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末中国哲学研究重大问题检讨之三:文化哲学(笔谈),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哲学论文,笔谈论文,世纪末论文,之三论文,中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文化哲学与人的存在境遇
在20世纪盛行的诸多思潮与热点争论当中,“文化哲学”无疑是学界的主流话语之一。甚至可以说,文化哲学已经成为一种世界性的哲学倾向。然而,纵观文化哲学的整个研究领域,不难发现,在它那里,理论研究大体上局限于彼此无涉的域限,尚未形成较为系统的理论与完整的文化哲学体系。这不仅表现为研究内容多样、观点的对立、切入问题角度的迥然不同,甚至究竟什么是文化哲学也众说不一、尚未有定论。这种“断裂式”的研究方法不仅难以准确深刻地切入与领悟文化哲学的实质和底蕴,从而使理论研究徘徊不前,而且容易使人们对文化哲学的认识陷入混乱与盲目境地。对此,我们有必要进行一种追根溯源式的探讨,即探究文化哲学的起因与其理论的最终目的究竟是什么,寻找贯穿其始终的主题。我们力图借此形成对文化哲学较为完整的理解与认识。
那么,在20世纪文化哲学的不同流派当中,是否存在着一个共同的主题呢?笔者认为,答案是肯定的,即文化哲学的研究与人的存在境遇直接相关。文化哲学的兴起源于人的存在危机,而其最终目的则是要解决在现代的文明状态中人自身的分裂与冲突。可以说,20世纪文化哲学所包含的主流话题如文化危机、文化批判、文化转型、文化重建等等,其理论宗旨都是要解决当下人的存在困境,从而实现人自身的完整性与总体性。对人的关注与重视是贯穿文化哲学中的一根主线,它主要表现为如下的几方面。
1.文化是人的存在方式。文化哲学的核心概念是文化,它力图从多侧面、多层次对文化进行开拓性的研究。从总体上看,文化哲学诸学派都坚守一个共同的致思方向,即从文化主体——人出发来揭示文化的本质,换句话说,都将文化归宗于人自身。人不仅是文化的创造者,同时人也被文化所模塑。人总是处在文化之中,其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具有他所处的文化环境的痕迹,人已经在自己的周围创造了被称为“第二自然”的文化。
哲学人类学家兰德曼从生物学的角度说明了文化是人的本质。在他看来,人与动物的最大区别是非特定化,即动物的生命结构是特定化的,而人的生命结构则是非特定化的。特定化是指动物靠着本能的导引而生存,本能规定于动物在各种形式下的行为。非特定化则是人所具有的特征,它是指人自身的尚未完成,即由于人在先天方面的欠缺使他不能依靠本能的引导而存在,这就决定了人——这个特殊的物种要维持自身的生存,就必须超越动物的生存方式,在超生命的、非本能的生存方式中求得发展。因此生物学人类学家格伦认为,人是以“匮乏”为存在特征的。
那么,人靠什么来弥补自身的匮乏呢?哲学家们大多认为,正是文化补偿了人的非特定化与他生存于其中的世界的裂痕,人借助于文化使自己得以存在。文化是在人的不断的创造性活动过程中产生出来的。德国文化哲学家卡西尔把人称做“制造符号的动物”,在他看来,人在劳动的过程中产生了符号系统,即文化系统,人类的诸文化形态:语言、神话、宗教、艺术、科学、历史等构成了人的活动范围,这些活动的形式都是人的符号功能的不同体现,这些不同的符号形式共同构成了人性的圆周。正是符号系统改变了人的生活,使人超越动物的物理世界而进入了无限广阔的思想空间。正是在这一意义上,人借助文化不断完善其自身,向着“总体的人”跃升。
人与文化的关系同时也表现为人被文化所塑造,被文化所丰富与充实。人是一种必以其生活环境来决定的生物,人类自我决定的这个方面就是文化。尽管人们一般不会意识到这一点,然而习俗与传统的力量却在潜移默化中模塑与创造着人自身。本尼迪克特把此称之为“文化模式”对人的决定性作用。文化模式是在传统文化积淀的基础上形成的,它作为一种稳定的惯例和传统价值被社会群体保存下来,这种凝固了的文化成果补偿了人在适应自然时的匮乏,使人不必每时每刻从头开始,这正是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的基础。作为文化创造的个人必然要走向死亡,但文化成果却是不朽与永恒的,它们被一代代向下传递。因此文化成果是脱离我们而存在的,它具有如同自然界那样的先天性。实际上,我们惯常不可避免地处在自己所创造的文化世界中,就像我们处在自然中一样。可以说,文化是人的第二天性。随着文明的不断推进,人对文化的依赖将愈来愈多于对自然的依靠。“具体说来,文化是历史地凝结成的稳定的生存方式,其核心是自觉不自觉地建构起来的人之形象。”[1]
2.人的分裂状态是文化分裂的反映。自19世纪起,哲学家们就意识到人的存在面临着全面物的危机,即人与人的关系具有了一种物的特征,对物的占有与消费成为人们追求的惟一目标,物成为衡量人的一切行为准则。在这种观念的指导下,功利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将作为社会的价值取向蔓延与泛滥开来。人成为只知道追求自身经济利益的经济人,其结果是人的一个方面——超验的精神世界远逝了。精神生活的消解意味着人自身的完整性丧失了,人陷入了分裂的存在状态之中。
20世纪的哲学家们从各个角度考察了存在危机的根源,比较具有代表性的观点认为,人的分裂的存在状态是文化分裂的反映。文化是“人类生活的样法”,文化以何种模式表现出来,人就以何种方式存在。人的分裂状态实际上是文化自身分裂的表象。这种文化分裂主要体现为人文精神与科学理性的分离。具体表现为自然科学所倡导的研究方法与原则已经扩张到了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对人自身的分析上,它主张采用心理学和生理学方法对人加以研究、解剖与说明。然而,作为完整存在的人却是神秘的,他的幻想、希望、感觉、情绪等主观体验均是科学所无力剖析与涉及的。同时,正是这些不可剖析与量化的情感给予人生以意义和美感。它不仅能够使人摆脱物质现象对我们的奴化,而且能够使人获得超越于具体生活的意义,即把生活综合为一以贯之的不断向善跃进的整体。如果说,文化是人的存在方式,那么显然,文化中的这种功用是文化精神中的“硬核”。
在一定的意义上,可以说,科学是对自然与世界的客观认识,它是对“事实”的研究。而以描述与表达超验情感的人文精神则属于“意义领域”,它试图通过宗教、哲学、文学、艺术、神话、历史等不同形式,以想象的表达方法诠释世界的意义。这种表达方式与人的理想、信仰、追求直接相关,是在不同历史时期,人对自身神圣性的发掘与描述。同时,这种神圣性贯穿到文化的各个层面,从而把生活统摄为一个完整的总体。
随着实证科学可见成就的不断获取,它的研究方法日益盛行起来。人文科学所倡导的形而上学由其既不具有可证实性又不能以现世的功利形式出现,因此而进入了日渐衰微的状态,其结果是它所代表的意义世界的消解,使人停留在表层的物质生活的繁荣之中。美国社会学家W ·奥格本把它描述为一种“文化堕距或文化滞差”。在当代社会,这种文化堕距表现为物质生活极大发展与精神生活的萎缩与贫乏。这种现象十分重要,文化堕距加大,会导致文明的倾斜,并衍生出畸形的人的存在,即人的零散的、片面化的、分裂的存在状态。
3.文化的整合是完整人的生成基础。文化哲学的兴起正是本世纪以来对社会现状的反映,不论它以何种方式表现自己,在它那里,总是蕴含着克服文化分裂、实现人自身完整性的自觉追求。文化哲学的根本旨趣就在于把人文与自然、科学与价值、知识与意义、真与善协调统一起来,即力图把自然科学、人文精神和形而上学等结合为一个有机的文化整体,从而给人类提供一种比以前所知的更好地把握自身的思维方式。实际上,文化哲学是对人文精神和实证主义思潮的整合,这种统一体现了文化哲学所特有的追求和反映整体的人的基本特性。
文化作为人的一种存在方式,它必然是人的生命的全面体现。因此,在它那里既包含了理性、秩序、逻辑等,同时又含有意义、价值、信仰、自由等特征,它是涌动不息的主体创造性的本真体现。从根本上说,文化研究实质上就是对人的研究,文化直接关注的是人的行为、人的生活、人的价值,人的完善是文化的最高原则。文化哲学代表的是一种关于自由、个体独立、恢复人性尊严的哲学,它的灵魂与精髓就是人的自由与人的解放。正是在这层意义上,舍勒把它称之为“拯救的知识”。这种知识能把人从赤裸裸的物欲中拯救出来,从片断式的、单向度的存在状态中提升出来,从而恢复人的尊严与文化的完整性。概言之,只有克服文化的分裂,恢复文化中形而上的关怀,完整的人才能生成。
总之,我们认为,文化哲学的目标是重建文化的总体性,实现文化自身的统一性。因为单纯的实证科学或单纯的人文精神都不能实现总体人的价值理想,只有把两者整合起来,才是总体人生成的基础。这恰恰是文化哲学的基本精神。