更好的经济发展。

      2.流通部门技术水平

变化对各部门要素投入、产出及相对价格的影响

      

      即流通部门技术水平的提高必然有助于单位劳动增值服务产出量的增加,这将解放部分劳动力转入生产部门,提高

以及“中间产品”与最终产品的单位劳动产量,保证经济系统可以将更多的最终产品用作消费和生产部门的资本投入。同时,劳动力的边际产品收益会随着技术水平提高而增加,最终产品价格

则会降低,即流通部门的技术进步能有效抑制通货膨胀。但由于流通部门存在着垄断势力与体制租金,当它们以线性形式体现于“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的价格中时,

的增加会对其产生比劳动力工资更强的放大作用,这将降低劳动报酬占总收入和总消费支出的比重,恶化贫富差距。要有效遏制这种负效应,就必须消除流通部门所存在的各种无效率状态。

      由此,我们可以得到推论2:流通部门的技术进步会提高生产部门的劳动雇佣比重,增加劳动力的工资并降低最终产品的价格;但同时也会恶化垄断势力与体制租金对收入分配的负效应。

      3.“中间产品”生产技术系数m变化对各部门要素投入、产出及相对价格的影响

      

      随着运输、仓储、包装、加工及配送等不同环节效率的提高,商品在流通过程中的损耗会相应降低,“生产”一单位最终产品所需“中间产品”数量m也就随之减少。同时,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以及供应链管理的不断优化,流通部门收集消费者需求信息与将信息有效传递给生产者的能力都会越来越强,从而“中间产品”就能更有效地转化为最终产品。

      

      由此,我们可以得到推论3:降低商品在流通过程中的损耗,提高流通中介的供需匹配能力,既能提高工资的实际购买力,也能带来消费和产出的增长。

      4.增值服务生产技术系数n的变化对各部门要素投入、产出及相对价格的影响

      

      随着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精神文化需要必然相应提高,体现在追求更舒适的购物环境,更便捷的产品搜寻与退换,即每单位最终产品中必须融入更多的增值服务(对应n的增大),这就要求流通部门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从而劳动力将从生产部门转移到流通部门。由此会导致“中间产品”资本投入与产出进而最终产品单位劳动产出的减少;由于最终产品中包含了更多的增值服务,其价格

就会提高,工资的相对购买力

则会相应地降低。这正符合当前制造业产出比重不断降低,而服务业比重不断增加的社会发展趋势。但因此产生的一个不良后果就是,劳动报酬占总消费支出的比重会降低,社会贫富差距也就可能随之拉大。缓解这一问题的有效方法包括提高生产部门的技术水平,消除流通部门的无效率状态(垄断势力与体制成本)等。

      由此,我们可以得到推论4:随着人们对最终产品中所包含无形增值服务需求的增加,流通部门的劳动比重会提高,生产部门的单位劳动资本投入和产出以及最终产品的单位劳动产出都会减少,最终产品的价格会提高,劳动力工资则会降低,收入分配不均也可能会恶化。

      5.体制成本g与流通部门的垄断势力ε对各部门要素投入、产出及相对价格的影响

      

      随着体制成本g与流通部门垄断权力ε的增加,更多的社会资源将被寻租者和特权势力所占用,这将减少生产和流通部门的单位劳动资本投入,降低经济系统的单位劳动产出

和消费

,继而提高最终产品相对于中间产品的价格,降低实际工资

,劳动报酬占总收入和总消费支出的比重也随之下降,特权阶层与普通劳动者之间的贫富差距将被拉大。同时劳动力也会向生产部门转移,流通业的劳动力雇佣比重就会萎缩。由此,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当前流通业在区域保护和部门利益驱动下所产生的内部区域与条块分割,以及由此形成的体制成本与垄断势力,不仅会阻碍流通业自身的发展,还会导致通货膨胀,恶化贫富差距,最终抑制经济发展。

      由此,我们可以得到推论5:降低体制成本与流通部门的垄断权力,能促进经济系统各部门平均劳动的资本投入和产出增加,抑制通货膨胀,提高劳动力实际工资,缩小贫富差距。

      五、结论与建议

      本文通过构建数理模型,借助比较静态分析,勾画了流通、生产与消费之间的互动关系。发现推动生产与流通部门的技术进步,提高商品流通环节的效率和效果,消除当前我国商品流通过程中存在的体制成本与垄断加价等,都将有利于消费和社会最终产出的增加,并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通货膨胀,缩小贫富差距,实现经济稳定增长。虽然人们对无形增值服务需求的不断增加,会降低单位劳动所能获取的最终产出、有形消费以及工资的实际购买力,但这种效应是建立在人们精神文化需求得到更大满足的基础之上,并且可以通过技术进步来进行缓解。

      当前,我国流通产业仍处于粗放型发展阶段,流通渠道不畅,商品积压严重,信息化与标准化程度也不高,物流模式分散落后,加之管理体制和政策缺陷引发的种种不合理成本,造成商品价格持续在高位徘徊,居民消费需求的实现和社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都受到了严重干扰。在这种情况下,要有效发挥流通部门的基础性与先导性地位,应重点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1.推动生产和流通部门的技术进步,尤其是要实现流通产业的现代化。流通企业应加快实现包括物联网在内的众多信息技术的深度应用,实现商品采购、选配、销售与仓储的自动化,最大限度地提高商品周转速度和流通效率。

      2.针对当前我国物流总成本占GDP的比率以及商品(尤其是农副产品)运输过程中的损失率远高于发达国家的现实,首先,应加快综合运输体系的建设,推动物流设施先进化,引导物流配送企业推广装卸机械化和配送自动化;其次,要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提高物流专业化水平;第三,要注重加强冷链设施投入,促进生鲜产品冷链物流健康发展,实现商品流通的高效率与低损耗。

      3.国家应加快规范流通市场,全面清理包括设置行政壁垒与地区保护在内的各种制度性障碍,坚决取缔违规和不合理收费,实现生产要素与最终商品跨区域跨产业的自由流动。同时,要注重构建良好的市场竞争秩序,限制大型流通企业对市场优势地位的滥用,逐步建立起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安全高效、城乡一体的现代流通体系。

      感谢南开大学经济学院胡秋阳老师和姚万军老师的指导。

      ①我们也可以设定其存在一定时滞,但这只是在生产部门的“中间产品”销售收入和流通部门的“中间产品”购买成本中额外添加了一个小于1期(期限取决于时滞)的贴现因子,复杂化了表达式,而不会从本质上改变结论。

      ②在模型中加入研发部门,将技术内生化,显然会更加完美,但这大大超越了本文的主要研究目的。考虑到研发与技术产业化之间通常都存在较长的时滞,我们可以合理设定原本处于均衡的经济系统在每个时滞期内都能迅速调整到新的均衡状态,这就为后文分析技术变化对均衡影响提供了前提。

      ③在没有证据表明我国流通业存在特殊性的前提下,预期其RTS值为1具有经验上的合理性(任保平,2012)。

      ④ε和g的差异化设定可以更充分地反映垄断势力与体制成本的影响。后文分析表明,他们对均衡状态的作用方向是完全相同的,调整这种随机性安排并不会对结论产生任何实质性改变(将ε,g调换为从价和从量形式亦如此)。

      ⑤注意,如果企业按照

来决定投入产出,则将无法获取超额利润;而以

-ε确定目标函数等价于将收益曲线下ε移单位,边际收益与边际成本曲线的交点值为

-ε,而实际销售价格为

,从而就可以获取超额利润ε。我们可以把这一现象理解为一个隐形的政府部门向流通企业征收了从量税,然后再将税收分派给某一特殊群体。

      

标签:;  ;  ;  ;  ;  ;  ;  ;  ;  ;  

循环、生产与消费:基于三部门封闭经济体系的均衡分析_企业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