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胆囊炎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治疗的疗效观察论文_张巍

急性胆囊炎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治疗的疗效观察论文_张巍

黑龙江省宁安农场医院 黑龙江宁安市 157412

摘要:目的:探究在急性胆囊炎疾病的临床诊治中,采用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方式治疗,分析其临床疗效。方法:60例急性胆囊炎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采用开腹胆囊摘除手术治疗)和观察组(采用经脐单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各3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程度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疼痛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具有创伤小、术后康复速度快及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应用推广。

关键词: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胆囊炎

Abstract: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laparoscopic surgery in the treatment of acute cholecystitis.Methods:6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acute cholecystiti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treated with open cholecystectomy treatment)and observation group(using the transumbilical single hole mirror cholecystectomy treatment),30 cases each.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operative time,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postoperative pain and the degree of concurrency.Results:

The operation time,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 and postoperative pai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bet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 The incidence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Conclusion:single port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for acute cholecystitis has the advantages of less trauma,faster postoperative recovery and fewer complications,which is worthy of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Key words:single port laparoscopic surgery;treatment;acute cholecystitis

急性胆囊炎是一种具有较高发病率的临床病症,其同人们不良生活习惯,以及不健康饮食结构养成等因素具有一定的关联性,该病的发病情况在我国呈逐年增加的态势。本研究就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探讨和研究,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3月-2016年9月来本院接受诊治的60例急性胆囊炎疾病患者作为研究案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对照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37-85岁,平均年龄(65.06±7.23)岁,胆囊炎病史3-8 年,平均病史(4.13±1.32)年;观察组男15例,女15例,年龄35-86岁,平均年龄(63.12±7.61)岁,胆囊炎病史2-9年,平均病史(4.59±1.48)年。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及胆囊炎病史等一般资料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开腹胆囊摘除手术治疗,患者取仰卧位,给予常规麻醉措施。待麻醉效果起效后,确定患者病灶位置。经严格消毒后,进行切口,充分暴露患者的胆囊病灶坏死组织。切除坏死严重的胆囊组织。止血缝合伤口,术后置入引流管,给予必要抗感染药物治疗。观察组采用单孔腹腔镜手术,术前准备、麻醉同常规LC。患者分腿仰卧位,头高脚低约30°,左倾15°。术者位于患者分腿处,助手位于患者左侧。经脐上缘至下缘做纵行切口,长2.0~2.5 cm,依次切开皮肤、皮下组织,盲穿进腹,置入三通道穿刺套管,二氧化碳气腹压力12~15 mm Hg(1mmHg=0.133kPa)。分离解剖胆囊三角,游离胆囊管及胆囊动脉,仔细辨认后分别用5mm钛夹或5mmHem-o-lok夹闭离断,仔细辨认胆囊板剥离胆囊,胆囊床止血,自脐孔随穿刺套管一起娩出胆囊标本。

1.3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在对研究结果进行统计的过程中主要采用来了统计学软件SPSS15.0,并进行了通过统计学软件的分析结果χ2检验。通过统计学软件的检验我们发P<0.05,本研究数据有着明显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疼痛程度比较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疼痛程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急性胆囊炎的病理形成机制,由于胆囊管阻塞和细菌侵袭而引起的胆囊炎症。其主要临床症状反应有发热、呕吐及右上腹部疼痛等,典型临床特征为右上腹阵发性绞痛,伴有触痛和腹肌强直,因而增加了该病的手术治疗风险,故该病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健康,有必要加强对该病临床治疗的研究。临床上治疗急性胆囊炎主要是通过开腹外科切除手术进行,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是开腹切除手术时间长、出血量大,而且患者在手术过程中易出现明显的应激反应,从而会给患者身体造成较大的损伤与痛苦。与此同时,开腹胆囊切除手术后会产生如胆漏、胆管炎、胆周积液以及胆囊床渗血等严重的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生活质量以及康复进程。因此,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的引入,有效解决了传统手术疗法的缺陷,其创伤小、美观、手术费用低,术中痛苦小等优异特性,使得该手术治疗方式在该病治疗中应用越来越广泛。经研究发现,在发病3d后实施单孔腹腔镜手术治疗,其依旧具有良好的疗效,且手术安全可靠。当然,单孔LC治疗急性胆囊炎的普及过程中有些问题可能是难以避免的。首先术中解剖难以辨认造成的误损伤,在坚持尽早手术的原则上,仔细耐心地进行胆囊管和胆囊动脉的分离,如果遇到坏疽性胆囊炎或者复杂病例,应该果断中转三孔LC甚至行开腹手术以避免胆管损伤等并发症;其次,单孔腹腔镜切口脂肪液化感染,由于脐部切口较穿,刺套管相比要小,术中套管对切口周围脂肪挤压作用明显,这可能是引起术后切口脂肪液化感染的原因之一,因此,不要一味地缩小脐部切口,切口过小会造成套管置入困难,显露不清等。此外,由于炎症常在1周左右开始由急性渗出期转变为增生期,会造成局部解剖困难,因此超过72h而在7d以内的亚急性胆囊炎患者行单孔LC是可行的。

总之,急性胆囊炎患者给予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可以显著缩短手术时间,降低出血量以及患者的疼痛程度,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手术治疗方式,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参考文献:

[1]刘超,张磊.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效果评价.临床肝胆病杂志,2015,31(10):1678-1681.

[2]周大伟,陈昊.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疗效观察.中国全科医学,2014,17(27):3248-3251.

[3]王大东,韩明明,窦春青,等.经脐单孔腹腔镜辅助整形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5,15(23):4481-4483.

论文作者:张巍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7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21

标签:;  ;  ;  ;  ;  ;  ;  ;  

急性胆囊炎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治疗的疗效观察论文_张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