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全球化趋势中的期货市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期货市场论文,经济全球化论文,趋势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半个世纪以来,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有力地促进了世界各国期货市场的发展。抓住机遇,培育和发展期货市场,进一步完善资本市场体系,是摆在我国期货市场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国际期货市场发展进入新阶段
经济全球化的一个直接结果,是虚拟经济大大超过实体经济。截至目前,全世界期货交易所已发展到100多家(其中欧美60多家),近10年来,澳大利亚、阿根廷、巴西、加拿大、意大利、新西兰等40多个国家都相继开办了新的期货交易所。世界期货成交量进入90年代以来每年递增速度都在10%左右。
经济全球化使世界期货市场在20世纪70年代发生了重大转折,出现了金融期货市场的迅速发展。在此之前上市交易的主要是商品期货。这是由于70年代初国际货币体系固定汇率制解体,改为浮动汇率制,世界各国之间的贸易面临的汇率风险明显加大,需要新的避险和保值工具。
美国芝加哥商业交易所(CME)自1972年推出第一份金融期货合约以来,世界各国交易所相继推出数十种金融期货合约,金融期货成交量大幅度增长,目前已占期货成交总量的80%以上,大大超过了商品期货。
期货交易规范化、交易品种金融化、运行系统现代化、投资参与国际化,是世界期货市场发展新阶段的主要标志。
目前美国、英国、法国、新加坡、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期货交易所的成交量,三分之一以上属于国外投资者;有的期货交易所国外会员达60%以上;许多期货交易所的业务覆盖了全球,进行24小时不间断交易。
处于发展新阶段的国际期货市场,具有四个方面的特征:
第一,期货市场对国民经济稳定增长的积极作用,又反过来推动经济进一步全球化。如以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为代表的农产品期货市场促进了美国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保证了农产品价格的基本稳定;美国芝加哥商业交易所(CME)和芝加哥期权交易所(CBOE)为国债和股市投资者提供了避险的工具,促进债市和股市的平稳运行。美国前财政部长劳伦斯·H·萨默斯曾评述:“期货业对美国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第二,世界期货市场初步形成了三个价格中心的格局。即农产品价格看美国芝加哥(CBOT),有色金属价格看英国伦敦(LME),金融衍生品价格同样看美国(CBOT、CBOE、CME)和英国(LIFFE)。
第三,世界各国期货交易所之间的竞争十分激烈。发达国家的期货交易所都在制订并实施全球化计划,打破国界,或在交易所之间联网交易,或在全球各国发展会员,扩大市场份额。机制创新是各国交易所之间竞争的一个重要方面。欧洲一些国家的期货交易所率先打破了会员制和非盈利性质,实行公司制改革。在发达国家期货交易所激烈竞争的同时,许多发展中国家积极建立和培育期货市场。这些国家认识到,期货市场对经济不发达国家来说,是促进经济发展、保护国家利益的有效工具之一。
第四,利用“后发效应”发展期货市场效果明显。一些原来没有期货市场或期货市场不发达的国家,吸收和运用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大力发展本国期货市场,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例如,英国在20年前就认识到,如果没有金融衍生品交易中心作支撑,自己的金融中心地位将会发生动摇。在不足20年的时间里,国家采取一系列措施,从立法到政府推动,使英国国际金融期货期权交易所(LIFFE)成为能与美国抗衡的金融期货市场之一。德国法兰克福期货交易所(DTB)建立虽然仅仅几年时间,但其市场规模和影响却与日俱增,尤其在与瑞士期权和金融期货交易所合并后,新成立的欧洲交易所Eurex,交易量已连续多年名列全球期货交易所之首。
评价期货市场的三项标准
期货市场运行正常与否,应重视市场流动性、市场功能和宏观运行三项评价指标。
市场流动性揭示了期货成交量与现货量的关系。一般讲,在期货交易规定的范围内,成交量越大,市场流动性越高,相应期货市场功能发挥得就越好。
期货成交量合理区间的决定因素是进入市场的现货量和保证金水平,亦即杠杆作用的限制。杠杆最高能橇多高,最低能压多低,其最高点与最低点规定了期货成交量的上限与下限。市场流动性的高低,只能在这个上限与下限构成的区间内才能得到评价,我们把这个区间叫做市场流动性区间。如果某品种的期货成交量超过了市场流动性区间的上限,这时市场处于过度投机状态;如果某品种的期货成交量低于市场流动性区间的下限,则市场处于缺乏市场流动性状态。
市场功能指标显示了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的关系。期货价格终归是由现货价格决定的,期货市场离不开现货市场这个基础;期货价格必须反映现货价格变化的要求;期货价格可以在某一期限内一定程度上偏离现货价格,但从长期趋势看,特别是到实物交割月份,则必须与现货价格趋于一致。
宏观运行指标表明市场规模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作为期货市场的衍生品市场其规模扩大与国民经济增长呈非线性正相关关系。因此,我们把期货成交量同CDP的相关性作为评价期货市场宏观运行正常与否的一项指标。
大力发展我国期货市场
从市场流动性、市场功能和宏观运行三项指标分析,可以看到我国期货市场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也可以看到我国期货市场发展的巨大潜力和广阔前景。我国加入世贸后,国民经济发展对期货市场的要求是,市场流动性方面,主要商品期货的成交量要达到市场流动性下限以上,并适时推出金融期货品种;市场功能发挥方面,期、现货价格走势要达到基本趋于一致;宏观运行指标方面,期货市场成交量至少要以快于CDP10倍左右的速度增长,并在国际期货市场拥有一席之地,产生一定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