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的发展演变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价值观论文,我国论文,大学生论文,人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摘要 建国以来我国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的发展变化,似可划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时期是从建国到“文革”开始之前,这时的大学生认为,人的价值在于他对社会的贡献,个人利益应无条件地服从集体利益;第二时期是十年“文革”时期,这是大学生人生价值观开始发生转变的一个过渡时期。第三时期是文革后到九十年代初,其特点是将原先的以社会利益作为最高价值评判标准,转变为兼顾社会利益和个人利益,认为人的价值既包括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也包括社会对个人的尊重与满足。
关键词 大学生 人生价值观 个人价值 社会价值
一
人生价值观是人们对人生的目的、意义进行认识和评价的内在尺度,指导着人们的人生态度、信念、理想和行为。由于它处于心理结构的最高层次,支配和调节着个人的认识与行为,因此,人生价值观不同,衡量人的价值和人生意义的尺度不同,对整个人生的根本看法和行为方式也就不同。大学时期一般处于青年中期,正是人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研究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及其发展变化,对于把握他们的思想动态和行为趋向,有效地帮助他们形成健康的人生价值定向,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有助于对大学生的教育更加有的放矢,切合实际。
二
纵观建国以来我国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的发展变化,似可将其划分为三个既有联系又有明显区别的时期:第一时期是从建国到“文革”开始之前,称为“建国时期”;第二时期是所谓的“文化革命时期”,也即“文革时期”;第三时期是文革以后,称为“改革开放时期”。其中有的时期又包含若干不同的发展阶段,下面试分而述之。
(一)建国时期(1949年—1965年)
这一时期,也即五、六十年代,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的主要特点是,认为人的价值在于他对社会的贡献,“无私奉献”便是人生的最大价值。
他们把绝对服从社会的最高利益当做自己义不容辞的神圣义务,把自我克制看成是自我修养的美德,把献身于社会公共事业看成是人生价值的全部。一句话,就是把自己的存在和利益直接消融于社会整体之中,并在为社会的奋斗中获得自己存在的最高价值。所以,当时的口号是“一生交给党安排”、“我是一块砖,东南西北任党搬”;“到基层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根本不计较个人的得失和个人的私利,认为个人主义、利己主义是卑鄙的,社会和集体的利益高于一切,个人利益应无条件地服从集体利益。
这一人生价值观的建立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和文化原因。
他们大多出生在旧社会,实际感受到了那个支离破碎,负债累累,剥削阶级当政,人民生活贫瘠痛苦的时代和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这一切相对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的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繁荣、国家统一、国势强盛、内政外交无一不以人民利益为宗旨的新社会来说,新旧两个时代迥然不同,因此,他们深切地感受到共产党英明,社会主义制度优越,共产主义前途光明。因此,在这种感情的支配下,在共产党的宣传教育下,集体主义日益深入人心,大家都认为,只要共同努力奋斗,为社会和集体贡献自己的一切,几十年后,共产主义就能实现,所以,当时青年学生的价值标准把社会和集体利益看得高于一切,也就很自然了。
但是,这种价值观又是有缺陷的、不健全的。价值观的形成要受当时政治、经济、文化、信仰等条件的影响,而我国当时的经济还是农业经济,现代工业所占比重很小,社会上还保留着根深蒂固的封建意识和封建残余文化,政治上又与世隔绝,几乎与世界技术发达国家没有来往,这就使得封建残余势力得以继续存在下去。对某种主义的信仰,对领袖的崇拜,逐渐达到了宗教狂热的程度,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正是在这种社会历史与文化氛围中建立的。
(二)文革时期(1966年—1976年)
文革十年,是青年学生思想意识和人生价值观念开始发生重大转变的一个过渡时期。若以1971年9月发生的林彪事件为界,这一时期又可划分为文革前期和文革后期两个不同的发展阶段。
1.文革前期
文革开始后,政治标准成了评价一切的首要标准和唯一标准,为了某种主义和主张,不惜“抛头颅,洒热血”,因而,任何个人的私利更不足挂齿,对个人利益和个人价值的否定,对集体和社会利益的绝对肯定,这时都被推向了极端。“狠斗私字一闪念”等时髦口号成为当时否定个人利益和个人价值的时代利器,每个人都丧失了自我,个人似乎与社会已熔铸为一体。然而,这种对个人价值彻底否定和对社会价值绝对肯定的时代并没有持续多久,便开始发生变异了。
2.文革后期
从1968年下半年开始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以及大学生到农村、工厂、部队接受“再教育”的运动,使不久前还是文革功臣的青年学生红卫兵们,一下子变成了接受“再教育”的对象。残酷的政治斗争和严峻的现实生活,繁重的体力劳动和微薄的收入,使他们一下子陷入了困境,尤其不久后发生的林彪事件,更动摇了他们的自信心,感受到了被愚弄的悲哀,促成了他们对原先追求的理想、信仰的极大迷惑与怀疑。而与家庭的离散,则加速了他们的独立化,使他们过早地自立,特别是促使他们开始独立地思考许多问题了。
他们首先考虑的是个人的命运、个人的权利。这也是必然的。文革动乱让青年学生看到的是一幅令人沮丧甚至绝望的讽刺画,而青春却在苦行僧般的岁月里黯然消磨。他们不仅没有得到他们希望的东西,相反,以前他们所轻视的那一切,象温暖的家庭,称心的职业,美好的生活,这时都无处可得。于是,相当多的青年学生便自然而然地转向寻找一个好职业,建立一个好家庭,或是获得一些难以得到的紧俏商品。这时,实惠主义找到了自己众多的信奉者。现实的物质享受,开始重新获得它的世俗价值。因此,尽管此时极左路线的标准口号铺天盖地,“为社会、为集体”仍是人们公开标榜的第一价值观,但实际上,人们的革命狂热已开始消退,对自己的个人利益却日渐重视。许多人开始为此而四处奔走,多方谋划,甚至不惜牺牲“革命原则”和社会利益。于是,“拉关系,走后门”以获取个人私利,从此便流行于世,并且屡禁不止,日益严重,终于发展成为一种普遍性的社会风气。这是对当时社会否定个人价值的一种反叛,但其代价却是高昂的:它破坏了人们正常的社会伦理道德观念,混淆了“是”与“非”,“好”与“坏”,“公”与“私”的界限,使整个社会的精神世界和文明发展陷于混乱与危机。
这一时期招收的工农兵大学生,虽然主要是以“政治标准高”入选,文化素质较差,但在人生价值观上,在那个“用伟人思想统一一切”的时代,他们与其他青年没有太大差异。
(三)改革开放时期(1977年—1994年)
文革结束后,大学恢复正常的招生制度。在党的11届3 中全会提出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号召下,中国人民从过去盛行的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精神枷锁中解脱出来,广大青年开始认真地、系统地、深入地思考和讨论人生价值观问题,从而促成了我国青年与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的一次重大的转折性变化。这一时期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的总的特点,是将原先的以社会利益作为最高价值评价标准,转变为兼顾社会利益和个人利益,认为人的价值既包括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也包括社会对个人的尊重与满足。他们不仅要问“我为社会提供什么”,而且更关心社会为我提供了什么”。这就是不仅要站在社会的立场来评价个人,而且还要站在自我的立场来评价社会。他们对自身价值的认识,已从单一的对社会贡献转移到社会利益与个人利益的有机结合与和谐统一上来。这种人生价值观,尤其成为八十年代大学生的鲜明特点。
不过,由于这一时期就学的大学生,在年龄、经历、生活环境、心理发展水平、时代风尚等方面不同,因此,其人生价值观也表现出一定的差异,并表现出两个不同的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从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前半期。
在这一阶段中,对我国青年及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的发展演变具有重要意义,1980年《中国青年》杂志以“潘晓”笔名发表的“人生的路啊,怎么越走越窄……”的文章为引子,所展开的青年人生观、价值观的大讨论。在讨论中,广大青年对“人的价值”问题进行了重新认识和新的探索,提出“社会应重视‘人的价值’,集体应重视‘个人价值’,个人应自觉按照社会需要提高‘自我价值’”。在这次全国范围内的大讨论之后不久几年内,我国青年和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便完成了一次重大转折,即把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与社会对个人的尊重与满足有机地结合起来。
这一时期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的主要特点是:
(1)人生价值目标积极向上
这一时期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的主流仍是积极向上的,大多数人仍把社会利益和社会价值作为判断的主要标准。例如,北京大学对1983届新生的调查发展,有77.5%的人认为,“人生在世要有利于社会”;而认为“人生的目的是为了追求个人幸福和快乐”及“自私是社会发展的动力”的人,总计只有5%。
1983年对广东地区文、理、工、农、林、医、师范院校4032名大学生理想的调查也表明,大学生的社会性理想占主要成分,而且,其社会性理想的着眼点放在实现“四个现代化”上。1984年对上海、北京、辽宁、西安、重庆等地文、理、工、农、经、医、师范院校357 名大学生的调查,也获得了类似的结果,在大学生的16种理想类型中,有94%的人具有社会性理想,不含有社会性理想的仅占6%。
八十年代后期的调查发现,70%的人主张有条件的为集体奉献,强调贡献与报酬相一致;还有10%的极端个人主义者,完全舍弃集体的概念,只为个人谋利益。
这说明,八十年代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的基本取向是将社会利益与个人利益结合起来,总的来看是积极的。
(2)人生评价标准多元化
大学生人生价值观这一时期呈现出多层次、多元化的趋势。据对广洲、深圳、武汉、成都、重庆五城市青少年学生价值观的研究发现,大学生终极性价值中排列前5位的是:有所作为、自尊、社会承认、真正的友谊、自由;工具性价值排列前5位的是:能力、有抱负、胸怀宽广、诚实、聪明。
大学生由于性别、专业的差异,在人生价值观上也表现出了一定的差异。一项研究发现,女生以“整个生活经历是否充实愉快”为人生第一价值标准的占50.2%,而男生仅35.6%,另有的34.8%的男生选择“为社会创造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多少”为第一标准。还有一项研究发现,男性的理论价值倾向较突出,而女性的审美价值倾向较突出。另一项研究表明,让大学生对价值系统中的24项内容,按与自己重要的程度排出顺序,结果,男生前3项的顺序是:事业成功、身体健康、婚姻美满;女生前3项的是:自尊自爱、身体健康、婚姻美满,第4项是事业成功。由此可见,男大学生较女生重视事业的成就,女生较注意自爱和生活的完美。一般来说,这是社会对男女两性不同的角色要求和社会教化在价值倾向上的体现,即社会一般要求男孩积极进取,成就事业,而要求女孩温柔文静,礼让退却。
不同专业的大学生在人生价值观上也有差异,一项调查表明,大学生对真、善、美、爱、力五个价值项目进行等级排列,其总体排列顺序是:真(33.7%)、善(25.9%)、爱(18%)、美(13.9%)、力(8.5%);不同专业系科学生的排列顺序则有较大差别:理、医、工科学生把“真”放在第一位,文学系学生把“美”放在第一位,法律、经济系学生则把“善”放在第一位。这表现出不同的学科各有其占主导地位的价值观,并与各专业的性质有一定联系。似乎价值倾向的不同决定了对学科的选择,学科的学习又促进了价值倾向的稳固化。
研究还表明,我国大学生的价值倾向中,政治倾向雄居榜首。这既溯源于“学而优则仕”的传统思想,也反映了现实社会“官本位”的意识。
另外,多项研究的结果还表明,我国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在整个八十年代,基本上不存在地区差异。尽管国内各地区、城市间的社会文化和经济条件差异较大,但可能由于相同的教育体制,相同的政治思想、道德、世界观、人生观等方面的教育,以及基本相同的权力和义务,因而大学生没有表现出地区的差异来。
(3)关注自我和倡导个人奋斗
五、六十年代的大学生提倡的是集体主义精神,依赖集体,互相帮助;而八十年代大学生重视的却是“个人奋斗”,更关心自我价值的实现。例如,1984年对北京地区5所重点大学学生的调查表明,大学生对人生价值的评价标准,以社会价值为取向的占37.7%,以个人价值为取向的占56.2%,即大学生在对待人的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的观念上,更强调只有充分认识每个人的价值,充分发挥个人的价值,社会的价值才能提高,即个人的价值被摆在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这个研究还发现,追求个人价值取向目标的人,更多地依靠“个人奋斗”途径去实现人生的价值,而不考虑集体的智慧和他人的帮助;而追求社会价值取向目标的人,很少依靠个人奋斗,而更多依靠集体智慧、社会客观条件和他人的帮助。
第二阶段,八十年代后半期到九十年代初期
这一时期的中国,改革遇到了重重困难,物价上涨,社会上不正之风蔓延,新旧体制交替过程中的种种问题开始暴露出来。一些大学生对此感到悲观、消沉,开始失去前进的目标和动力,学习松懈;还有许多人希望通过自己的“参与”和努力来推动改革,于是对政治表现出很高的热情,出现了“从政热”、“参与热”、“民主热”,并引发了两次学潮。由于学潮受挫,随后便是参政热情的一落千丈,大学生的情绪活动和价值取向迅速走向另一个极端,厌学、喝酒、跳舞、谈恋爱、打麻将等颓废情绪风及全国各高校。与此同时,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受社会上实用主义、急功近利价值倾向的影响,校园出现了“经商热”,部分学生出现了“拜金主义”倾向。
八十年代后期的大学生,在人生价值取向上,与八十年代前期的大学生相比,在前述三个特点的基础上,又有了以下新的变化:
(1)注重功利,讲求实惠
由于受实用主义的影响,“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的千年古训受到了质疑,价值取向上的功利性日益明显。那些可直接用于生产、生活,能很快产生“效益”的知识受到重视,那些“实惠”的工作受到青睐。1994年发表的一项调查显示,大学生对毕业后的工作选择,排在前3位的依次是:公司或外贸部门(26.8%)、直读研究生(14.5%)、 三资企业(9.3%);排在最后3位的是:集体企业(1.1%)、 中小学教师(3.0%)、个体(3.1%)。他们找工作时最看重的三项指标依次是:工资住房(72.5%)、专业对口(59.2%)、工作稳定(29.9%),而且年级越高越看重个人待遇,而不是专业对口。硕士、博士找工作时把“工资住房”视为第一重要因素的分别有41.9%和38.5%,而把“专业对口”视为第一重要因素的分别只有22.6%和7.7%。 另一项对毕业大学生的调查表明,毕业分配后准备重新选择职业的大学生,前3 项的选择是:三资企业(46.1%)、民办公司或个体经营(31 %)、 出国(24.8%)。“到国外去,到三资企业去,到挣钱最多的地方去”的“新三到”代替了五、六十年代的“老三到”。大学生们从来没有象今天这样向往和追求舒适与快乐,而对学习、交际、恋爱等却普遍采取较宽松的态度,“刻苦”、“努力”等字眼则失去了往日的光彩。
(2)个人本位观念更加突出
新近的调查显示,大学毕业生中有68.3%的人把“施展才干,实现自身的价值和理想”,“26.4%的人把“发财致富,过上充裕体面的生活”作为自己工作的精神动力。另一项调查也表明,有64.9%的大学生同意“公私兼顾,先公后私”,只有6.9%的人同意“大公无私,公而忘私”;有39.0%的人“十分同意”或“比较同意”“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有45.5%的人表示“十分同意”或“比较同意”“人都是自私的”这一观念。一项类似的调查还发现,对于人生价值,大学生女生中有71.45%的人选择“自我价值的实现”。有66.67%的人选择“整个生活经历是否充实愉快”,有23.94 %的人选择“为社会创造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多少”,而只有9.02%的人选择“为他人做好事的多少”。总之,这一时期的大学生更强调个性、自由和权力,而忽视集体、纪律和义务。他们从个人利益、个人价值和个人发展方面考虑多,而从集体、社会利益方面考虑少,对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有所下降。
(3)人生价值取向的困惑与迷茫
在当前社会多重价值并存的体系中,这一时期的大学生,人生价值取向面临一种选择的艰难。原有的价值观念部分地失去了示范作用,而新的价值体系又未形成,价值选择的多样性,价值判断的矛盾性,价值评价标准的混乱状况,也使得许多大学生在选择他们的人生之路,确立自己的价值体系时感到困惑与迷茫。他们既接受了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教育,又受到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击和西方资本主义价值观的影响;既渴望实现自我价值,又缺乏艰苦创业的思想准备;既希望有施展才能的机会,得到社会的承认,又对社会上的不良风气无所适从,感到前途渺茫;虽能在理论上认识到个人价值的实现必须同社会需要相结合,但一涉及到具体问题、具体利益时,又往往首先考虑个人得失,使理论认识与实际行为相矛盾。例如,调查发现,大学女生对“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而不在于索取”赞同者占20.07%,基本赞同者占46.78%,明确表示反对者占3.87%,不太赞同者占27.26%,表明其价值尺度偏向于奉献而不是索取,但在选择“人最重要的品质”时,“奉献”这一人品却被排到第16位;另外,选择“人生的价值在于拥有金钱财富的多少”的人只有7.32%,但在回答自己的人生追求目标时,却有27.81%的人选择了“有足够的钱”,这都表明其行为取向与价值取向之间具有相悖、混乱的现象。
三
从上述建国以来到九十年代初我国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的发展变化情况可以看出,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的形成与改变,都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背景,受一定社会条件和时代价值的影响,当然也受其本身特点的影响,是社会因素与个体意识及群体心理效应交互作用的结果。
八十年代中期以来,由于我国社会经济体制的重大变革,对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也推动着人们价值观念的变化。这一时期的大学生,尽管其整体价值观表现出了自我性、功利性、实用性的特点,但总体趋向还是积极、健康、向上的,极端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只是极少数。市场机制要求尊重个人的合理权力和利益,关心自身的价值。因此,当今大学生的价值观出现上述特点也是可以理解的,是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当然,对于他们中的“自我中心”倾向,理想、信念的淡化及个体价值取向上的弹性原则,也不能不加以重视,注意教育和引导。
我们应当教育大学生要从个人与社会的辩证关系上来考虑人生价值。个人的人生价值总是与社会价值联系在一起的。仅只从个人需要出发来强调社会对个人的满足与尊重,忽视个人对社会的责任;或片面地从社会需要出发,把个人对社会的贡献作为唯一的人生价值准则,都会使个人的满足与尊重受到环境的遏制,使人们的创造能力受到损害,个人就难以得到自由发展,社会也不能真正受益,这都是对人生价值的破坏。
标签:人生观论文; 个人价值论文; 大学论文; 大学生论文; 社会价值观论文; 理想社会论文; 政治论文; 经济论文; 社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