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社会消防安全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对于社会的稳定和谐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物联网技术在社会消防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既能及时而准确的感知现场人和物采集信息,又可以实时采取各种消防和控制手段,有效的提升社会消防安全管理水平,将为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就物联网技术应用于社会消防安全管理进行探讨。
关键词:物联网技术;社会消防;安全管理
1物联网技术及物联网的体系架构
1.1物联网技术
物联网是指通过各种信息传感设备,如传感器、射频识别(RFID)技术、全球定位系统、红外感应器、激光扫描器、气体感应器等各种装置与技术,实时采集任何需要监控、连接、互动的物体或过程,采集其声、光、热、电、力学、化学、生物、位置等各种需要的信息,与互联网结合形成的一个巨大网络,具有全面感知、可靠传输、智能处理的鲜明特征,可以提升人们认知世界和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提高整个社会的信息化、智能化水平。
1.2物联网的体系架构
物联网的体系架构可分为三层:感知层、网络传输层和应用层。(1)感知层由各种具有感知能力的设备组成,包括摄像头、GPS、传感器和M2M终端、传感器网络和传感器网关等,这些设备或者安装在监测区域或者嵌入消防用具和设备中。这一部分主要实现感知和识别物体,采集和捕获各种使用场景所产生的相关信息,同时执行接收的各项命令。(2)网络传输层主要实现信息的传送和通信以及相关部分的处理,包括接入层和核心层。网络层可以依托企业或行业的专用网,也可以依托电信网和互联网等公用网。按技术实现方式,网络层的传输手段可以分为无线通信和有线通信两大类。应用层实现物联网与行业专业技术的深度融合,与行业需求结合,实现行业智能化,并且最终提供应用服务。(3)应用层包括中间件层和应用服务层。中间件层主要实现网络层与应用服务间的接口和能力调用,包括对业务的分析整合、共享、智能处理、管理等,具体实现为一系列业务支撑平台、管理平台、信息处理平台等。应用服务层包括各类具体应用,如监控服务、智能电网、远程医疗、智能交通、环境检测、公共安全等。
2物联网技术在社会消防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2.1消防用水的远程控制
在物联网技术的作用下,管理系统可以无线或者有线地监督与控制消防栓以及公共水源等。其借助于水流对信息进行传递,可以对消防水源数据进行准确的实时传输。在实际工作中,相关的管理工作人员可以借助于PDA以及电脑等设备实时地查询水源的状况,而且能够利用GPS对水源的地理信息进行准确查找。
2.2消防产品管理系统
经过消防管理部门认证的厂家生产的消防器材出厂时,会在每个器材上安装一个电子标签,内建消防器材类型、认证信息、基本参数、出厂日期、使用寿命以及消防部门数据库的惟一编号等,以此作为标识,实现消防器材零假冒伪劣。在检查中,巡查员只需手持无线终端设备,对预装有芯片的器材进行扫描和数据采集即可。系统对采集的各种数据进行自动分析后,将对每个区域的总体消防巡查情况做出系统性报告,并且可以和以往巡查的数据进行分析比较,提供给消防部门作为参照,实现监督检查的智能化。
2.3公共保障系统的智能控制
将智能芯片科学、合理地安置在公共场所保障系统中的消防设备中,同时再创建完善的系统数据库,于是相关的管理人员就可以采用手持式无线设备实时、准确地读取及检测公共场所建(构)筑中消防设备的各种相关数据,可以对传感器的运行状况进行准确的排查。将具有反馈功能的监测芯片安装在报警系统的设备中,这样在报警器检测到火灾以后,那么芯片就会发出预警信号,于是相关的管理人员就可以通过手机接收到信号,然后采取一系列的救援措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4重大活动安保的智能监控
重大活动的特点就是人员高度聚集、客流量大、流动性强,这都为安防管理带来很大的压力,借助于物联网技术可以提供有效的客流监控和引导依据,通过对各区间的人群总量,人员密度以及人员流动动向作实时监控,可以在发生火灾等紧急情况下的人群疏导,从而确保活动安全有序进行。物联网技术可以在重大活动的人员密度智能管理中发挥关键作用。基于4G网络,我们可以统计一定区域内用户数,从而对重要活动场馆内的客流进行分析判断,并且根据一定的数据模型,对整体用户数目进行预测。根据实时采集的用户位置信息,系统可以对定义区域内用户数进行准确的统计,从而进一步提供上述定义区域的实时移动客流统计和历史客流统计查询功能。系统根据前后时刻的用户的在特定区域的位置变化,可以计算出在某一时段特定区域的人员流入以及人员流入源与流出以及流出目的区域,从而可以判断人员的流向变化。流向图在紧急状况下也可以为指挥中心选择疏散方案提供辅助数据。
2.5消防建筑设施的远程监控
在消防建筑管理系统中合理、科学地应用物联网技术,可以对建筑设备实现全面、有效的控制与管理,能够动态地进行自动监督与控制。其可以有效地控制消防建筑中的烟感、消防泵以及防火门等。具体分析,借助于智能芯片的安装可以对消防喷淋进行严格的监控。在消防水泵的开关阀中合理地安装电子芯片,能够对开关阀的开闭状况进行远程控制。在烟感以及温感等设备中置入通信芯片,在这些设备发生异常时,通信芯片就可以向监控管理中心发送报警信息。于是相关的人员就可以、及时准确地判断火灾蔓延的状况,全面地掌握安全通道的状况,在此基础上就可以辅助防火监督人员更好地完成火灾救援以及消防检查等一系列的工作。
3物联网技术在社会消防安全管理模式应用建议
3.1加强消防管理服务平台功能的运用
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日常工作中,需要对社会单位等的消防设备进行例行检查,而社会单位对于消防部门所规定的设备安全使用条例的细节往往难以运用到实处,这在一方面加重了消防部门的工作量,同时也耽误了其进行防火救灾的工作效率。因而,物联网技术下,消防部门与社会单位通过消防安全管理监测服务平台,不仅能够提高消防部分的工作效率,也能及时收到社会单位、建筑企业以及其他联网用户的救援信息,然后将救援信息及时反馈给当地的公安消防救火部门,进行施救。消防机构也能通过消防管理服务平台了解联网用户的报警信息,火灾详情,从而确定需要发动的消防救援人数,增强时效性,降低消防部门的管理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同时,该功能与其他功能流程相连接,如消防部门的管理人员通过服务平台查询到联网用户的消防设备如果未能通过安全检测时,便可以及时对该设备进行整改,以便提早预防消防灾情的出现。
3.2完善消防物联网的专用技术标准
首先,消防部门应全面地整理与物联网技术有关的大量信息与内容,并明确国内外的物联网各方面的相关标准,此举有利于提高对物联网技术认识的全面性与深刻性,也有助于提高在技术操作上的专业性。同时,消防部门应结合我国社会对消防工作的实际需求,对社会消防物联网技术进行整体性的布局,并以我国政府出台的各项规范,对消防安全管理体系之内的信息的收集、传输、应用等各项工作确定出相应的指标。不断对计算机系统进行优化升级,保证各个用于信息处理的软件的功能得以顺利施展,从而为提升消防工作的效率与质量提供应有的保证,促进社会消防安全管理系统的安全平稳运行。
4结束语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消防物联网必定能够发挥技术优势,创新管理模式,提高依法、规范、科学、系统、动态管理水平,为消防安全网格化、户籍化管理的深入开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和保障,有效提升消防工作社会化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深化“防火墙”工程、提升“四个能力”、推进消防工作社会化,切实提高基层防控火灾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浅谈物联网技术在消防中的前景应用[J].林船.电子世界.2017(15)
[2]物联网技术在消防管理模式创新中的运用与发展[J].陈蔚勤.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2014(08)
作者简介:
刘继法(1979.1--至今),男,职称 工程师,籍贯山东菏泽市人,本科学历,土木工程专业。
论文作者:唐云鹄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1
标签:技术论文; 社会论文; 信息论文; 设备论文; 部门论文; 人员论文; 安全管理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