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三泰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江苏泰州 225323
摘要:建筑工程注浆技术实际上是将无流动性、富含大量液体的胶状溶液也就是凝胶浆液注入空隙,注入所采用的方式为压送,可选择气压压送也可采用液压压送的方式,注浆主要选择已被加固的岩土体存在的空隙,注浆后浆液凝固变硬呈结石状,注浆的使用不仅可以保证建筑物的安全稳定性,在防止意外渗漏上作用明显,还可以使岩土体的物理性质得以改善,不仅功效强而且适用范围广,因此在建筑施工中经常会使用注浆这一工程技术。本文主要探讨注浆技术在建筑工程中如何被使用更为恰当,具体如下文。
关键词:建筑工程;注浆技术;使用特点;工艺操作
一、注浆技术的特性及使用优点
1.注浆技术具有实用性的特点。其实用性体现在加固功能强和适用面广两个方面,以下:一、在运用其加固功能上要注意注浆的影响范围,尽量使影响范围达到最小,然后不断强化。其加固功能可运用为已完工或已在使用中的建筑物的渗漏缝、开裂缝等空隙中,从而稳固建筑物的建造结构,保障建筑物的使用效果,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寿命。二、在适用面上,注浆技术不仅可作用于文物、工民用建筑中,也可作用于琉璃瓦的修整中,并且使用效果优良。
2.注浆技术具有易操作的特点。随着建筑工程的在数量、规模上的不断发展,其质量与寿命成为建筑企业竞争的主要方面,而注浆技术的应用无论在建筑质量上还是建筑的使用上都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注浆技术的操作既不需要大型机器设备的协助处理,也不需要围护筑栏措施,能够用到的机器就是浆液在注压时的注浆机,操作流程简单,并且不会影响到工程其他方面的施工进度,注浆工作人员需经过专业培训后进行注浆操作,不只在人力、物力上得以大量的节省,在时间上也不会消耗太多。
3.注浆技术预防意外的安全性。对空隙注浆后可保障混凝土结构的安全性和密实程度,缝隙被填充上、密实度提高,那么在防水性能上就大大增强。除此之外,绝大多数的建筑物容易出现渗漏现象,以致工程质量问题,这都是由于结构缝隙、接缝松动造成的,而注浆技术本身的浆液具有凝胶性,且加固作用好,因此采用注浆技术会很好地弥补这一缺陷,并且只要弥补完整,就极少出现补缝松动引发的反复渗漏现象,注浆技术可减少因为缝隙问题造成的后期成本的投入量大和延误工期等。
二、注浆技术的材料选用及材料特点
1.注浆技术所用材料的特点。①耐老化性能强,②填充效果好,③加固效果优良,④灌注性能好,也就是说浆液能够与缝隙各处贴合紧密,⑤黏结性好,⑥对水有极大亲和力,⑦环保无毒害,无污染,⑧价格实惠。
2.注浆技术常用的材料。注浆材料是注浆的基础,也是保证注浆质量的重要一部分。注浆其本身要有凝胶性,也就是具有弹性、膨润、离浆等性质,在选用材料上也要选择相应能在液体状态下通过一些条件转为固体的材料,那么一般考虑选用的材料有以下几种:一、水泥,将水泥作为注浆的主要材料来使用,因为水泥具有较好的稳定性,不仅是水稳定材料,而且胶结体稳定性好,比如选用超细水泥-膨润土浆。水泥在配浆时,可选用其他化学浆液配浆其中,比如氯化钙,这样可以有效改善水泥浆液的性能,比如水泥-水玻璃浆液。二、无机高分子化合物硅酸盐的使用。三、有机高分子聚合物比如:水溶性聚氨醋浆液、脉醛树脂-硫酸浆液等,其应用也尤为普遍。
三、注浆技术的使用对象和使用方法
注浆技术无论是选材上还是施工上、管理方面都需要加以重视才能预防因设计、材料等的不当而造成的损害。在注浆技术的使用方法上主要以下面几部分进行详细方法的研究介绍,主要的几部分有:混凝土结构上的注浆方法、卫生间与厨房部分的注浆方法、地下室部分的注浆方法,具体如下。
1.混凝土结构上的注浆方法。首先对受到损害的建筑物混凝土结构进行打孔作业,孔与孔的间距定为400mm,可略微有误差,但不要误差太多。若是混凝土结构出现干缝面,那么孔与缝的间距就要缩小至40mm左右,并要用到环氧胶,做封闭处理以免浆液漏流,保证施工的步骤完整性。接着清理孔槽并使用水泥对其进行封闭处理,若是混凝土结构出现干缝面,则需要用到氧树脂类的材料进行14h的持续灌浆,以便浆液彻底渗透、充分注入缝隙,这样一来能够使混凝土结构更为稳定,若是混凝土结构出现湿缝面,也需要用到对水有极大亲和力的环氧材料,以便浆液与水膜融合彻底充分,使填充更为稳固。
2.卫生间与厨房部分的注浆方法。卫生间与厨房部分经常出现漏水渗水问题,而且情况严重,因此处理时也必须细致以便保证补救的有效性。首先探究其漏水原因,漏水主要是源于防水措施不到位,防水层有缺漏,而卫生间和厨房的用水上会比其他部分更为频繁和量大,水沿着地面、墙面的砖缝渗透进墙面,进而发生潮湿现象和墙面冒汗问题。应对方法是使用注浆技术,采用环氧灌注的方法,将渗水的毛细孔进行防堵,切断水流向墙面的通道;在地板与砖墙衔接处实施开槽作业,沿着砖缝做打孔操作;采用环氧砂浆嵌槽技术做埋管注浆处理,使用的浆液为环氧浆,反复填充,直至填充完整,不再发生渗漏则是填充完毕。
3.地下室部分的注浆方法。,地下室注浆工作流程如图1所示:
图1 地下室注浆工作流程图
地下室注浆流程与其他部分无多大区别,但要注意的是地下室的改动不要太大,避免其他问题的出现,比如空气污染、噪音污染等。首先是钻孔,钻孔时需要采用无机化合物材料,钻孔深度要适中,尽量与混凝土板的厚度保持一致,钻孔后做注浆部分的杂物清理工作,以保证浆液与孔壁充分融合。接着是注浆,首先需要确保低于2.0MPa的压力值,进而逐孔注浆,不能只进行一次,需要二次补浆。注浆后等待48小时,若48小时后未发现出水点则修补成功,反之则失败,需要进行注浆程序的二次重复,直到无出水点出现为止
总结
随着建筑工程的不断发展,人们不断着重建筑工程的质量,建筑工程的质量与人们的生活质量息息相关,一旦有所失误,除了影响人们正常生活之外,甚至对生命财产安全也产生很大影响,因此必须要做好工程质量的保障工作,而注浆技术能够弥补施工中出现的结构不安全、不完整的问题和漏水渗水问题,在加固质量、延长建筑物寿命方面起到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因此在实施注浆技术时一定要做细并切合被弥补物的特性,从而确保人们的生活质量,保证安全性。
参考文献
[1]郑海防.建筑土木工程中注浆技术应用及施工工艺[J].建材与装饰,2015,(41)
[2]范岩.关于建筑土木工程中注浆技术的应用与施工工艺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7,(8)
[3]宋金灿.分析建筑土木工程中注浆技术的应用与施工工艺[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5)
[4]王坤荣, 刘京辉, 康润利.建筑土木工程中注浆技术的应用与施工工艺[J].建材与装饰,2017,(40)
[5]刘晓伟.关于建筑土木工程中注浆技术的应用与施工工艺研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27)
论文作者:赵厚鹏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8
标签:注浆论文; 浆液论文; 技术论文; 材料论文; 建筑物论文; 建筑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