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与管理论文_吴继塔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与管理论文_吴继塔

新疆拜城县克孜尔水库管理局 新疆阿克苏 842313

摘要:水利水电工程是我国重要的基础工程,其中施工技术和施工管理是工程建筑的核心内容,施工管理是水利水电工程有序进行的基础,施工技术是项目顺利完成的保障。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管理

一、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要点

1坝体工程的填筑施工

在坝体工程施工过程中,要以坝体最大面积作为依据来合理配置机械设备。坝体填筑施工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作为非常关键的一项施工技术,在施工开始之前,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计划,确保具体的作业流程和施工步骤,针对可能会对施工质量带来影响的诸多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确保施工方案的最优化,以此来全面提高坝体工程填筑施工的质量。

2预应力锚固技术

预应力锚固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应用十分广泛,具有非常好的效益。其不仅对新建工程具有较好的功能性,而且还能够实现对原有建筑物的加固。而且预应力锚固技术应用过程中能够有效的传递拉应力,这也使其在工程建设中受到青睐。预应力锚固施工过程中,主要是利用预应力锚杆或是高强钢丝束来对基岩或是建筑物起到加固作用,是其于预应力混凝土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技术形式,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还可以与GPS定位技术有效结合,通过控制锚固深度和预压应力的大小来进一步改善受力条件的目标。

3导流和围堰施工

施工导流是闸坝工程施工中特有的工程措施,施工导流的好坏对整个水利水电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施工导流是一种十分重要并且非常常见的水利水电施工技术措施。解决施工导流问题的主要办法就是修筑围堰,围堰是为了保证建设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与质量,而在地上建立的临时性的挡水物。在围堰修建时,因为围堰会占用一部分河床面积,必须全面仔细考虑结构的稳固性和复杂性,进而减少由于过水面积狭窄、水流量加大、水速加快,给围堰带来大的冲击。在水利水电施工过程中,进行河床控制的有效措施是经过施工导流,施工导流对水利水电建筑工程实施的快慢有直接影响,所以,施工导流方案设计要求非常严格。施工导流要以实际为依据,它和施工有紧密联系,在整个施工过程中,要把人力、物力与财力等方面的平衡切实做好。施工导流会对发电、供水、防洪、搬运等多个部门的利益发生影响。水利水电施工一般会受到当地的环境气候、地质地形等自然条件的影响,为降低工程的造价,加快水利水电工程进度,要依据当地施工环境来进行施工导流,要最大限度地达到水利水电的施工进度要求。

4碾压混凝土施工技术

4.1对碾压混凝土原材料的控制

原材料是控制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的重要条件,所以在施工过程中应该严格控制混凝土质量。水泥、粉煤灰、砂石骨料以及外加剂是混凝土的主要原料,一定要对原料的质量进行全程质量控制。在原料采购阶段,严格按照设计规范标准控制原料的规格、型号和数量。在原料进场时进行质量检验,发现质量不合格产品一律不得进场。进场后做好原料保存管理,防止存放期间变质。人工砂石量是砂石骨料控制工作中的要点,比例的大小对碾压混凝土的泛浆效果有直接影响,所以一定要严格按照施工规范要求执行,保证碾压混凝土施工的质量。

4.2对碾压混凝土施工技术方案的可行性进行分析

由于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地点的特殊性,所以在工程建设过程中会受到诸多外界因素的影响,包括工程所在地气候因素、地理位置、地质水文条件等,都会对碾压混凝土施工技术方案产生一定的影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所以为了保证碾压混凝土施工技术方案的可行性,在施工前,应该对施工现场进行全面的了解,对技术方案的可行性进行多次论证,经过修改和调整,最终提高施工技术方案的可行性,以确保碾压混凝土施工的顺利进行。

4.3做好仓面验收检查

碾压混凝土施工进行之前,需要对模板、钢筋、浇筑面缝隙、施工控制线等检查验收,确保正确无误后,才可以实行下一步施工安排,否则,不进行检验直接开始碾压混凝土的拌制是不科学的。

4.4对碾压混凝土的养护及施工质量缺陷处理

在完成碾压混凝土的是施工作业之后,就涉及到混凝土的养护问题,它是有效保障混凝土强度和质量的有效途径:①养护时间要充裕,使水泥与水分之间能充分的反应;②可以采用塑料薄膜等保湿材料将碾压后的混凝土表面覆盖好,同时定时进行洒水;③等待混凝土强度上来之后,才可以进行切割收缩缝的工作,否则会不满足混凝土的强度要求。

二、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及管理措施

1.建立健全技术组织管理制度和施工管理制度

完善的制度是保证施工活动顺利开展的前提和基础,施工企业要想提高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以及施工管理水平,必须要建立健全相关的管理制度,这样既能保证水利水电工程的顺利完工,同时还能保证工程项目的质量达到相关要求,与此同时,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也可以实现最大化。首先,施工企业必须要建立健全技术组织管理制度。水利水电工程是一项工程量比较大、施工周期长、施工程序复杂的系统工程,工程项目负责人要采取分级管理制度,结合实际情况划分班组、车间以及厂站等三个技术部门,并让这三个核心部门形成技术管理工作网。同时还要建立专门用来收集信息的信息收集部门,全程收集施工信息技术,及时发现施工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尤其是施工过程中出现的施工故障和事故等。同时还要对发生故障的施工设备进行检修,加强设备运营管理,提高施工设备的利用率,保证施工技术的充分应用。除此之外,施工企业还要建立档案管理部门,收集和归纳相关资料,并结合实际情况建立信息查阅制度。其次,施工企业还要建立健全施工管理制度。参照说国家对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相关要求,在此基础上结合具体的施工情况进行细分,完善其管理制度。及时纠正施工人员的不良操作行为,同时还要做好施工设备的检查和监督工作。除此之外,施工企业还可以结合实际需要建立设备运行分析制度,一旦施工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出现问题,相关部门要快速找出问题原因,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保证施工的有序性和高效性。

2.安全管理是管理中最关键的一个部分,也是管理的核心内容,安全是一切活动得以开展的基础和前提。在水利水电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施工企业必须要将安全管理放在首要的位置,结合施工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和安全管理制度,做到防微杜渐。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培训,让施工人员从思想上有一个深刻和全面的认识。以安全促生产,帮助施工人员树立安全生产责任意识。除此之外,施工企业可以定期开展安全教育培训和施工技术培训等相关的培训活动,在保证施工安全的基础上提高施工人员的施工技术水平,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

3.强化经济和生产运行考核机制

生产运行考核机制是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过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合理性与健全性,对工程项目的效率和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同时还影响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施工企业可以结合实际施工情况制定相关的政策和措施并进行有效落实,从而提高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除此之外,在将各项工作实际成效充分体现出来的同时,要采取量化的指标考核,将实施过程中的细节问题、考核指标以及考核内容等作为经济和生产运行考核机制中的重点内容进行实施和强化,为水利水电工程的顺利施工提供有效的保障。

结束语

总之,水利水电工程意义重大,只有通过各种方式加强其施工过程中的技术和管理工作,才能最大程度的发挥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的作用,造福于民。

参考文献:

[1]张强.论电力施工企业的工程造价管理[J].经济与管理,2009,(12):89.

[2]熊文釗.张步峰为南水北调的法治路径[J].望新闻周刊,2010,(30):56.

论文作者:吴继塔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19

标签:;  ;  ;  ;  ;  ;  ;  ;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与管理论文_吴继塔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