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证系谱图”教学实践:解读与写作,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系谱论文,教学实践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论证系谱图”与议论文写作实践
认识文章的生成规律,将直接关系到对文本的解读。相反,不懂文章的生成规律,便不会对文本作透辟的分析。所以,我在这里首先还是展示一篇议论文是如何遵循写作思维轨迹写出来的。为了论述方便,我们还得把“论证系谱”再作图示。(见下页图)
下面就结合具体命题来看看:美国哲学家罗伯特·所罗门曾给人们提出过这样一个命题——“如果你不同意我的看法,我就揍你”(《大问题——简明哲学导论》,〈美〉罗伯特·所罗门著,张卜天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4页)。面对这个话题怎样进行评说?怎样下笔成文?
中学老师的判断是绝大部分学生写不出来。大家感到这样的话题既熟悉,又感到一时无话说,写成文充其量也只是说“我”持力压人,举些例子而已。但不能将蛮不讲理的作风分角度、分方面进行具体的评述批驳。
之所以如此,就在于我们没有给学生讲清如何进行论证,不知从哪些方面去想自己的话。其实,这篇文章是很好写的。比如,你可以先讲一讲这则命题的内涵是什么意思,你可以解释说这话的人心理状态如何,勾勒一下他那副蛮横的嘴脸,从其内在的心理刻画他的形象。这作为一种形象的解释,不也能引发人们对他的鄙视吗?
同时,还可以讲述“揍人可以使人听话”在人们思想中产生的背景——其实,在孩提时代,许多孩子就有这种思维习惯。
以上就是关于论点“是什么”的思考,下面再谈关于“凭什么”的思考。
当然,这篇文章的重点是从思想认识上指出奉行这种哲学的错之所在。按照过去大家所学的传统写作理论,也就是简单的驳论文的写作方法——“驳论点、驳论据、驳论证”之说,当然是“驳论点”了。可是,“怎样”驳呢?人们需要讲的正是这个“怎样”,“怎样”是具有形而上特征的普遍规律。
其实不管是正面讨论自己的正确主张,抑或是反驳他人的错误观点,阐述自己的理由时,我们的思考点,即论证思维方向有三:
第一,某一主张与社会公认的理论系统是不是相融贯一致的。
第二,某一主张在社会实践当中,是不是体现了事物运行的基本规律,代表了事物正确的发展方向。
第三,与前两点直接相关,某一主张对人们的社会实践是不是有较好的社会效益。
以上三点概括起来就是:
相融说:相关话题是否与社会公认的理论系统相融。一个主张或观点,当且仅当与公认的理论相一致时才易于被人们所接受。
符合说:相关话题是否与事物客观运动规律相符。一个主张或观点,当且仅当符合实际时才易于被人们所接受。
实用说:相关话题是否对人们的社会实践有积极的作用。一个主张或观点,当且仅当其有用时才易于被人们所接受。
当然,具体到这篇驳论文写作,就是看其人处事哲学的不“符合”、不“相融”、不“实用”。根据以上三个思考方向,请想一想“如果你不同意我的看法,我就揍你”这种处世哲学违背哪些社会公理,或者说在社会公理当中有哪些说法与之对立?
请想一想,这种哲学观念与社会的发展趋向是否和谐一致?动辄“不同意”自己的单边意见就要打击另一方,那么世界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世界?
再请想一想,这种哲学是否真的管用?诚然,在某一时弱者会屈服于压力而顺从,但是否真正解决了问题呢?
很显然,经过讨论,大家会在以下三个方面达成共识:“不同意”的“前提”与“揍人”的“结论”不谐调。“不同意”自己的意见,可以写文章、发声明进行批判,但不可以“揍人”。这明显违背社会公认的处理矛盾、纷争的理论、原则。俗话说:“以理服人,不以力服人”;“内不欺己,外不欺人”;“辱人以不堪必反辱,伤人以己甚必反伤”。这是不“相融”。
这种哲学是一种十分霸道的作风。它的泛滥,使社会处于动荡、争斗之中,破坏社会的和谐、安定,是对文明的摧残。显然,它与社会发展规律相矛盾,相抵触。这是不“符合”。
其实,奉行这一哲学并不管用。与强者相遇,一言不和,动辄大打出手,两败俱伤;与弱者相遇,每征服一个,同时也为自己树立了一个自尊受到强烈伤害的潜在的复仇者,或者说为自己准备了一个“掘墓人”。这是不“实用”。
综上所述,这篇文章的完成应该让人们认识到——身体的力量不能造就哲学上的正确性。有时一个人会受到威吓,但他却并不因此而被驳倒。用力量来支持一种哲学信念,但力量却构不成对这种信念的辩护。
这样作系统分析,不是有许多话可以说吗?
《问说》教学实录
王玉静
师:我们已经完成了文言文的疏通,下面进入文本结构分析。看一看《问说》是怎样分析论证的,以便我们借鉴之。在未解析之前,先读一读南开大学徐江老师写的《说“问”》(本刊略),它不是简单地对《问说》进行白话翻译,我们要注意有关段落的领启句,它们往往体现该段落的论证思维方向。比如“怎样理解这个问题呢”,比如“作用是很大的”,比如“前人早就有很中肯的评断了”,比如“符合人们的行事实践”。你们注意了这一切,就能很容易与老师互动,分析文章的结构。
一、探究论点“是什么”——明确论点内涵及写作背景
师:这篇文章的论点是什么?
生: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
师:对。这是一个因果关系论断,君子若想学好,必须做到好问,学与问相辅而行。古人说:“文章合为时而著”。“合”,应该;“时”,现实。那么,作者为何著此文呢?
生:因为作者看到今人“有学无问”“以问为耻”的现象,深感痛心,于是撰此文劝诫今人要“学必好问”。
师:好。这是交代了文章的写作背景,体现论点的提出是很有针对性的,是有现实意义的。为了帮助读者理解作者的主张,有时需要对论点作必要的解释,文章是如何解释的?
生:“非学无以质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这是对论点内涵的具体解释。
师:对论点内涵进行解释以及交AI写作作背景,这都是对论点的论述,我们要记住:写议论文就要这样写,“解释”的目的是让人懂,说清“背景”,以便让人理解他的针对性。
二、探究“凭什么”——解析论点赖以成立的理由
1.看作用——实用说
师:我们明白了论点“是什么”,接下来,作者要用充足的理由来论证观点的正确。看作用,也就是讲清这个主张对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有什么效用。那么文章是怎样从这个角度来论证的呢?
生:“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识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细。舍问,其奚决焉?”这是在论述“问”有什么作用。
师:很好,这是概述“问”的作用。还有没有其他地方谈到“问”的作用?
生:“贤于己者,问焉以破其疑,所谓就有道而正也;不如己者,问焉以求一得,所谓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也;等于己者,问焉以资切磋,所谓交相问难,审问而明辨之也。”这是在具体论述“问”的重要作用。向不同的人问会得到不同的收获。
师:对,这是根据现实生活的实际分三种情况讲述了“问”的作用,或者说是对自身实际生活的好处。有没有典型实例证明呢?
生:有。下文提到“舜询于匹夫”的事例,还有“孔文子不耻下问,夫子贤之”的事例,都作了有力的证明。
师:找的很对。既然“问”对我们有好处,这当然容易让人相信。
2.看理据——相融说
师:人不是孤立的,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一个社会系统中,因此,我们都要遵守社会的规则,要遵守社会所公认的价值体系。如果作者的主张和社会已经公认的理论系统相一致,就容易为人所接受。社会已公认的理论,即是被全体或多数或其中最负盛名的贤哲们所公认的理论。那么,文章有没有从这方面进行论证呢?
生:有。文中引述了《书》中的话以及孟子和子思两位大师的话来加以论证。《尚书》是儒家经典,孟子和子思是贤哲,他们的思想是大家所公认的,他们都在强调“问”的积极作用,可见,作者的主张与社会公认的主张是相一致的。
3.看实际——符合说
师:以上这些还只是从道理上论证了观点的可信性,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所以,如果作者能从客观实践讲清“问”的意义,说理就更加严密,大家就更加信服了。文章从社会实践的角度作了论证吗?
生:“古人虚中乐善,不择事,不择人”,只要有益于自身就去问。
生:“舜以天子而询于匹夫”和“孔文子不耻下问,夫子贤之”,这些事例说明这个主张是符合社念实际的,有作为的人是这样做的。
师:对。舜是人们熟悉的杰出政治家,国家在他的治理下很兴旺,他的开明政治显然与其“询于匹夫”有密切的关系。
师:好。作者又从与社会实际相符合的角度论证了“问”在人们社会生活中的意义。这也是最重要的论证。文章到此,把“问”的有关道理已经阐述清楚。
4.看存在问题——反面论证“问”的意义
师:作者论“问”并非是为论而论,他有着明确的发论目的,那就是对现实的批评。具体来说,今人关于“问”的错误做法是怎样的呢?
生:自以为是,不去问。
师:不问的结果怎样?
生:学终不进,害于心术。
师:还有没有“问”的其他错误做法?
生:所问非所学。
师: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生:快言论、难解者、穷其短。
师:请解释一下。
生:快乐自己、诘难别人、让人难堪。
师:对。因为怀揣着不良动机去问,问也是“谬问”。结果怎样?
生:学不能几于古者。
师:看来今人“不问”或“谬问”带来的结果是有危害的。这个内容从论证上又起了怎样的作用呢?
生:揭示今人“有学无问”的害处,是从反面论证了问的重要性。
师:对。那么今人不问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生:是“不虚心”造成的。
三、探究怎样“问”——深化基本论点
师:文章从三个方面论证了“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的道理,说理严密,大家已经信服了。那么,“问”既如此重要,人们又该怎样做呢?
生:“是故贵可以问贱,贤可以问不肖,老可以问幼,唯道之所成而已矣。”
师:“告诉人们怎样做”这一部分,是前面“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这一基本论点的深化,是基本论点得以落实的措施。因为这一部分是一种主张,所以应属于“是什么”的范畴。
四、课堂小结——纵观全文的论证结构
师:下面我们再从整体上总结一下对本文论证结构的解读,以后我们写作议论文时就可以按照这样的模式去写。
《问说》论证系谱图示(见下图)。
五、拓展延伸,写作实践
阅读下面的材料:
某中学语文老师讲《一千张糖纸》,课后要求学生写《一千张糖纸》的续篇,即两个小主人公被骗之后应该怎么办。结果有的学生写以欺骗的手段作弄骗人者,有的写以暴力的手段——在骗人者的屋门上放盆冷水——让骗人者付出更为惨重的代价。对这样的续篇,该教师评论说:“不要责怪孩子太‘歹毒’,以牙还牙也是斗争。”(详见《语文学习》2010年第11期)
作文题:
如此“以牙还牙”要不要“责怪”?——受了委屈或伤害该怎么办?
可结组讨论,可合写。
【教学档案】
此次教学实践让我领悟了“变则通”的道理。
1.议论文教学前后之变
以前教学议论文,心中总是没底,尤其是“论证”,不知怎样定义,因为定义出来的概念应是严格的。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就是论证,过去如是说,但我一直战战兢兢,因为有些内容解释不清,比如,对论点的阐释,不知属于什么。讲论据证明论点,只强调列举了哪些典型事例,引用了哪几条名言。作为议论文,讲这些内容是很单薄的。根据徐江老师的论证系谱图,特别是“符合说”、“相融说”、“实用说”来分析《问说》,我心中很有底。学生也瞪大了眼睛,汲取着新鲜而丰富的营养。
2.学生写作前后之变
以前写作,只是布置个文题,学生就干巴巴写作,没有多少兴趣。而此次的写作实践,却极有现实意义,学生有话可说,热情高涨。
《一千张糖纸》的教学引来了大家的争议,面对两位中学生的作文,在学生们热火朝天地讨论之后,我顺势布置了写作任务。让人高兴的是几乎每个学生都交上了千字左右的文章。说理头头是道,不再是仅仅几句名言和事例的堆砌了。这给了我不小的震撼。
3.师者要担当起师者的责任
此次写作的源头是针对两位初中生的习作。初中生,是非曲直理应通晓,但竟然采用“以牙还牙”的报复方式来解决问题,我为此深感忧虑,孩子的价值观呢,孩子的生存智慧呢?如果没有正确的引领,不知这两个孩子将来会走出一条怎样的人生道路。
更令人不解的是师者竟然说“不要怪孩子太歹毒,‘以牙还牙’也是斗争”,孩子犯错是正常的,孩子缺乏理性是可以理解的,然而为人师者也意气用事,不去理性地加以指导,就失去了作为师者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