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史实#183;突出综合#183;强调创新——评1999年全国历史高考试题及学生答卷,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史实论文,答卷论文,高考试题论文,注重论文,学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适应于21世纪社会和高校对创造性人才的需求,配合中学素质教育的推行和新一轮高考改革的启动,1999历史高考试题在保持近几年来历史高考改革成果的基础上,坚持历史学科主体知识与历史学科能力相结合的考查方向,稳中求变,变中求新,对试卷结构作了调整,体现了注重史实、突出综合能力、强调创新意识、加强学科联系和强化文字功能等特点。这对今后高考改革和中学历史教学将产生深远影响。
一、试卷评析
纵观1999历史高考试题,我们认为有以下几方面的变化和特点。
1.试卷内容调整 题型设计简约 试卷内容和题型的调整,是高考命题改革的重要表现。1999历史高考试题,在试卷结构和题型设置方面有了较大变化。
表一 1998年和1999年试题题型结构、内容结构之比较
题型 年度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现代史 世界近现代史合计
分值 比例 分值比例 分值比例 比例 题量
单选 1998年 128%21 14%18 12%
34%
34
1999年 16 10.7%
32 21%26
17.3% 49.3% 37
多选 1998年
96%15 10% 6 4%
20%
10
1999年
00 0 0 0 0 0 0
材料 1998年
00 24 16%12 8%
24%3
1999年 11
7.3%
138.7%12 8%
24%3
问答 1998年 17
11% 0 0 16
10.7%
22%2
1999年 13
8.7%
149.3%138.7% 26.7%
3
合计 1998年 38
25%60 40%42
34.7% 100%
49
1999年 40 26.7%
5939.3%
51 34% 100%
43
1999历史高考试题,在内容和题型结构上的特点是:第一,基本符合今年《考试说明》的规定,在题量和分值比例上对中古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近现代史作了微调,中古史高出规定比例2.5分, 这从命题的随机性来说是允许的。
第二,适度调整了客观主观题的比重。将1998年的81 分、 占全卷54%的客观题降为74分、约占49%;将69分的主观题扩大为76分;同时提升了问答题的分值,由33分增为40分。这种变化,符合国家教委关于推进素质教育和加强综合能力及应用能力的要求。
第三,题型设置大大简约。在命题研究和命题水平不断提高的基础上,根据题型设置应充分体现简约的原则,今年又取消了师生普遍厌倦而思维含量过低,区分度和难度不易控制的多项选择题。整个试卷由单选、材料解析、问答三种题型构成,这是高考制度恢复以来历史高考最简约的试卷。试卷简明、利落、长度适中,命题专家所企盼的“题型与题目内容完美结合”的理想目标基本达到了。这也为能力考查和思维扩展提供了更广阔的时间和空间。
此外,在知识考查覆盖率和政治、经济、文化比例方面也略有调整。以章计算,1999年覆盖率是59%,比1998下降了2%。 政治史的比重也略有增加,文化史比重有了明显降低。这些微调,符合1999《考试说明》关于减轻学生负担的要求和中学历史教学的实际。
2.依托教材 突出史实 在考查内容方面,今年的试题体现了对教材的依托,突出了对史实的考查。题目不偏不怪,改变了以往过分强调情景设计,人为提高理解难度等现象。大量的题目是考查知识的准确记忆,仅从选择题来看,这方面的题目达14道。其他题型中,也适当加大了史实考查的含量,通过直接、间接或隐含等考查方式,从质和量方面,强化了对史实的考查。试题的这一变化,对于廓清能力和知识之间的迷惘,纠正高考复习忽视史实、过分强化虚假能力等做法是必要的。应该看到,在能力研究和探索中,我们已取得了很大成效。但在知识和能力关系上,不论是理论上还是实践中,都存在一定误区和偏误。例如,有的题目设计与高中教学的要求严重脱节,失却了历史学科的基本特征;有的题目过分强调理论认识和理论概括,史实含量低,人为割裂了能力与知识的有机关系;还有的过分强调情景的重新设计,由命题者的一家之言取代了公认的定论,使之成为近似文字游戏之作。在高考复习中,大搞题海战术,冷落了教材;形成了教学中竭力拔高的现象,客观上强化了应试倾向。对这些弊端,命题专家已开始有了清醒的认识,刘芃在有关文章中曾作过专门阐述。高考试题评价报告也曾提出,史实的考查“永远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内容之一。”但这些并未引起应有的重视。1999高考的这方面的变化,不啻是向我们敲起了警钟,提醒我们在高考复习中,应注重教材和史实的掌握,摆正知识与能力的关系,真正做到二者的并重。
3.加大思维力度 强化创新意识 在知识经济时代,国家向教育提出的人才要求不是被动接受知识,而是有创新和革新意识。有无创新能力,是国家、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正如江泽民所说:“创新是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今年的试题,在这方面加大了创新精神和独立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力度。很多题目都从激发考生的创造性思维的需要立意、命题,题目的要求和设问灵活,有利于考生发散性思维的激发,有利于创造性能力的培养。分值最大的“洋务运动题”,改变了以往问答题的解答思路,提出了基本肯定或基本否定两种回答思路,并明确提出“本题旨在考查独立思考能力,不论同意哪一种说法,或有别的看法,只要有理有据,均同等得分。”此题鼓励考生大胆思维、创新,在创新思想和独立思考的培养方面迈出了新的步伐,也大大推进了题目的开放性。
4.加大综合 注意渗透 当今社会对人才的综合能力要求格外迫切。教育部在有关文件中提出了中学教育要加强综合性、互用性内容的要求。在保送生考试中,直接开始了综合能力的测试。今年的历史试题,在这方面也作出了探索和努力,加强了学科内部和学科间联系的考查。在题目的设计中,注意知识、能力、理论、思维诸要素的立体考查;另外,更加注重了历史与地理、政治、语文等相关学科的关联、渗透和迁移。其中,特别加强了历史地理的考查,选择题中的2、3、32题都是直接考查空间概念的。问答题的“德国题”,以德国版图和控制区域的三幅地图作为题干和切入点,不仅使题目设计新颖,更体现了历史的时空观。以上内容,突出了历史空间概念的教学,体现了历史与地理学科的联系和渗透,说明了新形势下大文科的综合性。今年试题的这一特点,既是知识经济时代学科间交叉渗透转换的反映,也是历史、地理、政治相关学科知识结构、思维方式、解决问题的途径等测试方面相互呼应的体现。就大文科来说,历史是时间、地理是空间、政治是意识,这三个维度构成了社会科学的基本结构。相关学科间既有兼容性,又有关联性,将来的高考对此将有充分反映,1999历史命题对此已作出了新的尝试,这对今后的综合能力测试和3+综合测试将起到一定示范作用。
5.贴近教学实际 大幅度降低难度 试题的难度既是评价试卷质量的重要尺度,也是广大师生关注的焦点。从近几年的历史高考看,命题专家对此作出了很大努力,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经验型的命题方式和缺乏科学测试手段的现实,使难度成为长期困扰我们的难题。
表二 1995—1999年高考历史试题难度比较表
年份 1995年1996年1997年1998年1999年(注)
难度 0.46 0.57 0.55 0.52 0.64
平均分
69.00 85.47 81.85 77.55 96.5
注:其中1999年为山东省抽样统计
表三 1996—1999年高考历史分类难度表
年份 单选 多选 填空
材料处理问答题
123 小计 12
3小计
1996 0.74 0.44 0.59 0.60 0.56 0.68 0.61 0.52 0.29 0.41
1997 0.64 0.37 0.54 0.64 0.60 0.69 0.64 0.50 0.45 0.48
1998 0.60 0.30 0.63 0.64 0.72 0.66 0.46 0.39 0.43
1999 0.69
0.64 0.63 0.67 0.64 0.53 0.61 0.51 0.55
注:1999数据为山东省抽样统计
纵观1995以来历史高考试题的难度,是起伏较大的;与其他学科相比,历史难度多是居高不下。考生成绩不理想,制约了师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影响了历史学科地位的提高,特别是加大了3+X高考模式后历史学科的危机感。因此,如何贴近全国中学历史教学的实际,符合中学文化课的整体水平,在不降低思维力度的前提下降低难度,是广大文科考生关注的焦点。1999历史高考命题,在这方面从主观上作了极大努力,难度大幅度下调。尽管这一步伐迈得大了点,但比较符合全国历史教学的实际,对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克服高考新模式实行后的学科危机,将无疑会起到积极配合作用。
6.关注现实 体现教化 历史是一门研究历史规律的科学,其任务和功能在于从社会历程中认识历史规律,并以此引导现实和社会的发展。今年的历史高考试题,保持和发扬了历史学科的这一传统,将思想教育和知识、能力考查有机结合起来,突出了关注现实,以史为鉴的史学教育功能。“唐代用人得失题”总结了人才选拔对历史的影响,“南方经济发展题”涉及了经济发展与社会安定及统治政策等的关系,“洋务运动历史作用题”等对今天现代化建设有极重要的借鉴作用。27、31、37、38题,反映了人本思想,体现了对人文精神的考查。17题的三次历史性巨变,40题邓小平有关整顿的思想和实践,直接强调了邓小平理论的学习和运用。总之,试题将观点和理论有机渗透到了知识与能力考查中,实现了思想教育与知识、能力考查的高度统一。
7.试题的不足 同往年一样,试题的设问仍存有缺陷和不足,38题、39题的设问和答案关联性不强,缺乏明确的指向,有的答案要素不全。41题题干中的“得人者昌”、“失贤者亡”实则是经验教训的高度概括,对答案有明显提示作用。6 题的女真族与相邻各族的交换品的用途等过偏过细,36题东欧各国改革的共同点缺乏知识支撑。更重要的是,试题难度变化太突兀,有矫枉过正之嫌。试卷过于平直,缺乏坡度,能力考查不如以往突出,不易拉开学生成绩的档次。
二、答卷情况简析
根据我们对山东省部分试卷的抽测,对答卷情况作以下简要分析。
1.选择题
从统计数据看,本大题平均得分为51.21分,难度为0.69, 大多数考生的得分率在50%以上。部分题目答错率较高, 较为集中的题目是2、6、12、18、29、33、36题,其难度系数在0.40左右, 其中最低的33题,难度为0.14。考生存在的问题,首先是基础知识掌握的不牢固、不准确,其中出错率较高的2、6、18题,涉及的内容都是教材中有直接叙述的,如果认真看书、理解准确的话,是不会失误的。其次,思维能力,特别是比较历史事件异同的能力低,如29、33、36有比较要求的题目普遍得分低,表明考生的思维训练质量不高。第三,缺乏解答选择题的解题技巧,对一些考查内容,即使掌握不住,但只要采用排除法、选基法等技巧,都可避免高出错率。
2.材料解析题
今年的材料题,在教材、设问、作答上无大变化,学生较适应。本大题难度为0.64,平均得分为23.2分。
第38题,考生得分区间是7~9分,平均得分是7.67分,难度为0.64。考生对第2问普遍答得好,失误之处主要集中在第1问和第3问。 几乎所有考生不知“已经湮没的事物”何所指,大多答成人文主义精神、人性、自由、真理等。失误原因,一是新编教材对文艺复兴的背景交待较少,考生已遗忘了初中有关史实;二是受设问要求限制,不能把所问纳入文艺复兴的大范畴中加以理解。第三问因设问指代不明,不少考生认为与材料二有矛盾,这也说明考生去伪存真、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低。
第39题,考生得分区间为6~9分,平均分为6.79分,难度为0.63。题目考查的内容,教材叙述较为充分、全面,造成考生失分的原因是因题目设问欠严谨,导致考生所答与标准答案的表述不一致而失分。其失分主要集中在第1问上,一是回答过于笼统,多将东晋、唐、 北宋三个时期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归纳。二是答案表述欠精炼和准确,说明不能提取有效信息,文言文的阅读、理解能力差。
第40题,得分区间为8~11分,平均分为8.76分,难度为0.67。 考生失分主要表现在,一是整顿背景中,没有提及到邓小平主持中央工作;二是对整顿的措施概括不全,特别是部分考生对“无须罗列材料”的要求理解片面,将整顿的范围领域当成了措施;三是整顿意义上,仅回答了当时的作用,没有看到其深远历史意义。
三、问答题
问答题平均得分22.1分,难度为0.55,是体现考生水平和拉开差距的关键题型。
第41题,得分区间为7~10分,平均得分为6.92分,难度为0.53。考生答题失误主要表现在三方面,一是遗漏了有关史实,如唐太宗对统治政策的调整,唐玄宗重视官员的选用、考核及科举制的作用等;二是史实混淆,如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倒置等;三是审题失误,部分考生把唐朝前期理解为唐朝以前,从春秋答到唐。对其经验教训的总结,标准答案只是对引言作的阐释。聪明的考生,仅对引言稍作解释,即可轻松得到2分,反之则不得分。显然,这一赋分是不合理的。
第42题,考生得分区间为9~11分,平均得分为8.82分,难度为0.61。从考生的答卷来看,80%以上的考生选取了肯定积极作用的第一种看法。考生失分的主要表现是要点不全。此题虽具开放性,但“积极作用”方面的答案却基本是照搬教材内容,增加的只是文化教育方面的内容,考生因基础知识不踏实,而多数遗忘了该知识点。其次,一些考生回答不贴题,在洋务运动活动及内容方面大动笔墨,而不谈或少谈这些活动的作用,与题目要求脱节,造成大量失分。
第43题,考生得分区间为6~9分,平均分为6.67分,难度为0.51。失分原因主要是对图的内涵不清,特别是对图一、图二形成原因分析不透。图一中没有答出凡尔赛和约的相关规定,反而将与题意无关的规定答得很多;没有概括出欧美大国“削弱”德国的政策,仅答各国的各自政策。对图二大多数答不出德国实力的恢复、英美法的扶植、苏联的避战自保等要点。有一部分考生把握不住三幅图的基本特征,不能按题目限定的“德国自身及欧美大国对德政策的变化”两条主线作答。还有部分错误理解了三幅图中提供的时间信息,只局限于从当年去分析原因,因而要点不全,分析片面。又因本题是最后一题,因时间等客观因素,影响了本题的解答,也是失分的原因之一。
考生答卷中存在的问题,暴露出高中教学和复习中的不足,我们应该踏踏实实搞好教学,有针对性地予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