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石”、“石墨”和“教学评论”的教学记录与评论_金钢石论文

“金刚石、石墨和”教学实录与点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石墨论文,金刚石论文,点评论文,教学实录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新课程下的化学课堂不再是单纯求知备考的阵地,而应成为挖掘生命潜能与智慧,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地方。鉴于此,关注学生学习过程和情感体验,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就显得尤为重要。以下笔者以2009年11月参加江苏省中学化学优质课评比,并荣获初中组一等奖的“金刚石、石墨和”(人教版教材第六单元课题1)一课的教学实录为例,评析一下这节课是怎样在学习碳单质有关知识的同时,注重过程、方法,突出实验手段,通过学生的实践、体验、感悟,主动建构人本课堂的,以期与同仁们交流。

一、教学实录

[新课导入]

老师比较爱美哦,今天为了见大家特意带了枚钻戒(实物展示手上佩戴的钻石戒指),大家都认识钻石吗?这种昂贵的装饰品是由金刚石琢磨而成的;同学们对干电池比较熟悉(实物展示露出碳棒的干电池纵剖面),这中间的碳棒是由石墨制成的;(课件展示)这是一种良好的超导材料,是在里嵌入某些金属制成的。金刚石、石墨和都是碳元素组成的单质,这节课,我将和同学们一起来学习它们的性质和用途。我们先走近金刚石。

[新知探究]

1.探究活动1(玻璃刀刻划玻璃,体验金刚石的硬度)

(1)(实物展示,玻璃刀的刀头上镶有金刚石)两位学生上台演示分别用削铅笔的小刀和玻璃刀裁玻璃。

(2)汇报实验现象(小刀不能在玻璃上留下痕迹,玻璃刀可以轻松地在玻璃上划出痕迹)。

(3)学生通过实验,结合所观察的钻石,归纳金刚石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2.探究活动2(铅笔芯开启锈锁、连接电路,体验石墨的润滑性和导电性)

(1)学生实验:①触摸铅笔芯;②将铅笔芯连接到电路中(由小灯泡、干电池、导线组成),接通电源;③先用钥匙试开生锈的铁锁,再向锁芯中加入少量铅笔芯粉末。

(2)汇报实验感受与现象:滑腻;灯泡发光;开始锈锁不容易打开,向其中加入铅笔芯粉后再次开锁,不费力即打开。

(3)引导学生归纳石墨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质疑: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为什么物理性质存在差异?

教师讲解:(实物和课件同时展示金刚石、石墨的微观结构模型)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设问:通过高科技手段,如果改变石墨中碳原子的排列方式,结果会怎样呢?

观看视频:廉价的石墨在一定条件下转变为昂贵的金刚石。

过渡:别看石墨其貌不扬,即使不转变成金刚石,它在高科技领域也有应用(课件展示由耐高温的石墨制成的“神七”发射火箭的通风管)。在尖端领域发挥作用的还有其他新型的碳单质,比如

教师讲述:(实物和课件同时展示微观结构模型)它又被称为“足球烯”,这种足球结构的分子很稳定,是良好的超导体材料。20世纪90年代初,和纳米碳管等碳的单质相继被发现(课件展示其相应微观结构),它们在生产生活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有兴趣的同学课后可以上网查阅资料进一步了解它们。

设问:生活中常接触到由石墨的微小晶体和少量杂质构成的物质,如木炭、活性炭、焦炭、炭黑,一般称之为“无定形碳”(课件展示)。前面我们学习水的净化知识时已知活性炭具有吸附性,那么木炭是否有吸附性呢?

3.探究活动3(木炭吸附红墨水,体验其吸附性)

(1)学生实验:实验桌上备有两支针筒,其中一支装有木炭粉,分别向针筒中注入相同体积的水,滴加几滴红墨水(见附图)。推动活塞,将液体分别推入小瓶中,观察小瓶中液体的颜色。

附图 木炭的吸附性自制装置

(2)学生汇报实验现象:通过木炭的红墨水颜色褪去。

(3)引导分析:实验后两瓶中液体颜色不同的原因(课件展示电子显微镜下木炭的微观结构)。

(4)结合课件讲述:吸附性的生活应用:①防毒面具的滤毒罐;②冰箱去味剂;③酒类及饮料的净化;④蔗糖、食品添加剂、生物制药过程产品的精制、脱色等。另外,椰壳、果壳活性炭、竹炭等新一代活性炭被誉为“21世纪环保新卫士”,不仅可以净化室内空气,而且可以装饰和美化环境(实物展示:由果壳活性炭制成的炭雕艺术品“芙蓉”花盘、“龙柱”花瓶;由竹炭制成的枕头、挂饰等)。

(仍回到课件中无定形碳图片。)

教师讲述:同学们可能对炭黑比较陌生,冬天取暖倒烟囱时,倒出的黑色粉末中就有炭黑;炒锅底部的锅灰中也有炭黑,它是含碳化合物不完全燃烧产生的。其实在家中就可自制少量炭黑(出示教材108面图6~9),课后请同学们动手尝试。简介炭黑的用途:填充轮胎、制油漆、鞋油、颜料以及墨汁等。

过渡:我国古人就是利用墨汁书写字画的。

配乐欣赏:(课件展示古画名作)明代唐伯虎《秋风纨扇图》、元代黄公望《富春山居图》。

引导思考:透过淡淡的墨香我们欣赏到了古代的字画,这些字画已历经千百年,纸或布都已破损,但墨迹却清晰如初;有这样一则广告语:“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同学们从这两个事例中能感悟出碳具有怎样的化学性质呢?(碳的化学性质稳定。)

4.表达交流

(1)让学生交流和表达日常生活中利用碳的化学性质稳定的实例。

学生①:填写档案资料时用碳素墨水笔;学生②:用墨汁书写在红纸上的对联或标语,贴在墙上一段时间后,黑色的字颜色不变,但红色的纸已经褪色或变成白纸。

观看视频:央视10套《走进科学》——“古墓丽影”,专题播出2002年出土于连云港市海州区双龙村的西汉女尸,在地下沉睡了两千多年,是中国第三具保存完好的汉朝湿尸。

教师补充③:古人墓葬时在棺木四周填塞了厚达30cm~40cm的万斤木炭,使遗体得以保存千年不腐;④木桩埋入地下前将表面烧焦等。

(2)课件展示:《卖炭翁》(诗配画)、一排烧烤着的肉串下通红的炭火。

思考交流:画面上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他烧的炭有什么用途?走入烧烤店,浓浓的肉香扑面而来,从香浓的肉味中你又感悟到什么?(碳具有可燃性。)“可燃性”和“稳定性”是相对的,可见,碳的化学性质是在“常温下”稳定。

(3)设问:我们常常在煤炉里煤层的上方看到蓝色的火焰,这是不是炭燃烧产生的现象(课件展示蜂窝煤炉里煤的燃烧)?(不是。)原来,当氧气不足时,碳与氧气反应,生成CO,蓝色火焰就是CO在燃烧。

过渡:木炭具有可燃性,如果在熊熊燃烧的炭火堆中投入孔雀石,在灰烬中会有红色的铜出现。我国古人受此偶然发现的启发,发明了炼铜的方法,铸造出闻名中外的司母戊铜鼎(课件展示),显示了我国古人的勤劳与智慧。请大家展开想象的翅膀,猜想其中的铜是由哪些物质在什么条件下反应生成的?(提示:孔雀石是一种铜矿石,灼烧后会生成黑色的CuO。)

学生猜想:可能是高温下炭和CuO反应生成的。

5.探究活动4(木炭与氧化铜反应,体验其还原性)

(1)学生实验:实验桌上备有两根前端绕成螺旋状的铜丝,用坩埚钳夹住,将其螺旋状部分在酒精灯外焰上加热片刻后放在石棉网上(铜丝表面生成黑色物质)。

(2)板演有关化学方程式并分析:此反应中,铜结合氧,生成CuO,发生了氧化反应。

过渡:制得了CuO,要继续实验,需组装实验装置。你能设计一套木炭和CuO反应的实验装置吗?点拨: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反应条件等,结合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有关装置考虑。

(3)学生设计实验装置:教师巡视点评,然后展示、交流学生的设计成果。

师生共同确定本实验的操作步骤: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试管中装入约2g木炭粉;③将其中一根铜丝前端新制的CuO部分伸入木炭粉中,塞紧带导管的橡皮塞,固定在铁架台上;④在另一试管中倒入约2mL澄清石灰水以检验生成物;⑤用酒精灯给试管加热;⑥实验结束,先夹紧止水夹,再熄灭酒精灯、撇去盛有石灰水的试管;⑦待试管稍冷却,用镊子将试管中的铜丝取出,放在蒸馏水中洗去表面沾附的炭粉,与另一根表面有黑色物质的铜丝比较。

(4)学生完成实验(教师巡视,提醒操作注意事项,帮助和调控学生的实验操作。5min左右整个实验结束);学生汇报实验现象:铜丝前端由黑色变成红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板演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教师讲解:此反应中,CuO失去氧变成铜,发生了还原反应。这种含氧化合物里的氧被夺去的反应,叫做还原反应。木炭夺走CuO里的氧,它具有还原性。

(5)引导质疑:实验结束后为什么要先夹紧止水夹?(防止试管中的石灰水倒吸。)

追问:如果先把试管移走就可避免倒吸问题,为什么仍要夹紧止水夹?

学生讨论分析:盛有石灰水的试管撤走之后,空气会进入导管,遇到试管中热的生成物,发生氧化反应。因此,先关闭止水夹有“两防”作用:防止试管中的石灰水倒吸;防止灼热的铜再被氧化。

(6)发散拓展:对这个实验,同学们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认真思考后提出:木炭还原CuO的生成物中有,那么是否也有CO生成呢?

教师肯定其质疑精神并引导学生讨论分析:木炭与试管中的氧气发生不完全燃烧,可能生成CO;如果木炭过量,生成物也可能再与木炭反应生成CO。

追问:既然可能有CO生成,那么怎样设计实验来检验?本实验装置是否还需要改进?有兴趣的同学课后可以走进实验室继续探究。

[巩固新知]

1.用什么方法可以证明金刚石、石墨和。分别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

2.春秋时期,我国古人用木炭和铁的氧化物反应来炼铁,试写出木炭和氧化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课堂小结]

学生谈收获、感悟,归纳总结本节课学习内容,形成知识体系。

[布置作业]

1.家庭小实验:用火柴梗自制木炭并试验其吸附性。(方法:用方形双层薄铝箔裹紧已去掉火药的火柴梗7~8根,用坩埚钳夹持铝箔卷,在酒精灯上加热2min左右制得木炭。)

2.兴趣小组课外实验探究:怎样检验木炭还原氧化铜的生成物中可能含有的一氧化碳?原有实验装置是否需要改进?

二、教学点评

1.情境诱发,突出主体

本课题中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和用途属于了解性知识,教师在教学中并没有简单再现教材内容,也没有以枯燥、呆板的形式把碳的化学性质传授给学生,而是把教学内容放在联系现实世界的情境中加以呈现,引发学生的认知需要。如以触摸铅笔芯、向锁芯中加入铅笔芯粉末开启锈锁,并将铅笔芯连接到电路等活动,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由学生亲自动手向红墨水的溶液中加入木炭粉,体验木炭的吸附性;由千百年前古人的字画至今仍清晰如初和广告语“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感悟常温下碳化学性质的稳定;由类比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有关装置,引导学生自己设计木炭与氧化铜反应的实验装置并完成实验等,均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新课程理念。

2.问题引领,启发思维

在教学中教师以问题为载体创设学习契机,将教学内容转化为问题,唤起学生的探究欲望和探究兴趣。如,探究木炭的吸附性时,先引导学生回顾活性炭的净水知识,然后设问:如果将活性炭换成木炭情况怎样?让学生带着问题观察实验现象,继而追问为什么要用两只注射器,其中一只只有棉花而没加木炭?引导学生分析思考,排除棉花对木炭吸附作用的干扰。

在学生已了解金刚石、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后,陆续抛出几个问题:为什么金刚石、石墨的物理性质存在差异?廉价的石墨能否转化为昂贵的金刚石?怎样证明金刚石、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这几个问题环环相扣、层层深入,使学生的观察、思考、设计融为一体,学生通过观察三种单质的微观结构模型、观看石墨转变成金刚石和金刚石在液氧中燃烧的视频资料,不仅体悟到化学的学科观念“结构决定性质”,而且从元素视角认识了化学物质的多样性与统一性。

3.实验创新,体验过程

本课对教材实验的改进和创新有两处,意在使学生有更多的亲力亲为和动手动脑的直接体验,培养其探究能力。一是改进木炭的吸附性装置,没有采用教材的做法(在锥形瓶内的有色溶液中投入木炭),而是使用由注射器、橡皮塞和称量瓶组成的一套自制装置(见附图)。当推动活塞时,红色溶液通过木炭粉,流入称量瓶内的液体呈五色。这样改进的优点是:操作简便省时,药品用量少,现象明显,且仪器成套,小巧美观,便于平稳放置在实验台上。

二是创新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设计。本实验是教学的难点,突破这个难点分两步:第一步是将两根前端绕成螺旋状的铜丝(其中一根做对比用),放在酒精灯外焰加热,使表面生成黑色的氧化铜,此时引导学生书写化学方程式并分析:铜得到氧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氧化铜;第二步是将这根铜丝与木炭粉作用(酒精灯加热即可),结果铜丝螺旋状部分由黑色变成光亮的红色,与另一根前端呈黑色的铜丝形成鲜明对比,此时再引导学生书写化学方程式并分析:氧化铜失去氧发生还原反应生成铜。由铜丝“红色—黑色—红色”现象的反复变化和前后两个化学方程式的对比,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学生在生动、丰富的情境中积极思考、分析,形成并理解了还原反应的概念。相对于教材实验而言,本设计在突破难点方面显得简洁有序。由于该实验简便、快速、成功率高,改为分组实验,既增加了学生动手动脑的机会,强化了感性认识,又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了相关概念和原理。

4.课件辅助,提高效率

本课利用多媒体创设了丰富的教学情景:有碳的新材料在日常生活、高科技领域应用的图片、视频资料;有展示碳单质微观结构的三维动画;有动画放大实验的效果;有动画展示仪器的组装;有表格列举碳单质的物理性质、用途及出示与教学内容相匹配的问题等,使课堂教学的容量加大、效率提高。而且课件画面制作精美,碳单质的微观结构三维、动态,碳还原氧化铜实验中各种仪器可拖动等,处处折射出化学美。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多媒体没有代替板书,没有代替思考,没有代替实验,没有代替师生活动,恰到好处地发挥了辅助教学的作用。

5.作业变革,延伸课堂

作为整体教学的一部分,家庭小实验和兴趣小组的课外实验探究是课堂实验的延伸。本课将家庭小实验和课外实验探究作为课后作业,既改革了作业形式,又体现了探究主线贯穿始终和将课内课外融为一体。其中用火柴梗自制木炭的实验,要求学生利用日常生活用品火柴和包装糖果的废弃物铝箔,来制作实验器具并进行实验,体现了化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了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勇于创新的能力。并且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并没有穷尽所有内容,而是给学生留下探究的空间:两个可以引发继续探究的问题——怎样检验木炭还原氧化铜的生成物中可能含有的一氧化碳?原有实验装置是否需要改进?这虽是课堂生成的好机会,但因时间有限,教师灵活处理,将其设计成兴趣小组课外实验中的“后探究”问题,对发展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标签:;  ;  ;  ;  ;  ;  

“钻石”、“石墨”和“教学评论”的教学记录与评论_金钢石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