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个体化健康教育在急性胰腺炎护理干预中的应用研究论文_陈红梅,刘春梅(通讯作者)

(甘肃省酒泉市人民医院 甘肃酒泉 735000)

【摘要】目的:探讨个体化健康教育在急笥胰腺炎护理干预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26例我院于2016年3月至2017年1月所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给予对照组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个体化健康教育,分析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疾病认知程度、自我效能、遵医嘱行为、健康信念及生活方式等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6.3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1.75%,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急性胰腺炎患者,在行护理干预的过程当中给予个体化健康教育有利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取得良好护理效果,值得在临床当中进行推广。

【关键词】个体化;护理干预;健康教育;急性胰腺炎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26-0196-02

急性胰腺炎是一种普外科常见的急症,由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而使得胰腺内胰酶被激活,从而引发胰腺组织水肿、出血,甚至坏死的炎症性反应,患者多表现为恶心、腹痛、呕吐、发热等,严重的还会伴休克、腹膜炎等。本案旨在探讨个体化健康教育在急性胰腺炎护理干预中的应用效果,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126例我院于2016年3月至2017年1月所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所有患者均与《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中急性胰腺炎相关诊断标准相符。排除存在肝肾功能严重病变、植物神经系统疾病等患者。依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3例。对照组男35例,女28例;年龄34~70岁,平均(39.6±5.2)岁;观察组男37例,女26例;年龄37~71岁,平均(38.9±4.8)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具可比性。

1.2 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健康教育,包括嘱患者卧床休息、严禁进食高脂食物、适当给予药物缓解疼痛、保持空气流通和环境整洁等。

给予观察组个体化健康教育,操作如下:①主动与患者沟通,了解其家庭情况、文化程度、职业特征、个性特征及具体病症、心理及生理状况,以分析其心理及生理需求,并为其制定个性化的健康教育方案。②选择适当时机,于安静环境下向患者介绍疾病相关知识,如禁食及胃肠减压的目的、胃肠减压相关注意事项、利用舒适体位缓解疼痛、发病期间需禁食的食物、肠外营养支持的可地性、可适当饮水、先食无脂流质食物,再食半流质食物,逐步过度至普食,严禁蛋白高、脂肪高及辛辣刺激类食物及合理控制饮食的好处等。③告知患者相关护理流程及可能取得的护理效果,依患者实际情况可采取口头讲解、医护示范、书面讲解等方式,同时实施具体护理指导。注意在整个过程当中应让患者、家属、护理人员及医务人员共同参与,以加强沟通效果和效率。

1.3 观察指标与评判标准

观察并比较两组护理效果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其中护理效果的评价指标主要包括疾病认知程度、自我效能、遵医嘱行为、健康信念及生活方式等,主采取问卷调查方式获取相关数据;并发症主要有感染、出血、胰瘘及复发等。

1.4 统计学分析

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以例数百分比[n(%)]表示计数资料,并利用χ2进行检验,若P<0.05,表明两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具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效果比较

观察组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自我效能、遵医嘱行为、健康信念及生活方式等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效果比较[n(%)]

 

3.讨论

近些年来,伴随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不断改变,致急性胰腺炎的发病率也不断上升[1]。急性胰腺炎轻者会出现胰腺水肿、呕吐、腹痛等症状,此类症状通常较容易恢复,且不会引发严重并发症;但病情较重者会发生胰腺出血、坏死等,且极易发生感染、腹膜炎等并发症,甚至致死,严重影响患者生活和工作。据调查研究,急性胰腺炎产生的主要原因在于生活无规律、暴饮暴食、饮酒过量等[2],为此,在对急性胰腺炎进行治疗的过程当中,给予个体化健康教育对于降低疾病的发病率来说具非常重要的积极意义。

据急性胰腺炎临床护理文献研究报道,个体化健康教育突出了患者所需的健康教育重点,提高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有利提高患者疾病认知程度及依从性,从而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康复[3]。本案将126例患者分为两组,分别行常规健康教育和个体化健康教育,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自我效能、遵医嘱行为、健康信念及生活方式等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仅为6.3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1.75%,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对急性胰腺炎患者行护理干预的过程当中,给予其个体化健康教育有利提高其疾病认知程度、自我效能及遵医嘱行为,改善患者健康信念和生活方式,同时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快速康复,值得在临床当中进行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郝玉芳.个体化健康教育在急性胰腺炎护理干预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23):239-239.

[2]沈丽娜.基于个体化健康教育在急性胰腺炎护理干预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7,27(1):263-264.

[3]崔晓丽.个体化健康教育在急性胰腺炎护理干预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5,(28):250-251.

通讯作者:刘春梅,女,本科,酒泉市人民民医院,735000,主管护师。研究方向:外科护理,胃肠、肝胆、胰、脾等肿瘤护理,普外科常见疾病护理.

论文作者:陈红梅,刘春梅(通讯作者)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30

标签:;  ;  ;  ;  ;  ;  ;  ;  

探讨个体化健康教育在急性胰腺炎护理干预中的应用研究论文_陈红梅,刘春梅(通讯作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