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使建筑行业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在这种情况下,高支模技术应运而生,很好地解决了建筑行业的困境。高支模使用的工具难度系数较高,要求施工人员具有挑战精神,并且施工过程可以严格遵守施工技术标准。现在,高支模施工已经成为建筑施工工程中常见的一种施工手段,这一环节的施工对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有很大影响。文章着重对高支模施工技术进行深入的介绍和分析,并对施工中的质量控制技术标准和要求进行了详细的解读,从而为房建土建工程中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创新提供更多想法。
关键词: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技术
引言
高支模指高度超出8m的支架,在支架的周边纵向设置垂直的剪刀撑,两部的间隔设置水平支持,若是支撑水泥构件能够承担8~10m甚至更高的跨度,建筑工程在施工过程中能够承担起15kN/m2载重量,或者集载重能够超出20kN/m2,满足上述任何条件的都可以称之为高支模施工。高支模施工具有承载能力强、适应范围广的特点,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与传统施工技术相比较,此种技术在施工过程中易受某些细节问题的影响而造成土建工程无法顺利进行,所以需要对土建工程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进行分析研究,进一步推动高支模技术的发展。
1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含义
随着科学技术的更新换代,我国的施工方式和建筑方式等也在不断改革,在这样的背景下,高支模施工技术应运而生。相关的施工规范规定,在施工过程中,如果建筑物的高度比较高,就需要比较高的模板支架来辅助施工。而支架的名字因其高度而有差异,一般情况下,如果模板支架的高度高于四米,它就被称为“高支架”;如果支架的高度低于五米,那它就被叫做“低支架”;而如果支架的高度高于十米而低于十八米,或者是支架能够承受每平方米一万五千牛顿的负重,或者是支架的中央线上能够承受每平方米两万牛顿的负重强度,满足这几个条件之一,它就被称为“高支模”,高低支架的使用会因建筑施工的差异而有变化,但是它始终围绕着建筑主体而搭建。高建筑物就应该搭建高支架,而相对低的建筑物就可以搭建低支架。在搭建支架时要注意周边环境,尽可能地减少由周边环境带来的损失,比如支架要搭建在地势平坦的地方,以减少安全隐患,在搭建支架时,还要注意加强支架的稳固性,在支架周围应该搭建一定的辅助支架。
2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技术的现实意义
随着社会的发展,建筑工程被提出了更高的质量要求。这要求建筑工程必须采用大空间的建筑结构满足使用的需求,因此要摒弃以往传统的施工方法,采用更加先进的高支模施工来提高工程的质量安全,高支模施工不光跨度及高度相对较大、荷载力较强,其对施工技术的要求以及施工的难度也相对较高,在施工过程中具有很大的危险性,严格的施工技术控制能够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建筑工程在施工时必须进行严格的高支模施工质量安全控制。
3房建土建工程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分析
3.1施工工艺步骤
在施工工艺步骤方面,相关的工作人员务必要遵守如下的规定。第一,装配梁模板。梁模板装配的合理次序为:第一,相关的工作人员需要构建涵括了水平拉杆和剪力撑的模板;第二,对梁底模板予以标高方面的处置;第三,进行拉线找直方面的处理;第四,对梁钢筋予以紧紧地捆扎;第五,装配垫块;第六,调节模板。在装配梁模板的时候还需要特别地留意,要按照现实地规划标准,开展起拱工作,如果跨越程度在4m以上,而起拱徘徊在1%~3%。主次梁对接的过程之中,先要进行主梁起拱,然后再开展次梁起拱,最后再装配楼板模板。在装配楼板模板的过程中需要特别留意每个铺设单位在联结的时候,都需要在周边先采用梁模板和阴角模板予以联结,接着铺设同时往中端进行演变,起拱处于中端方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规范施工技术
高支模对于整个建筑施工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应该对其施工技术进行一定的规范。如果缺乏施工规范,施工就会没有条理性,施工过程变得杂乱的同时也会因缺少某些步骤而影响到整体的施工质量。在施工之前,相关的施工企业要先对施工地点进行勘测与调查,并根据其特点制定相应的施工准则,但是该施工准则应该体现高支模施工的四个步骤。在施工过程中,要引导施工人员遵守施工准则。与此同时,企业也应该设定一定的监管部门,随时留意施工行为,对施工进行合理有效的监管,保证施工人员的施工行为符合规范和要求,这样将有利于施工过程的合理化和规范化。
3.3建筑高支模施工混凝土浇筑技术控制
在实施混凝土浇筑工作时,做好控制混凝土配合比是非常重要的。在计算混合比时,计算的准则主要基于其基本性质、技术要求和原料的用途,以达到控制混合比的目的。施工前,施工人员必须按照一定的要求检查质量检验报告和骨料、水泥添加剂、矿物添加剂等材料证书,并确保所有指标符合质量要求,之后这些材料才可以被允许进入施工地。工作人员在控制混合比例时,必须拥有监督机构颁发的认证材料,并结合批准的材料和文件来控制混合比例。如果混合比例未获批准,则严禁使用。如果原料的来源和种类发生变化,应结合原料试验的实际结果调整混凝土配合比,以获得真实有效的混合比参数。
3.4加强高支模施工技术安全措施
在房建土建工程高支模施工过程中,安全性保障是最重要的内容。(1)在进行高支模模板搭建过程中务必要关注施工现场安全问题,搭建过程中设置必要的警戒牌以及警戒线,防止非施工人员随意进入施工现场。为了有效提升警戒力度还需设置专人对警戒区域进行巡查,避免高支模模板施工过程中发生事故。(2)在进行脚手架安装以及拆除过程中要注意工具使用情况,防止发生脚手架碰撞问题,降低脚手架损害或变形的概率,对拆除后的零件进行合理存放,降低脚手架投入成本。(3)在进行高支模模板安装过程中按照正确顺序安装,间隔2m距离设置水平杆,提升脚手架的稳定性。(4)为了防止由于高支模脚手架施工而造成的房建土建工程施工问题,在拆除脚手架之前应获取相应机构的许可,严格遵照施工标准规范。(5)确保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安全性,还应重视地基部分,确保地基沉降均匀和位置稳定,可采取相应措施,对地基进行固定。
3.5高支模的拆除环节
在高支模的拆除环节方面,模板拆模就是其经过了审核过关之后,通过工程技术管理者召集对相关班组开展技术、安全交底方面的工作。核验拆模活动层脚手板有没有确保完备,将空缺的地方予以弥补,核验过关了之后,告知木工部门来开展模板拆除环节的工作。一般来说,模板拆除的流程与模板装配的流程呈现相反的特征,也就是先要拆掉主龙骨,然后再进行次龙骨,接着整理主、次龙骨至四周的楼板,然后将模板予以拆卸,再清理好模板到四周的楼板,最后再传送主、次龙骨以及模板到规定的区域。
结语
土建工程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大大方便了施工,在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施工的质量和效率,但是目前该项施工技术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为了让这项技术更好地为土建工程施工服务,相关的施工企业和施工人员应该不断总结施工经验,制定一定的施工规范,让施工过程更加条理化和安全化,更好地促进施工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帅毅.土建工程施工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应用[J].住宅与房地产,2018(2):190.
[2]侯良民.高支模技术在现场施工中的应用[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9(9):38-44.
[3]赵斌.试论土建工程中高支模的施工技术[J].绿色环保建材,2016(8):134+136.
论文作者:李超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2/25
标签:支架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模板论文; 土建论文; 过程中论文; 脚手架论文; 工程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2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